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金繳費標准2017多少
法律分析:全國各地繳費基數與比例略有差別,以下計算以深圳市為例:
一、社保繳費計算:
1、養老保險:9000×8%=720元
2、醫療保險:9000×2%=180元
3、失業保險:9000×0.5%=45元
4、基本公積金:9000×5%=450元
5、匯繳補充住房公積金(非政策強制):9000×7%=630元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總繳費額為:1395~2025元
720+180+45+450=1395元
720+180+45+450+630=2025元
二、個人所得稅繳費及最終拿到工資計算:
1、2018年10月1日以前的舊個稅法:
(1)按社保最高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2025-3500=347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3475×10%-105=242.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2025-242.5=6732.5元
(2)按社保最低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1395-3500=410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4105×10%-105=305.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1395-305.5=7299.5元
2、2018年10月1日以後的新個稅法:
(1)按社保最高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2025-5000=197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975×3%-0=59.2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2025-59.25=6915.75元
(2)按社保最低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1395-5000=260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2605×3%-0=78.1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1395-78.15=7526.8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㈡ 2017阿拉善盟平均養老金是多少
2017阿拉善盟平均養老金是369元/人/月。阿拉善盟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均養老金水平達369元/人/月。基礎養老金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為確保基礎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享受待遇人員手中,盟人社局積極協調財政部門,確保各級財政資金及時撥付到位。
㈢ 養老金補發幾個月的
法律分析:國家規定從補發養老金2017年1月份開始調整,補發多少月,要看當事人幾月份發放,如果是7月份發放的,補發6個月的,8月份發放就補發7個月的。當月發放的是調整後的養老金,不算是補發。1、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應額度養老金。2、艱苦邊遠地區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養老金調整政策中,對桑植、新晃等14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並領取養老金的人員,每月補發10元3、高齡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各地對已經高齡的退休職工增加發放額度。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㈣ 2017上海退休老人養老金怎麼調整
上海退休養老金的上調辦法:一是每人每月增加70元;二是以2020年12月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3%(按企業辦法計發養老金的人員,以本人基本養老金為基數;三是2020年底前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㈤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區別
您好,養老金調整機制不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每年定期調整,城鄉居民養老金尚未建立定期調整機制。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雖然都是屬於社會保險,但是不論是參保人員范圍和繳費辦法,以及待遇都是不一樣的,相差甚遠,主要是以下幾個區別: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性的繳費,必須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屬於自願參保。
第二,城鎮職工是按月繳費,以本人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是按照比例繳費的,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是按照固定的數額繳費的,由國家補貼和個人繳費結合。
第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計算退休金居民養老保險是根據繳費總額加政府補貼,國家補貼計算。
第四,領取年齡不同,城鎮職工男第四,領取年齡不同,城鎮職工男60、女工50、女幹部55周歲領取,居民養老保險不論男女都是60周歲領取。
第五,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高,待遇高居民養老保險由於沒有收入,起點低,繳費少,待遇也是較低的。
根據國務院部署,新農保和城居保合並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統一、規范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
《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預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㈥ 2017年江西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支出金額
2278元。
2017年江西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以達到平均每人2278元。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之一。
㈦ 陝西省2017年城鄉居民養老金上調多少
上調金額和繳費年限,出生年份有關系,具體如下: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陝西省財政廳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6元。
二、退休人員15年及以內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後,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三、以退休人員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增加金額計算到元,不足1元的部分按1元增加。
四、193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37年1月1日至1941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2年1月1日至1946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
陝西省養老保險基數比例:
參保職工今年繳費最高不得超過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最低不得低於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根據政策,單位職工的繳費比例為8%,由所在企業在發放工資中代扣代繳。
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20%。
㈧ 2017年全國養老金到底賠了多少錢
11月26日,首份養老金投資年報出爐 。這份《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披露,2017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額87.83億元,投資收益率5.23%。
養老金入市一度引起爭議,「只能賺不能賠」是輿論熱議的焦點,甚至一度成為養老金投資的「緊箍咒」。在各方矚目之下,2017年的養老金投資效果還不錯。不過,接下來能否保持這樣的收益?
養老金入市後首次公布投資年報
2015年8月23日,國務院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其中明確,全面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多元化和專業化投資運營。自此,養老金正式開啟入市投資的進程。
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成為社會各方熱議的焦點。好在,從這份首次公布的養老金投資年報來看,收益還是很不錯的。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社保基金會已先後與廣西、北京、河南、雲南、湖北、上海、陝西、安徽、山西9個省(區、市)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委託期限均為5年,均採取承諾保底收益合同版本,實際到賬資金 2731.5億元。
2017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額87.83億元,投資收益率5.23%。其中:已實現收益額76.42億元(已實現收益率4.55%),交易類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額11.41億元。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8.19億元(其中:2016年投資收益額0.36億元)。
養老金是如何賺錢的?
