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金認證了,多久才能恢復發放
次月才能補發養老金。養老金認證周期為12個月,如超期未認證,系統將自動停發養老金,待認證通過的次月起恢復發放並補發暫停期間的養老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是為了避免有人冒領、多領養老金,現在各地多是採用信息比對、自助認證和社會化服務等方式開展認證服務。
一、勞動者退休手續延後辦理的工資可以補發,用人單位應當合法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延後辦理退休手續,勞動者的退休金從辦理退休手續後開始計算,辦理手續之前的退休金不在補發。
參保人員退休後,每年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養老金待遇資格認證,認證成功後才能正常領取養老金。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認證,那麼次月開始養老金待遇將暫停發放,但後續補辦認證成功後,可以恢復並補發養老金。養老金資格認證一般是每年一次,無固定認證時間,認證期限為一年,退休人員可以在上次認證後的一年內,任意選擇時間進行認證,如果超過一年沒有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養老金就會停發。
二、養老金資格認證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線下認證
退休人員可以拿著身份證到居委會認證窗口或者社保局認證窗口辦理認證。
2.線上認證
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網站( http://si.12333.gov.cn)、「掌上12333」 以及當地人社局發布的社保APP、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按照操作提示,對著手機或電腦屏幕做幾個簡單動作,就可以完成刷臉認證了。
3.靜默認證
簡單地說,人社部門通過與公安、民政、司法、金融、交通、民航、醫保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集成整合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的多源海量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不需要廣大退休人員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各部門信息進行大數據比對的方式,全面核查領取待遇人員生存狀況的一種認證方式。
目前,全國大概有1/3的退休人員是通過大數據比對方式完成認證的,不需要本人操作,就能完成認證。
4.上門認證
對於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可以提出上門認證的申請,社保工作人員會上門協助完成認證。
三、騙領養老金的行為:
1、有的退休人員去世了一段時間後,家屬懷著僥幸心理,故意隱瞞情況,繼續領取養老金;
2、有的退休人員被判刑、失蹤,家屬不按規定報備,繼續領取養老金;
3、有的參保人員虛構勞動關系、偽造證明材料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4、隨著近幾年社保制度的完善,以及相關部門嚴格實行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制度後,冒領養老金案例的數量才有所減少。所以,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很有必要,退休老人一定要積極配合,守護好咱們的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貳』 養老保險認證時間
一、認證范圍:凡已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的參保企業離退休及個體退休人員均屬於認證對象。
二、認證時間:每年一次:5月1日至6月30日(法定節假日除外),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3:00-5:30。(有的省市規定在認證者生日當月,可順延2月)
三、認證方式:
(一)身體健康、居住在本地的人員,須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證到當地社會保險服務大廳辦理生存認證。
(二)居住在本地,因生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不能親自參加生存認證的人員,由其親屬到單位、社區或醫院出具證明,送交社保局。
(三)居住在異地的人員,可以進行網上認證。前提是:離退休人員所認證的地方必須能夠上網且有攝像頭設備。所謂網上認證,是指退休人員本人到異地(居住地)的社保機構窗口機型網上遠程認證。
四、注意事項:逾期沒有參加生存認證的人員,將暫停發放其基本養老金,待其參加生存認證後給予補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統籌地區設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工作需要,經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准,可以在本統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經辦社會保險發生的基本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由同級財政按照國家規定予以保障。
第七十三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