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

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1-01 14:22:31

『壹』 四川機關事業單位中人老辦法退休金演算法

法律分析: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四川省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是這么計算的,包括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四部分。同時我們國家規定,為了實現新舊老辦法的平穩過渡,國家規定了十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舊老辦法比較。老辦法的退休待遇還是按照2014年的基本工資和當時的補貼確定的。不過老辦法的退休待遇是年年增長的。如果是2018年退休,老辦法退休待遇在計算的時候也要經過四次增長,增長完畢之後,才是真正的老辦法退休待遇,用於計算新舊老辦法的待遇差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貳』 四川省事業單位中人退休工資細則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國家部署的一項改革任務。這是一項歷史性、根本性重大變革。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明確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由此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問題作出了頂層設計和統一的制度安排,改變以前按本人退休時基本工資一定比例計發退休費的辦法,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計發養老金不僅與職務職級相關,更與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含符合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繳費基數等10餘項指標掛鉤。同時,為讓退休人員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國家對當年以前的退休人員也建立了養老金調整制度。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2015年以來,我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意見》(川府發〔2015〕16號)、《四川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川人社發〔2015〕45號)等文件;

2016年9月啟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征繳和由社保機構發放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退休「中人」暫按單位申報的預發金額進行預發。2017年,完善計發養老待遇的相關參數。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採取試行方式,兌現了符合計發條件「中人」的養老待遇。

本次試行兌現退休「中人」待遇,是按上述文件規定計發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且符合計發條件人員的初始養老待遇,並全面兌現這期間國家出台的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政策(當年退休人員參加次年的養老金調整)。這是執行國家和省既定政策,不是普遍調整養老金。由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原退休費制度作了重大調整,涉及面廣、情況復雜。

因此,試行兌現待遇以來,包括您在內的部分同志對不同年度退休人員間的待遇差距反映較多。對此,我們高度重視,經慎重研究,決定根據《四川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第十五條之規定,暫停試行工作,從2019年2月份起至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發方案和相關參數完善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暫按原單位申報的預發金額繼續預發,待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發方案和相關參數完善後,再進行結算。

(2)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擴展閱讀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

『叄』 四川成都中人退休工資何時補發!每月增加多少

人社部、財政部已發2018年18號文件,按照5%左右的總體水平,為2017年12月底前退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上調養老金,版並從2018年1月起補發。

最早的上海市上調養老金已於5月18日發放到位。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已制定實施細則,並於5月底前報權人社部、財政部審批,預計7月份開始發放。

(3)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擴展閱讀:

四川中人退休金補發,對於2014年以後國家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退休的人員,也稱中人,實行退休待遇新辦法,如果是老辦法待遇高,就按照老辦法發放,如果是新辦法待遇高,就按照新辦法,新辦法與老辦法的差額,乘以退休年數,第一年計發10%,第二年計發20%。

2019年對於四川省中人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他們在苦苦等待四年後終於可以領到補發的養老金了。據了解,2014年10月1日養老金並軌後,為了保證退休中人的養老待遇不變,國家以十年為過渡期,從2015年開始對中人退休金進行補發。

報道稱,2019年1月起四川退休中人已經重新核算成功並且進行補發了,並且有不少中人拿到補發的退休金。雖說有的人領的錢多,有的人領的錢少,但都是按照同一個方案進行核算的,即按以下標准重算養老金並發放:

如果新辦法養老金大於老辦法計發養老金時,那麼在老退休待遇的基礎上,多出來的錢從2015年開始每年遞增10%每月進行補發,補發時間為10年。

1、2015年補發比例10%;

2、2016年補發比例20%;

3、2017年補發比例30%;

4、2018年補發比例40%;

5、2019年補發比例50%;

6、2020年補發比例70%;

7、2021年補發比例80%;2022年補發比例90%;2023年補發比例100%。

四川人社廳中人養老金補發的通知已經發下來,所以四川中人就多了一份福利。或許,本來的養老金並不多,但現在重算養老金,並且還補發養老金的,意味著福利待遇增加了。其實,無論是四川政府,還是中央政府,都一直關心百姓,提高養老金就是很好的體現。

