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月交700養老金退休能拿多少
法律分析:第一種情況下:按照我們養老保險個人交費8%的負擔比例,我們的交費基數實際上是8750元。而我們的企業實際上還需要交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個人部分,這兩部分一般約佔2.5%左右,但是很多人並不會詳細區分,都認為在700元的范圍內。所以我們的養老金交費基數一般在7000到8750元之間。相當於社平繳費基數的100%到150%左右。
第二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是700元,我們的實際繳費基數也就是2300元到3500元左右,一般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交費的,也就是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60%。
法律依據:《z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第十六條第一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這項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15年。
Ⅱ 養老金交700元15年能領多少
社保交滿15年,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到的具體錢數,在這里無法具體計算準確。因為全國各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統籌賬戶的金額不一致;並且每個人的工作的工資也不相同,所以,不能進行具體計算。 但是,在這里,提供一下一些計算公式,供大家自己計算: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Ⅲ 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00多,退休後可以領多少
法律分析:為1208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條例》
第二條 本省城鎮下列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本條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一)企業及其從業人員;
(二)機關、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
(三)部隊所屬用人單位及其無軍籍的從業人員。
第三條 建立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個人醫療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與基本醫療統籌基金(以下簡稱統籌基金)支付相結合的制度。個人帳戶的所有權屬於個人。統籌基金的所有權屬於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人員。
第四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雙方共同負擔。
第五條 基本醫療保險原則上以市、縣、自治縣為統籌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
第六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本省地方稅務機關(以下簡稱徵收機關)征繳。
第七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共同繳納。其中用人單位按本單位從業人員月工資總額的5%—7%繳納,從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費率不低於本人月工資總額的2%。
第八條 從業人員的月繳費工資額按本人實際工資總額確定,但不得低於所在市、縣、自治縣上年度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低於部分應當由本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改由用人單位繳納。
第九條 從業人員本人月工資總額超過所在市、縣、自治縣從業人員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不作為核定個人帳戶定額的基數。
第十條 用人單位在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獲准成立後30日內,必須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醫療保險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依法終止繳納義務時,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將登記情況及時通知徵收機關。用人單位應當在辦理基本醫療保險登記手續後的10日內,按照有關規定到徵收機關辦理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登記。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數額,由用人單位按月向徵收機關申報,並由徵收機關核定。
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數額的,由徵收機關暫按該單位上月繳費數額的110%確定應繳數額;沒有上月繳費數額的,徵收機關按該單位的經濟狀況、從業人員人數等有關情況確定其應當繳納人數和金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並按規定數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後,由徵收機關據實結算。
第十二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按月征繳,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徵收機關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從業人員個人應當繳納的部分,由用人單位從其工資中代為扣繳。
Ⅳ 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00多元,一年交8千多元,該不該退
一位朋友問到這樣一個問題: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00多元,一年交8千多元,十年要交十萬多元,進退兩難。漲幅挺大,感覺未來好迷茫,該不該退呢?
社保哥認為,大家不用迷茫,就當多養了一個孩子比養孩子省錢多了,老了還靠譜只要有口氣月月有錢花。交不起,可以交低點的,千萬不要退保。繳納社保是普通大眾最基本的,除非你敢拍胸脯說老了完全可以不靠社保,你有高收入、有更高的方式保證養老。
如果實在沒錢,可以暫停一下,不要退保,以後可以找個有社保的工作接著交,只要累計夠15年以後就可以領養老金了。作為子女,你一年到頭來,都能數得出給父母多少錢?指望孩子給養老,還是有份社保靠譜。
我也有單位交的,也有個人交的,當你拿到退休金的那一刻,自己覺得可輕鬆了,我是工人退休,月工資不到2千,那也是心裡高興的,每天看到自己卡里的退休金,心裡不在慌張了。哪怕苦點,也得交。
所以,不論如何要交滿社保,等真正退休了你才知道祖國的偉大,你的孩子再孝順,你每個月伸手要錢看看,你說你有錢,可你能保證你的孩子不虎視眈眈,而退休金是你提前給自己的儲備,國家到時給你按月到賬,這是你最大的生活保障。咱們普通人若是現在沒有養老金,自己的子女搞對象都會被對方嫌棄。
總之,別退養老保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但是靠社保,就跟靠你自己一樣。它永遠都是屬於你的,會陪伴你的餘生的。
Ⅳ 養老保險每月交700元20年後大約每個月領到多少錢
如果說在退休之前你每個月支付的養老金金額是700元,按照相應的比例來計算,繳納20年以後,以現在的社會統籌來算每個月可以領取1300塊錢左右的養老金。
拓展知識: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計算方法
這次計發辦法改革,是以參保繳費年限為基礎,以計發基數、計發比例和計發月數調整為重點,以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出發點,以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為目標,採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辦法、中人逐步過渡」的方式來設計的。
新人新制度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於「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以60歲退休、繳費35年為例,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59.2%(其中基礎養老金35%,個人賬戶養老金24.2%)。
中人逐步過渡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決定》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鑒於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的關鍵是解決好「中人」的過渡問題,為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決定》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等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過渡辦法。在過渡期實行特殊的過渡政策,按照新計發辦法,養老金減少的不減發,增加的逐步增加。
老人老辦法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老人」,他們仍然按照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隨基本養老金調整而增加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