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幫爸媽買養老保險大概需要多少錢
的爸爸媽媽買養老保險,大約需要多少錢買養老保險,最低的繳費年限是15年,每年一個人最少也得一萬五六千元,爸媽兩個人的話,每年的三萬多元,15年的你算一下,這也不是一個人讓人付得起的,買養老就得買醫療,如果醫療交費新農合的話,那養老保險可能還會少一點,最少兩個老人每年的養老保險費用得兩萬多元左右
⑵ 父母退休,每月有幾千的退休金,還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較好
題主的問題跟我的情況比較接近,我就以我的情況來幫題主進行分析。
我的父母退休金一共五千元左右,還有大概三十萬左右的存款。他們就我這一個兒子,所以資金都由我來幫他們打理。
首先,我會保證老兩口的賬戶內一直留存5000元。這5000元就是他們的日常開銷,如果不夠的話,他們也會跟我說,溝通也比較順暢。每月我會查一下賬戶內的資金,缺多少,補多少。每月保證有5000元。
父母賬戶內的5000元是存在銀行卡里,我就讓他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雖然比放在活期理財賬戶上利息要少很多,但是父母用起來很方便。這樣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再說5000元的本金損失的利息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做的原因是既提防老年人被騙,又可以利用我在銀行工作的特點來讓收益更大。
其次,我會將父母的養老金單獨設定一個基金定投計劃。這是與我自己的基金定投隔離開的。給他們選的是貨幣基金,給我自己選的是指數基金。這樣做就是不希望讓我的風險傳導到老兩口身上。即使我賠個精光,不能影響父母的養老。
我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即使我的理財太激進,賠進去不少,我仍然能夠承受得住,因為我還能工作,只要給我時間,賠進去的錢還能再掙回來。但是父母不一樣,他們一旦需要錢,就是立即用錢,畢竟身體在那放著的。
最後,我會把父母的積蓄三十萬購買一個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一定會選三年期限。大額存單不以父母的名義辦理,而是會以我的名字來辦,但是由父母來保管。
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讓父母有掌控錢的感覺,又不至於讓這筆錢成為糾紛。因為我要防止父母有一天會突發事故,忘記密碼或者發生更糟糕的事情。以我的名字來辦理的大額存單可以立即把錢取出來,而不至於父母不在,這筆錢再形成糾紛了。
父母其實並不在乎錢還能掙多少,利息有多高,他們需要的是日常有錢花,看病有資金,不求人。我作為兒子就是要幫助他們保障資金不被騙走,不會損失掉,不會成為身後糾紛。
老年人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是資產的保值和穩定。而不是增值和收益。
說白了,就是:別貪,穩穩過日子,積蓄別被騙了。
媽媽至家庭主婦,父親去年退休了,有退休金,我上班多年,也基本上不向家裡要什麼錢。
父母手裡有點積蓄。前兩年查不到每年都要勸退我爸好幾次。
老家有人說要存錢,每年有20%的利息,還帶著我把去看什麼公司、工廠,出去 旅遊 開會。 還有說有什麼晚上會員,繳多少錢就可以滾動領錢,一年翻幾倍等等。
我說,你再相信別人我不管,我是你兒子,我在外面現在見的肯定比你見的多,你就相信我一次好吧。
你要是想投,你可以拿出個一兩千去看看,別說多久,參加半年,半年後你看看能有多少錢。
他還真去了。春節回去說錢要回來一半。。。。。
一提起這事我媽的聲音大的都想把房子掀翻,因為我媽是站我的,他一直在家反對我爸,後來攔不住,給我求助,算是攔住一點。最後結果顯而易見。
所以說,老年人理財,有些時候真的很讓人無語。
首先、如果不想要子女幫助理財的話,我覺得錢存在銀行存個定期不是一個壞辦法,雖然利息非常低。
其次,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一定不要被外面的忽悠和消息欺騙了。凡是要你交錢的,一律不交。基本上這一條就可以規避90%以上的騙子。
第三、每月的退休金,一部分繼續存銀行,剩餘的用於日常開支。
我覺得,對已一般的老年家庭,這樣是再好不過了。
不能賺大錢。也不要想著賺大錢。因為這個年齡,我們可以不成功,但是一定不能失敗。
以為你不是褚時健,沒人幫你去賣橙子讓你東山再起。
樓主你好,父母退休以後每個月有幾千元的退休金,那麼還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較合理呢?實際上幾千元的存款其實並不是很多,但是作為退休人員來說,他的這個消費是極其有限的,也就是說至少每個月可以存下一部分錢了,當然我認為存下的這一部分錢做一個定投是比較合適的。
因為如果說你能夠做一個正常的定投,那麼對於你個人來說,將來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一個存款。政治來講還可以給自己的子女留下一部分的存款,所以說是何樂而不為的,再加上這樣的一個做法,可以讓自己省吃儉用能夠存下一筆,存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過定投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理財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選擇。
但是有些時候自己的父母可能如果說消費比較大,不能夠存下一部分錢來,那麼我認為通過一些普通的這種存款也是可以的,但是無論如何,嗯,在保證我們生活的前提條件下,那麼盡量存下一定的存款,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和我的情況比較類似,父母也剛退休四、五年,有一些存款,每月差不多能領到5000元的養老金。其實,早在2017年,這些錢就已經由我在打理了!
