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機關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1、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
2、繳納工資基數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在進行繳納養老保險的時候,對於職工來說,一般是由單位進行繳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20%,員工個人8%
其他社保繳費比例如下:
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
失業保險:用人單位2%,員工個人1%。
工傷保險:用人單位0.4%-2.4%(共六檔),員工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用人單位0.8%,員工個人不繳費。
1、繳費單位根據機關社保處規定的繳費基數(繳費年度1月份應發工資減獨生子女費)和繳費比例(單位18%、個人2%)計算繳費金額,並填寫《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基金投保花名冊》(一式二份)和《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基金匯總表》(一式三份)。
2、繳費單位帶繳費年度1月份應發工資表和1條中的《花名冊》、《匯總表》到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審核,審核無誤後,辦理繳費手續。
3、現行的事業單位主要分為三類:
(1)行政類事業單位;
(2)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
(3)公益類事業單位。
其中只有公益類事業單位才是《試點方案》適用的對象,其它兩類事業單位前者要撤銷與國家機關合並,後者則進行事業單位改製成為企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㈡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多少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繳費比喚螞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襪鏈宴單位1%,個人0.2%;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告銀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㈢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和繳費基數
單位繳費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目前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較重,確實需要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的,需要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的批准。個人繳費(1)繳費基數與比例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歲弊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其中,繳費工資,也稱為繳費工資基數,一般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月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以及計劃生育費用等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2)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計算月儲存額=本人月繳費工資*8%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按照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遲漏資的300%的,按照當地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五條:職工退休後,其個人帳戶繳費情況停止記錄,個人帳戶在按月支付離退休金(含乎旦族以後年度調整增加的部分)後的余額部分繼續計息。利息計算有兩種方法: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結束後按年度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養老金數額相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1.083×1/2個人帳戶年終余額=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年利息方法二:月積數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內按月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養老金數額不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本年記帳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本年度支付月積數=∑〔n月份支付額×(12-n+1)〕(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n≤12)
㈣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是多少,和單位繳費的區別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一般為8%,職工個人上一年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腔銀工資基數。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的區別在於繳費的比例不同、繳費時間不同、賬戶不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一般為8%,職工個人上一年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的區別在於繳費的比例不同、繳費時間不同、賬戶不同。㈤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一)單位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二)個人繳費基數,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三)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規范後的津貼補貼;
年終一次性獎金。
(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績效工資。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㈥ 養老保險公司與個人繳納比例
養老保險公司與個人繳納比例如下:
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是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單位和員工參保的繳費比例大概如下: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3、醫療保險轎渣費: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
4、工傷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需繳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歲孝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閉雀悄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