綜上所述,四川中人退休金補發,養老保險制度規定過渡期為10年,每一年計發10%的待遇差額,直到發放100%為止,養老金的計發是按照上一年度工資增長率計算的,按照當時的工資和補貼確定,老辦法是按照年年增長,新辦法是使用待遇測、差額來計算養老金的。

『肆』 四川退休中人養老金補發到位了嗎有哪些具體的政策舉措呢

因為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才交養老保險,其實就是大家所講的養老金並軌。養老保險政策並軌之後,為了保證依照新制度計發的養老保險金不少於依照老規章制度辦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金水準,所以對退休中人的養老保險金依照老辦法跟新方法進行比較測算。如果按老規章制度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高過新方法計算出來的,依照老辦法計算出來的結論實行,如果按新方法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高過老辦法計算出來的,將依據新方法計算出來的結論實行。

四川省離休中人養老金的補領主要是由各地具體負責執行,所採取的有效措施為三個方面:

一是全面覆蓋告之利益。對於基本信息不健全、繳費記錄不全等人員,根據「發界外球」方法告之參保單位和個人,搞好視同繳費年限評定、企業年金實錄等相關工作,逐一核查退休中人養老待遇計(補)創造發明細,完成點到點告之率達到100%。

二是精確式推送服務。全面梳理離休基本概況,歸類創建精準對接明細,建立6個工作小組,深入開展專業技術人員、遠道而來上門服務、專業表述的「三專」工作中,為順利推進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改革創新獲得了理解和支持。

三是常態防控風險。採用多部門聯合的連動合作,壓緊壓實離休所屬單位監督責任,凝結穩控協力,立即回復社會熱點新聞,妥當解決矛盾安全隱患,工作推進總體平穩。

例如四川省蘆山縣人力社保局依照三舉措方法,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待遇兌付工作中穩定推動,規定參保單位逐一核查退休中人養老待遇計(補)創造發明細,列印出工資單給自己,完成點到點告之率達到100%。目前為止,已依照省部級規定100%兌付了三批退休中人共421人,總計派發退休中人新標准養老保險金245.87多萬元,一次性補領原計發工資待遇與新標准差值近2111.49多萬元,企業年金68.15多萬元。

總的來說,四川根據對離休中人養老金的補領,理清了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改革管理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金計發的方法,設立了常態化的養老金調整體制,到現在為止,全面完成了三批退休中人養老保險計算和補領工作中。

『伍』 四川中人養老金什麼時候補發

待退休「中人」養老待遇計發方案和相關參數完善後,再予以結算。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待遇試行兌現後,各級人社部門陸續收到了較多意見,反映的主要問題是年度間待遇差異較大。

經認真研究,2019年1月26日,人社廳下發《關於暫按試行前預發標准發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待遇的通知》(川人社辦發〔2019〕30號),決定從2019年2月開始,暫按試行前預發標准預發退休「中人」養老待遇,待退休「中人」養老待遇計發方案和相關參數完善後,再予以結算。

(5)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擴展閱讀

全國還有部分省份沒有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的待遇計發辦法啟動待遇兌現工作,部分已經啟動了待遇兌現工作的省份也多是只兌現了部分年度或部分地區退休人員,完全兌現待遇的還只是少數幾個省份。

先期已啟動兌現待遇的部分省份,有的也暫停了2019年當年新退人員的新辦法待遇兌現工作,擬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要求修正相關參數指標後再行兌現。

機保改革建立了新的養老待遇確定和調整機制,改革啟動以來,包括我省在內,全國各省都在積極推動,不斷完善有關政策。下一步,省人社部門將繼續關注兄弟省市工作動態和進展,加快工作步伐,抓緊完成對我省方案分地區、行業、年度的分析驗證;

