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級工程師退休後享受什麼待遇
高級工程師退休後有補貼。『貳』 為什麼企業高級職稱退休可以每月拿900元中級職稱1分錢都沒有呢
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哪個地方企業高級職稱退休後每月多拿900元的。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工人一樣按視同指數1計算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平均指數後再算基礎養老金,只是高級職稱的本科生比初中生少7年工齡,視同年限少7年,總繳年限少7年。現在退休的改制企業退休高工中人養老金是事業單位同類人員1/3不到,才是現實。
國務院於2011年巳頒發了《國辦函(2011)97號文件,根據國務院「國辦函(2011)97號文件第一條…第(八)款:「關於企業退休高工問題」:「繼續採取目前企業養老金調標傾斜政策,可適當增大傾斜力度,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將企業退休高工與事業單位同類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差距從1000元縮小到300元以內。》
2011年起執行兩年後停止了傾斜,2014年後退休的企業高工一分錢傾斜都沒有,何談900元!
只有2000年以前退休的那些大型軍工國企的老正高工程師,可能傾斜了900元,但養老金總額也只有事業單位同類正高一半不到,況且這些人大部分可能現在已不在世了(比如說為兩彈一星作過貢獻,享受國家專門津貼的陳秉正專家就不在人世了,去世時養老金不足3000元)。
所以企業中級職稱人員不要老盯著企業正高職稱不放,你要盯著高級職稱比人家反問你一句:「你為什麼不考高級職稱呢?」所以你要盯著事業單位中級職稱比,事業單位正高比中級何止高900元,可是高兩個900元都不止啊。
不是錢少錢多的問題,而是對國家,企業貢獻大小的問題。國家就是應提倡重視高級人才,引 社會 各階(特別是中級技術人員)向高級人才發展,只有重視人才,善待人才,重視知識學說,國家才會全面興旺發達。高級人才退休工資理應提高,但不應從職工上交的養老金中支出,而是國家應建立高級人才養老補貼制度,從國家收入中另行支出。以顯示養老金的公正公平。同時企業高級職稱的養老金還不及普通公務員,國家應進一步提高高級職稱的養老金。
創建於2018.5.17
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你看看同時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到企業的和到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差多少?企業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就是補貼900,也趕不上從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
企業高級職稱人員也是從中級職稱考核晉升過來的,你中級職稱不求上進,那能怪誰啊?
職稱的存在不僅起不到鼓勵爭做貢獻,爭做奉獻,提高政治思想覺悟的作用,反而對普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打擊很大。因為,只要有職稱即可享受高工資福利待遇,無論政治思想覺悟,無論貢獻和奉獻大小,只論職稱高低!
企業有高級職稱的人少,多是廠長、經理。中級職稱的人太多了,有科股級中層就能評上中級職稱,濫竽充數的也有。
是有的!一退休同班同學高級工程師多1000多元工程師就沒有,每次漲還要多50元!到2019年退休多漲50後來就沒有因為它的養老金已高1000多了基數高了!
誰說的企業高級職稱退休可以每月拿900元?我就是退休的高級工程師,一分也沒有多拿,和普通的工人一樣,甚至比工齡稍高的人還低。
在上海2016之前是有這個政策的,現在已經沒有了。
還有一個差距,事業的和公務員大學學齡算工齡,而企業的大學的學齡不算工齡。這樣在企業的大學畢業生,至少工齡比同年參加工作的人少5年以上。現在調整工資都把工齡當作一項重要指標,所以企業的大學畢業工齡少年年相差5、6年的工資調整額,而差距越來越大!
