1. 父母是農民,都60多歲了,沒有養老保險,以後該怎麼辦
農村老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確是一個難題。除了國家給予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外,更多的還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贍養。
一、傳統農民靠莊稼生存
年逾60的農民,應該還算是傳統的農民。因為缺少文化、與技能,他們基本是靠莊稼地里的收成,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種地,在八十年代,讓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並沒有讓他們靠種地富裕起來。同時加上一生以來為兒女勞碌,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兒女成家立業上。就算年老,還有點體力,往往也會留守在家,照顧孫子女,好讓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多賺點,維持家用。因此,在他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身上也沒有一點錢,完全需要兒女的贍養與社會的扶助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當然,隨著農民進一步離開土地,進城務工,再加上新生一代農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對法律意識的提升,懂得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農村養老,問題或許會慢慢緩解。
2. 很多60後和70後面臨退休,但很多人沒有養老金,養老該怎麼辦
60歲以後繼續工作繼續勞作。能夠讓自己存下一部分的存款,補交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費用。沒有退休金依然需要出來工作
3. 父母老了沒有退休金怎麼辦
沒有退休金老了可以參加一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依靠子女等。
1、參加一份城鄉居民醫療保
而對於60周歲以上的人群,他可能就沒有辦法再去補交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了。或者說60周歲以上的人群,比如說已經70多歲了,甚至更大的年齡,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參加養老保險了。
他們的養老問題要麼是依靠自己的老伴來實現養老,雖然自己可能沒有養老金,但是老伴有一份養老金也是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再或者說像有些老人,可能就依靠子女來進行養老生活。
4. 老年人沒有退休金怎麼養老
1、第一,子女養老。養兒防老是中國幾千年來的養老傳統,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人們變得兒女都一樣了。按照《婚姻法》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贍養老人最主要的就是根據自己家庭收入的情況,向老人支付贍養費了。如果子女沒有勞動能力,家庭又處於低保狀態,那麼才運算元女沒有贍養能力。如果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那隻能通過法院進行起訴的。當然,要跟子女要生活費這種事情,很多老人是難以啟齒的。
2、第二,積蓄養老。養孩子的負擔很重,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積蓄。等到老了以後,預防疾病和養老支出使用。實際上,按照現在的水平規劃,每月需要2000元的養老金,20年的話需要48萬元呢,相信能攢下的人不多。不過,一些聰明的老年人,趁過去房價低的時候,購買了多套住房。房子既可以出租換取租金收入用來養老,也可以通過反向倒按揭的方式兌換養老金。
3、第三,打工養老。如果家庭情況一直不樂觀,養了多個孩子。孩子們長大以後,自己也沒有留下多少積蓄。這種情況下,只能活到老乾到老了。
4、第四,低保養老。低保養老是社會的最後保障了。如果這里沒有贍養能力,家庭也沒有多少積蓄,自己想打工卻沒有勞動能力了,那麼我們可以申請低保了。這是國家的保障,農村地區的孤寡老人可以申請五保戶。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父母現在每月還有80元的養老補貼。
5. 60後的人,馬上步入退休生活,沒有養老金該如何養老
60時代之後出世的群體,即將踏入到退休行列之中。由於從今年起,1962年的群體即將申請辦理退休,乃至而言做為女性,事實上1967年往後的女性,都需要慢慢地去辦退休了。所以60後出世的群體,可能廣泛進入退休的生活隊伍之中。可是也有一部分60後人群,並沒有退休養老金,她們又該怎樣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