雖然我父親是位老會計(村企),但這些錢如何配置,他從未過問。一般到年底,我給他們簡單報一下賬目即可,這幾年平均收益差不多在4~5%之間吧!今年略多一點,恐怕能達到10%!具體待會說!
這部分資金應該專款專用,既這部分錢就是用來給老人養老的,不做其他的用途。
這樣我們在配置的時候應該謹慎保守一些,主要配置在收益比較固定的品類中。
每月幾千的退休金可以用來日常消費,這部分錢可以放到某寶類金融產品中,也可以買些貨幣基金。
存量資金可以買入債券類的資產,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一些,長期持有虧損的風險也很小,流動性也不錯。
父母的錢肯定是留著養老用的,畢竟老年人身體機能,冒險意識等方面不如年輕人,有存款就錯銀行,定期或者大額存單。
也可以一部分做點理財(40%),理財利息稍微高些。
避免去投資高風險產品,比如P2P,民間借貸,股票,期貨,現貨,比特幣,房產等。
記住:收益高必然伴隨風險高,想獲得高收益就要承擔高風險。
父母退休,如果擁有穩定的退休金以及固定的存款,那麼在做好個人保險的前提下,支持父母們多出去走走,夫妻倆多去 旅遊 ,看看外面的世界。至於存款,拿出一部分用作應急資金,其餘資金則根據父母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靈活資產配置,或給父母存款做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或定期存款、智能存款等,以提升每年的投資收益,這樣也可以讓父母解決後續經濟開支的煩惱。
朋友們好!
父母退休,每月有幾千的退休金,還有一些存款。這樣的話,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定期存款,然後再配置一些按日開放的銀行理財產品,加上一些活期存款和現金,這樣的話不僅比較安全穩妥,利息較高,而且需要用錢的時候也能夠方便取出來。
存款的一半左右可以配置在定期存款產品上面。現在銀行存款利率相差比較大, 如果是到大型銀行存款的話,年利率比較低了,一般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才達到2.75%。
如果你有20萬以上的存款,能夠存大額存單的話,還是比較合適的,一般大型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3.85%--4.125%,中小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為4.125%--4.2625%。
現在一些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在網路發行的長期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也可以適當配置一些。
下表中所示的中小銀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4%,還可以按月付息,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88%。
可以看出來,銀行定期存款產品年利率相差較大,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多研究一下。
存款的一半也可以配置到按日開放的銀行理財產品上面。現在大型銀行也有一些按日開放的理財產品,年利率較高,而且錢也比較方便,基本上取錢跟活期存款一樣了,隨時可以取出來。
下面就是建設銀行理財產品,乾元-日鑫月溢就是一款按期開放的理財產品,10萬元起購,年利率是靠檔計息,如果持有時間達到了1年以上,年利率可以達到3.9%。
下面是日鑫月溢產品的靠檔計息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存滿1天以上年利率就是2.8%,存滿一個月以上年利率為3.1%,存滿90天以上,年利率為3.5%,存滿365天以上,年利率為3.9%。
這樣的按日開放的理財產品,年利率較高,取錢也比較方便,可以說也算是比較好的一個產品了。
作為老年人,身邊一定要放一些現金,還要有一些活期存款,大概現金1萬,活期存款1萬,這樣基本上就夠平時花銷了。
老年人,手邊留一些現金,平時花銷比較方便一些。老年人一般好多不願意使用手機付款,出門買菜等的時候,可能使用現金就會更方便一些。
因此,老年人身邊准備一些現金可能更方便一些。
綜上所述,作為老年人,還是以穩妥為主,可以存一些定期存款,然後進行按日開放的活期理財,還要在手邊放個一兩萬現金和活期存款。這樣日常花銷不僅比較方便,通過存款和理財也能夠獲得一些利息。
感謝閱讀!