企業高工與事業高工退休金差異幾乎相差一倍。應該說企退高工退休金幾乎與企退職工退休金基本差不多
『叄』 事業單位中的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差別大嗎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不論是依照老辦法、中方法或是新方法,較大特性都是需要和在職人員後的薪資待遇掛勾,而薪資待遇是與本人的崗位、專業職稱,級別工資相關聯的。用一句話來描述,在職人員後的專業職稱越大,參加工作時間越久得人,退休後的工資待遇也就越高。
事業單位專業專業技術人員高端崗、初級崗、初中級崗間的專業級差薪水並不像公司那般差距很大,但是最後拿到手的薪水,包含補助、補貼、業績考核等,實際上區別也是比較大的。在養老保險政策執行之後,養老保險金是依據繳存基數、繳費年限、醫保賬戶余額、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做為計算出來的根據。
在養老保險政策執行以前工作年限要測算為繳費年限,社會養老保險執行以後的實際繳費年限測算為實際繳費年限,然後還要測算視同繳費指數,平均繳費指數等。在其中視同繳費指數計算要跟個人的專業職稱、任職年限掛勾。視同繳費指數越高人,日後的平均繳費指數也就越高。
視同繳費指數高低確定視作指數化繳費工資高低,視作指數化繳費工資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享有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例如視同繳費指數是1.2,佔去年職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便是120%,假如視同繳費指數是3.0,占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便是300%。
從兩年事業單位退休工作人員的構造來對比,中級職稱退休大約每月在4000塊左右普,上班了一輩子或是中級職稱得人特別少,都是極少數的;中級職稱評定退休之後每月的養老保險金比中級職稱高些1000元上,大約在每月5000塊左右,高級職稱評審比中級職稱評定高2000塊左右,大約每月在7000塊左右;高級技術職稱的大致每月10000塊左右。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中級職稱、中級職稱評定、高級職稱人員退休之後,養老金差別不僅是繳存基數的差異,也有繳費年限的差異,醫保賬戶余額、企業年金帳戶、所在省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造成的差異。在其中繳費基數和個人帳戶、企業年金帳戶,都與在專業技術職稱擁有很明顯的關聯。
『肆』 有高級職稱的退休後國家有什麼政策
第一,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一旦退休,就沒有什麼高級職務的津貼,不但2013年退休的沒有,以前退休的也沒有,都是按照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計算退休費,和他人沒有任何區別x0dx0a第二,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並且在退休之前屬於在崗位的,可以給予傾斜政策,適當提高養老金待遇,但是這個不是津貼,而是養老金,這個提高,並不是每年都有,都是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在當年文件出台規定一次性有效,x0dx0a第三,2014年全國各地都未對高級技術職稱的給予傾斜,只有個別省市傾斜了政策,今年全國都是主要針對收入偏低,困難群體做出了適當傾斜政策,x0dx0a第四,高級技術職稱的傾斜政策,不能每次都調整,要適當的平衡整體的收入水平,在和公務員事業單位接近的同時,也要考慮其他群體的利益,不能舊的矛盾解決了,又產生了新的矛盾,這樣對企業退休的其他人員,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國家會考慮企業整體退休人員的收入狀況,給予平衡,認為可以對高級職稱的人員給予傾斜的時候,自然會考慮的。
『伍』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的退休待遇,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總的來說,每個職稱等級相差400-1000元左右,每個職級相差300元左右,具體與個人工齡和評任職稱早晚有關系。 下面以我們中部地級市為例分析。
一、初級職稱退休待遇一般來說,幾乎沒有以初級職稱退休的,除非是那種犯了錯誤,或者是自己不申請聘任中級職稱的。我在體制差不多20年,只見過1個我們市直單位以初級職稱退休的,這哥們因為生活作風不檢點,被紀檢部門給了處分,從副高級職稱降為初級職稱,後來以初級職稱11級退休。以下是他的退休待遇情況。
初級11級退休,工齡40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300元,職業年金290元,總退休金大概3590元。
二、中級職稱退休待遇中級職稱分為中級10級、9級、8級,等級越高,退休待遇越高。
①中級10級 ,工齡39年,2021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630元,職業年金320元,總退休金大概3950元。
②中級9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800元,職業年金370元,總退休金大概4170元。
③中級8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000元,職業年金420元,總退休金大概4420元。
三、副高級職稱退休待遇①副高7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300元,職業年金460元,總退休金大概4760元。
②副高6級 ,工齡39年,2021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550元,職業年金500元,總退休金大概5050元。
③副高5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900元,職業年金550元,總退休金大概5450元。
三、正高級職稱退休待遇正高級職稱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級別較低、編制人員較少的單位,能評上正高級職稱的屬於鳳毛麟角,一個編有30個專業技術崗的單位,大概只有2-3人能評上正高級職稱。
正高4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5800元,職業年金600元,總退休金大概6400元。
由上可知 ,事業編專業技術崗退休,初、中、副高、正高級別,每個職稱的退休待遇相差400-1000元左右,具體每個職級每個職級相差300元左右,具體與個人工齡和評任職稱早晚有關系。
因此,奉勸大家,能夠評上高一級的職稱,那就盡量想辦法評上,不要怕麻煩,怕沒關系。其實,評任職稱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都講個先來後到,今年評不上,說不定明年就能評上。評上了,就能合理合法提升個人在職工資,從而增加退休待遇。一句話,不要跟工資待遇過不去,何必呢。
