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國外養老金結構

國外養老金結構

發布時間:2022-09-14 09:18:56

① 國內和國外的社保體系有什麼差別

以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為例。

中國的養老保險體系,主要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也就是說,中國的養老保險主要是通過立法規定的,是法律規定必須繳納的。而國外的養老保險分為三種制度類型,分別為:傳統型、國家統籌型、強制儲蓄型。以傳統型為例,傳統型的養老保險制度又稱為與僱傭相關性模式或自保公助模式。

最早為德俾斯麥政府於1889年頒布養老保險法所創設,後被美國、日本等國家所採納。個人領取養老金的工資替代率,然後再以支出來確定總繳費率。個人領取養老金的權利與繳費義務聯系在一起,即個人繳費是領取養老金的前提,養老金水平與個人收入掛鉤。

基本養老金按退休前雇員歷年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和不同檔次的替代率來計算,並定期自動調整。除基本養老金外,國家還通過稅收、利息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基本上也實行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1)國外養老金結構擴展閱讀:

福利國家所在地普遍採取的,又稱為福利型養老保險,最早為英國創設,如今適用該類型的國家還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亞、加拿大等。

該制度的特點是實行完全的「現收現付」制度,並按「支付確定」的方式來確定養老金水平。養老保險費全部來源於政府稅收,個人不需繳費。享受養老金的對象不僅僅為勞動者,還包括社會全體成員。

養老金保障水平相對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亞養老金待遇水平只相當於平均工資的25%。為了解決基本養老金水平較低的問題,一般在力提倡企業實行職業年金制度,以彌補基本養老金的不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保險

② 個人養老金來了,像個長期理財產品,國外在養老金方面是如何做的

國外很多地方的養老制度也一直在改變。

英國的養老金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按比例繳納的國民基礎養老金,所有人退休後獲得相同數額的養老金;二是用人單位為員工提供的職業年金,目前不強制;三是個人購買的養老金儲蓄或保險,但英國35%的員工沒有私人養老金。這意味著他們退休後不得不依靠國家養老金,2010年的養老金為每人每周97.65英鎊,僅相當於以最低工資水平工作兩天的收入,顯然不足以維持晚年相對舒適的生活。日本的“以房養老”制度主要是針對一些低收入的老年人,他們退休後想繼續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他們可以用他們的房子作為抵押來提前貸款,但是這個系統對申請人有嚴格的要求。以東京為例,申請人必須年滿65歲,住在自己的房產里,不能與子女同住。

③ 美國人的養老保險是怎樣的

1、美國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美國於1942年開始支付退休金。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2、美國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其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3、發展保險公司經營的自願投保退休金保險,吸收閑散資金增強經濟實力,為人口老齡化做准備。美國的一些人壽保險公司除經營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死亡保險外、還大力經營集體和個人自願投保性質的私人退休金保險,作為法定退休保險的補充。

4、在美國,還是家庭養老為主。真正進入機構養老院的只有20%,其餘都是家庭養老。很多美國老人都有拿著退休金到風景優美、適宜養老的國度、地區養老的人群,如美國的退休老人到佛羅里達、夏威夷、墨西哥海濱購房長住,安度晚年。

5、在美國一些地方,「以房養老」已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是一種最有效的養老方式,美國,是「以房養老」模式的鼻祖。許多美國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為了自己養老而購買了房子,然後把富餘的部分出租給年輕人使用,利用年輕人支付的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後生活。

(3)國外養老金結構擴展閱讀: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從公共社會保障、企業社會保障、商業社會保險和慈善四個層面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各項基本保障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研究,首次為中國讀者勾勒出了當代美國社會保障體制的全貌。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特點:

一、是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客觀而全面的介紹。

二、是資料權威、新穎,各項政策與數據均來自美國政府和立法機關等。

三、是學術性和實踐性結合,在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實踐進行總結的同時,通過附錄、術語表和參考文獻等手段,為讀者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對照和便利。

④ 國外養老保險類型有哪些

國外養老保險是國外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外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那麼,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收益率最高的8款養老和教育金榜單

1、傳統型養老保險

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一般為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適中,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43%左右。待遇支付方面,一般有利於低收入人群。

2、福利型養老保險

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均可無條件地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完全來源於政府稅收。

3、混合型養老保險

這種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的待遇,一般要高於普遍年金的待遇,資金主要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以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養老保險

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外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用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保哥提示: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呢?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保險對象一般為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二是福利型養老保險,所有退休國民,均可無條件地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三是混合型養老保險,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以及基金的投資收益,四是國外養老保險。