中老年人手裡有一些存款,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該怎麼理財呢?建議可以在銀行辦理理財、定期或基金業務。
1、理財業務
隨著2018年9月資產新規的落地,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5萬元降至1萬元,市面上已有很多起點下調為1萬元的理財產品發售,包含凈值型理財、結構性存款等多種產品。銀行發行的凈值型理財,1年期,1萬元起存的,利率有4%左右,可以去銀行網點咨詢辦理。
2、定期存款
現在很多商業銀行都發行了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類似於一種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我所在城市的某商業銀行1年期結構性存款利率能達到3.5%,1萬元一年的收益為350元,與10萬元在活期存款賬戶不動,二者收益是一樣的,建議可以存取一些。
3、大額存單
如果存款有20萬及以上,可以考慮辦理大額存單。大額存單起存金額一般為20萬元,3年期限。3年基準利率2.75%,大額存單一般在此基礎上浮40%-55%。4%的利率大概是上浮了45%左右,有些銀行上浮55%,能達到4.2625%。
大額存單一般都是靠檔計息的,存滿3個月之後,靠檔所計的利率都會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基金定投
如果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配置一些基金定投。現在很多商業銀行都代售基金,在這里不建議一次性購買基金,因為我們不能准確的把控市場的點位,就怕高入低出,損失利益。基金定投是很多銀行在推薦的投資方式,通過一次簽訂基金定投協議,小額資金分批買入,分散風險,謀求一個比較高的收益。
具體可以請老人咨詢就近的銀行營業網點,進行合理的資產搭配。
先要了解清楚父母這筆錢是給自己用的,還是准備留給下一代的?如果是自己用,那麼首先就要考慮老年人的一個疾病風險准備和改善生活。那麼首先這錢最主要就是安全。適當的有一定的靈活性。那麼這部分錢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作為我們中短期的一個儲蓄。比如我們的國債。或者是我們的一些貨幣型的基金安全系數比較高的。還有一些我們的銀行定期存款。另外一部分錢呢,就作為我們改善生活,比如說我們出去旅個游或者是添置一點,嗯,家庭用品或者是我們的衣物。我么這部分錢的話可以?在我們的銀行裡面做定活兩便或者是其他比如結構性存款這樣的一些產品。
⑶ 大多數人都是給父母一年多少錢養老
但是現在農村戶口福利待遇越來越好,比如說在我們老家這個地方,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以到農村信用社領取,100塊錢的福利金,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領取,300~500之間不等。而且農村現在搞養殖搞種植,國家都會給予相應的補助,所以我在心中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想要回到農村老家去發展。
但目前來看絕對不可能,只有等到自己孩子學習工作相對於穩定之後,再考慮這一步的發展。也許到那個階段,我和我的子女也是這樣的一種狀態,老兩口在農村生活,子女在大城市或者國外發展,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數。
⑷ 在中國,想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夠多少錢
要想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一個定數。因為老年人你究竟能活多少年?誰也不知道?有的人70多歲,可能就過世了。而有的人卻活到了90多歲。70多歲和90多歲之間差了20年。那你說這20年得消費多少錢呀。所以老人想過上。舒適的生活,究竟該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什麼定數。如果非要定個數量的話。大約存到1000萬。應該就足夠。把1000萬存在銀行按每年2%的利息計算。每年的收入大約就是20萬。應該足夠兩個老人的生活了。包括看病也好。還有其他的一些消費。
現在在城裡的老年人。都是有退休工資的。但是退休工資參差不齊。有的每個月退休工資就1萬多元。有的退休工資每月就4000元甚至更少。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普遍都比較高。普通百姓的都不是很高。如果每個月有1萬元的退休金。兩個老人那就是2萬元。每個月的生活也應該足夠了。再攢一些錢作為應急之用。如果兩個人每個人都收入3000元。那就不行了。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要想過上舒適的養老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月只有6000元的收入兩個人消費吃飯肯定是夠了。但是應個急什麼的就不行了。因為老年人普遍身體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經常需要到醫院去治療。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特別是到醫院住院需要僱傭護工的時候。這個費用真的是相當高。近期一個朋友的父親在醫院住院。顧一個24小時的護工。每個月的。護工費用就是1萬多元。所以按照老人如果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收入,那是差的太多了。平時要不積攢些錢關鍵時候。那是。真愁人吶。
