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缺口產生的原因

養老金缺口產生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2-09-18 22:04:11

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原因

養老金的缺口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制度設計本身,一是人口老齡化。
糾纏於養老金到底有無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並不是公眾的無理要求,實是基於養老金的現實追問。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
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聞說,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然而,問題在於,當公眾對養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麼理由強推延遲退休以填補缺口呢?
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個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社會養老保險的資金越來越緊張,出現缺口的原因是什麼

社會養老保險資金出現缺口,主要原因還是源於勞動力越來越少,而需要領退休金的老人卻越來越多,供給跟不上需求,所以導致缺口不斷的加大。

總結

所以在老齡化越發嚴重,勞動力越來越少,以及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養老金缺口也隨著這些問題逐漸變大,未來養老金可能會成為國家嚴重的負擔。

③ 「養老金缺口」造成的原因

是的,我國實行全部交納養老金的時間太晚,99年以前還是只有合同制工人參加投保,所以專社保沒有積累。
原來退休職屬工從來沒交納過社保,但是他們現在都從社保領取退休金,他們退休人員的工資就是現在在職職工交納的社保,社保一直是在用這部分錢墊付退休金。
養老金缺口和老齡化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關系不是很大。

④ 養老金缺口怎麼了得

近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博鰲論壇上坦陳養老金確有缺口,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社保的話題成為熱點。 到底養老金缺口是如何造成的?這樣的缺口又該如何填補呢? 這代社保養上代人 雖然現在都在說養老金缺口問題,但是,這個概念太宏觀了,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養老金缺口到底是什麼呢? 今年61歲的楊女士2006年退休,目前她的退休金在同齡人中算是中等偏上,"在還沒退休的時候,單位的人力部門就私下給我算過一筆賬,我退休之後的十幾年裡拿的退休金都是自己繳納的保險,而十幾年之後我的保險用光之後就要動用兒女那一輩人的保險了。" 根據楊女士所說,她的父輩是從來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的,之前退休金完全由工廠負擔,但是隨著養老保險的推行,父輩的退休金轉由社會養老部門負責。由於沒有那麼多的財政補貼,因此楊女士個人養老賬戶里的錢就被用來支付父輩的退休金,而當楊女士退休之後她個人賬戶里的錢只剩下能支付10年左右的退休金了。這樣,她就要動用其他在職人員的個人養老賬戶。 "我的社保在養活上一代人,而我不久以後可能也要由下一代人的社保來養活,可是我的女兒是獨生子女,按照比較笨的計算方法,她的社保要能養活父母和她自己才算是平衡,這樣她的負擔多重啊。"楊女士對未來的養老憂心重重。 這是普通的退休人員的擔心,而從宏觀上來說,楊女士的擔心也正是養老金缺口的困擾。 在中長期內,人口老齡化是導致養老金收支缺口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齡化將直接改變中國養老金繳費群體和負擔群體的規模和比例,進而對養老金收支產生重要影響。現有模式顯示,目前在城鎮養老金體系內,大約是3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到了2050年,將變為約1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由於贍養率的大幅提高,而替代率又難以下降,就會導致很大的養老金缺口。根據測算,在未來38年內,人口因素帶來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累計缺口相當於2011年GDP的57%,人口因素帶來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累計缺口相當於2011年GDP的14%。 很顯然,如果不改革,養老金體系將不可持續。 延遲退休因小失大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 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戴相龍明確表示,可延長退休年齡和養老金繳納年限等措施,達到收支平衡,他指出:"現在60歲退休了,將來可能63歲退休。" 但是,我國養老金缺口問題決不能依靠延遲退休年齡來解決,起碼相當時期內不能。面對13億人口的養老問題,憑延長退休年齡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弊遠大於利。 有專家計算稱,我國每年離退休人員最少在600萬人左右。若延遲退休,每年將吃掉600萬適齡就業人口的就業崗位。加之我國經濟增速可能從10%左右下降到7%以下。而GDP每下降1個百分點,減少就業大約在100萬人口。以此計算,每年將減少就業300萬人左右。兩項因素每年就吃掉900萬人口的就業崗位。更嚴峻的現實是,每年我國有1400萬人找不到工作。促就業是經濟發展首要任務。在我國就業形勢如此嚴峻情況下,為了所謂的養老金缺口就貿然延遲退休年齡是得不償失的,以犧牲年輕人的就業崗位為代價甚至不顧社會穩定,完全是取小失大之策。社保基金也應開源節流 在博鰲論壇上,戴相龍建議,國家應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基金。 雖然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財政學系主任林雙林教授反對利用國有企業分紅來補充養老金缺口,他認為動用國有資產和發放國債實質上是一樣的,一個是資產少了,一個是債務多了,兩種做法的後果都是國有凈資產減少,是「坐吃山空」。但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認為,政府應當增加國有企業分紅補充社保缺口。「目前國有企業分紅主要還是在國資系統裡面來運行,大部分還是用來作為投資,如果這一部分分紅能夠拿出一部分來補充社保基金,那麼社保的負擔也就會相應的減少。」 白重恩表示國有企業向政府分紅是國際上一種普遍的做法,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利潤總額大,增速快,增加國有企業分紅比例既可以有效地解決社保資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國有企業投資規模,有利於資本收益與勞動收入的合理分配。 另外,林雙林教授還提出其他養老保障體系應該盡快改革,保證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由國家財政負擔,替代率高達90%以上,與職工養老替代率相差懸殊。我國除收入分配差距大外,養老金的差距也很大。目前,老百姓在養老問題上主要是「患不均」。 因此,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行政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應該盡快納入全國職工養老保險。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普通退休工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 叫喊多年的「雙軌制」改革遲滯不前,延遲退休年齡又是欲語還休,養老制度如何改革這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應有個長足的考慮,不能總是拉警報、闖紅燈。如何打消公眾對公平的擔憂?如何讓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解決養老金是直接、最根本、最實際的體現。若百姓老而有憂,則一切皆為空談。