⑤ 養老保險從美國看中國,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美國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即聯邦退休金制度、私人年金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
(一)聯邦退休金制度
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美國最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始建於1935年,以當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社會保障法》為起點,以後經過不斷補充、修訂,基本條款沿用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法律規定,職工退休年齡不分男、女都是65歲,同時必須納稅40個季度(具有10年繳費年限),才能享受待遇。養老保險費完全由僱主和雇員繳納,政府不予負擔。養老保險的費用,國家以徵收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由僱主和雇員按同一稅率繳納。雇員應繳納的數額,按照本人年薪的多少,採取分段辦法計算。年薪在5。5萬美元以下的部分,按照7。65納稅,其中6。2%用於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1。45%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保險;年薪在5。5~13萬美元的部分。投入1。45%(用於醫療保險)納稅;年薪在13萬美元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納稅。僱主按其雇員應繳納稅率納稅。所得每一美元稅金,其中73美人用於養老,19美人用於醫療,8美分用於傷殘。
聯邦退休制度通過法規規定65歲可能享受全額養老金,同時,允許提前退休,但養老金減額發給,雇員最多可以提前到62歲退休,但每提前一個月退休,養老金減發0。56%;如62歲退休只能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80%;63歲退休能拿到86%;64歲退休只能拿到93%。年滿65歲後最多可再推遲5年退休,養老金增發0。25%。如66歲退休,可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103%;67歲退休可享到106%……70歲退休可拿到130%,年滿70歲以後退休者,養老金不再增加。聯邦退休金制度的替代率平均約在50%左右。
(二)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各企業自願建立。美國政府向僱主提供稅收優惠措施以鼓勵僱主為雇員建立「私人年金計劃」。如企業從年營業額100萬美元中提取10萬美元作為雇員的「私人年金計劃」,這10萬美元可以免稅。在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之下的「私人年金計劃」是美國聯邦退休制度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目前全美有60%的雇員參加了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確定待遇方式,即僱主對雇員允諾雇員退休後給予多少退休金,並根據允諾由精算家計算確定每年儲存金額。大分數企業採取這種辦法。
第二是交費方式,即先確定交費多少,退休時按照累積金額(包括本金、利息、投資利潤等)確定退休金額數,這類方式不需要向退休金擔保公司擔保。
(三)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儲蓄保險
個人退休金計劃,自願參加,儲金一般個人出3/4,企業出1/4;聯邦政府通過免徵所得稅予以扶持和鼓勵。在儲存時不納稅,在支取時再納稅,也是一種延期納稅辦法。此項計劃的最高存款額為每年2000美元,並且必須在每年的4月15日前存入。所存款項,連同利息在退休後即可領取,也可繼續存入銀行,但到達70歲時必須起用。對於年薪超過一定數額的,不能參加這項計劃。具體標準是:未婚者年薪超過3。5萬美元,已婚者年薪超過5萬美元。
二、美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
美國的社會保險由聯邦政府的社會安全(保障)部署集中管理,辦法統一,機構垂直領導。全國共有社會安全(保障)工作人員65000餘名,分10個大地區設立社會安全(保障)局,下屬13000個辦公室,負責辦理社會安全(保障)業務。各縣、州(市)地方政府只負責附加保障計劃。
全國設立了40個電話咨詢中心,負責接受公民的查詢、咨詢電話。在網際網路上使用11種文字、開發10000餘頁資料供居住在國內外公民查詢。
全國每年徵收社會保障稅5684億美元,每年提取管理費用38億美元,提取比例約為7%。按全國6。5萬名工作人員計算,每人每年管理費用近6萬美元,為開展社會安全(保障)業務提供了保證。
三、美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
(一)社會保障機制比較完善,管理高度統一,約束力強。
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障由聯邦政府集中統一管理。聯邦政府設立社會安全(保障)總署,負責全國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法律的制訂和對全國政策業務的指導。全國劃分為10個大地區,分設社會安全(保障)局,並在各縣、州(市)分設辦公室,具體承辦社會養老保險事務。形成了一個社會保障網路,上下職責分明。各縣、州(市)地方政府,不承擔國家養老保險,只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補充養老計劃。美國所有公民都有一個相互不重復的社會保障號,對從業人員和退休者實施社會保障關系的管理。社會安全(保障)機構的日常管理費用,從社會保障稅中按比例提取,每年確保到位,保證了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開展。
(二)使用法律和經濟雙重手段調控退休年齡,力度大,效果好
美國的法律規定,凡年滿65歲退休時,才能享受100%養老金;同樣,如果年滿65歲仍不領取養老金者,每延遲領取養老金一年,增加全額養老金的5%,直至年滿70歲,開始領養老金時,每周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130%;對於有的企業為雇員在55歲62歲之間辦理提前退休的,其養老金由企業全額交付。這一政策,既引導從業者不要提前退休,又保護了希望晚退休、推遲領取養老金者的利益。這對於減輕基金支付壓力是有利的。
(三)基本養老待遇替代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有利於多層次保障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的養老金替代率為:總替代率為51%,凈替代率為65%,分別低於法國(62%、77%)、德國(52%、72%)、義大利(81%、95%)、瑞典(81%、82%)、西班牙(82%、89%)等國,略高於日本(49%、59%)和英國(47%、61%)。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低,可能發揮第二支柱(企業補充保險)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儲蓄)的作用。美國的商業人壽保險十分活躍。企業老闆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留住人才,推出企業年金計劃等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使國家組織的養老保險在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體現了由國家、僱主和個人三個層面共同承擔的完整的養老保險體系。
(四)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社會化程度高
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水平是舉世公認的。將其運用在社會保障系統的運作和管理上,大大提高了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凡是持有社會保障號的美國公悄行之有效美國內的哪一地區流動就業,只要按規定在當地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障稅,就能自動接續社會保險關系。同樣,退休者在國內任何一地方死亡,醫院將其死亡信息輸入電腦,即可確保及時將其銷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與外國有何不同

