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戶口買斷人員養老保險續繳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年繳納,也可以在60周歲前選擇一次性繳費(必須繳足15年),或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繳費。一次性交費額度各省的標准不同,可以去當地社保機關咨詢。
新農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及相關的費用政策
一、參保范圍及對象
(一)具有本市戶籍且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農村居民、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年滿60周歲以上且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人員,可從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起申請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養老保險」)。
(二)全日制在校學生及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退休待遇或養老待遇的人員不得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三)已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農民工養老保險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期間,不得同時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二、參保登記
自願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持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申報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因特殊情況本人不能直接申報的,也可委託戶籍地所在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持委託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戶口簿(復印件)及書面委託書到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手續。經審核符合參保條件的,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為其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手續,並出具參保登記憑證。參保人員出生日期以本人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出生日期為准。
三、養老保險基金籌集
(一)個人繳費
1.繳費標准申報
(1)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年滿16周歲且不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或開展試點之月後年滿16周歲的參保人員(以下簡稱正常參保人員),可從社會保障服務所受理參保登記之年起,在100元、200元、400元、600元、900元五個年繳費檔次中自願選擇標准並在當年內完成繳費申報。正常參保人員繳費標准均應按年申報。(2)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已滿60周歲及以上的參保人員(以下簡稱老年參保人員,2009年試點區縣老年參保人員年齡界定統一為2009年8月31日,下同),有條件且自願繳費的,可在40元、60元、90元三個月繳費檔次中自願選擇標准並進行一次性躉繳申報。繳費檔次一經選定,不得變更。
(3)因特殊情況本人不能親自申報的,經本人出具書面授權書,可委託戶籍地所在村委會(社區居委會)代為申報。
2.養老保險費繳納正常參保人員應按申報的繳費標准,於每年12月28日前足額繳納當年養老保險費,一年繳納一次。老年參保人員應一次性完清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按選擇的繳費檔次乘以一次性躉繳的繳費月數確定。一次性躉繳的繳費月數按本人距75周歲余命的實際月數計算,距75周歲的實際月數小於60個月和超過75周歲的,統一按60個月計算。除因病、因災等原因經本人申請可在次年補繳外,養老保險費原則上不得補繳。因病、因災等原因在次年仍未繳納的,以後不再補繳;需繼續繳費的,應重新申報繳費標准。養老保險費繳費方式可採取參保人員到指定的銀行直接繳費或由委託銀行在參保人員開設的銀行賬戶中代扣代繳等形式。
(二)集體補助
村集體對當年已繳費的正常參保人員給予的繳費補助可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村集體給予繳費補助時,應向參保人員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進行繳費補助申報,並提交經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的補助對象、標准及辦法。村集體補助資金必須一次性足額繳納,並從資金到賬之月起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
(三)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實行不繳不補原則。政府補貼額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記入時間為參保人員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到賬之月。正常參保人員按規定完清養老保險費後,政府每人每年給予30元繳費補貼。其中,殘疾等級達到1、2級的重度殘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繳40元養老保險費。老年參保人員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的,政府按其一次性躉繳的繳費年限,每人每年代繳30元養老保險費。其中,殘疾等級達到1、2級的重度殘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繳40元養老保險費。
四、養老待遇給付
(一)基本養老金的按月領取條件及支付時間如下:
1.老年參保人員
(1)選擇繳費的老年參保人員,在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當年參保並在當年內按規定完清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的,從開展試點之月(2009年試點的區縣,在2009年7月至8月年滿60周歲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跨年後參保或完清費用的,從完清費用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2)不繳費的老年參保人員,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按同《戶口簿》子女確定,下同)在開展試點當年內已參保繳費的,從開展試點之月(2009年試點的區縣,在2009年7月至8月年滿60周歲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礎養老金;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在試點當年之後參保繳費的,從子女參保繳費之年的1月起按月發給基礎養老金。2.開展試點之月年齡距60周歲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
(1)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且未間斷的人員,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自願選擇按達齡上年度繳費標准一次性補足到15年的,按規定完清一次性補足費用後,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不願意補足到15年的,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與基礎養老金合並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
(2)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但之後有間斷的或未在開展試點之年參保繳費但年滿60周歲前已參保繳費的,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不執行一次性補足到15年政策,應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與基礎養老金合並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
3.開展試點之月年齡距60周歲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達到15年及其以上的,從年滿60周歲起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4.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按規定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期間被判處拘役及以上刑罰或勞動教養,服刑期間或勞動教養期間年滿60周歲的,服刑期滿或勞動教養期滿後再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並從期滿之月起發放基本養老金。
