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職工不上班企業還有義務給職工交養老保險嗎
企業職工不上班企業還有義務給職工交養老保險。沒有上班只要有勞資關系存在單位就要繳納社保。比如工傷病假、事假也要交。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1)不需要繳養老金可以上班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B. 不用上班是否還有必要繼續繳納社保
不上班也許是很多自由職業者的選擇,但是千萬不能忽略將來的晚年生活,在退休年齡到達之後,養老金還是有非常好的保障,因此上班與否都要重視交養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已成社會共識,希望每個公民應重視養老,關注養老,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增加一個保障屏障。對於,沒有上班的人,買社保當然劃算。什麼時候買合適呢?當然是在法定退休年齡的十五年前買最合適。目前職工社保明顯優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更優於商業養老保險和自我養老存儲。
因為在工作單位上班所繳納的社保比商業保險還要更加安全有保障。通常來說,自己去繳納社保費用,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即可收回,壽命越長收益越多,一直可領到壽終並有喪葬補償。因繳費多收益多的社保原則,每月養老金遠遠高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商業不同於社保,另有規定,這且不談。但如不繳社保去依靠儲蓄,且不說你存不下錢,因儲蓄利率負額,加之物價上漲,綜合起來,到了養老年齡,就只有靠子女養老了,而且你達不到低保條件,連低保也享受不了。
所以說如果大傢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還是優先選擇繳納社保,在社保已經繳納之後再考慮是否要購買商業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單交社保是不劃算的,繳納的20%,其中的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前者始終是你的,後者只有你活到73歲(以60歲辦退休為准)才能全部屬於你,活過這個歲數,你是賺的,活不過,就相當於給社會做貢獻了,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實施,至少要活過75歲,才能保本。
對於沒有工作單位,或者是沒有在上班的朋友,選擇繳納社保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醫療方面的問題,能夠緩解醫療費用,最後就是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之後的養老金問題。目前我們國家要求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要連續繳費滿15年。
C. 不能上班了,養老保險還能續交嘛
離開工作單位以後,要盡快把養老保險從單位脫離出來,如果重新找單位上班,就把保險轉到新的單位接著交。如果不再找單位,就改成自己交,當年齡超過40歲以後,國家還會補貼一部分,個人交的就少了很多。
D. 如果那個廠不去上班了,醫保和養老保險可以自己交嗎
現在的人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還是相當看重的,畢竟是以後老了的一個保障,你現在在回公司上班參答加的是企業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這個相對來說待遇享受的要高點,但是繳費也比較高,你離職後如果暫時還是找不到工作,你可以選擇自己繳費,但是那個繳費就比較高,也就是你要把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都交了,如果你是在不遠負擔,你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繳費比較少,但是同樣享受的待遇也要低很多,看你自己選擇了。
E. 不上班自己能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么
不可以自己交.只有掛在公司裡面才可以繳.轉為個人繳納的條件是:本地城專鎮戶口
程序:
1、首先個人將檔屬案存入當地勞動局或人材服務中心申請以個人名義繳費。
2、辦理好以個人名義繳費後,先向所在社保申請出具一份異地轉移養老保險關系通知書。其內容包括:新的參保地的社保地址、聯系方式、開戶行地址、賬戶號並加蓋社保章。然後拿此證明到原參保地(即廣東)辦理其相關手續,完成後,原社保會將樓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的費用全部匯入到廣西的社保中心的賬戶中,在廣西社保收到樓主的金額入賬後便可以辦理繼續參保了。
3、因為目前只能轉移養老保險,那麼其他的保險樓主只能放棄了。
另註:樓主轉移的養老保險只會將個人賬戶中的費用轉移,但對於將來退休的待遇享受是不構成影響的。以個人名義社保,只可以繳養老與醫療保險,個人需承擔全部比例費用,逾期需收取補繳全部金額的千分之二/天的滯納金。
F. 我不上班了養老保險怎麼交
現在退休並非按工作時間算,而是按交費時間計算的,哪怕你一天都沒上班,只要交了養老保險,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也可以退休的。
G. 現在不上班了,怎麼交養老金