⑤ 養老金缺口

養老金缺口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不足而形成的養老基金缺口,收支不平衡。養老金缺口也體現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對於形成的養老基金缺口的解決,多政策推進。開放二胎政策、延遲退休、對於不足的由政府給予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⑥ 為什麼會出現社會養老金缺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由於社會對於養老金關注度不高,再加上沒有發布這樣的政策,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缺口。原因就是人們沒有購買養老金,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沒有關注這樣的問題,沒有關注這樣的政策,沒有發布這樣的問題。

⑦ 養老保險資金個人賬戶為什麼會出現空帳問題麻煩詳細點,作業來的

所謂養老金的空帳問題或者是缺口的問題,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
(一)空賬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現規模
1.個人賬戶空賬產生的原因「空賬」問題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1993年,在全國十四屆三中全會上相關代表提出,中國要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賬戶制度由此確立。然而已退休的職工(即所謂的「老人」)和在實施個人賬戶制度以前較早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即所謂的「中人」),在過去的工作年限里並沒有個人賬戶的積累,但養老金需要支付。
因為我國自1997年開始就一直實行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混賬管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也就是說將兩個賬戶混合管理,所以,這就給個人賬戶資金向社會統籌賬戶轉移提供了機會和可能。為了解決已退休職工(即所謂的「老人」)的養老金支付問題,社會保障機構就利用「混賬管理」的便利,直接挪用在職職工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長期以來,由於不斷地透支個人賬戶來填補社會統籌資金的不足,於是就導致了個人賬戶的空賬。
2.現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
近幾年來,我國個人賬戶「空賬」規模在急劇擴大,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和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與管理」的報告指出,在未來50年裡,城鎮在職職工與退休職工的撫養比將由3.65:1提高到1.87:1;社會統籌基金總缺口將達到1.8萬億,平均717億。個人賬戶空賬的空前大的規模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埋下了很多隱患。
(二)個人賬戶「空賬」埋下的隱患
個人賬戶「空賬」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由現收先付制向積累制的轉變,並將養老金的支付風險轉移到了後代,影響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也降低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
首先,個人賬戶的「空賬」直接影響了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由現收先付制向完全積累制的轉變。這種轉變勢必會影響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完全積累制的實現,最終只能使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停留在表面,無法發揮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個人賬戶「空賬」問題使得養老金支付風險被留給了下一代,影響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個人賬戶的無積累——「空賬」問題就是將養老金支付風險轉移給了後代,風險的轉移使得人們的繳費意識降低,由此各種顯性、隱性逃費的現象就會出現,而逃費又會引起低征繳率和高繳費率的惡性循環,影響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同時造成基金收入小於基金給付需求的狀況,給社會保障制度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壓力,使得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得到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⑧ 為什麼會有養老金缺口

