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金何時補發到位
養老金補發一般是從當年的1月起開始補發,補發至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當月。如果退休人員是在當年的1月份退休,當地8月份養老金計發基數才公布進行重算,那麼會補發7個月的養老金。但如果退休人員是在當年的2月份才退休,當地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公布時間是8月份,那麼他的養老金就會從8月或者9月開始重算,補發差額從3月開始,到7月或者8月結束,總共補發5個月或者6個月的養老金差額。
退休人員補發退休金是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應額度養老金。
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是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范圍是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一、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標准
1、繳費年限長的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
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應額度養老金。比如廣西等省區市對繳費年限滿15年的,在15年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每月分別補發養老金5元,湖北省相應補發3元。
2、艱苦邊遠地區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
養老金調整政策中,對桑植、新晃等14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並領取養老金的人員,每月補發10元;廣西對在58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職工每月補發4元。
3、高齡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
各地對已經高齡的退休職工增加發放額度。如廣東省2015年對年滿75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100元;湖北省對年滿70歲不到80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補發50元,年滿80歲的每人每月補發70元。
二、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
1、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2、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范圍
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3、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目的
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4、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計算公式
1)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 勞動退休金 個人儲老金
2)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 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3)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4)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❷ 最新退休金補發標准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財政金融)局,省直各部門、中央駐豫各機關事業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27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現就我省2022年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含退職人員,不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退休工人,下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二、調整辦法
(一)定額調整。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掛鉤調整。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先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月坦核增加13元(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年計算;在上述基礎上,再按本人2021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統籌項目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不含取暖補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含職業年金)的1%計算增加。
(三)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基礎上,再適當提高下列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滿65周歲的高齡退休人員,分年齡段按以下標准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2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2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30元;年滿80周歲不滿85周歲40元;年滿85周歲不滿90周歲50元;年滿90周歲60元。退休人員的年齡計算,以批准退休時確定的出生時間為准。
2.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在按以上規定調整後達不到所在省轄市、濟源示範區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所在省轄市、濟源示範區企業退休人讓首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三、資金來源
此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四、工作要求
調整讓滑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直接關系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各地要高度重視、強化領導,加強宣傳解讀,注重正面引導,精心組織實施,確保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於7月31日前發放到位。同時,要通過擴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收支管理等措施,提高基金支付能力,確保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拖欠。各地落實情況請於2022年8月15日前書面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執行中發現問題,請及時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
❸ 2015年退休的中人能補發退休金
能補發。2015年的退休「中人」,主要還是指機關事業單位中,在2015年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2015年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有一年的左右的實際繳費年限,其餘均為視同繳費年限,處於新老兩種退休制度的過渡期,所以屬於退休「中人」。大概每月補發五千左右。
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范圍:
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拆滑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目的:
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計算公式:
1、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
2、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3、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4、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影響退休金的因素
一是繳費比例。企業繳費是按照60%到300%,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是三個檔次60%、80%、100%。基本原則是多叢擾繳多得。
二是繳費年限。這不用多說,大家都能想到,肯定是繳費年限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高。
三是退休地的社平工資水平。退休地社平工資越高,退休金就越高越高。其實,這也能理解,畢竟生活水平高的地方消費高,消費高了,退休金為了保障老人們的老年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了。
四是退休的增發養老金因素。國家發明獎得主、獨生子女父母、勞動模範等等都影響退休金加成。例如:如果你是獨生子女父母,國家為了減輕你孩子的壓力,同時保障你的生活水平,會有養老補貼,這些滲御旦養老補貼會加在養老金里。
五是養老金計算公式。雖說全國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一樣,但各地也許有細微差別。例如,西藏養老金計算公式就比其他地方多了高原補貼養老金一項。
六是過渡性養老金因素。90年代中期前參加工作,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會每年額外多計算1.3%左右的過渡性養老金。這相當於,按照社評基數的1.6倍,繳納養老保險一年。建立社保個人賬戶的時間基本是統一的1994到1996年前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❹ 部隊退休職工補發工資的文件
補發給退休職工的工資一般會在次月的工資中一並發放。省各機關事業單位已陸續將增加後的工資發放到公務員手中,雖然省內各地因具體情況不同,進展有快有慢,但都會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關於退休職工補發工資怎樣補的問題,下面網小編為您詳細岩念解答。一、退休職工補發工資怎樣補1、補發給退休職工的工資一般會在次月的工資中一並發放。省各機關事業單位已陸續將增加後的工資發放到公務員手中,雖然省內各地因具體情況不同,進展有快有慢,但都會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完成。2、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二、退休工資如何計算1、退休工資即基本養老金,有以下方式可以計算。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工資=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虧世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工資=個人粗空困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2、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蓄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測壽命等因素預測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咨詢,或者到網資詢專業律師。
❺ 補發退伍兵退伍費
一般來說,這個義務兵退伍之後補貼政策的補貼有:退伍補助費、離隊下月津貼、當月剩餘的伙食費和離隊下月的伙食費、退役醫療保險金等這個些費用,不過具體這些費用有多少錢是要看每個地區的具體政策的。❻ 退伍後養老保險怎麼交
