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代課教師養老問題

農村代課教師養老問題

發布時間:2023-03-11 07:46:36

1. 代課老師養老金有什麼新政策

法律分析:代課教師與單位已形成關系,補償待遇和標准,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辭退應當每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補償,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如果辭退應當每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補償,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曾經從事鄉村醫生、民辦教師、代課教師、農村電影放映員等人員,按其在我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原在崗工作時間,增發個人賬戶養老金和繳費年限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增發標准為原在崗工作時間賬戶化額度除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記發系數確定。原在崗工作時間賬戶化額度,以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條件時當年當地平均繳費額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原在崗工作時間計算。繳費年限養老金月增發標准按認定的本人原在崗工作間分段計發,計發標准與其他參保繳費人員相同。

已參保繳費尚未達到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的先確定其原在崗工作時間,待其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條件時,按當年當地平均繳費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原在崗工作時間計算賬戶化額度,增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按本人實際繳費年限與原在崗工作時間之和計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三十四條 國家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教師的工資報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2. 原離崗民辦教師們,怎麼看如今養老問題

原民辦教師離崗都是有原因的,要麼被所謂的「界定年限」限制,前途迷茫而自動離崗;要麼被所謂的「政策清退」,被迫離崗。不論是哪一種離崗,如今的養老問題確實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凡離崗的原民辦教師,他們的離崗是在未達到退養的年齡的二三十年前,其生活的艱難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如今自己又到了「尷尬」的年齡:領「養老金」還早,打工沒人要...

他們總是想著,曾經為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學教育奉獻了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華。是應該為他們:

【1】在任教期間,學校未為他們繳納 社會 養老保險者,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財政和社保部門為其進行補繳。教育部門提供補做名單,社保部門制定標性,財政部門提供專項經費。費用總額上報,由中央及省一級人民政府核准後按一定比例進行轉移支付。

【2】對於教齡不足15年的,按實際教齡補繳 社會 養老保險費用,累計不足15年的部分可由本人選擇逐月繳納或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教齡15年及以上的,按15年教齡補繳。補繳比例為補繳基數的20%,其中財政轉移支付12%,個人負擔8%。

【3】提高60周歲以後以教齡補助形成發放的養老金標准。由於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其發放標准和計算方法差異很大。最高的是青海省增加到了20元,和甘肅省一樣好久省份仍是8元。考慮其原辦教師的巨大貢獻及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將每一年教齡補助增加到50元且上不封頂,並將女性年齡放寬為55周歲。

【4】原民辦教師身份仍是農民,可他們已無地可種或種地不賺錢,他們已是農村真正地貧困戶了。優先考慮把他們納入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

原離崗民辦教師們,怎麼看如今養老問題?
各級政府要為每一位申請補償並經過相關程序確認的離崗代課教師建立檔案。對離崗代課教師的補償主要包含經濟補償與 社會 養老保險補繳。

視頻解釋:

離崗代課教師的教齡為每擔任一個自然年的代課任務為1年教齡,不足六個月的按0.5年計算,超過六個月少於一年的按1年計算。在代課期間,用人學校未為其繳納 社會 養老保險者,需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財政和社保部門為其進行補繳。教育部門提供補繳名單,社保部門制定標准,財政部門提供專項經費。費用總額經上報,由中央及省一級人民政府核准後按一定比例進行轉移支付。

對於教齡不足15年的,按實際教齡補償 社會 養老保險費用,累計不足15年的部分可由其本人選擇逐月繳納或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教齡在15年及以上的,按15年教齡補繳。補繳比例為補繳基數的20%。其中財政轉移支付12%,個人負擔8%。

對於已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代課教師,基本養老金從財政及個人同時補繳完畢之日起的下月開始支領,並一次性補領從法定退休日起至補交完畢當月的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的構成和支領方式參照本地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管理辦法,並參加今後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

按月支領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死亡的,分別按死亡時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個月和10個月的標准給予喪葬補助費和遺屬撫恤金,其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不再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

為減輕個人繳費負擔,對參保的離崗代課教師補繳所需費用,由財政按人均1000元/教齡的標准給予補助。其中,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按6:4的比例(可根據各省人均GDP差異,設置幾個水平)分攤。

離崗代課教師重新就業的,應隨同新用人單位其他職工一同參與 社會 養老保險,按本辦法補繳的個人賬戶與新用人單位的參保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合並計算。

