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替代率什麼意思
所謂的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你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和你退休以後,養老金二者之間的比例,稱之為養老金的替代率。舉個例子,假如你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是5000塊錢,那麼退休以後的退休金收入僅僅只有2500塊錢,這樣的話養老金的替代率就是50%,因為2500塊錢對比5000塊錢剛好是50%的比例。
養老金的替代率指的就是這方面的一個替代率,一般情況下不論你是從企業單位里退休,還是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水平都是比較低的,都會低於自己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我們在這里指的是單一的社保養老金的待遇,並沒有包括補充養老金和商業性養老金的待遇,如果說你加上這個補充養老金,也就是企業年金,再加上商業性的補充,養老保險是必來講可能會比較高一些,但是這樣的一個對比就是不準確的了,因為每個人他的參保條件不相同,所以說獲得實際的收入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從企業單位的退休,往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標准水平大概是40%~60%左右,一般情況下是很少超過60%的,當然也很少低於40%,這是一個標準的替代率,但是也有人會低於40%,或者說會高於60%,這樣的人數畢竟是少數群體,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樣的一個范圍之內。
養老金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Ⅱ 2022中國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
中國月均養老金的替代率在60%左右,遠高於大多數西方國的30%多。
「繼續保持過去大比例上調幅度,不現實。未來養老金的增幅會逐漸收窄,維持在3%左右,或更低水平,比較合適。
Ⅲ 養老金替代率什麼意思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舉個例子,假如我這個月剛退休,上個月退休前的工資是5000元/月,這個月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是3000元/月,那麼我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3000/5000=60%。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們從中國報告網上整理了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得到的全國平均值為2013年48%,2014年45%。全國平均值看來,我們退休後領到的工資是退休前的一半都不到!退休前後收入突然腰斬,可是吃飯睡覺、看病吃葯要花的錢只多不少,人人都想退休後安享晚年,晚年是有了,沒有足夠的養老金,怎麼安享?
所以,買一份年金險,很有必要。
趁著年輕,趁著手中有盈餘,每年、每季度或者每月交一部分錢給到保險公司用於投資,保險公司會幫您打理這部分資產,不管這部分資產是盈利還是虧損,保險公司都會按合同約定分期給付給您約定數額。簽合同時,您就能確定地知道到約定期限時能拿到多少錢,一款優秀的年金產品,應該滿足以下兩個標准:
1、終身領取:年金險,是為了解決人「活得太久」的「風險」,做為消費者,最希望的自然是活多久,就能領多久,因此,可終身領取是優秀年金產品的基本要求之一;
2、確定收益:投資具有不確定性,合同上明明白白寫清楚收益率,讓消費者實打實明白每年自己能拿到手的數額,是優秀年金產品的另一點要求;
Ⅳ 中國養老金替代率
我國現行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58.5%。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
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59.09%。
由於我國目前實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為提高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水平,彌補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的總體方案還同時設計了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年金)的替代率和個人儲蓄性養老金的替代率。
養老金替代率的計算如下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層次計算,它包括: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企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行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行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地區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地區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
全國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與全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五種。根據工作或研究需要,可採用不同的比值(比率)來說明個人、企業、行業、地區、全國養老金替代率狀況、平均值、縱橫向水平比較和變動趨勢。
Ⅳ 養老金替代率我國目前是多少
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大約在60%左右,這種說法正確嗎:不正確哦,我國現行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58.5%。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
一、申請退休工資的年齡條件是什麼:
1、正常退休: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
2、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從事有毒有害工種滿8年,井下、高低溫工種滿9年,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種滿10年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幹部年滿50周歲,女工人年滿45周歲。
3、因病或非因工緻殘提前退休:經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政策性提前退休:國家和省有特別規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申請退休工資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條件。
1、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3、繳費年限不滿足上述1、2點條件的,可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終結養老保險關系;如屬於本省戶籍的,可以不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參照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費基、費率繼續繳費,至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為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Ⅵ 社保替代率是如何計算的
社保代替率即是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
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決定替代率的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三是養老金的增長機制。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層次計算,它包括: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企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行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行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地區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地區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全國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與全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五種。根據工作或研究需要,可採用不同的比值(比率)來說明個人、企業、行業、地區、全國養老金替代率狀況、平均值、縱橫向水平比較和變動趨勢。
為了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讓退休職工得以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實現尊嚴養老,養老金替代率必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從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職工養老待遇的歷史情況,職工和企業的繳費水平,以及國家對公民應承擔的養老責任出發,養老金替代率一般應該保持在80%以上。低於這個水平就意味著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比在職時有了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較差。
Ⅶ 養老金替代率的定義
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勞動者在退休後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的比率。
具體數值一般是「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來獲得。
舉例而言,假如今年某位老人退休,他的退休工資是4000,退休的當年,他的在職工資是5000,那麼他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百分之80。
根據世界銀行的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於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准為55%。
在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中,企業人員繳費滿35年的,退休後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59.2%。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工作35年後,退休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百分之90。
(7)養老金替代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2021年4月,印發《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
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領取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查詢方法
1、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服務大廳列印繳費清單查詢[9]。
2、可打當地社保局咨詢電話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3、可以進入當地社保局網站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4、可以通過手機登陸社保查詢網站查詢個人養老金繳費情況。
Ⅷ 養老金替代率的計算
養老金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6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則2006年該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59.09%
Ⅸ 養老金替代率怎麼算
怎麼計算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凈替代率怎麼計算?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層次計算,它包括: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企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行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行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地區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地區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全國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與全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五種。根據工作或研究需要,可採用不同的比值(比率)來說明個人、企業、行業、地區、全國養老金替代率狀況、平均值、縱橫向水平比較和變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