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險
學霸說保,專注養老保險測評!最近盤點了市面上比較熱門的幾款商業養老保回險產品,話不多說,我們直答接上榜單:10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新鮮出爐
很多人可能會問,我已經買了社會養老保險,還要買商業養老保險嗎?我的答案是:當然要啦!首先做張表,直觀地分析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的區別:
㈡ 32歲,自由職業,能自己單獨買養老保險
自由職業可以買養老保險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中的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版商戶、未在用人權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需要注意的是,自由職業者繳納養老保險金比例各個地區略有不同。如上海地區規定自由職業者繳納城保基數的上、下限,在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的300%和60%之間確定,養老保險金繳費比例為30%。
自由職業者若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含連續工齡)滿15年,即可申請領取養老保險金。如個別人員到達退休年齡時,仍在繼續從事自由職業並有合法經濟收入的,經本人申請,也可繼續延長繳費l至5年。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自由職業者,其退休條件和養老金計發辦法與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完全一致,即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兩部分。
㈢ 養老保險都是交什麼險
估計這個問題是想問社保的內容
單位給交社保是五險,個人繳納一般是兩險
兩險只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
相關內容如下:
社保五險是指: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前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後兩種由企業承擔的.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什麼?
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繳費比例: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於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關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養老保險,要達到法定的年齡才可以,失業保險金的領取也是要具備條件,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後還必須有求職的意願,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
如果失業之後你不想工作,那麼就不能給你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
·試用期內是否享有保險?
在試用期內也應該有享受保險,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試用期內也應該上保險。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思或自願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而且商業保險不能替代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
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舉例來說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醫療保險的享受待遇
1、門、急診醫療費用
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
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
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 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 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5、住院醫療
● 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條件的參保人員,在收入住院時,醫院收取參保人員部分押金,押金數額由醫院根據病情按比例確定。如被派遣人員單位和參保人員未能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員個人全額墊付;
● 結算周期: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不超過90天的,每次住院為一個結算周期;
● 惡性腫瘤患者門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患有精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每36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 參保人員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 參保人員出院或階段治療結束時,需由派遣人員個人先與醫院結清應由派遣人員個人自費和自付的費用,應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向醫保中心申報審核、結算;
● 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的結算,設定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支付起付線和最高支付額;
● 起付線第一次住院為1300元,以後住院為65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元;超過最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標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員個人負擔部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
資金支付70%,派遣人員個人負擔30%。在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10萬元。住院費用的結算標准,在一個結算周期內按醫院等級和費用數額採取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
(各項比例有調整時,按新的標准執行)
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醫保是免責的!
失業保險享受待遇
失業保險連續繳納一年以上,檔案退回街道後。可以在街道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它是最主要的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北京市相關文件執行;
2.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是指支付給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的補助。根據北京市有關政策法規執行;
3.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按有關規定執行。
工傷保險享受待遇
在合同期內不幸發生意外,需向企業索取情況說明,並加蓋企業公章,盡快(最好在三個工作日內)申請工傷認定並需提供下列材料:
1、初次治療診斷書或住院病歷;
2、 職業病診斷證明(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3、 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隊的事故裁決書或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證明;
4、 身份證復印件;
5、 有效期內的勞動合同原件
生育保險享受待遇
可以報銷與生育有關費用
報銷范圍包括,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與生育有關的費用。
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女職工因懷孕、生育發生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品費。
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計劃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
現在要求,醫保繳夠20年,養老交夠15年才有資格領養老金和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
㈣ 社保里的養老險怎麼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1、如果是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辦理社保繳費,那麼可以有選擇兩三項,如養老險、醫療必辦,若是女性建議還要選擇生育險。
2、如果是公司集體繳費,那麼五險就得全部交齊。
二、不同地方繳費標准有所不同,相同地區不同公司繳費也有出入,因此,只以公司繳費為准。當然,公司也要在當地社保政策范圍內浮動。
三、社保可以自由轉移。如果有單位,可以轉到單位接續,也可以自己繳費。
四、如果公司不辦理生育險,作為女性,在懷孕後就應該辦理繳費,否則生BB時不能享受報銷優惠。
祝好運!