按程序報審後,早日啟動各級人社部門、社保經辦機構和參保單位的政策培訓和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政策解讀宣傳工作,並在進一步核對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和待遇信息的基礎上,會同財政等部門做好相關准備工作,力爭盡早啟動兌現退休「中人」養老待遇,並補發退休次月到啟動兌現時的待遇差。這些工作還需要一定時間,懇請廣大退休「中人」予以理解。

『陸』 四川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何時兌現

目前四川地區已經開始補發中人養老金,同時也有山東、江蘇、山西、雲南、陝西等地區,已經啟動或完成中人待遇計發工作。

中人養老金的理算工作是一項非常麻煩的工作,由於退休中人的基數大,因此核算起來比較困難。目前,我國各地區正在積極的開展中人養老金的理順工作,相信在2019年我們能收到更多省市地區中人養老金兌現的好消息。

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按照本辦法參保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工作人員。「新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按照本辦法參保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工作人員。「中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金按照按退休金籌措方式分類

1、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2、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保局-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退休金

『柒』 四川中人養老金細則

法律分析:A:2014年9月參保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參保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和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三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3號)規定,根據參保人員2014年9月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等級)等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參保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計發比例,計發比例如下:

Gn-1:第n-1年的工資增長率按照國家和省統一規定執行。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捌』 四川機關事業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資是什麼意思

四川機關事業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資是指:四川機關事業中,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經參加工作,《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之後退休的機關事業人員的退休工資。

我國自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後參加的人叫做新人,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末退休的人員叫中人。

中人比新人多了一項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一種制度補償機制,屬於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

(8)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擴展閱讀:

中人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中人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對中人「逐步過渡」的政策,主要是兩條:

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玖』 從哪一年退休算中人中人退休金計發進展如何

樓主你好,所謂的退休中人一般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因為201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正式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那麼也就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就被稱之為是退休的中人了。

當然,這部分中人的退休金發放,他和之前老人的退休金發放的計算方式,是完全不一致的,因為從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開始,那麼實際上他的這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就跟我們企業在職職工累積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幾乎是一樣的,但是,畢竟,退休的事業單位的老人所拿到的退休金要遠遠高於這個退休工人的退休金待遇,所以,國家在當時就提出了,過渡性10年的一個補償養老金的一個待遇。

那麼時至今日,實際上有很多地區並沒有將這個補償性的養老金發放到位,所以說這就形成了事業單位中人和事業單位的老人,養老金的差距是很大的。但是既然有這樣一個10年的過渡性的政策,雖然說很多地區沒有將這個過渡性養老金發放到位,但並不意味著他永遠不會發放到位,只不過具體的一個落實方案還沒有下發,而且有些省份已經確定,慢慢的要給予補發,所以說,發放到位只是一個時間性的問題。

自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開始按月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總額,如繳費基數低於社平工資60%,按60%繳納,如果繳費工資高於社平工資300%,超出部分不繳納。繳納比例為單位20%,個人比例8%,繳納從例下調後,單位16%,個人比例不變,個人繳納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享受統一的記賬利率,2019年記賬利率為7.61。

除職工養老外,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需繳納職業年金,職業年金繳納基數為本人工資總額,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職業年金部分計入個人賬戶,享受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

由於中國在新政策執行前參加工作,因此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時會將新政策執行前的工齡計為視同繳納年限,具體計算時包含: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個部分

單位和個人繳費的職業年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達到退休年齡後可按月領取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算職業年金月待遇標准,計算方法參照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發完為止,本人身故時按遺產繼承。

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終,為新老政策的過渡期,過渡期按新老辦法同時計算養老待遇,當新辦法的養老金待遇(含職業年金)低於老辦法時,按老辦法執行,當新辦法高於老辦法時,超出部分按年不同比例發放。

臨界點(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就算是「中人」,這里說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自從這一天開始,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中人」在退休,可是,每一個人退休之後領取的養老金比在職時的打卡工資懸殊幅度都是相當的大,有的人少了1000多元,有的人少的更多。

