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規模企業給職工交養老保險,最少是幾個人的。只交老闆一個人的可以嗎
按原則講,這肯定是不行的。但有些地方上管理不是很嚴格的情況下,可以這么操作,成立企業社保賬戶後,第一次必須按照相關規定給相關人員買社保,買一個月就把其他的人員全部取消,只留法人代表一個人的繼續買
❷ 企業養老金計算公式
什麼是企業養老金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企業養老金計算方法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拓展資料: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0時,經測算賬戶儲存額為13788.12元,計算退休金為1922.88元/月。其中,賬戶養老金=13788.12÷139;基礎養老金=[3163+(1.0×18+22)÷(18+22)×2630)]÷2×40÷100;過渡性養老金=(1.0×18)÷18×2630×1.3%×21.5。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❸ 企業職工養老金發放標准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年限滿一年即發放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❹ 最低企業職工養老金
法律分析:公司給員工繳納社保的最低標准就是當地社平工資的60%。職工養老金具體數量根據職工的工資水平發生變化:第1情況、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第2情況、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3情況、職工工資在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❺ 民營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 礎 養 老 金+個 人 賬 戶 養 老 金
老政策
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100+ 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11%/10年×12月(/代表除號)
註:1、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交滿15年,便按以上公式給付養老金。
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其中17%進入統籌賬戶,3%進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
新政策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數/100+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8%/(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12月
註: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繳費指數; 「本人繳費指數」為「本人當月繳費工資」除「當月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後的歷年算術平均值。
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
3、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4、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只點明「個人賬戶」有利率,沒承諾未來利率水平,如何盡快解決空賬運轉狀況實現可能的增值是問題的關鍵。大部分進入「統籌賬戶」的資金沒有利息收益。
5、所謂「平均預期壽命」又稱「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的年齡,其數值呈逐年上升趨勢。 例如,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京社保發[2004]9號)通知「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間,計算預提社會保險費用時,北京市人口平均壽命期望值以78歲做為計提參數;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期間,以80歲做為計提參數」。
❻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後拿多少
設就在今年65歲退休,且40年來每個月工資都是5000元的情況,北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基礎養老金=(6463+5000)÷2×40×1%=2292.6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養老金=192000÷101=1901元。最後我們每月領的養老金=2292.6+1901=4193.6元。我們以北京市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那麼到退休時我們共繳納:個人繳納8%×5000×40年×12=192000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❼ 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是多少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養老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
個人養老賬戶儲蓄額與我們所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基數、繳費年限等有關,每月劃入個人養老賬戶的金額通常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8%;計發月數是根據不同退休年齡進行規定的,以60歲為例,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2、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可見,影響基礎養老金的因素比較多,退休地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等都是影響基礎養老金的因素,退休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各地區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公布,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根據本人實際繳費基數與當地規定的繳費基數范圍來確定的。
養老金的計算比較復雜,但是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確定一點,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久,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就相對越高。
由於養老金的實際計算比較復雜,需要考慮很多不定因素,每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這里只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假設某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一直為5000元不變(不考慮社會平均工資上漲因素),職工本人工資為10000元,繳費基數也是10000元,繳納社保20年,60歲退休,在不考慮工資上漲、個人養老金賬戶利息等因素的情況下,退休後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000*8%*12×20÷139≈1381元;可以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1+2)÷2×20×1%=1500元,即該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28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