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補充養老金怎麼交,在哪裡交
補充養老保險繳納流程是什麼?
1、通過 進行補充養老保險繳納
首先點擊 的支付,然後下拉在裡面找到城市服務,點擊進去,找到社保,然後選擇自己社保的所在地。最後,在項目裡面選擇補充養老保險,然後輸入基本的信息資料,直接進行繳費就可以了。
2、通過支付寶進行補充養老保險繳納
打開支付寶,然後找到支付寶的市民中心,接著點擊社保,選擇自己社保的所在地。接著選擇補充養老保險,然後輸入基本的信息資料,繳費即可。
3、銀行
我們也可以通過與補充養老保險合作的app進行繳費,或者也可以直接去銀行網點也是可以辦理的,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了。
4、電子稅務局
或者也可以登陸當地的電子稅務局app進行繳費,選擇自然人登錄就可以了。
補充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補充養老保險主要是由企業獨立承擔,或者由企業和個人分別承擔一部份。
其中,企業在繳納補充養老保險的時候,所獨立承擔繳納的費用一般是按照員工的工資一定的比例來進行繳費,繳費比例不能超過人工工資總額的30%。另外,對於有特別貢獻的人員,公司可以有較高的保險繳費比例,或者也可以根據職工的退休年齡來確定不同的繳費比例。
㈡ 個人補充養老金政策
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近日,個人養老金業務啟動實施,並公布了包括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隨後,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也紛紛宣布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上線。
簡而言之,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
參加人首先需要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年可繳納最多12000元,根據實際繳存資金規模享受對應額度的稅收優惠。同時,參加人可以自願將賬戶資金進行投資,實現資產增值。當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時,可以申請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那麼,個人養老金的賬戶如何開立?能投資哪些產品?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應如何開立賬戶?
每位參加人都需要開設兩個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前者是政府端信息賬戶,後者是銀行端資金賬戶,並且這兩個賬戶是相互對應的。
其中,個人養老金賬戶用於登記、管理個人身份信息,並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關聯,記錄個人養老金繳費、投資、領取、抵扣和繳納個人所得稅等信息。
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則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綁定,用於個人養老金資金繳存、個人養老金產品投資、個人養老金支付、個人所得稅稅款支付等事宜。
從賬戶的開設渠道來看,個人養老金賬戶可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包括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台、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 APP等)或者商業銀行渠道,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簡稱「信息平台」)開立。
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需要在商業銀行開設,作為特殊專用資金賬戶,參照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項下Ⅱ類戶進行管理。
在實際操作中,經協議約定,參加人可在銀行一次性開立上述兩個賬戶,線上線下(29.920, -0.71, -2.32%)均可辦理,並且流程非常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都具有「唯一性」。一方面,個人養老金賬戶是終身唯一的;另一方面,每個人在同一時期僅可選擇一家銀行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這也直接引發了近期各家銀行的開戶「爭奪戰」,並且紛紛針對成功開戶的客戶送上立減金、抽紅包等花式福利。
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而言,雖然有且只能有一個,但也是可以變更的。
在辦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變更時,參加人向原商業銀行提出,經信息平台確認後,在新商業銀行開立新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變更後,相關銀行按照參加人的要求和業務規則,辦理原賬戶內資金劃轉及所持有個人養老金產品轉移等手續。
能投資什麼產品?
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領取條件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不得提前支取。當然,在此期間,我們繳納進去的錢能投資什麼產品?