㈤ 企業養老保險中分靈活就業和自由職業者兩個險種嗎
不是兩種險。養老保險分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靈活就業實際是以個人身份證參加的職工養老保險。
㈥ 我想問一下,自由職業交養老險是哪六個檔次
這個問題最權威的解答是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網友回答僅供參考。建議還是咨詢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好。
㈦ 養老保險有哪幾種檔次分別是多少價格個人可以任意選取繳多少嗎
對的,有許多個檔次,個人可以隨意選擇其中一檔的。
社保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舉個例子:B地社平為30000元,那麼每月最低檔基數為30000*60%/12=1500元,最高基數為30000*300%/12=7500元。
針對以上數據,你也可以選擇100%檔,200%檔均可以的,但必須在1500---7500之間。
(7)養老保險自由險擴展閱讀: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或部分)組成。
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
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由國家宏觀調控、企業內部決策執行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又稱企業年金,它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企業為提高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而自願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一種企業行為,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虧損企業可以不投保。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
㈧ 靈活就業的養老保險可以自由調檔嗎
靈活就業的養老保險可以自由調檔嗎?很多人給保魚君留言說:想給父母買保險,卻礙於父母年齡過大,健康狀況不適,價格過高等各種原因找不到合適的保險,問保魚君有沒有推薦的產品!
所以,保魚君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實際上,可供父母選擇的保險非常多。保魚君匯總了熱銷的20款老人保險,通過分析這些保險告訴大家哪些產品值得買,哪些產品不值得買!
給父母買保險要避開這些地方!
哪些保險適合父母購買?
這些才是真正值得購買的好保險
保魚君總結
一、給老人買保險要避開這些地方!
1、不要給父母買壽險!
壽險,顧名思義,就是被保險人身故/全殘才會賠付的保險。
壽險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家庭經濟支付突然死亡造成家庭經濟崩塌,而大部分老人已經接近或者達到退休年齡,並不承擔家庭經濟責任,所以也沒必要買!
2、預算不夠,不要買重疾險!
很多人擔心父母以後得重病,會考慮給父母買重疾險,但是保魚君並不推薦保險預算不高的家庭給老人購買重疾險。
主要是重疾險保費過高,60歲老人買50萬保額重疾險,即使是很便宜的重疾險每年也需要繳費1萬多,這對很多家庭是個很大的負擔!
二、有哪些適合給父母買的保險?
我今天來推薦一個很適合父母購買的保險:百萬醫療險。
1、大病小病都能報銷,最高能報銷100萬。
不管是門診、手術還是住院費用,超過1萬以上的部分都可以100%報銷。癌症等重大疾病,更是0免賠額100%報銷,而且不限社保用葯,報銷額度高達100萬!
2、保費低,2000以內隨便挑
這個價格,即使父母人手一份也絲毫不會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接下來,保魚君總結了一些比較熱銷的百萬醫療險:
雖然熱銷產品很多,但保險行業魚龍混雜,並不是每一個產品都值得買,百萬醫療險的購買主要看兩個方面:
1、是否限社保外用葯
生了大病,用進口葯,進口器材等社保不報銷的項目是非常普遍的,如果百萬醫療險社保外用葯不報,那這款百萬醫療險毫無疑問不推薦購買!
2、關注續保條件
再好的百萬醫療險,如果第一年買了之後,第二年就不能買了,毫無疑問也是不合格的。
好的續保條件應該是:不因身體狀況變化或歷史發生過理賠而提高費率或者拒絕承保。
㈨ 自由職業者如何繳納社會保險
1、需要帶上身份證,戶口簿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或社區駐點申請參保即可。
2、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3、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比如A地社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
4、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9)養老保險自由險擴展閱讀
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
1、比例保險費制
(1)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
(2)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3)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2、均等保險費制
(1)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
(2)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