我在成都區縣,認識三位熟人,都是文教系統的,分別就是從初級、中級、高級崗位上,近年來退休的中人,他們的退休待遇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位,縣計劃生育保健站放射室醫生,2014年底退休,助理醫師,初級職稱,40年工齡,今年4月中人補發後,退休金為4900元左右。第二位,我戰友,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2018年退休,主治醫師,事業管理崗7級,工齡39.2年,中人補發後好為5900多元。第三位,也是我戰友,縣職業中學教師,2018年退休,副高級5級,工齡41年,中人補發後為7400元,而且享受正局級(正處)退休待遇,屬縣老幹部局管理。
從以上三位事業單位初、中、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待遇來看,三者退休金待遇,差別還是挺大的,初級與中級相差1000元,中級與副高又相差1400元,初級與副高相差更大為2500元。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退休,基本上不可能是初級職稱退休的,除非是犯錯,被處分,這樣的概率應該非常小。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中,因職稱名額比例限制,許多人都是以中級職稱最高一級退休,能上到副高,甚至高級,除了高校、研究院等級別達到一定程度的事業單位,其他因編制所限,因名額比例所限,因級別所限,都非常少。
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一經取得,並被聘用,不僅是在職時享受待遇,退休同樣也會以在職時享受的職稱退休,享受更高級別的養老金。這一點,是政策規定,有人會認為不公平,為什麼退休後還要享受在職時職稱的待遇,導致退休人員工資比在職人員還高。這個原因,就不解釋了,人都有老的時候,勸大家大度。
事業人員退休後,雖然沒有了在崗時的補助、津貼、績效獎勵等,退休工資也按工齡,分別按80、85、90%等比例發放,但整體如此,工資階層還是比較清楚的。大多數人都是中級職稱最高一級級別工資退休,視行業、單位,每個人的工資差別不大。但如果晉升了副高、甚至高級職稱,比其他人就高了一大截,基本上高三分之一左右,各地經濟情況不同,工資收入不同,養老金數額也不相同,但大致比例差不多。至於初級,能拿到中級職稱人員退休工資的三分之二,高級職稱人員的一半,就非常幸運了。
當然,這還要看行業,看地方財政,看個人條件,每個人都不一樣,會有小范圍的差距。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中,中級與高級之間退休待遇差別最大,能差2000元/月。希望能縮小這種理由不充足的差距,公平對待中級退休人員。
事業單位初級一般是工人居多,也有少數幹部系列,由於學歷低,技術人平差等原因職稱上升困難,中級相應多一點,高級職稱有些單位由於指標少等原因要少一些,退休的待遇,就重慶而言,初級在3000~4000左右,中級多數在5000元左右,高級(付高)在6000~7000元左右,其他如每年的康養費等初中高級職稱均一樣,去年重慶事業退休人員升為2W3K元。
如果是社保並軌後的新人,在同一省市,排除各種特殊獎勵政策、正常退休的前提下。退休待遇只跟你一生工資產總額相關,工資總額決定社保個人賬戶總額,也就決定了退休後個人收入的可變項(基礎養老金是一樣的)。A一輩子工資進個人賬戶40萬,B60萬,那麼A每月拿120分之一是3333,B是5000。當地基礎養老金2000,結果是A5333,B7000。
差別肯定有,至於差多大,一般初、中、高級之間,每個差一千至二千元左右,但不同單位之間也是有不同的,這取決於在職時工資收入差異以及上繳的社保額度、職業年金多少而定。就現在來看,退休時具有高級職稱是正常的,有不少人都是正高級退休。初、中級退休基本沒有,除非不是學專業的或者是完全搞行政的,且學歷較低,才有可能是初、中級退休。
差別大 高級職稱就是縣處級工資 中級職稱就是鄉科級工資 這兩個層級的退休人員多 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初級職稱就是科員級別 退休人員處於這個層級不多 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6000到一萬 中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4000到8000 初級職稱也就是3000到5000吧!各地差別大 僅供參考哈[大笑]
差別是很大的,退休待遇是按年限和職稱級別發的,初,中,高級各相差3000元左右。
目前退休後的是有差距,主要差距在崗位工資的標准上,但將來隨著事業退休工資改革會逐步縮小差距,未來主要看在職期間繳納保險的基數大小以及年限長短。
『陸』 高級職稱與退休金有關嗎
高級職稱退休待遇政策,退休工資與職稱無關,月工資越高,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額就越高,退休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按照現行的政策,退休養老金領取的差異,與職稱無關,主要是和個人繳費賬戶累計額有關,工作時候給個人賬戶繳費多,退休以後,就領養老金多。因此個人繳費額,與個人繳費基數掛鉤,基數就是每個人的月工資,基數乘繳費比例,就是繳費額,繳費比例都是一樣的,所以差異體現在個人的工資上,不同單位工資體系也不盡相同。
一、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
二、個人養老金領取所需材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符合第一條(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90%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80%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革命工作,連續工齡滿20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75%發給;連續工齡滿15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70%發給;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60%發給。退休費低於25元的,按25元發給。符合第一條第(四)項條件,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90%發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護理費標准,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飲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80%發給。同時具備兩項以上的退休條件,應當按最高的標准發給。退休費低於35元的,按35元發給。
『柒』 高級職稱退休待遇政策
有人說,高級職稱,是高級知識分子的代表。我們國家重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會對於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有專門的照顧,比如說獎勵、補貼等等,養老金也有額外的傾斜照顧。是真的嗎?