民辦教師是八六年以前任教至二O00年不能轉為公民教師。他們不能轉是地方政府以違計劃生育為由將他們清退。他們辛苦一輩子的工作就這樣失去。這是當時政府工作的不作為的行為,現在他們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政府應該以法以情以理的的政策切實落實他們的養老問題。

目前我們國家關於民辦教師的養老問題,也要將他們納入 社會 保障的范圍。

不過一般來說,沒有到達退休年齡的,可以通過補交保險的方式解決。

到達退休年齡的,只能發放生活補助了。

2011年,我們的教育部聯合五個部門發布了關於妥善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的指導意見。

要求各省份結合本地實際對原先的老民師們納入 社會 保障范疇。

一般看到各個省市的做法,通常是按照每年教齡,發放一定的教齡補貼。山東,河北,青海三個省份都是每年教齡20元補貼。

青海還規定對於辦理了離職退養手續的老民師,按照教齡發放800元到1600元的生活補助。

其實在相關的補助上,我們還要一起發放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全是政府補貼,我們大家也認為是政府為解決民辦教師養老,給大家的一種補償吧。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國家財政力量的不斷寬裕,對於我們過去那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努力彌補。相應的補貼標准會隨著經濟發展提高的。

希望我們原先的老民師們相應的老年保障越來越高。

原來的民辦教師,有民辦任用,留用,代課三大類,與公辦代課教師不一樣的。

民辦任用,留用教師分期分批轉正了。民辦代課教師,轉正的門檻高,轉正的人很少。

民辦代課是當年民師整頓時的遺留問題。當時,由於師資的不足,把辭退了的民師返聘回來,由於取消了大隊的工分制,實行工資制,國家當時又沒有將大隊學校,全部納入公辦學校。

國家逐步把任用,留用民師轉正,逐步取消大隊學校,民辦代課教師,也就慢慢退出 歷史 舞台。這些由工分制開始,到工資制結束的民師,從開始的民師,經過整頓,被納入最低層次的民辦代課教師。

他們的離崗,不是志願的辭職,是被辭退的,所以,不屬於退職人員。在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他們沒有伸手向國家要求補償。

現在,國家經濟發展,提高了全民的福利,對他們進行補償,提高養老金待遇。

原離崗民辦教師們,怎麼看如今養老問題?

關於2000年前被辭退的那些原民辦教師以及代課教師,如今他們已經50多歲,如何保障以後的生活;

各地區曾在不同的時間段都出台過相關原民辦教師補貼或者養老方面的通知,一般有三種補貼的形式:

第一種,按任教服務滿一年補貼八元到20元不等;比如甘肅省補貼8元;

第二種,是一次性經濟補償,比如廣東省一年補貼1320元;

第三種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各地區給予養老補貼;比如重慶市一年補貼600元繳納養老保險;

其實原民辦教師不需要一次性補償,20年補償還沒有在職的教師一年工資多;

我認為原民辦教師養老問題應該由各地區帶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類似於就業困難群體享受 社會 保險補貼一樣,比如各地區給補貼70%自己可以繳納30%,這樣才能原民辦教師養老問題能夠得到持續保障;

如果已經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原民辦教師可以在領取養老金的基礎上,加發一定的養老金;

因為多原民辦教師生活在農村也沒有地,所以說他們的老家生活非常沒有保障;

希望2018年能夠再次提高他們的保障待遇,即使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視頻下方留言;

原離崗民辦教師們,有的是由種種原因自已離崗的,大部分是在2000年〝一刀切〞被迫離崗的,這些人小的也年過半百,大多數都已進入了老年,養老問題確實成了他們迫在眉睫的問題。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早地出台養老政策,讓他們安度晚年。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這部分人,年青時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我國掃除文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另一面,這部分人,下崗之後,由於錯過了最佳擇業年齡,大多都生活在 社會 底層,堅難度日。現在歲數越來越大,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

如果對他們能出台養老政策,可謂雪中送炭,也不致於讓這部分為我國教育事業奉獻青春和熱血的人,含怨一生。

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酸酸的,特別是那些幹了幾十年的民代老師,現在大多五六十歲,干不動活,掙不來錢更沒積蓄,養老都成問題,許多地區毎月只給8元10元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些人急切盼望增加補貼。

記憶中小時候給我們上課的都是民辦教師或代課老師,只是2000年之後國家就慢慢解決民辦教師和代課老師的待遇問題了,很多是買斷工齡的,只是當時 社會 保障機制尚未完整;建議如下:

一、找當地教育局核實確認是否存在對民辦教師和代課老師相關的補償補貼政策;

二、一次性補繳社保至15年;

三、了解是否有類似商業保險可以承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 如何看待農村中六七十歲的老民辦代課教師,怎樣才能使他們老有所養

我們鄉有40多位六七十歲的民辦代課教師,要不是我統計這件事情,我真不知道這些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做過教師,這些清退或者自己主動不幹了的民辦教師在當地與農民沒有什麼兩樣,在我們這里,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的家裡人,尤其是孫子輩不知道自己的爺爺想當年還是老師。

1、這是特定 歷史 條件下產生的:

現在農村六七十歲的代課老師,大都是文革前後擔任民辦教師的,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鄉村學校里不可能分派師范或者大學畢業的學生,當時在農村能認識幾個字的就是當地的「文化人」,農村建立了學校,老師的活就非他們莫屬。我問過我們村的許多老人,當時有村學,還要教農民識字,許多識字的人還不願意當老師。但有一批民辦教師是農業社時候產生的,當時的情況是全大隊的社員一起勞動,然後每天記工分,民辦教師在學校上課教學生識字,也記一個工分,但是那時候大隊的會計,記賬員都是最好的差事,搶著當,與老師相比,輕松的多。

2、他們是值得 歷史 銘記的公僕:

這些六七十歲的老民辦教師,有些已經離開了人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農村的教育真正是他們一心一意撐起來的。他們當時的「工資」就是記一個工分,到後來是一月5元錢,10多元錢這樣的工資漲起來的。我們這里1980年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些老師更加辛苦了,當時的工資由大隊給,每月20多元,許多人這時候辭去了民辦教師的職務,因為無法養家糊口,而在職的,在學校就是老師,下課後就是農民,不種地一家子人沒有辦法養活。所以說這些民辦教師是 歷史 值得銘記的,為廣大農村孩子教會了知識,卻沒有多少工資。

3、部分轉為公辦教師,也有一部分還在堅守山村:

那時候有很多一部分民辦教師,上級教育管理部門通過多種渠道轉成了公辦教師,終於修成了正果。但還一部分沒有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轉正,但還在鄉村堅守,退休後在家。上世紀90年代我讀小學的時候,全校7個老師都是民辦教師出身,後來通過考試只有兩個轉為公派教師,其他的5個一個月80元,一直在等機會轉正,一直到2000年前後全部轉為正式老師,功成名就就是他們一直堅守的理由,但是轉正後他們大都到了退休年齡了。

1、通過多種渠道,轉為正式在編教師:

現在廣大的農村還是存在著許多代課民辦教師,他們沒有多少工資,待遇不好,但沒有怨言,一直在農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甘肅省許多地方都通過多種渠道解決民辦教師的後顧之憂。給他們特別的招考條件,特殊的考試方式,專用名額,盡可能的讓他們的付出有個好的結局。

2、已經退休的,想辦法給予生活補助費用:

六七十歲已經「告老還鄉」的民辦教師,招考轉正已經沒有希望和機會了。許多地方為了彌補這些民辦教師,也出台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盡量多的給他們補償。我們縣這項政策已經實行了6年了,是專門針對民辦教師的,只要是曾經做個教師,就可享受這種補助。我們學區民辦教師有40多名,他們在檔案局調出自己從教的檔案,根據從教年限,給予不同的補助,教齡長的最多一月也有幾百元的補助。這多少也讓他們的心理有一點安慰。

3、應建立科學合理的民辦教師養老制度:

曾經一段時間,民辦教師是被 歷史 遺忘的,老了退休了有些有幾百元的工資,有些屬於社請民辦教師,退休後一分錢的工資都沒有,辛辛苦苦一生,為農村培養了許多合格的學生,但老了沒有補償。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家還是要想辦法給這些老師建立專門的養老制度。

我就來自一個貧窮的小山村,當時小學有十二個老師,除校長是公辦老師外,其餘十一人均是代課老師,聶老師就是其中一員,他一生勤勤懇懇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學生中有巨賈、有博導,有造航母的國之棟梁……

有種感動叫風雨無阻。從我們村莊到學校的路上要經過一條較寬的水渠,上面搭建了一座木頭橋,每逢刮風下雨,聶老師就成為我們的守護神,將我們一個一個背過小橋,二十多年風雨無阻。

有種欣慰叫桃李滿天下。從我們村莊走出去的學生,幾乎都受到過聶老師的諄諄教誨。每當我們中誰評上了教授、碩導、博導,聶老師就會高興好幾天,逢人就誇自己的學生,比買彩票中大獎都高興。

有種無奈叫老無所依。聶老師只有一個智障孩子,被清退時在學校教了近三十年書,沒有退休金,鎮上看他家困難每個月補助六百元,但不知道能否堅持到他百年之後。聶老師的境況是我國特殊時期幾十萬民辦教師的縮影,希望能引起全 社會 的關注,讓這些幾乎一輩子奮斗在教育戰線的民辦教師老有所依!