這些「中人」們一問,得到相關部門的答復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沒有計算好呢,等到計算清楚之後,多退少補,一分錢不能少,放心吧!好啊!等吧,既然這樣,哪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結果,從臨界點之日起一直到現在,五年時間過去了,除了每一年4%~6%的幅度調整養老金之外,大部分的「中人」基本上和原來的養老金變化不大啊。這些人再一次詢問相關人員,得到的回復還是沒有算清楚。

這就怪了!為什麼會這樣慢呢?五年計算不清楚「中人」的養老金,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是不會計算,還是算不出來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計算?連不是「中人」的人都感覺到不是那麼對勁。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有的向好處猜,有的向不好處想。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就有好幾個省份的個別地區宣布,要加快推進「中人」養老金的兌現速度,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好這個問題。結果呢,到現在為止,依然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沒有弄清楚。

一些網友已經耐不住性子了。請看個別的網友說的:

還有很多的說法或者說是意見,反正就是認為,「中人」的養老金來得太慢了。

在這里,我相信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一定也是非常著急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計算清楚並且發放到位,這應該是這些工作人員的目的和出發點。

但是,我覺得,應該抓住問題的關鍵,拿出切實的措施,下大決心,銳意改革,突破難點,不是不能解決的。

是的,應該按時發放這些「中人」的養老金了,不然的話,退休的「中人」越來越多,不就越來越難了嗎?

所以說:

有關部門趕快下定決心,拿出切實的措施來,以盡快地兌現這些人的養老金!

這個問題,我剛剛那回答過,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都有中人,你問的應該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吧!中人退休金計發工作正在提速!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從哪一年退休算中人呢?中人的退休金計發進展如何?

這個問題對於廣大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來說是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

哪一年退休的人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呢?這是指在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

因為在2014年10月1號,養老金正式並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正式開啟改革,不用繳費就能領高額養老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要每月繳納8%的養老保險費和4%的職業年金。

也就是說,退休中人指的是在改革前參加工作,在改革後退休的人。對於中人的養老金,目前實行的是新老辦法對比,實行保底控高。

一般來說,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待遇會更高一些,所以國家設置了十年的過渡期,第一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發20%,一直到2024年補發100%,到時就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發養老金了。

不過,補發政策沒有出台,補發工作進展緩慢,所以現在退休中人依然領的是預發養老金,不是真正的養老金。

有一個好消息,近期中人養老金補發的工作有加速的跡象,因為很多城市正式啟動了中人養老金的補發工作。

都有哪些省份和城市呢?從省份來看是江蘇,福建,河南等地,具體的城市分別是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

另外,河北邯鄲的退休人員也反映說接到了核算養老金的通知。

四川也召開了機保中人政策研討會,認為中人養老金補發完善方案比較可行。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補發工作的步伐正在加快,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正式補發中人養老金的隊伍中來。

這也是廣大退休中人們翹首以待的一天,希望能快點到來。

從哪一年退休算中人?中人退休金計發進展如何?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下面分別進行解答與闡述。

從題目分析,題目中所指退休中人,肯定為機關事業退休中人無疑。究竟從哪一年退休算中人呢?准確的回答應是,按養老並軌時間節點,即2014年9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而且,實際和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者,即為機關事業退休中人。

提出中人養老金計發問題,並討論展望中人養老金計發進展情況,這的確是一個雲山霧罩,山高路遠的一個棘手問題。沒有第一手資料,不掌握有關重要信息,哪如何預測進展呢?真有點「亱半臨深池」的感覺在其中!

我大膽談出自已的拙見與認知:從獲得的相關有限信息可以預知,涉及養老金重新核定的各種參數、數據,都已確定並下發到位,已不存在任何的技術性障礙了。這就是說,計發辦法的完善與調整,還是十分完備和科學的。現在,具體的套算、核定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之中,由於核算數據千頭萬緒,整理與驗算工作必須慎之又慎,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是,可以肯定地講,曙光就在眼前,機關事業退休中人「預發養老金」,被「全額養老金」所替代的日子就在前頭,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老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已退休人員,中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工作,1998年6月30日後退休的人員。新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

