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安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安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2-09-16 17:59:17

㈠ 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決定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
(第197號)

《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決定》已經2017年12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市 長 凌雲

2018年1月5日

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決定

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現決定廢止《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規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24號)。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㈡ 安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安徽省人力資源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關於201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皖人社發〔2017〕34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單位,中央駐皖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規定,經省政府同意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下同,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對象
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辦法
調整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定額部分、掛鉤部分和傾斜部分。
1.定額部分。
每人每月增加40元。
2.掛鉤部分。
按本人繳費年限和本人2016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水平增加: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繳費年限尾數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養老金的1.5%(見角進元)。
3.傾斜部分。
對符合以下條件的高齡退休人員,在定額增加和掛鉤增加的基礎上再另行增加:
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85周歲及以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140元、180元、260元、330元。以前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已經享受過高齡傾斜的人員,達不到上述標準的補齊到上述標准。
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85周歲及以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60元、90元、140元、180元。2016年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已經享受過高齡傾斜的人員,達不到上述標準的補齊到上述標准。
三、資金來源
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的由原渠道解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的由原渠道解決,所需資金仍按行政隸屬關系和現行經費保障渠道解決。
四、組織實施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中央駐皖機關事業單位由各單位自行組織實施。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直接關繫到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各地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准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平穩進行;要嚴格按照省統一規定,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及時調度落實資金,暢通發放渠道,確保7月底前企業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全部發放到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基本發放到位。工作中遇有重大問題,要及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報告。
2017年7月12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安徽亳州蒙城機關事業單位哪一年開始繳納養老保險

事業單位 人員從2014年10月 開始 個人交保險的。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 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內工作人員養老保容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養老金並軌正式啟動,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㈣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如何繳納,交多少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從2014年10月開始個人交保險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養老金並軌正式啟動,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改變
人手發放一張社保卡
此次國務院明確養老金「並軌」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這意味著全國所有按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體制內人員」,總數近4000萬的龐大群體都將啟動改革。
長期以來,這部分人及其單位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養老吃的是「財政飯」。而改革將改變這一局面:今後這些人群將參照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繳納養老金,並將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從單位養老轉向社會化養老。
繳費
職業年金個人需繳工資4%
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領取: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
計算:
每月工資5000,得繳600
公務員小明除去津貼、補貼等,每個月繳費工資是5000元,改革前單位和個人都不用繳費,小明退休後照樣有養老金。改革後,小明每月要繳納養老保險400元。
職業年金方面,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這樣,小明又要繳200元,加上基本養老保險的400元,一共繳600元,這筆錢是從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將進入小明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連同單位繳費部分,退休後按月發放。
領取
2014年10月1日是關鍵點
改革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因此10月1日成為領取養老金的關鍵點。
10月1日前已退休的
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10月1日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
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10月1日前參加工作、10月1日後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
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10月1日後退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
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執行。也就是說,可以選擇按規定補繳一些錢,然後享受養老金;或者直接轉入一種養老保險體系,拿比較低的養老金。
注意: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說,「逐步過渡」政策主要是兩條: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待遇
退休領多少錢與職稱無關
一直以來,一些機關和事業單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擊提升職級、職稱的情況。隨著改革推進,這種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這是因為,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按照職工退休最後一個月工資一起發,並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進行調整。而改革後,將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准。這意味著,小明即使退休前沒有被提拔,但由於他的繳費年限長,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領的退休金要多。這也是一個重大變革,有利於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障待遇調整機制。
此外,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必須實行全國統一工資制度,由於工資結構不同,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基本工資配發的退休金與企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相當,但是加上按照機關津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發的退休生活補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就高於企業基本養老金。如今,這一因素不復存在。
更關鍵的是,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這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意思。
這些改革要點也不可忽略—
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
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離休人員: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關系轉移:
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
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
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籌資機制:
各級社會保險征繳機構應切實加強基金征繳,做到應收盡收。各級政府應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
解讀
職業年金是否強制實施不好說
對於《決定》的印發,吉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蔡向東表示,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模式與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是一樣的。其中的區別,主要體現職業年金上。《決定》中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蔡向東認為,「應當」在這里還不能理解為「必須」性的「強制」。因此,職業年金是否能強制實施,實施的具體辦法等還得看之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財政部如何制定。
蔡向東說,實際上,當前企業職工除了強制實施的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外,也還有企業年金制度,只不過該制度對企業來說不是強制實施的,而是企業根據本身的經濟效益和人才發展戰略來決定是否實施以及實施的規模。2012年末全國有5.47萬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網站消息,截至2013年3月底,我國實有企業1374.88萬家,這說明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例還不到0.4%。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安徽養老金上調細則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經批准,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印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決定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以我省退休人員2021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確定。