我也曾經是明白老師,民辦教師確實不容易,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當名單教師的,延時和公辦教師一樣,早晨五點半起床,六點上課。早晨上一個半個小時的早自習,上午8點10分上課,上到九點。下午兩點上課,上到六點。一天十幾個小時,還要上晚自習,真的很辛苦。

那個時候,除了上課判作業,就是備課、刻片子。當然,這些工作呢?都是晚上乾的。

那時候的待遇很低,一天十個工分,還有一個月六塊錢的補助。到了秋天,麥天放農忙假的時候,還要到生產隊參加勞動,基本上沒有休息的時間。

後來,農村實行了承包責任制,一直漲到了六十一百多塊錢,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什麼待遇了。

現在,那批民辦教師,都已經60多歲了,因為沒有人給交養老保險,所以不能退休,還需要繼續干。

雖然他們的待遇不高,但是他們的干勁十足,在雲班教室教學的班裡,考出去的學生不在少數。

現在他們老了,干不動了,沒法掙錢了,怎麼擺脫他們的生活困境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國家給他們一定的養老幫助。

我們河北省的做法是這樣的,每個老師每一年工作量,國家每月給發放20元的養老金,也就是說,你當了20年的民辦教師,到退休的時候就可以領到400元錢。

這對於你們老師來說,也是可以的了。雖然不多,在農村來說,基本上也是夠生活費的。

如何看待農村中六七十歲的老民辦(代課)教師( 注:兩者有本質區別,不能相提並論 )?

說件真實的例子:我縣在1984年年初,縣委縣政府與縣教育局達成共識,將在高考落榜生中招收80名民辦教師,因師資和校舍緊張而分兩批在縣「紅專學校」培訓。第一批結業上崗是84年9月,第二批結業上崗是85年3月。都是同時招收,只是培訓先後的問題。誰知任教四年後,也就是1989年,甘肅省有了「年限界定」,即1984年12月31日前是「計劃內民辦教師」。那麼第二批培訓,85年3月上崗任教的就是所謂「計劃外民辦教師」。不用說成了最終被教育部「清退政策」的清退對象。

民辦教師並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一般都是群眾推薦,大隊考查,公社及縣教育局通過出身審查,文化考試、課堂聽課,一步步選拔,並獲得了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 民辦教師任用證『。教書一二十年,只是所謂的「界定年限」,是他們等待多年,最後還是被清退。

既然有這個『界定年限『,那麼就不應該在這個『界定年限『後繼續招用民辦教師;既然『突破』這個年限招用了,就應該將他們全部轉為公辦教師,而不應該是清退。

民辦教師是中國農村教育的主力軍,正是他的無私的奉獻和辛勤的工作,才是九年義務教育穩步推進,「四率」達到驗收的標准;農村掃盲工作扎實進行,大幅度減少了農村文盲;造就了農村經濟的帶頭人和技術型的農村;也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各種各樣的人才。民辦教師是農村教育的功臣,他們的付出和貢獻 歷史 不能忘記,也不該忘記!

怎樣才能是民辦教師老有所養? 民辦教師「老有所養」的問題,是擺在每一個有過民辦教師經歷的現實問題。只是對於民辦教師養老問題,全國絕大多數省執行的是以教齡補助的形式發放養老金。即60歲以後每月能領到每一年教齡的或8元、或10元、或20元的「養老金」。說是「養老金」卻沒有按相關養老政策有一點增長,說是生活費卻不分教齡段,按不同的標准發放生活費。

按教齡發補助合理現在補助太低應在一年教齡"一百五到二百元合理

原民辦教師現大都已花甲之年,希望政府部門對他們過去用辛勤和汗水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 科技 人力資源提高老齡補嘗代遇!