和歐洲國家差不多。甚至個人繳費比例都差不多。
韓國是在職工退休的時候一次給予一定金額的養老金。
其它國家就不清楚了。

⑦ 美國沒有退休金嗎

美國有退休金。

美國的退休政策分為三個層次:

一、提前退休。

年滿62歲就可以開始領退休金,但要打折,每推遲一個月領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

二、正常退休。

根據出生日期的不同,美國社會保障局設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齡。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5歲,1943年到1954年間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6歲,1960年和1960年後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是67歲。在正常退休年齡內退休的人,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

三、延遲退休。

選擇延遲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礎上還能獲得獎勵性的收益。如果你的正常退休年齡是66歲,你選擇在67歲退休,那麼你每個月能拿到108%的退休金,如果你選擇在70歲或70歲以後退休,那麼你每個月能拿到132%的退休金。

(7)國外養老金結構擴展閱讀:

美國現行的退休養老金體系由三大支柱組成。

政府強制執行的社會保障計劃面向全社會提供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覆蓋全國96%的就業人口,是這個多層次體系的基石,即第一支柱。

由政府或者僱主出資,帶有福利的養老金計劃構成了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二支柱,前者為公共部門養老金計劃,是指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為其雇員提供的各種養老金計劃,後者為僱主養老金計劃,則是指企業及一些非營利組織和機構為其雇員提供的養老金計劃,通常也被稱為私人養老金計劃。

第三支柱是個人自行管理的個人退休賬戶,是一種由聯邦政府通過提供稅收優惠而發起、個人自願參與的補充養老金計劃。

美國退休養老金體系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現行的多支柱體系是經過不斷積累和調整形成的。

以1935年《社會保障法》與1974年《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的制定為界,美國退休養老體系發展分為三個時期:1935年以前為僱主養老金計劃的初步發展期,1935年至1974年為政府強制性社會保障計劃和僱主養老計劃的迅速擴張期,1974年之後為養老體系的成熟穩定期。

⑧ 美國人需要交養老保險嗎請問大家,國外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是怎樣的謝謝

成為美國公民或持綠卡後,可享受如下生活環境和社會福利保障:

1,新出生的小孩:任何在美人士(含非法入境者)在美出生的孩子被視為美國公民,持有美國護照,不限制在美國境外的居留時間,終身自由進出美國。18歲公民宣誓後即從法律上享有美國公民的一切權益,包括立即為配偶、子女、父母辦理美國移民。

2,學生學費:在18歲上大學之前美國全部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和免費午餐及校服等,即零學費(私立學校除外)。相比之下,目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有關機構辦理中小學赴美留學一年就需兩萬多美金。上大學(含研究生丶博士生)只交本地人學費。以加州為例,水平中等的加州公立大學,外籍學生一年交一萬二美金以上學費,而 「本地人」在加州州立大學一年只交納二千多美金的學費。如果以一個小孩在美國完成高中三年和大學四年教育的話,僅學費一項就可以節省約人民幣50萬元。

3,獎學金:對於有意申請美國大學獎學金的普通中國人來說,只能和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士競爭數量極為有限的對外籍人士開放的獎學金。但對於有綠卡的人,能享有獎學金的范圍,遠遠超過一個外國人所能申請的。因為美國很多發放獎學金的機構限定獎學金只適用於「美國人」(含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人)。因此,移民美國之後,小孩申請獎學金的機會遠遠大於海外留學生。

4,學生貸款:18歲以上的綠卡持有者可以在拿到綠卡的當年申請各種類型的學生貸款,如上美國優秀私立大學,一年的學費多達三萬美金左右,當綠卡人士想讀一個兩年碩士時,六七萬美金可一筆貸款。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可不還貸款,找到工作後分年還清,通常每月只拿工資的五至十分之一還貸款。在美國,沒有因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的人。

