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繳費基數是什麼 我的是4000多 4000多什麼概念 說明什麼
4000多是指你月工資,然後用你工資作為養老保險基數,單位乘20%,個人乘8%,計算出單位和個人應該交納的金額,然後由單位扣你個人部分相加單位部分金額,交納到社保.
Ⅱ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一覽表
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分為繳費標准、繳費基數及老年生活補助。以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例:每年100元、200元、300
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
一、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
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
二、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1、新農村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以分別按照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具體繳費比例由參保居民自主選擇。
2、根據這一標准,2011年度的繳費基數為11660元,按5%比例年繳費標准為583元;按1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1166元;按2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2332元;按3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3498元。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年繳納,也可以在60周歲前選擇一次性繳費(必須繳足15年),或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繳費。一次性繳費或補足繳費,只能選擇按10%及以上的比例繳費。
三、60周歲以上新農村居民可申請老年生活補助
1、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不再納入參保繳費范圍,可以向政府申請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費。
具有本市正式戶籍、年滿60周歲、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未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城鄉居民,可以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費。
2、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費的標准為:年滿六十周歲不滿七十周歲的,每人每月70元;年滿七十周歲不滿八十周歲的,每人每月80元;年滿八十周歲的,每人每月90元。
3、符合條件的60歲以上市民,可以持《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行政村或勞動保障工作站辦理老年人生活補助費申領手續。
Ⅲ 中人養老金能補發嗎
法律分析:退休中年人養老金置換的進展因地區而異。在此之前,浙江省象山縣、安徽省肥西縣等許多省份對退休中年人進行了小范圍的養老金置換。近日,河北省網友回應稱,他們所在單位正在核實個人情況,准備計算養老金待遇。河北省承德市一位退休人員2016年退休後的養老金福利重新計算並重新發放。2021年,江蘇省無錫市將重新發放退休中年人養老金。江蘇省其他城市也在陸續補發退休中年人養老金。據信,2021年將有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領取補充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參保繳費15年後,在達到退休年齡後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對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來說,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Ⅳ 2016年養老保險基數是多少
該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確定,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
若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舉例當地的社會平均月工資是1500元:
工資是1200元,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就是1200元,按8%比例,應當繳費96元;
如果你的工資是800元,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則按1500元的60%計算,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就按900元計算,按8%比例,你應當繳費72元;
工資是800元,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則按1500元的60%計算,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就按900元計算,按8%比例,你應當繳費72元;
(4)2016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承德市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6%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Ⅳ 年報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各險種人數指報告期末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人數)。單位繳費基數指報告期內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總額,按繳費人員的應繳口徑計算。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補繳欠費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預繳金額。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指截至報告期末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本金)。
例如:某單位填報2016年工商年報公示表格中社會保險相關數據時,應按照以下數據填寫。
(1)參保各險種人數,應為2016年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各險種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應為2016年1-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工資總額累計金額。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應為單位申報繳納的2016年1-12月社會保險費金額合計(不包含補繳金額和滯納金金額)。
(4)單位累計欠費金額,應為單位已經成功申報的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只填本金不包含滯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