六七十歲的老民辦代課教師,他們應該是上世紀70年代參加民辦教師或者代課教師的。由於某種原因沒有轉正,成了原民辦代課教師。這么大年紀的原民代教師,並非一個,而是一個很大的群體。

上個世紀70年代,國家很貧窮,農村更貧窮。為了國家富強,農村振興,黨和人民政府大力興辦鄉村教育。國家給了「民辦公助」的政策,提出「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口號,於是村辦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

有學校必須得有老師,這么多學校,國家沒有那麼多老師。怎麼辦?窮則思變。從各村招一部分有知識的青年,經過考核,到學校任教,這就是民辦教師。

70年代的民辦教師沒有工資,只有每月三、四塊錢的補助,領取生產隊的工分,他們一邊在學校教學,還要一邊參加生產隊的勞動,生活艱難,身心疲憊。那個時候公辦老師很少,有的學校只有一個了,有的學校一個也沒有。學校的教學任務差不多由民辦教師支撐。

到了80年代90年代,農村的土地政策變了,實現了土地責任制,但是民辦教師依然堅守在三尺講台上。他們一邊種地,一邊教學。學校里的教學工作,絕大多數都是民辦教師做,那是也有公辦老師,但是公立老師依然少。80年代,90年代,他們只有五六十元錢的工資,與公辦教師相比,懸殊很大。那時,我是我們學校的會計,一個學校12個老師,11個民辦教師,一個公辦教師。我們學校一個月的工資是415元。11個民辦教師的工資總計275元(國補),一個公辦教師的工資是140元。從這個數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民辦教師工作量大,待遇極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

他們工作卑微,待遇低下,但他們的精神可照日月, 他們的貢獻永不能磨滅。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成為拿國家工資的公辦教師......

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初,40多年的時間里。是這群民辦教師,頂起了中國基礎教育的藍天。他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在泥房子里,在簡陋的校園里,書寫著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為鄉村的基礎教育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群體中,為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有人倒在了三尺講台上,有人倒在了遍地黃花的鄉間小路上。他們或者她們,燃燒了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用什麼樣的贊美語言來贊美他們都不為過!

在改革的大潮中,農村許多人都奔向了城市。這群民辦教師,當時正是風華正茂,到城市裡肯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為了鄉村的教育,為了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 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留在了鄉村,留在了他們熟悉的而又依依不捨的講台上。他們只有一個願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取得好的教學成績,最後能成為國家正式教師。但是有很多人的願望未能實現,成了原民辦教師。

當他們離開講台那一刻,他們心如刀絞,他們眼含熱淚,畢竟他們為自己的理想願望奮鬥了這么多年,最終卻揮淚而去。其情其景到現在想起來還令人心酸。

原民辦教師都老了,六七十歲了,已經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們的生活很艱難,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他們幹了大半輩子民辦教師,本來都窮。現在回到鄉村裡,他們更加的窮困。幹了幾十年老師, 最終未能修成正果,街坊鄰居瞧不起,甚至連自己的兒女都瞧不起。 他們經受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摺磨,生活壓力大,精神壓力也大。

我們這里的幾位原民辦教師,身體大多都不好,吃葯看病,用錢。 沒有錢給兒女們要,兒女們心裡也不好受,臉色難看。這幾位原民辦教師整天唉聲嘆氣。他們發牢騷說,為國家為人民幹了大半輩子,到最後連個光棍兒漢,貧困戶都不如。

增加原民辦教師的補助,勢在必行。有的地方已經著手增加原民辦教師的待遇,今年能讓他們看到曙光嗎?

原民辦教師也有補助,但太少了,教齡長的二三百元,教齡短的只有幾十元。在我們今天這個高速發展的 社會 ,這點兒錢肯定不行,所以國家應該給他們增加補貼,各省各地方也應該盡快落實,讓原民辦教師晚年生活幸福。

我們 社會 上的每一個人都要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以前,他們畢竟是我們的老師。 社會 上的所有人應該伸出友愛之手, 溫暖之手,給他們幫助,不能再讓他們窮下去了,因為他們已經窮了半輩子了。

如何看待原民辦教師,並怎樣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人們十幾年了。至今仍在困擾著人們,尤其是曾經擔任過民辦教師的人們。

不錯,他們的身份是農民。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農民。我認為,應該同以前的義務兵一樣對待,一樣定位。將他們稱之為有特殊貢獻的農民,這樣比較合理,也深得人心。

民辦教師,這一群體的出現,應當追溯於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解放初期, 社會 趨於穩定。我國人口激增,到了六十年代左右,各地學校生員已達到飽和狀態。而教師資源卻無明顯增加,致使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教師極度匱乏。