不上班了,可以向單位要回你的養老金繳費號。可以在指定銀行。定期交納養老金。專但是需要去社屬保辦理一下失業關系。不過這樣你會很虧?最好是和單位說好。由單位繼續給你交。你自己把錢向單位補上。但是一般單位是不會同意的,因為他要拿出。比你多12%的部分來替你交。
H. 我已交夠15年養老金,但不想上班了,可還不到退休年齡,這種情況到退休年齡能享受養老金嗎
養老保險:
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那單位給你交的21%到哪裡去了?國家把單位為你交的21%的錢全部劃到國家的養老統籌基金里了。國家規定,退錢的時候只退給個人自己扣交的錢,單位為他交的錢全部都為國家做貢獻。退休時候的養老金是怎麼算出來的。養老金的演算法很復雜,國家每年都會把繳費基數變一次,:如果你現在30歲,你現在的繳費基數是3000元,而退休年齡如果是55歲的話,那你必須在你40歲以前就開始交養老保險了,而如果你現在從30歲就開始交,交到55歲是25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養老金了,其次,如果25年後你交的
3000塊的繳費基數已經變成了6000,那你55歲的時候首先每個月可以拿到6000×20%=1200塊的基本養老金,這是國家給你的,此外你的個人帳戶上的錢在25年裡也積攢了不少,把繳費基數平均一下好了,
(3000+6000)÷2=4500,那麼你這25年裡個人帳戶上應該有4500×8%(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25年×12個月=108000元錢,除了之前的1200塊以外你每個月還能拿到108000÷
120=900塊,
這樣你55歲開始每個月起碼可以拿到1200+900=2100元的養老金,當然每年國家的基數還在往上漲,這樣每年除了你自己的900塊,你退休以後每個月都會拿到比1200塊更多的錢,那你的養老金當然也會越來越多的所以說交養老保險交得越多越好,你交得越多你退休以後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國家每年調整基數以後你拿的錢也會越來越多,現在交1000十年之後拿1500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不管你在哪裡交社保費,等你退休的時候你都只能回你的戶口所在地享受當地的退休待遇,所以,在基數高的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回基數低的地方享受養老金的人那就虧大了。為什麼這么說呢?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在南京工作,交了20年的社保然後退休了,但是如果你的戶口在黑龍江,那你必須回黑龍江享受養老金.如果你在南京交了20年的平均基數是3000,而當你退休的時候黑龍江的繳費基數才1000,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只能享受
1000的待遇!這是很虧的!一句話,如果你在富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的時候回窮地方享受社保,那你一輩子交的很多但是享受的很少!交3000
塊可能只能享受1000塊!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沒辦法,國家就是這個政策,所以請所有目前戶口在基數低的地方但是在北京或上海等基數高的地方工作交社保的注意了,你要麼就在西部交社保,要麼就在退休前把戶口遷到北京或上海,否則你就是在做人生一筆巨虧本的買賣。也許你會說,如果在基數低的地方交錢,退休的時候回基數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錯!你以為勞動保障部門會隨隨便便就讓你享受么?一般這種情況下政府會找個理由直接拒絕你轉入!到時候你就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在黑龍江享受不了,在南京也享受不了!不過有些地方對這樣的情況有了一些緩和的規定,比如南京允許你在退休前5年從基數低的地方轉回南京,再在南京繼續交5年南京的高基數,之後允許你回南京享受養老金.這個政策各個地方估計都不一樣,有打算轉的人最好現在就去你當地的勞動局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免得退休時候發生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繳費標准:養老(單位20%,
個人8%)
生育
(單位交)
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
醫療(單位10%,
個人2%*基數+3)
失業單位1.5%
個人0.5%)
公積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
I. 社保交滿15年後可以不工作了嗎老了有退休金領嗎
社保交滿15年後可抄以不交,但是續交社保是有必要而且很劃算的,原因如下:
1、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能拿到的錢就越多。
2、交社保的同時,公司也在交。如果個人不交了,那公司的部分也停了_。還有那怕你是繳納滿15年社保,只要你沒有到退休年齡,你在企業單位工作,那麼你就必須繳納社保,這個是規定。
3、養老金的多少,與當地的平均工資,與你繳納社保的年限和基數都是有關。如果你的工資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那你更要交了。因為你工作中只需繳納很少的養老保險,退休後反而能拿到較高的養老金。
4、如果停止參保,那麼其他的社保待遇就不能享受,比如醫保停了,去醫院看病就不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