1、「老人」:指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啟動前參加工作(全國各地啟動時間有先有後,並不統一),啟動前退休的人員。「老人」無需繳納 社會 保險費用,按照實際工作年限等情況,按照過去的老辦法計發退休金。

退休時的工齡=實際工作的工齡(特殊工種折算工齡)

2、「中人」:指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啟動前(1992~1995年, 具體時間以各地啟動時間為准)參加工作,啟動後退休的人員。

啟動前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此前的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啟動後,需要繳納 社會 保險費用,並以此作為工齡,繳納 社會 保險這一段的工 齡稱為實際繳費年限。工齡達到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方可退休。

退休時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1992~ 1995年前實際工作年限,可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 +實際繳費年限

3、「新人」:指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啟動後參加工作,啟動後退休的人員。養老保險必須至少繳足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

(9)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擴展閱讀

我國改革開放後,在20多年來的退休人員社保制度,也就是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變革之中,出現了兩次重要的階段性改革,出現了兩次所謂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劃分,也就產生了兩類有所區別的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老人」  "中人」和「新人」。

相同之處:

1、稱呼:劃分以後,涉及到的人群都分為三類,人群叫法都有相同的稱呼,都叫"老人  "中人」和「新人」。

2、依據:均是退休養老制度的改革,均以改革時間節點為分水嶺。改革時間節點前參加工作,並已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改革時間節點前參加工作, 改革後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改革時間節點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稱為"新人」。

3、結果:都和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發有著根本性的聯動關系,執行「老人」老辦法,「中人」過渡法,「新人」 新辦法。

不同之處:

1、兩次劃分的時代背是和目的不同

第一次,1992~1995年,是企業人員退休制度的改革。

第二次,2018年10月1日,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制度的改革,和企業人員退休制度並軌。

2、兩次劃分的政策指向性人群不同

第一次,面向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第二次,面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3、企業退休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中人的養老金的計發結果不同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有10年過渡性差額補貼,企業單位中人沒有補貼。

題主這里所說的退休中人應該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為了徹底結束退休金待遇的「雙軌制",2014年10月1日,國家推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從此,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與企業職工一樣,在職時要繳納 社會 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在養老保險基金領取養老金。在2014年10月1日以前巳經參加正式工作,以後才能陸續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

為了使「中人"養老金不減少、不吃虧,國家把他們並軌以前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並以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還把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這10年,作為中人養老金計算的10年過渡期,釆取新、老兩種辦法來計算退休金,限高保底。

由於中人養老金計算在視同繳費年限、工資增長率、計算參數等方面的復雜性,致使退休中人的正式養老金方案歷經幾年也沒有出台,也使得各地自2014年10月1日以後陸續退休的中人只能統一按照2014年9月份的工資標准來計算預發養老金,也可以稱為臨時生活費。

陽光總在風雨後,2017年底,浙江省象山縣在全國率先對退休中人的正式養老金進行了理順、補發。隨後,江西省贛州市、陝西省鳳縣、甘肅省平涼市、山東省東營市和濰坊市、安徽省肥西市等地先後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進行了補發和兌現。

2018年12月,四川省在全國第一個大范圍理順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職業年金待遇,並進行了補發和兌現。進入2019年以來,江蘇、廣西、雲南、湖南、貴州等地社保部門都相繼公布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正式養老金巳理順並即將進行補發的消息。

從各地進展來看,各地退休中人正式養老金、職業年金的待遇應該會陸續進行補發和兌現。

別亂講:一直以來"企退″才有"中人″!

2014年後"事業"也繳社保後,"事退″也有中人了!

1995年前(非"企業″社保繳費試點城市,如合肥市)"企退"視同繳費年限",即:1994年前參加工作的,均為"企退中人"!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均為"中人″!

企退人員1995年後參加工作的,退休就不屬於"中人″!

同樣的"事退人員″2014年後參加工作的,到退休也不屬於"中人″!

給你畫好線了嗎2014年9月31日到2024年9月31日。中人!

很多人被中人的定義搞糊塗了,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有的人認為「中人」待遇會吃虧,有的人認為「中人」待遇會賺便宜。究竟是怎樣的呢?