【1】根據《軍人保險法》退伍軍人當兵時軍齡視為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2】《軍人保險法》第十三條軍人退出現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國家給予退役養老保險補助。《軍人保險法》第十五條軍人入伍前已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軍人保險法》第十六條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將軍人退役養老保險關系和相應資金轉入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相應的轉移接續手續。軍人服現役年限與入伍前和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軍人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由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將軍人退役醫療保險關系和相應資金轉入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相應的轉移接續手續。軍人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與入伍前和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退伍軍人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可以自願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兵齡視同交費年限,累計滿十五年就可按月領取養老金。明確的政策規定,確保退伍軍人養老保險。近日,新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針對全區各地州市就養老保險工作中所反映的五大具體問題予以明確。一是城鎮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連續工齡計算問題。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印發對<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若干規定的說明的通知》(民安字[1988]19號)及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01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新政辦[2001]188號)關於「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依法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期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待分配時間,是指《安置條例》返皮規定的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伍軍人回到原徵集地後等待分配的時間。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今後,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待分配時間延長的,經當地安置部門出具證明,其待分配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年。對因本人原因導致待分配期限延長的,其延長時間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及時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二是參保人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後其待遇計算問題。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應及時退出工作崗位,辦理退休手續。對因各種原因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並繼續繳費的,其繳費年限可予以承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正式審批退休的次月起享受。三是離退休人員變更相關信息後其待遇問題。屬歷史遺留原因,離退休人員要求變更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出生年齡及身份等信息的,需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重新確漏拿差認。確認後原養老待遇不變,從次月起按新確認的年限、年齡等享受相關待遇,過去的不予補發。四是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夠15年的問題。依據《轉發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自治區關於解決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試行辦法>的通知》(新政辦發[2010]98號)規定,參保人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按月領取養老金;不滿15年的,可順延繳費至滿15年時,再按月享受養老金。順延時間不受年齡的限制。五是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續相關問題。各地要認真落實《關於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的通知》(新政辦發[2010]36號)和《關於印發貫徹敏困落實<暫行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新人社發[2010]15號)規定要求。在全國及自治區關系轉續網上辦理軟體尚未使用之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採取手工操作的辦法辦理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並建立養老保險關系轉續情況月報制度,及時向自治區社會保險管理局上報有關情況。
❼ 退休人員年底補發的是什麼錢
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標準是多少呢?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按照繳費年限、地區及年齡確定。以繳費年限為例:廣西繳納養老保險年限滿15年,在15年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每月增加養老5元。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新退休人員養老想要了顫洞解更多關於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都有哪些標準的知識,跟著一起看看吧。❽ 今年退休工資什麼時候補發
一、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標准1、繳費年限長的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應額度養老金。比如廣西等省區市對繳費年限滿15年的,在15年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每月分別補發養老金5元,湖北省相應補發3元。2、艱苦邊遠地區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養老金調整政策中,對桑植、新晃等14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並領取養老金的人員,每月補發10元;廣西對在58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職工每月補發4元。3、高齡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各地對已經高齡的退休職工增加發放額度。如廣東省2015年對年滿75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100元;湖北省對年滿70歲不到80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補發50元,年滿80歲的每人每月補發70元。二、新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1、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埋滑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2、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范圍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3、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原則目的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4、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計算公式1)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2)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3)月勞動退休彎宏臘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4)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絕肢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❾ 2021年中人退休金補發最新消息 全國退休人員要補發5年的養老金
一、職工退休以後,為什麼會補發養老金?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一般來說,養老金都是由社保系統核算出來的,是不會算錯的。但是,以下3種情況,會涉及補發養老金。
第一皮升種情況:與養老金調整方案有關。
一般每年4~6月份,人社部會下發調整養老金的消息,公布當年的調整比例。然後各省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養老金調整方案。
一般來說,每年7月會調整養老金,補發1月至6月養老金的差額部分。截止目前,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正亮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7連漲。2022年或有望實燃清老現18連漲。
第二種情況:與養老金計發基數有關。
一般每年11~12月,會公布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而在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之前,都是按照上一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計算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舉個例子:遼寧省是2021年11月公布的2021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對於2021年1月至10月退休的人員,他們退休時的養老金,都是按照2020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預發的。也就是說,在2021年11月,需要重新核算這些人的養老金。補發2021年1月至10月的養老金差額。
第三種情況:與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有關。
過去機關事業單位是不繳納養老保險的,2014年10月,養老金並軌以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對於2014年10月以前工作的人員,按照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過渡性養老金。在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與企業退休人員趨於一致。
二、哪些人,涉及補發養老金?
1.按照最新養老金方案,每年普調養老金的人。
舉個例子:
2021年6月,下發調整2021年養老金的消息,2021年7月開始調整。那麼,補發的對象范圍是2020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的群體,補發的是2021年1月至6月的養老金差額。
2.按照最新養老金計發基數,每年重新核算養老金的人。
舉個例子:
2021年11月,公布2021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並且自2021年11月開始調整。那麼,補發的對象范圍是2021年1月至10月退休的群體,補發的是2021年1月至10月的養老金差額。
3.按照機關事業單位限高保低原則發放養老金的人。
舉個例子:
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根據新老方案相結合的方式計發養老金,按照限高保低的原則,發放過渡性養老金的群體。補發的群體為在這期間,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在此期間,按照對應年度,每滿1年,增加10%的方式調整和補發過渡性養老金。
❿ 退伍軍人補發養老金時間
對於退伍軍人養老保險怎樣繳納這個問題,解答如下:軍人在服役期間為國家奉獻了無數汗水與激情,服役完畢退伍之後,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的退伍軍人基本權益的保障政策。在養老保險辦理中,退伍軍人即可享受「視同繳費年限」的優惠燃咐御政策。事實上,根據國務院第259號令《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退伍軍人跟普通市民一樣自己交錢辦理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到60歲之後開始享受養老金。但達到退伍軍人的服役年限(軍齡)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即參軍的10雖然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但視同他已經繳納,就是說在他繳納保險費年限的基礎上多算10年。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簡首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皮岩(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