有媒體評論認為,養老金是民眾的養老錢、救命錢、保命錢,用這樣的錢去投資,應該慎之又慎,來不得半點馬虎。穩定、安全是養老金投資的首要法則,也是最起碼的底線。
㈨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7
2017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2017年最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有兩大亮點,分別為籌資模式有了重大改變及養老金待遇有了重大調整政策,詳細介紹如下:
一、籌資模式
資金籌集的社會化,適應於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責任分擔機制逐漸開始形成:主要是個人的積累賬戶,由集體和國家補助的部分構成統籌基金,統一進行地市級統籌。
二、待遇問題
參保者每人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三、零繳費參保
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准高出25元。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且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舉個栗子】:65歲的參保人員,若選擇90元繳費檔次,他距75歲差10年,即120個月,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為90元×120個月=10800元,再扣除政府每年補貼的30元,即30元×10年=300元,實際繳費10500元。每月領取的養老待遇為80元(基礎養老金)+9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70元,若享受獨生子女及高齡補貼,每月最多可領取190元。
重殘疾人和特困戶,則由政府代其繳納標准最低的保費。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與領取標准
一、繳費標准: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 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二、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准如下:
1.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
2.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5元,第二檔10元,第三檔20元,第四檔25元,第五檔30元,第六檔35元,第七檔40元。
3.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舉例來說,假設王大叔今年50歲,繳費檔次每年500元,繳費到60歲,那麼退休後王大叔每月的養老金發放標准=(500元+30元)×10年/139+55元=93元 假設小王30歲每年繳納養老保險500元,一直繳納到60歲,那麼小王退休後每月老金發放標准= (500元+30元)×30年/139+55元+(30-15年)×(1+1%)=184元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加辦法
1、個人申請
農村居民攜帶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以下簡稱《參保登記表》)一式二份。
2、村協理員檢查
村協理員負責檢查《參保登記表》、《農村戶籍老年人家庭社會關系表》是否填寫完整,填寫的姓名、二代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是否准確,是否有個人簽字或蓋章、按手印,檢查參保人員提供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檢查無誤後,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附上參保人員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然後上報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
3、鄉鎮初審
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對村裡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進行初審,審核無誤後,經辦人員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鄉鎮保障所公章,及時將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將《參保登記表》、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上報縣農保中心。
4、縣農保中心復核
縣農保中心收到鄉鎮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及時進行復核,無誤後,對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錄入的參保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確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在《參保登記表》簽字、蓋章,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
2017年一次性補交養老金政策
一、農村養老保險的補繳要求
只要男滿45歲、女滿40歲的農民就能夠進行補繳,最高只能夠補繳10年,而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農民,則能夠補繳15年。
二、補繳的演算法
所要補繳的費用一般執行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並且按照20%的比例進行補繳養老保險費。這種文鄒鄒的話不好理解,這樣吧,舉個例子來說,山東部分地區補繳1年需要6295.2元,補繳10年6295.2元,以此類推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多少錢 三、繳納後能夠領取多少錢?
依據每個地方的要求不同,能夠領的錢也不相同,但是按照一般情況下為800-1300元。所以按照1300元來算,滿60歲之後一共需要補繳94428元,那麼每個月領取1300元,這樣算下來至少也需要6年時間才能夠夠本;每月領取800元的情況下,則需要9.8年才夠本。
如果再加上利息,至少需要12年才能領會補繳費用。在60周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情況下,需要到72周歲才能夠本。當然未來養老金還有可能上調,到時候可能70周歲就可以夠本了。
【相關問答】
1、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多少錢?
【答】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取多少要根據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2、2017年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答】2017年,新農保已經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並,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3、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到60後每個月能取多少錢?
【答】不同的檔次領取的錢是不一樣的。目前,按100元繳費比例,繳納15年,月領養老金74元,年領養老金888元;按5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117元,年領養老金1406元;按10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171元,年領2053元;按15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225元,年領養老金2701元;按20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279元,年領養老金3348元。
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微信公眾號我愛多保魚普及保險知識 ,專業保險顧問,只為幫你找到最合適的保險
㈩ 2017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怎樣實施的
城鎮居民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的有關手續,統一由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代為辦理,在進行養老、醫療保險登記時,需提供本人《勞動手冊》及養老轉移單。
要求和條件:
具有本市城鎮戶口,男性未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從事有一定合法經濟收入的自僱人員。
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原則上參照本市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幫工的規定執行。
按規定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後,社會保險機構按本人繳納基數的11%為其建立個人養老保險帳戶,記入繳費年限,並核發《養老保險繳費手冊》和《醫療保險繳費手冊》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10)2017城鎮居民養老金擴展閱讀
領取養老保險,必須滿足的條件:
一、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三、要引導城鎮居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引導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的子女按規定參保繳費。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