2015年國家決定從2014年10月起實施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則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逐步過渡辦法」。在人社部、財政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通知》中,提出了「中人」的稱呼。文件提出,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

該稱呼很明確,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才叫「中人」。

根據定義,各省市在宣傳的時候也很明確,就是在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前退休的叫做「老人」;改革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叫做「新人」;處於中間的人員叫做「中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人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了企業社保,2014年10月1日之後才調入機關事業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話,一樣屬於「新人」。

所以,並不是哪一年退休算「中人」,而是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之後辦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才算做「中人」。

如果2014年10月之後轉為企業工作、退休待遇計算,就要按照企業退休待遇計算辦法計算了,也不屬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中人」。

(一)新辦法。

2014年10月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國家推出了養老待遇計算新辦法。這一計算新辦法是參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新辦法完全一致。

繳納養老保險產生的待遇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對於繳納養老保險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會按照有關規定繼發過渡性養老金。

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根據退休時的崗位職務、薪級級別和退休生活補貼對應的調節標准來確定的。

另外,國家還引入了職業年金,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補充。

(二)老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老辦法,說起來比較簡單。

退休時發放基本工資的一定比例,再加上退休級別對應的退休生活補貼數額。

退休時的工齡長短確定了計發比例高低。工齡10年到20年,發放基本工資的70%;20年到30年,發放基本工資的80%;30到35年發放85%;35年以上發放90%。獨生子女父母、勞動模範或受到一些表彰獎勵,都可以提升一定比例的計發標准,合計最高不得超過100%。

退休生活補貼數額跟各地的經濟 社會 發展水平相一致,由各地決定。

(三)10年過渡期 。

人社部、財政部對於「中人」設置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對中人有一個特別的保護規定,就是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如果過渡期結束,就沒有新老待遇計劃辦法對比了,也沒有保低限高。通通使用退休待遇新辦法計算養老金。

由於2014年10月以後,為了配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制度也進行了修改,大幅提高了基本工資的標准,有的提升了幾千元。因此,國家明確按照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本人基本工資標准確定老辦法待遇標准,同時根據國家統一公布的工資增長率進行不斷調整。

10年的過渡期,實際上防止了一些人待遇過低,也限制了一些人養老金過高。基本上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尊重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養老金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高出的部分就越明顯,不會再出現老辦法中過去10年工齡計劃比例都一樣的情況了。即使多繳費一個月,養老金也能多出幾元的待遇。過去崗位級別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繳費基數的高低上,一樣也能體現出養老金差異,但重要性大大降低。

前期由於工資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建立、職業年金制度;視同繳費指數、國家工資增長率等很多因素需要完善,因此多數地區將中人待遇理順工作拖到了2018年。隨著條件的逐步成熟,目前,山東、陝西、浙江等很多地區的中人的養老金待遇計算辦法都已經理順完畢。問題較多的四川省也正在研究制定完善方案,相信中人們很快都能夠拿上真正的養老金了。

閱讀全文

與四川機關中人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膽固醇偏低怎麼回事 瀏覽:459
王維和重陽節的資料 瀏覽:747
老人家老了會胡思亂想 瀏覽:705
帶父母收假回去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775
80歲水腫原因 瀏覽:809
養老護理獨立轉移是指什麼 瀏覽:910
孝感公務員在哪裡體檢 瀏覽:175
春夏秋冬如何養生不生病 瀏覽:119
女兒給父母買房有哪些規定 瀏覽:178
重陽節九月九王維 瀏覽:402
老年痴呆腦萎縮手抖 瀏覽:108
德國養老院工作 瀏覽:716
領導幹部退休後養老金有多少 瀏覽:156
沈陽離職後養老保險怎麼處理 瀏覽:519
老年痴呆的護理論文 瀏覽:660
不講理的娃同學父母怎麼對付 瀏覽:471
孝敬父母演講稿600字作文 瀏覽:525
媳婦做哪些算不孝順 瀏覽:17
湖北省各人申請企業養老金 瀏覽:563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