高級職稱,過去的時候指的是高級崗位職務稱呼,主要指的是一些教授、副教授之類的崗位。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其定義有了一定的變化,現在一般指的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聘任上之後,才擁有相應的崗位待遇。職稱證書跟聘任證書已經是兩碼事了。
高級職稱,一般來說都屬於高級人才。過去的時候,國家考慮到在企業退休的高級職稱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過去為我們企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由於1991年開始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不夠完善,慢慢的顯得他們退休養老金待遇偏低。因此,2005年國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以後,在2005~2013年之間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中,都有明確的對高級職稱退休人員養老金傾斜調整的政策。
比如說山東省2013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正高級職稱每人每月額外增加養老金300元,副高級職稱額外增加150元。2012年正副高級職稱退休養老金是每人每月額外增加490元和290元。
黑龍江省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通知明確,正副高級職稱基本養老金低於4615元和3543元的,正高級職稱最高再調整450元,副高級職稱最高再調整350元。
這一系列調整,實際上主要也是針對過去在國有企業退休的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實施的特殊照顧政策。
2014年以後,各個地方不再對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額外的傾斜照顧。高級職稱的待遇將主要反映在在職時的工資待遇,通過高繳費基數方式,提升養老金的一些做法。如果企業沒有按照真實工資基數給職工繳費,勞動者可以維權。
不過個別省市還是有例外的。北京市直到2019年,還保留這個政策:對於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高級政工師、高級技師退休金調整低於4157元的補到4157元。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由於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較晚,是2014年10月才實施,其有關人員的待遇水平主要是跟本人的職務級別以及崗位級別有關。像專業技術人員,如果能夠被聘任上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崗位,確實能夠提升退休時養老金計算的一些因素。
比如說過渡性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計算是使用的視同繳費指數和平均繳費指數。10年退休過渡期內的新老辦法退休待遇比較的老辦法退休待遇。
不過相對而言,即使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以後養老金增加時,目前也沒有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的額外增加待遇了。
從2021年開始,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將實現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方法的統一。預計以後對於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也不會有額外的傾斜政策了。
『捌』 有高級技術職稱的退休職工是怎麼補貼
(一)國家層面對於高級職稱人員的退休待遇政策為了充分發揮高級專家的作用,鼓勵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和企業多作貢獻,國家制定了很多激勵措施。比如:在《關於高級專家離休退休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中,明確提出了對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經有關部門批准,其退休費標准可以酌情提高5%至15%。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同時,2005年至2013年,國家在調整養老金時,連續9年對企業退休高級職稱予以專門傾斜照顧。
『玖』 上海高級職稱退休補貼政策
高級稱職人員退休補貼取消了,但是國家調整了養老金,逐漸增加。2005~2013年,我們國家在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時對於退休前取得高級職稱者(不含中級職稱)予以傾斜,但是自2014年開始,不再有傾斜政策。
1.上海市退休養老金政策
(一)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
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特殊工種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繳費年限累計不滿上述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二)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1、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後退休,且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被保險人,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綜合性補貼、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儲存額的1/120;
上海高級職稱有哪些優惠政策
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1、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後退休,且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被保險人,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綜合性補貼、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儲存額的1/120。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拾』 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高級、中級職稱,領的養老金差別有多大
高級職稱評審和中級職稱在退休工資待遇層面最大的不一樣,最先我覺得便是退休金基數不一樣,30年教齡,高級職稱評審退休,它的養老保險金能夠實現每人每月超出7000塊左右,而中級職稱在30年教齡退休能夠實現養老保險金6000元以下,退休金基數不一樣,集中化體現在上一年度12月份,退休金基數做為下本年度養老金上漲規范基數,起始點不一樣。
因此以10年的時間為參照界線,退休後10年養老金增速是不一樣的。假定一位老師在60歲退休高級職稱評審,它的養老保險金基數是7000元,而中級職稱退休它的養老保險金基數是6000元,10年之後抵達70歲情況下依照一樣每一年提升2%~3%左右養老金調整比例計算測算,在70歲情況下享有的養老金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乃至差別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