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並軌公務員退休待遇會下降嗎
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進入社保後養老金是不會下降的,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是有一定關系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Ⅱ 2024年養老保險並軌政策
我國對於退休老人之後的退休生活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自從推出養老金制度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社會養老保險的繳納。大家都知道,在繳納社保這方面,私企的職工跟事業單位的員工繳納比例是有一些不一樣的。Ⅲ 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政策規定
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政策規定如下: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法律依據: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Ⅳ 退休雙軌制2024年並軌是不是工人工資和行政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差距不大了
親親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2024年養老金並軌後行政同事業待遇是一樣的,如果是養老金並軌後企業職工與公務員就一樣了。但是,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真的要實行養老金並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所涉及的事情太復雜了。養老金並軌政策實施後只是退休養老金的計算辦法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企業一樣。計算結果並不相同。公務員退休後的待遇按照職務級別,事業編制退休後按照職稱高低,其他並沒有什麼差別。 企事業單位退休後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公務員退休後待遇:公務員退休工資待遇規定,工齡滿35年的可以領取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30年至35年的百分之八十五,25年至30年的百分之八十,以下每5年一個檔次。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感謝您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復,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Ⅳ 養老金並軌時間2024年企業繳納
一、2024年養老金並軌是真的嗎
2024年後,養老金並軌10年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統一,雖然養老金差距會有所縮小,但並不能扭轉養老金差距大的現實。 主要原因是 01,事業單位在養老金並軌後,繳納了職業年金,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能夠多領一份錢。 02,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年限普遍高於企業職工,因此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普遍較高! 03,事業單位退休後的統籌後待遇,也就是一般說的福利,也會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企業退休人員一般沒有退休後統籌待遇! 因此來看,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水平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革! 換言之,2024年之後,同一地區,在同等條件下,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和企業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因為計算方法一樣,退休後領的數目將是一樣的。 這就是說,2024年以後養老金計算方式的統一保證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人員退休待遇的相對公平,但由於兩類人員在退休前工資待遇存在差距,繳費基數不同,福利待遇有高低,不可避免會出現退休後的待遇差距,只不過差距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這是無法改變的。
二、養老金並軌時間2024年
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就已經初步並軌了。
那麼,還有哪些人沒有並軌呢?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中,退休人員被分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類群體,按照「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措施分別對待。
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經退休的「老人」沒有任何影響,按照現有待遇繼續發放養老金,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
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機制發放待遇,他們正常感知不到影響,因為離他們退休的時間還有好幾十年。
而對於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群體,他們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身處改革漩渦中心的他們,養老金肯定不能夠再按照老辦法發放,但是因為實際繳費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辦法計算。
三、養老並軌是什麼意思
養老並軌為並軌養老金
所謂並軌養老金,就是取消雙軌制養老金,使企業退休人員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享有一樣同等權利的養老金待遇,從養老金的收繳到發放到數額方面都能夠彼此相當,做到公平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四條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四、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
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1.首先我們來了解目前我國養老金的現狀。目前我國的養老金實行的是雙軌制,即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金的收繳、退休核准、退休金發放及標准都是由人社部門下屬的企保部門負責。
2.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金的收繳、退休金發放由財政部門負責。即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職工退休後只能領到在職工資的40%至60%,退休工資差距較大。
3.關於公務員養老金並軌。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就是改變目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雙軌制現狀,實行並軌。
4.即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企業員工,養老保險金的繳納、退休核定和退休金發放及標准都實行統一管理,主要就是將公務員養老保險並入到社會養老金體系中,並軌後無論從體繫上、模式上還是繳費公式上,兩大板塊的養老保險制度都將一致。
5.養老金並軌能夠縮小養老金缺口,讓有限的財政資金先去補養老金空賬,再來提高所有退休者的養老金收入。
五、養老保險並軌的具體措施
三是加快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進一步提高職工在退休後的生活水平。據《人民日報》報道近年來,社會上對養老「雙軌制」議論頗多。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並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正研究頂層設計方案胡曉義表示,「並軌」的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實行60多年,從以往的經驗看,對這類「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盪。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所以,所謂「並軌」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並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目前,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將在適當的時候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方案成熟後,所涉及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逐步實施。
Ⅵ 2022年4月退休的公務員什麼時候能拿到正式養老金
根據國家人社部政策制度相關規定,國家針對公務員取消雙軌制搞了個十年過渡期,2024年9月30日到期,2022年4月退休的公務員必須到2024年取消十年過渡期後辦理退休方可拿到正式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