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金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主體部分,立足於保基本,主要體現社會共濟。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過10.3億人,基金累計結存超6萬億元。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建立,主要發揮補充作用,已經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截至2021年底,企業(職業)年金參加職工7000多萬人,積累基金4.5萬億元。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是國家關於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
個人養老金制度屬於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貳』 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叄』 養老金第三支柱是什麼意思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養老、企業(職業)年金和個人自願購買的各類養老金融產品在內的養老保障「三個支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介紹,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即人們常說的養老金,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明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些年,我國養老保險的「三支柱」發展進程逐步加快。
2018年,我國啟動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明確保費支出可以延遲繳納個稅,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
2021年6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啟動,要求試點保險公司創新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消費者達到60周歲及以上方可領取養老金,且領取期限不短於10年。
今年3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此外,去年9月銀保監會選擇「四地四機構」正式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將擴大到「十地十機構」,以養老為目的的養老金儲蓄也在穩步推進。
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後,迫切需要加速
今年2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1)》顯示,約83%的受訪者選擇了基本養老保險作為退休後收入的主要來源,約30%受訪者選擇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29%的受訪者選擇了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我國居民對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的預期和依賴度較高。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國新辦在3月2日舉行「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和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傳遞了養老保險發展走向。
「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和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相比,第三支柱發展最滯後,迫切需要加快速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在這場發布會上表示,去年以來,銀保監會積極穩步推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按照「小步慢跑、總體漸進」的方針,逐步壯大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郭樹清表示,銀保監會正在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目前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大到「十地十機構」,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啟動,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業養老金業務正在抓緊籌備。
在完善第三支柱配套政策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也指出,要嚴格監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抓緊明確實施辦法、財稅政策、金融產品規則等,讓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讓參與各方有章可循、制度運行可監測可檢驗。
『肆』 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體系是什麼
第一支柱是法律強制的公共養老金。這是國家政府所出台的強制性的養老支出。這一部分財政政策的支出目的便是保障養老工作的有序開展,被稱為公共養老金。
第二支柱是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職業養老金。企業與個人是第二支柱的主體,由二者按照規定比例繳納,採取完全積累制。
第三支柱是個人的養老儲蓄,如自已進行投保的商業保險等。這是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來選擇年金產品或壽險。這一部分具有較大的潛力。
實際上,傳統的養老保險的三大支柱在各個部門的應用已經得到了顯著發展,但不可否認,這三大支柱也面臨著迫在眉睫的改革挑戰。如何去提升財務的可持續性發展?如何提升職工的參與率?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與養老保險相關問題。
我國應不斷完善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結構,積極應對當今老齡化嚴重的國情。
『伍』 養老三大支柱是什麼
我們鼓勵出生,但現在人和過去的人不太一樣,鼓勵出生他也還是不怎麼願意增加提高出生率,這就是很大的挑戰。我們還會採取其他的措施,其中一項就是要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是什麼?養老三大支柱是什麼?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
強制公共養老金,本質為政府兜底,從根本上保障國民養老需求。
雖然覆蓋人群廣,但僅能提供基礎養老生活保障。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企業和個人按規定比例共同繳納職業養老金,政府一般會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
但能做到的企業有限,覆蓋面小,發展空間有限。
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
個人自願參加的商業養老保險,可以有效補充養老金缺口,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不過目前人們對其認知有限,規模較小,尚處於發展初期。
我國現在採用的也是這養老三大支柱體系,但卻嚴重依賴第一支柱。
想實現有品質的養老生活,一定離不開兩項:健康的身體、足夠的金錢。
健康的身體我們很難左右,但足夠的金錢卻可以通過年輕時合理規劃來實現。
目前中國預期壽命77.3歲,未來長命百歲不是夢,但壽命越長,就意味著養老年限越長,養老金開支越多。
可能奮斗賺錢的時間,也就中間三十年左右。
趁這段時間,平滑消費,將收入統籌到一生,讓錢生錢,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陸』 養老三支柱是什麼
養老三支柱如下:
1、中國養老三支柱的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主要包括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為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群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
2、第二支柱是由企事業單位發起。由商業機構運作的職業養老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
3、第三支柱則為居民個人自願購買的、由商業機構提供的個人養老金,目前主要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未來可能分由銀行提供銀行理財產品,證券提供基金產品,保險提供商業養老保險產品。
由於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仍需完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發展尚未成熟,具體的制度設計以及政策體系尚不明晰。按照先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和三個支柱逐次推進原則,這些年來,人社部工作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方面。
『柒』 養老保險「三大支柱」是什麼
目前,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共有三大支柱:作為第一支柱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以政府為主導;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即補充養老保險),為企業及職工自願建立,但僅對企業繳納部分進行一定比例的稅前列支,個人繳納部分無稅收優惠;第三支柱為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即屬於「第三支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