也就是因為如此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們都把錢攢下來。一個是給自己養老有病住院的時候做一個准備。另一個就是子女那邊可能還需要一點經濟的幫助。現在普通的工人每個月的收入都不是很高,如果再養一個孩子。可能也顯得生活比較拮據。作為老人嘛。總是想能幫兒女一把就幫一把。所以往往有些錢攢下來,還是幫給孫子輩兒花了。
⑸ 月薪八千左右,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
月薪八千左右,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如果自己的父母擁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那麼實際上你給不給都可以,因為畢竟父母有養老金的話,他的這個生活完全是能夠保障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能夠盡量的去多陪陪父母,多看看父母,這是我們需要做的。
但是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擁有穩定的養老金,或者說自己父母只有一方擁有養老金,比如說你的父親擁有養老金,但養老金並不是很高,只有一兩千塊錢,但是母親沒有任何的收入,那麼這樣的話,他們的生活費就顯得比較低了。所以我們作為子女的來講,應該適當地給予一定的生活費,來補償一下父母的生活所需。
如果父母雙方只有一方有退休金的話比較低的話,那麼我認為至少應該要掏出將近2000塊錢左右來補償給父母,雖然說你可能自己的生活壓力也比較大,但是父母辛苦了一輩子,老了以後還是要讓他們享受一個安享的幸福晚年。所以說每個月掏出2000塊錢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很高的水平,相對來說在一線城市或者二線城市工作的人群,那麼這樣的一個能力還是應該存在的。
當然如果說自己的條件,確實不怎麼理想,那麼至少應該要拿出1000塊錢來以彌補自己父母生活不足的問題。還有比較更困難一些的,就是說自己的父母雙方都沒有養老金,那麼就要看父母,雙方是生活在城市裡,還是生活在農村,相對來說生活在農村他的開支是比較少的,那麼適當的給1000塊錢基本上都可以滿足父母的生活,因為本身農村的話,他這個農產品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只需要去購買一定的日用消費品就可以了,而且本身消費是很低的,沒有所謂的物業費,沒有所謂的網費水費等等之類的。
但是生活在城市的父母,如果說父母雙方都沒有退休金,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是比較糟糕的了。那麼首先我們需要想的是能不能給父母去繳納一份社保,如果還有這個可能盡量給父母去繳納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完成15年的繳費,那麼將來是可以達到幾百塊錢的收入的,如果說父母雙方都有這幾百塊錢的收入,可能就會接近小1000塊錢,就會大大的緩解你作為子女身上的壓力和負擔。
同時如果說父母雙方就算擁有幾百塊錢的居民養老金的收入,但是也緩解不了退休的生活,所以我認為你作為子女最少一個月至少要拿出2000塊錢來給父母養老,這是最起碼要做到的,因為畢竟衣食住行,包括在城市裡的生活成本都會是比較高的,沒有個兩三千塊錢,幾乎是很難生活下去的。
⑹ 我母親目前58歲,現在能買什麼劃算一點的養老保險比如一次交多少錢
女五十八歲來沒必要再買源養老保險了。
已經超過退休年齡也不允許參保了。
假如當地有相關政策允許參加養老保險,那麼一次性繳費最少也得超過十萬元。有那些錢直接給母親享受就足夠了,幹嘛要交社保局再拿回來?十多萬交上去,每月也就幾百塊錢養老金,沒啥意思。
設身處地想一想,沒必要再去折騰了。
⑺ 父母60歲了,每個月給父母多少的生活費比較合適
自已的父母早已60歲了,每一個月要給父母多少價位生活費用呢?這種情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每一個家庭全是不相同的,有些家庭他也許自已的父母可以正常辦退休,而且可以享受到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例如你父母是以公職單位離休出來的,換句話說是以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出來的群體,那樣就一定能夠得到相對穩定的退休金收益,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⑻ 如何規劃父母的養老金投資
受到延遲退休政策、老齡化數據、養老理財產品發行等因素的影響,養老話題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了。⑼ 公公婆婆有退休金,我父母沒有,每月給我父母五千塊,合適嗎
你說你的岳父岳母有養老金。的確,他們有養老金,你不需要給他們很多錢。但是,他們都是父母,他們需要你的孝心,比如給他們買衣服、買食物。你不能說人家有錢就不給一分錢,你家沒錢可就不好給了,不合理。如果你有一個孩子,費用會更高。一個月兩萬塊錢也不算高。如果你不顧自己的小家,只顧自己的父母,老公都不會高興,時間長了矛盾就會激化。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