二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十年動亂期間,各高校,尤其是師范學校從未招生,更加加劇了學校師資的缺口。

在這種情況下,民辦教師應運而生了。

他們擔負起了農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學任務。當年,他們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他們的辛苦是不可言喻的。他們的收入也是微乎其微的。

在 歷史 發展的長河中,有一大部分民辦教師,經過培訓考試而轉變成公辦教師,繼續教書育人。

而還有一部分教師卻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或者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或者因以支援農業為名,或者因土地承包下放,而政策未能及時跟進,當然也有學業水平低下等原因,被逼無奈而離開了教育戰線。

這樣,這一部分民辦教師,就給自己頭上加上了一個「原」字。

鑒於上述原因,我將他們定位於「有特殊貢獻的農民」,是名副其實,理所當然的。一點兒也不過分。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大部分已年過花甲,甚至年齡更大。由於農村的特殊條件,致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生活極度困難。更有一部分有病者愈甚。

由於他們的特殊貢獻,我個人認為,應該給他們特殊照顧,不能等同於其他村民。

雖說,前幾年也給了他們一點困難補助,但杯水車薪,於事無補。每月8至10元的教齡補貼,確實有點羞於提及。

所以,我建議,將他們的困難補助款改為特殊貢獻補助款,按教齡100元--200元的標准進行發放。

此建議純屬個人意願,請考慮執行。

謝閱!謝評!

一代老民辦教師既辛苦又命苦,他們青春年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可是老無所養。期盼黨和政府合情合理的解決

如今年過花甲的老民辦教師還有不少,他們仍然生活在廣大農村地區,過著與農民無異的生活,可以說他們的老年生活並沒有得到如同退休公辦教師那樣的待遇,而且這種差距仍然很大,也是目前難以徹底解決的教育領域重要問題。

從老民辦代課教師所做出的貢獻來講,他們理應得到應有的待遇。雖然部分民辦教師在前期通過各種方式,將身份轉成了公辦教師,但仍然有部分民辦教師沒有得到轉正的機會,而且他們要麼繼續當代課教師,要麼被辭退回家,得到轉正機會的民辦教師如今的老年生活已然有了保障,但是被辭退或者成為代課教師的老民辦教師待遇卻無法擁有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質量顯然無法與轉為公辦教師的原民辦教師相提並論。

近年來,各地在解決被辭退原民辦教師的問題上也推出了具體的政策,比如:將原民辦教師納入 社會 養老保險體系、提供教齡補貼、實行教齡與待遇掛鉤的分區退休待遇等,從總體水平上來看,各地還是以教齡補貼為主要解決方式,而且教齡補貼的標准普遍較低,難以滿足被辭退原民辦教師的老年物質生活需要。

在筆者看來,為原民辦教師提供比較完善的養老體系建設必須提上日程,畢竟留給被辭退原民辦教師的等待時日已經不多,他們多數人已經達到六七十歲。其實,原民辦教師的訴求並不多,只要能為他們提供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待遇(比如廣東省的待遇解決方式),相信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不需要非得與公辦教師享受同等的退休待遇,同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醫療保障,讓他們不再為老年生活和醫療再擔心即可。

4. 農村代課老師補助政策

要明確對離崗代課教師進行必要的經濟補償,並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為其補繳社會養老保險。要明確對離崗代課教師進行經濟補償的標准。如,對離崗代課教師的經濟補償總額為教齡乘以單位經濟補償標准。其中,單位經濟補償標准為該市(州)2009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離崗代課教師的教齡為每擔任一個自然年的代課任務為1年教齡,不足六個月的按0.5年計算,超過六個月少於一年的按1年計算
在2002年以前曾在農村公辦中小學教師崗位上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含1年),離開教師崗位再沒有被國家機關或者企事業單位錄用,且已經年滿60歲的原民辦代課教師,都可以領取教齡補助,補助標准按每滿一年每月補助20元計算,不滿一年的按1年計算。離開教師崗位再沒有被國家機關或者企事業單位錄用,且已經年滿60歲的原民辦代課教師。納入計劃內退養的民辦教師、本意見實施前已經死亡的原民辦代課教師、因違反國家政策法規或者刑事犯罪被辭退和開除的原民辦代課教師不享受教齡補助。補助標准。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助按教齡每滿一年每月補助20元的標准發放,剩餘不滿1年的教齡按1年計算。
農村代課教師辦理養老保險的方式:
一、如果是本地戶口,可以通過戶口所在地社保局或單位交納社保;而非本地戶口,只能通過單位方式參保了。
二、如果是本人_去繳納社保,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參保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 代課30年的老師有沒有養老保險

