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中的第二條規定: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2、依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中的第三條規定: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1)養老保險交滿十年擴展閱讀:
一、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二、養老保險的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
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Ⅱ 養老保險是不是要在同一地方連續交滿十年,以後才能在那裡退休
具體確定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方法如下:
1、在確定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時,一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下同)的累計繳費年限應包括在本地的實際繳費年限和計算在本地的視同繳費年限。
(1)曾經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在首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
(2)只有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計算在戶籍所在地;
(3)曾經在部隊服役的軍齡,按國家規定安置就業的,計算為本人退出現役後首次就業參保所在地的視同繳費年限,接國家規定不安置就業的(不包括自主擇業的軍隊幹部),計算為本人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戶籍所在地的視同繳費年限。
2、參保人員在《暫行辦法》實施前已辦理過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實施後沒有再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其當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為待遇領取地;
3、實施後又再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暫行辦法》規定確定待遇領取地。
(2)養老保險交滿十年擴展閱讀:
參保人員(含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申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時,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有欠費記錄的應履行告知義務,在參保人員補繳欠費或明確放棄補繳欠費後,再開具參保憑證。
參保人員本人明確放棄補繳個人欠費的,需本人書面簽字確認,單位欠費仍由轉出地社會保險費征繳機構負責清理。
參保人員在兩地以上同時存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或重復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應按照「先轉後清」的原則,由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按規定清理。
參保人員在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曾辦理一坎性預繳養老保險費的,先按規定比例計算轉移金額;余額部分由轉出地暫時保留封存。待本人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再按有關規定處理。
Ⅲ 養老保險交滿十年了,以後的五年可以一次性交完嗎
一、你可從現在開始繳費,不論是否中斷,只要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回休手續時,養老保險答繳費不少於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退休金待遇。即使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未滿15年,也可在辦理退休手續時,一次性補繳至15年。
二、盡管累計繳費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今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則少。
Ⅳ 非廣州戶口交滿十年社保,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嗎
非廣州戶口繳滿十年社保,是否可以享受養老保險,要依據具體情況確定。
Ⅳ 養老保險我現在交了10萬塊錢交滿十五年過了十年我才退休每月能開多少錢
現在都轉為社會養老保險了,以後叫領養老金,不叫領退休工資。 個人退休時所領到內的工資由容兩部分組成:
一、個人賬戶部分養老金=個人賬戶金額/計發月數。
1、個人賬戶部分金額:自己交的話,40%進入這個賬記,60%進入統籌賬戶。這個數據在檔案中每年都有記錄。
2、計發月數:指按人口平均壽命算得的可能應該發養老金的月數,一般男性都是60歲退休,除以139,一般女性都是55歲退休的,除以170。這其中有個表專門定好了的,如50歲退休除以195,65歲退休除以101。
二、統籌部分部分給的養老金,也叫月基礎養老金=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數)% 即個人退休後所得工資=(一)+(二) 如一個人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上有60000元,領養老金當年當地社平工資為1000元 即=60000/139+1000=431.65+1000元=1431.65元 因為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是不一樣的,一般都是不斷上漲的,所以個人的養老金會隨之上漲。
Ⅵ 按照哪交滿10年以後退休在哪領取養老金原則,這10年內社保繳納是連續還是可以中斷累計
社保繳交允許中斷繳交,可累計,至少需要累計滿15年方可符合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基本條件,如在某個地區繳交9年,可在本區域自行補交至滿十年後再將其他地區的社保轉移至擬辦理退休的區域
Ⅶ 按照哪交滿10年以後退休在哪領取養老金原則,這10年內社保繳納是連續還是可以中斷累計
按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如果在某地工版作10多年了,這權10多年一直是參保繳費的話,如果能夠累計繳費滿15年,將來達到領取待遇的年齡,那麼即使戶口不在工作地,也可以在工作地領取養老金。
Ⅷ 如果養老保險交10年60歲怎麼辦
養老保險交到十年了,你正好60歲,那就還得交五年年,養老保險也交到15年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領退休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