一方面,《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未進行投資的資金,按照商業銀行與個人約定的存款利率及計息方式計算利息。
㈢ 補充養老保險如何繳納
以下情況可補繳應保而未保的用人單位職工具體包括三類情形:
1、自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統籌范圍內在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辦理了正式招工錄用手續、具有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因歷史客觀因素應保而未保的職工(含勞動合同制工人)。經本人申請、單位申報,可到原單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補繳手續。對於申請人原單位不存在的,可由主管部門履行申報手續。對於原已參保的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因其參加工作時間及連續工齡計算等問題有異議的,在按規定重新認定後需要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可參照上述適用范圍及申報辦法處理。
2、自1996年1月1日以來與用人單位建立或事實上形成了勞動關系、因用人單位未依法履行參保繳費義務應保而未保的職工。不論是用人單位還是職工提出參保補繳申請,只要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爭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均應當依法受理。
3、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依法判定存在勞動關系、因用人單位未依法履行參保繳費義務應保而未保的職工。用人單位應為職工參保而未參保,用人單位或職工均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參保補繳申請,社保經辦機構應當依法受理。對於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調解,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達成調解協議的,可參照上述辦法處理。中斷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補繳其在靈活就業人員窗口中斷繳費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首次參保或在靈活就業人員窗口首次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不得通過向前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不得通過違規補繳而取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資格。靈活就業人員補繳起始時間不得早於2004年7月1日。制度改革前因正常原因離職的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因正常原因離職的人員,從進入企業工作或從事靈活就業之月起,按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立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對於上述人員進入企業工作以前符合國家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連續工齡及相關待遇,按照《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處理意見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13號)規定執行。上述人員,根據本人意願,由本人及用人單位、主管部門申請,報經市人社局審核同意,也可補繳其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㈣ 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在滿足社會統籌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補充基本養老保險的不足,幫助企業員工建立的超出基本養老保險以上部分的一種養老形式。它屬於團體壽險的一種。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中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三層次中的核心部分。國家多年來通過多途徑多方面提出,鼓勵企業建立三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在建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同時,鼓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公司的作用。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辦理申領補充養老金的手續:
(1)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的;
(2)出國、出境定居並辦理了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手續的;
(3)與本市用人單位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戶籍遷出本市或非本市戶籍與本市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4)經市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5)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死亡的。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應由所在單位按本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分配方案辦理個人賬戶調整手續,確定個人的補充養老金。
㈤ 個人補充養老金政策
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
3、國家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新政策的出台,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和中斷及收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明確規定,只為了各種各樣的方補繳以前中斷時間的養老保險金,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
二、5類人可以一次性補繳社會養老保險
1、合同制的工人,他們是擁有城鎮戶籍或者經營的臨時工,如果在年輕時候工作沒有參加社保或者中間有中斷的,都是可以補繳養老保險的。但是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的話,就只能按照流程一年一年的繳納了。
2、那些被解僱或者是刑滿釋放的,而且是沒有公職的職工,而且是不能被公共服務除名的人,他們也是可以一次性補足社保的。
3、對於那些沒有正式工作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個體經營戶們,只要是城鎮的工商戶,按照國家規定也是可以補足社保的。
4、用人單位的過錯而導致員工離職或者工作調動錯誤的,因此中斷了社保的繳納。這些人也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社保的。
5、針對於年紀比較大的人,那些參保後斷繳,但是年紀已經超過60歲的人,也是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社保的。
㈥ 個人養老金和企業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個人養老金屬於個人自願繳納的養老保險,從分類上來說,屬於社保的第三支柱。其中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包括職工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個支柱就是包括個人養老金在內的個人自願開展的各類養老儲蓄了。那麼個人養老金和企業養老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個人承擔的比例不一樣
企業養老金屬於基本養老金,由企業和個人分別承擔,現在一般企業養老金個人承擔的比例大概在8%的樣子,從工資中扣除,而企業承擔的部分達到了16%,這部分進入企業成本,也就是說,整體上來說,個人只承擔了企業養老金大概33%的樣子。其中企業繳納的部分進入社會統籌部分,個人繳納的養老金進入養老金個人賬戶。
但是個人養老金是補充養老保險,全部由個人出資設立。
因此,企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的區別在於個人承擔的比例不一樣。
2、功能不一樣
企業養老金屬於基本養老保險的范疇,屬於第一支柱,承擔了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保障的功能。現在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中,都是通過年輕時繳納企業養老保險,然後到退休年齡辦理的正式退休手續,然後拿到了養老金。
而個人養老金屬於個人自願的養老保險,屬於自己出資給自己買一份額外的養老保障,屬於輔助養老保險。如果年輕時收入高,那麼就可以再多繳納一份個人養老保險,這樣到退休的時候,就能夠在領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同時,再領一份個人養老金,這樣有可能讓養老生活過的更好一些。
現在來說,企業養老金規定個人繳納的金額有上限也有下限。如果你的工資超過了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那麼繳納個人養老金最高限可以達到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而如果你的工資比較低,最低限可以繳納當地平均工資的60%就可以了。
而現在個人養老金規定,每年繳納的上限是12000元,當然了也可以不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