代課教師新政策
1、代課教師與單位已形成關系,補償待遇和標准,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辭退應當每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補償,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
2、如果符合下列條件,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繼續聘用:(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即不能辭退):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於1987年的趙雪芳是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許多民辦教師「慕名」找到她反映情況。
許多民辦教師曾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全國掃盲中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1982年,國家為提高教學質量,曾對民辦教師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安排整頓,那次沒有被辭退的民辦教師絕大多數都已陸續轉正。而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尤其是在此之前因各種客觀原因離開教師隊伍的民辦教師,還有相當部分至今老無所養,形成了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
這些老民辦教師的際遇,令趙雪芳代表十分揪心。她專門對1983年前被辭退或離開教師隊伍的民辦教師進行了調研,准備在兩會上提出《關於解決1983年前離任的民辦教師養老問題的建議》。
「我希望政府能夠對1983年以前離任的民辦教師情況展開深入調查,根據離開的原因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政策。比如說,能不能把符合條件的之前擔任民辦教師的教齡視同繳費工齡減免社保醫保費用,或給予經濟補償?這樣,就可以切實解決這部分特殊人群的養老問題。」趙雪芳代表說。
倪健民委員的提案更關注代課教師問題。據了解,迄今全國還有近半數的省(區、市)依然沒有制定當地妥善解決代課教師以及民辦教師遺留問題的實施意見,致使不少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一些已經出台的政策也存在補償標准過低、民辦代課教師需要補繳高額養老保險、教齡認定難等問題。
「各級地方政府是解決民辦代課教師問題的責任主體。」倪健民委員建議,督促各地盡快出台解決民辦代課教師問題的政策措施,並把落實國家相關政策作為地方政府「一把手」及有關部門的工作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同時,建立健全解決民辦代課教師問題的長效機制。大力提高農村教師,特別是工作條件艱苦地區教師的政治經濟待遇,堅決制止「有編不補」違規聘用代課教師的現象,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臨時聘用教師演變成為新的代課教師。
「有關調研顯示,在中西部農村教師中有67.34%的教師沒有屬於自己的住房。」對此,倪健民委員建議,在強化政府責任的同時,發展多元化農村教師住房供給體系,並建立健全農村教師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制度,解決農村教師住房難題。
「我們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給予民辦、代課教師更多的關懷,切實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維護教職工隊伍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倪健民委員說。
我們上世紀80年代中期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小學當了民辦教師,從每月10元報酬開始,教書快30年了,為我省農村教育作出了巨大犧牲,現在才給1000元報酬,不夠養家糊口。可是和我們同時或後面被招牌到鄉農技站和畜牧站的高中或初中畢業生,工作後不久,很快未經過考試,被直接公費送到蘭州農校和省畜牧學校學習3年後,轉正為幹部身份,現在這些幸運兒大多調進縣城農業局或畜牧局工作,並且晉升上了中級職稱,每月領近4000元工資。可是我們代課教師卻沒有人關心,多年來政府欠廣大代課教師很多了,現在省上財政收入好了,希望王書記和劉省長關心我們,建議省上人社廳每年拿出一部分指標,將在農村小學工作25年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代課教師直接轉正為小學或幼兒園公辦教師,提高代課教師待遇。這也是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區的一部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代課老師能夠享受哪些養老保險待遇