5,直系親屬受益:凡綠卡持有者與外籍人士結婚後,即可辦理配偶及配偶21歲以下未成年子女的綠卡申請。

6,政府幫助找工作:美國政府有專門機構免費為本國人找工作。綠卡持有者只要到此部門登記自己的技能丶專長和興趣,該部門就會免費為人找工作。同時,該部門還免費培訓等待就業人員的基本技能(如電腦丶英文等)以協助他們就業。

7,就業自由:持有綠卡者在美國工作是不受限制的。為保護本國人的利益,美國很多工作(高科技丶生化丶軍事等研究丶生產丶保衛工作)都不對外國人開放,即使外國人具備相應的知識與專長。這種情況使得外國學生在大學畢業找工作時,與美國學生處於極不平等的競爭。而綠卡持有者無需擔憂,他(她)可以從「劣勢方」轉為「優勢方」。

8,退休福利:累計十年交稅記錄後(底線為每月$50左右的實交稅金即可),便可在退休後,通常為65歲退(美國的平均壽命為80多歲,中國73歲)終身領取美國聯邦政府發的退休金(每月$1000~$1200)。對很多移民來講,領取退休金的年數比交稅工作的年數要多。

9,失業救濟:申請人及配偶甚至孩子在轉綠卡後沒有工作時,政府免費給找工作。具有六個月的交稅記錄後,到美國當地有關部門報失業就可以領取政府救濟金(額度從每月$400~$1200不等)。

10,人壽與基金:綠卡持有者可以享受一些在中國沒有,只在美國有的一些人壽與基金掛鉤的保險險種,使本人退休後能夠有較多的收入。

11,老年醫療保險:在美國醫療費用相當之高,但任何「低收入」綠卡持有者(無需交稅記錄)可在退休之後,辦理「醫療卡」,持卡看任何病不再花錢。這一點可以徹底解除身患疾病的老人的後顧之憂。對於不屬於低收入的人,只要有累計十年的交稅記錄,退休後只要再付很少的保險費,醫療費用也就不用自己承擔了。

12,購房補貼:綠卡持有人在退休後即可申請購買低收入老年人公寓住房。可用大約市場價格的35%左右的款項購買由國家補貼興建的在美國屬於自己的住房。

13,政府補貼:綠卡持有者在退休前沒有累計十年的交稅記錄時,只要轉成美國公民,退休(65歲)後政府直接發放生活補貼(每月$600多)。本人不在美國生活,也可享受這筆錢。

⑨ 國外有沒有養老保險

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

1、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通常是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及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中等,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43%左右。其待遇支付對低收入人群有利。

2、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都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由政府稅收支付。

3、混合型養老保險。此險種的養老待遇通常要比普遍年金的待遇要高,主要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社會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外國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取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國外養老保險現狀

1、德國:法律規定「延遲退休年齡」

德國社民黨及基民盟聯合政府已於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通過的提高退休者年齡的法案。

2、芬蘭:鼓勵延長工作年限

依據新的養老金法,養老金參照職工整個工作年限計算。芬蘭人若從20歲開始工作,5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獲得退休前工資的45.6%的養老待遇。若6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60%。而若67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則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80.45%。

3、法國:養老金體系碎片化

在法國,可享受退休養老待遇的法定年齡為60周歲,但另有規定,受薪者一定要交滿160個季度的養老保險費才可以享受養老待遇。也就是說只有在20歲起工作整整40年,才可以在60歲退休時領取全額退休金。

4、英國:改革時間表已定

於2011年起,其國家女性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每2年增加1歲,最終於2020年與男性持平,提高到65歲。從2020年起,無論男女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都會進一步提高,到2026年、2036年、2046年,所有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分別提高到66歲、67歲和68歲,每10年增加1歲。

閱讀全文

與國外養老金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長壽村電解制水機 瀏覽:882
投資敬老院國家有補貼 瀏覽:204
敬老院老人和員工掃雪怎麼寫 瀏覽:133
榮縣養老保險查詢電話是多少 瀏覽:394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很少說話 瀏覽:920
孝敬父母太好 瀏覽:908
怎麼見女朋友的父母 瀏覽:591
養老保險去世了 瀏覽:955
下井多少歲退休年齡 瀏覽:241
教師退休工資一直領到什麼時候 瀏覽:917
長壽湖的名字的來源是什麼 瀏覽:761
對父母寒了心怎麼辦 瀏覽:687
中年女性體檢什麼時間最好 瀏覽:594
什麼情況叫不善待父母 瀏覽:55
九江2016退休金調整 瀏覽:222
敬老院分享會 瀏覽:405
說說你有哪些事瞞著父母 瀏覽:765
老人家沒戶口 瀏覽:393
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記錄單 瀏覽:148
想換工作父母不讓換怎麼辦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