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直各單位,中央駐皖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27號)要求,經批准,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下同,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辦法

調整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定額部分、掛鉤部分和傾斜部分。1.定額部分。每人每月增加39元。2.掛鉤部分。一是與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年限,尾數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掛鉤。繳費年限在15年以內的(含15年),每月增加32元;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的,自第16年起,每滿1年每月再增加2.1元。二是與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按本人2021年12月基本養老金的0.5%增加。掛鉤調整部分見分進元。3.傾斜部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滿70-7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年滿80-8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年滿9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其中,對2021年到達70周歲、75周歲、80周歲、85周歲的退休人員,按照上述辦法傾斜調整後,累計享受高齡傾斜部分低於140元、180元、280元、390元的予以補齊。

三、資金來源

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各級財政對本地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新增支出安排資金給予一定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四、組織實施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宣傳,確保調整工作平穩進行。各地要提前做好資金安排,確保7月31日前將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不得發生拖欠。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將納入對各地政府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考核;地方自行出台政策導致基金減少增支問題,核實後按有關規定處理。工作中遇有重大問題,請及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報告。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㈥ 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逐步完善我市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促進社會安定,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不含三縣)各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含執行事業單位工資標準的人員)及人事檔案掛靠在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機構的流動人員 (以下簡稱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均按本規定實行養老保險。第三條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第四條 合肥市人事局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處(以下簡稱市社保處)具體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業務的綜合管理工作。第二章 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第五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遵照「以支定收,略有節余和留有部分積累 」的原則,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第六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納標准:
(一)單位按本單位上月全部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退(離)休人員退(離)休費之和的25%繳納;根據各單位的不同情況,實際籌集比例在上下各5%的范圍內浮動;
(二)職工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按3%的比例繳納,以後將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例, 最高不超過8%;已經按法定年齡辦理了退(離) 休手續的人員不繳納個人基本養老保險費;
(三)流動人員保險費繳納方法另行制定。
職工繳費基數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之和計算。第七條 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下列渠道列支:
(一)國家機關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由財政列入預算;
(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繳納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
(三)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由單位在稅前列支。第八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按以下辦法繳納:
(一)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在其每月工資中代扣;
(二)由財政全額、差額撥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各級財政按月劃撥到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單位繳納的部分,由市社保處委託其開戶銀行代為扣繳。第九條 補充養老保險由各單位根據本單位情況辦理;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職工自願參加。第三章 社會養老保險金的給付第十條 按國家有關規定在法定年齡辦理退(離)休手續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其基本養老金的給付與原退(離)休費計發相銜接。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金可用於支付以下費用:
(一)基本退(離)休費,退職生活費;
(二)退(離)休人員保留的津補貼和職務補貼;
(三)退(離)休人員死亡後的喪葬費、撫恤費;
(四)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退(離)休人員的優惠待遇。第十二條 在繳納養老保險金期間,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互流動,其養老保險金接轉辦法另行制定。第十三條 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後,原單位與退(離)休人員的管理關系不變。第四章 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第十四條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基金實行財政專戶存儲,按收支兩條線進行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擅自挪用。
存入專戶的養老保險金,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優惠利率計息,所得利息並入基金。第十五條 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金,每年一次計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手冊,個人繳納的部分可以繼承,工作調動時隨本人轉移。第十六條 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機構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照同級事業單位經費供給標准,結合其業務需要列入財政預算供給。
社會保險機構提供社會化服務所需經費,由人事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節約的原則編制預算,報同級財政審核後在基金中列支。第十七條 市社保處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支付和增值運營以及管理經費收支,應每年編制預算決算,執行全市統一的預決算制度、會計核算制度和財務管辦法,並接受同級財政、審計部門和金融主管部門的監督。第五章 法律責任第十八條 單位逾期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由市社保處責令其限期繳納,並按日加收應繳金額2‰的滯納金。