養老金的缺口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制度設計本身,一是人口老齡化。
糾纏於養老金到底有無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並不是公眾的無理要求,實是基於養老金的現實追問。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
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聞說,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然而,問題在於,當公眾對養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麼理由強推延遲退休以填補缺口呢?
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個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

⑨ 我國養老金 缺口 的原因是什麼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這一問題

歷史遺留原因一部分,人口老齡化一部分,少子化一部分。社保剛開始辦的時候很多人是沒有交社保或者沒有交夠社保就退休的,但是國家不能讓他們退休就沒有了收入啊,所以讓年輕的人交社保(統籌部分)去給那些人發退休金,也就是讓年輕人去養退休的人。剛開始的時候,可能7個人養一個老人,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現在5個人就要養一個人,年輕人交的錢可能剛夠給老人養老了,未來人口老齡化繼續加深,少子化現象不能緩解,到2030年可能要2個人養1個人,也就是老齡人口佔比1/3,社保就必然入不支出。中國未富先老。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危機,延遲退休也會是一個趨勢,但是中國現在還不適合延遲退休,體力勞動人口太多,延遲退休,勢必造成很大體力勞動人口失去收入來源。
要解訣這個問題,只能政府鼓勵推倒保險其他兩大養老支柱的發展: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但是現在企業年金覆蓋很少,基本上只有國有企業才有,所以只能推動商業養老險的發展,這也是上海要試點稅延型養老保險的原因。

⑩ 什麼造成了「養老金缺口」

中國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需要從多角度深入分析。 在中國網「中國式養老難題求解」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表示,「養老金缺口18.3萬億」的說法不準確。如何看待缺口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制度存在不足 唐鈞介紹說,當年,在討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採納了是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的模式。因為在制度設計的時候,存在有兩種意見:一是勞動部認為可以維持現收現支的方式,二是體改委堅持要採用個人賬戶,最後的妥協就是「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 唐鈞認為,這項制度設計意味著一個正在工作的勞動者,既要養上一代已經退休的人,又要往個人賬戶里為自己存錢,這很難實現。另外,當時3000多萬人已經退休,這個包袱無法甩掉。就算所有的錢都收上來,無論是以社會統籌的名義還是以個人賬戶的名義,加在一起往外發仍舊不足。 「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制度自1996年正式開始實施,到1997年就虧空50多億。當時就由各級財政補上。一直到現在,2011年國家財政已經補貼到2272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里存在一個缺口。 政府補貼養老金是正常現象 有政府官員說,在以往的十年當中,中國政府補貼養老保險已經1萬億。對此,唐鈞認為,實際上,很多國家的養老金都需要財政補貼,這不是一個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比如,日本議會前兩年做出決定,對國民年金,政府補貼從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而我們現在還不到20%。我們的《社會保險法》也規定了,「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因此,我國養老金有沒有缺口,只取決於如何看待養老制度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缺口產生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輪椅怎麼開視頻 瀏覽:956
建信養老飛月寶年利率多少 瀏覽:699
廣州哪些醫院周末入職體檢 瀏覽:327
父母政審表格家庭經濟情況怎麼寫 瀏覽:445
如何讓老人學習得到知識 瀏覽:613
誇贊兒子孝順詞句 瀏覽:676
一對老人家情侶頭像 瀏覽:35
體檢的癌細胞偏高復查多久 瀏覽:278
內蒙古安心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125
廣西養老金補發2020 瀏覽:941
如何讓臨終前老人走佛道 瀏覽:502
老年人尿液尿到腳上怎麼辦 瀏覽:511
什麼是保基本養老院 瀏覽:582
特種工退休要工資表嗎 瀏覽:332
養老院競爭對手有哪些 瀏覽:444
農村養老保險交幾百元劃算 瀏覽:646
馬鞍山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917
長壽區衛生計生委 瀏覽:790
觀瀾養生會所哪裡 瀏覽:205
本溪市夕陽紅養老院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