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保險怎麼算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就是以你上一年的工資總額為基礎,按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間衡量確定的數額.也就是說繳費基數要確定的數額占上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是底線,300%是上限.繳費基數要看你的工資水平了。
小於60%的要按60%算,大於60%小於300%的只要在這個區間內就可以了(交的多以後得的就多),大於300%的按300%交.確定完基數再乘以養老保險的費率就是你交的的保險金額了.後面基數欄的這些數就是在乘以保險費率前的數額.再乘以相應的保險費率就是你所交的保險金了。
(1)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2. 社會保險單位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社會保險單位繳費基數是根據員工在上一年度1-12月的所有工資收入所得到的月平均數來確定的,剛進公司的新員工是以員工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的。而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消費基數是每年的7月份,參保單位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申報的。參保單位在申報繳費基數之前,是要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的。
員工繳費基數越高,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
(2)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勞動者個人和所在單位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標准和待遇項目、保險金的給付標准等,均由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規統一規定。
3. 養老保險基數怎麼計算
一、濟南市養老保險調整
1、濟南市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882元。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濟南市2016繳費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社會保險費月繳費基數的下限為2930元,上限為14646元。根據省、市相關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和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在繳費申報時,可結合本人實際收入情況,在月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2930元)至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882元)之間申報繳費。
2、實行網上申報的繳費單位由社保經辦機構對相關參數統一進行調整。
3、靈活就業人員和無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在申報繳費時,按本通知規定執行。請確保在銀行卡內足額存款,避免因存款不足造成斷保而影響社會保險權益。
二、濟南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單位:單位20%
個人:個人8%
三、濟南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1、參保職工應發工資低於統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統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高於統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300%的,300%以上部分不作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2、新繳費基數執行後,濟南各參保單位社會保險申報繳費基數下限由2324元調整到2626元
四、濟南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個人繳費標准全市統一設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
五、濟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1、未年滿45周歲的參保人員,應按年繳費至60周歲,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對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每超過一年,基礎養老金加發1%,最高不超過10%。
2、年滿45周歲未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
3、到60周歲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已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4. 如何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基數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
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4)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 基本養老金的繳費基數怎麼確定
決定每個月養老保險繳費額的因素有兩個——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比例。繳費工資基數是值應稅工資、薪金收入,包括工資、薪金、獎金、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目前的操作中,是以上年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繳費比例為8%。那麼,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費比例8%。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基數設有上限和下限。上限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超出部分就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下限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60%,收入未達到這個水平,也要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對於新招職工以起薪當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工資基數,從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實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6. 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
對於社保,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後,退休之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自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提出「2006年1月1日起,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目前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之後,人們就開始盤算以下問題:這3%的費用去了哪裡?究竟哪些人群會受此影響?受影響的那些人群,在退休後究竟少拿了多少養老錢?
7. 什麼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希望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個體勞復動者,是制根據當地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的,一般可以在60%——300%之間選擇。
比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2000元/月,你准備按70%繳費,則繳費基數為2000*70%=1400元。
你實際每月繳費就是1400乘以繳費比例20%為280元。(醫療另外計算)
在職者是根據實際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的,當然也要在當地社平工資的60%——3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