代課老師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7. 教師代課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政策,但代課教師的養老保障有一個大方向。在此以湖北省的代課教師 養老保險政策 為例,來說明下這一問題。一、參保辦法本著本人自願的原則,參照城鎮 靈活就業人員 基本養老保險 辦法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一)基本養老費的繳納從1996年1月1日起 補繳養老保險 費,補繳比例為20%,其中:自1996年1月至自辭退前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由當地財政負擔12%,個人負擔8%;被辭退後所需繳納的費用全部由個人負擔。補繳基數為參保時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1995年12月31日前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不視同繳費年限。 (二)個人賬戶 1996年1月1日起,按繳費基數的8%,為參保人員補建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 (三) 養老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及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年齡條件為: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參保人員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累計繳費仍不滿十五年的,可允許其繼續繳費至15年,其基本養老金從交滿15年的次月開始計發;對參保時已超過男60周歲、女55周歲,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其基本養老金從補繳資金到位的次月開始計發。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參加今後的 企業退休人員 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參保人員未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條件死亡的,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同時終止 養老保險關系 。參保人員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分別按死亡時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個月和10個月的標准給予喪葬補助費和遺囑撫恤金,其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不再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金計發參保人員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經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查批准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下列公式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家規定執行)二、相關問題 (一)對不願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單辭退民辦教師,符合低保條件的,納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或今後參加新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 (二)為減輕個人繳費負擔,對參保的辭退民辦教師個人補繳所需費用,由財政按人平1萬元的標准給予補助,其中省財政負擔60%,市(州、縣)財政負擔40%。省級財政補助分三年到位。 (三)對於財政補助涉及人數較多、補助資金數額較大,一次性補繳單位部分確有困難的,可與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協商,分期繳納。 (四)原辭退民辦教師從新就業的,應隨同新用人單位其他職工一同 參加社會保險 ,被辭退前從事民辦教師期間的養老保險按上述辦法繳納,補繳的繳費年限和補建的個人賬戶與現在新用人單位的參保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合並計算。各地教師群體可以參照湖北省的個例,詳細可以咨詢當地相關部門。

8. 農村代課教師辦理養老保險的問題

代課就是臨時上課,代課老師只能算是臨時工。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不管你教了20多年還是30多年,只要沒有轉為正式教師,想要獲得退休保障都不可能,這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所決定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鍥而不舍地向上級部門反映,以求解決。
你可以向你當地的縣教育局-縣人民政府信訪辦反映情況,也可以向省教育廳-省人民政府信訪辦反映情況,還可以向國務院信訪局反映情況。當然,打電話向新聞單位反映也行,若有記者出面就更好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辭退的代課教師養老有何政策

(一)落實一次性經濟補償。按照有關規定,對沒有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的中小學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按其被辭退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標准,每滿1年教齡發給1個月的工資,教齡超過10年的每超1年發給一個半月的工資。從教年限按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本人在中小學從教的實際年限合並計算。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解決。(二)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對符合參保條件的中小學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按照自願的原則,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新型農村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三)加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曾在我省公辦中小學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含3年)的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在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上,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加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標准暫定為教齡每滿1年每月補助10元,教齡按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本人在公辦中小學工作的實際年限合並計算(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養老保險教齡補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代發,所需資金由省與縣(市、區)財政按6∶4的比例分擔。已經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不享受養老保險教齡補貼。(四)落實離崗退養民辦教師的退養補助費標准。 【法律依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委、計委、人事廳、財政廳關於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一)落實一次性經濟補償。按照有關規定,對沒有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的中小學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按其被辭退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標准,每滿1年教齡發給1個月的工資,教齡超過10年的每超1年發給一個半月的工資。從教年限按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本人在中小學從教的實際年限合並計算。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解決。(二)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對符合參保條件的中小學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按照自願的原則,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新型農村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三)加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曾在我省公辦中小學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含3年)的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在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上,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加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養老保險教齡補貼標准暫定為教齡每滿1年每月補助10元,教齡按已辭退民辦、代課教師本人在公辦中小學工作的實際年限合並計算(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養老保險教齡補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代發,所需資金由省與縣(市、區)財政按6∶4的比例分擔。已經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不享受養老保險教齡補貼。(四)落實離崗退養民辦教師的退養補助費標准。

閱讀全文

與農村代課教師養老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跟父母抱怨了怎麼道歉 瀏覽:875
蘇州園區退休金每月幾號發放 瀏覽:485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還交保險嗎 瀏覽:625
不孝順的女人命不好 瀏覽:199
從小孝順長大不孝順 瀏覽:616
耳蝸老年人 瀏覽:762
在職死亡養老保險 瀏覽:274
長壽心跳獲得 瀏覽:137
換駕照駕駛證怎麼體檢 瀏覽:368
60歲養老錢怎麼查詢 瀏覽:160
黑龍江2014年退休職工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401
冬天老年人腳痛怎麼回事 瀏覽:457
為什麼害怕去體檢 瀏覽:877
春秋戰國長壽 瀏覽:643
大潘佳佳養老院插曲 瀏覽:19
我找敬老院 瀏覽:97
染色體檢查怎麼抽血 瀏覽:203
怎麼勸父母同意自己獨自旅行 瀏覽:734
老人家上樓梯腳沒力 瀏覽:705
老人過世父母的房產怎麼過戶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