㈦ 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離)休後的基本生活,推進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我市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市下列人員應當按照本規定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基本養老保險):
(一)事業單位在職在編的工作人員;
(二)經市、區、縣人事部門批准實行全員聘用制並執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中經市、區、縣人事部門批准聘用並執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工作人員;
(三)符合上述條件的退(離)休、退職人員。
原在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現人事檔案委託在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或市、縣人事部門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含教育人才市場)(以下簡稱中介服務機構)代理的人員(以下簡稱實行人事代理人員,因觸犯刑法被開除的人員除外),可以按照本規定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
其他已經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以按照本規定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第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第四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的原則,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第五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市、縣統籌。第六條 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是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其所屬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市、縣經辦機構)具體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管理服務工作。
市屬四區和三個開發區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受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委託,承辦本區(開發區)所屬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中介服務機構受市、縣經辦機構委託代理實行人事代理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申報工作。
市財政、人事、稅務、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第二章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第七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以本單位上月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機關、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按33%的費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按31%的費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職工以本人上月工資為基數,按3%的費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實行人事代理人員以職工上月工資為基數,按34%的費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職工工資是指按國家和省、市統一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
達到法定退(離)休年齡的退(離)休人員和退職人員不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第八條 單位退(離)休人員佔在職職工的比例超過30%的,單位應為其超出部分的退(離)休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調劑金。調劑金的繳費基數為超出部分的退(離)休人數與本單位人均月繳費基數之積,機關、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按33%的費率繳納,差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按31%的費率繳納。第九條 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費率的調整,由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提出意見,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行。第十條 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下列渠道列支:
(一)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由財政列入預算;
(二)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
(三)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由單位在稅前列支。第十一條 地稅部門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徵收工作。第十二條 參保的機關事業單位應在地稅部門辦理繳費登記,按月申報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職工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按月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計征個人所得稅。第十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結算實行全額徵收、全額撥付。第十四條 市、縣經辦機構應當為參保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人事代理人員為其繳費基數的3%),按規定據實計入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帳戶,並按銀行居民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計息。第十五條 自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日起,從企業流動到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調入單位應當補齊自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日至職工調入期間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繳費的差額部分,其中調入人員距法定退休年齡實際繳費不足15年的,必須由調入單位補足15年,方可按月享受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實行人事代理人員自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日起,距法定退休年齡實際繳費不足15年的,必須補足15年;不能補繳的,一次性返還個人帳戶部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終止。

㈧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怎麼辦理

1、單位需要准備營業執照、法人代碼證、財務印、公章、銀行開戶許可證、組織機構代碼證;
2、個人需要准備身份證、勞動合同、一寸照片即可。
辦理社保的程序
(一)領取相關表格:1、《社會保險登記表》;2、《參加社會保險申報表》;3、《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網上申報意向表》;4、《深圳市社會保險管理局網上服務協議書》。以上表格除《協議書》一式兩份外,其他均為一式一份。
(二)提供相關資料:1、企業:⑴ 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
⑵ 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⑶ 開戶銀行印鑒卡原件(蓋銀行公章)及復印件或開戶許可證原件及復印件或開戶銀行證明;
⑷ 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⑸ 企業申請網上申報業務經辦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2、員工首次參保:
⑴ 非深戶:身份證復印件、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數碼照相回執(回執須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
⑵深 戶:除身份證復印件、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數碼照相回執(回執上須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另須附下列之一證件;
①勞動、人事部門調動通知書及復印件;
②院校畢業生分配函件及復印件;
③勞動部門招工表及復印件;
④復、轉軍人行政介紹信及復印件;
⑤遷戶或久居民須提供戶口簿及復印件;
⑥藍印戶口簿及復印件。

閱讀全文

與安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克服父母急躁情緒 瀏覽:227
老人家經常夢到死人解夢 瀏覽:592
大型養老院怎麼收費 瀏覽:977
仙桃市退休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803
60歲老人家肋骨5根斷了 瀏覽:817
歙縣75的老人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8
50歲發型大全 瀏覽:518
聰明的父母有哪些權利 瀏覽:732
冫下崗失業退體養老保險 瀏覽:143
高職單招體檢費多少錢 瀏覽:390
家庭用什麼電器最長壽 瀏覽:643
一般婚前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375
濟南退休金大概多少錢 瀏覽:313
爸爸孝順爺爺作文 瀏覽:903
現在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239
養老院內部醫療機構審批 瀏覽:385
幼兒園重陽節掛飾 瀏覽:601
換駕駛證體檢多久能換證 瀏覽:260
廈門個人健康體檢大概多少錢 瀏覽:609
50歲該繳什麼養老保險才劃算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