(二)符合本條第(一)項規定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員,經戶籍地區縣(自治縣)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同意後,發給《重慶市城鄉居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證》。
(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構成為: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8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正常參保人員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其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確定;老年參保人員選擇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參保時繳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確定;老年人參保人員未選擇繳費的,無個人賬戶養老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所需資金從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中列支,個人賬戶不足支付時,從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獨生子女證明的父母,從領取基本養老金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已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從領取基本養老金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之後年滿70周歲的人員,從年滿70周歲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
(四)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以下簡稱領保人員),應從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次年起,每年於本人出生月份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薄及《重慶市城鄉居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證》,到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接受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核查。逾期三個月未接受核查的,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從第四個月起暫停發放其基本養老金;之後通過資格核查的,暫停發放期間的基本養老金給予以補發。
(五)領保人員被判處勞動教養或被處拘役以上刑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宣告緩期執行的除外)的,勞動教養期間或服刑期間不享受基本養老金及其調整;從勞動教養期滿或服刑期滿的次月起,按勞動教養前或服刑前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
(六)領保人員死亡後,從死亡的次月停發基本養老金。其親屬或利益相關人應在30日內將有效死亡證明提交給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並按規定領取一次性死亡補助金。逾期未提供資料導致領保人員死亡後基本養老金超期支付的,多支付的基本養老金在發給的一次性死亡補助金及領保人員個人帳戶余額中予以抵扣,不足以抵扣的,按規定予以追回。
五、個人帳戶的建立及管理
(一)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為參保人員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及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個人賬戶支出等信息內容。
(二)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按規定產生利息,由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市政府確定的個人賬戶利率計算。利息計算公式為:正常參保人員個人賬戶利息=個人賬戶年初儲存額×本年記賬利率+本年度記入金額×本年記賬利率×1/12×(12-n+1)(n為本年度資金到賬月份,且1≤n≤12)。當年有集體補助且集體補助到賬月份與個人繳費及財政補貼時間不一致的,集體補助和個人繳費及財政補貼按照本年度記入金額利息公式,按照不同到賬月份分別產生利息。領保人員個人賬戶利息=個人賬戶年初余額×本年記賬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記賬利率×1/12。其中,本年度支付月積數=∑〔m月份支付額×(12-m+1)〕(m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m≤12)。
(三)個人賬戶儲存額(含利息)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四)正常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前出國出境定居的,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本息一次性退給本人,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正常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前死亡的,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本息一次性退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無指定受益人和法定繼承人的,個人賬戶資金並入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
(五)領保人員死亡後,其個人賬戶有餘額的,應將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余額按規定進行一次性退還處理。計算公式為:退還金額=個人賬戶余額×(首次領取待遇時個人繳費本息+首次領取待遇時集體補助本息)÷首次領取待遇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續交職工養老保險一年多少錢
按自由職業者交,交繳費基數的20%,每月交500元。
鎮職工養老保險(職保)
●繳納比例:企業繳職工繳費基數的20%,職工繳8%
●賬戶管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領取條件:企業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性職工60周歲,女性幹部55周歲,女性工人50周歲),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叄』 求指導養老保險該如何續繳
養老保險續費應該是指員工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未繳納滿15年。那麼本人可持本人身份證、社保卡及身份證復印件到之前參保的社保局辦理續交手續。
養老保險不足繳費年限的補繳:
須填寫參保人員補繳申請表,送市社保中心領導審批後,到市社保中心稽核科窗口列印繳費核定通知單,然後到相應的地稅辦稅服務中心辦理繳費手續。
1、補繳超齡養老保險費的計算辦法:
調入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2(月)×(30%+超齡年限×1%)×超齡年限。
超齡年限=調入時實際年齡-規定年齡。(超齡年限中的月份數,6個月以下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
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年齡:
獲得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人員:男50周歲、女工人40周歲、女幹部45周歲;
獲得初級職稱和未獲得職稱的人員:男45周歲、女工人35周歲、女幹部40周歲。
2、補交時須提供:
勞動或人事組織部門的調令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職稱證書;
軍人配偶在異地參加養老保險且按規定將養老保險轉移到軍隊,須提供:退出現役軍人《幹部調入申報戶口證明信》復印件、軍人配偶調入本市的調動手續原件與復印件、軍人配偶本市戶籍證明復印件。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市養老保險中斷兩年如何續交滯納金是多少
帶著養老本和身份證到社保局補繳即可。
參保人補繳養老保險費的,自應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養老金領取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伍』 我養老金中途斷斷交了四年,如果要補交要多少錢
養老金中途斷斷交了四年,如果要補交28800元。養老保險是累計計算的,不是連續計算的,所以就算斷繳一段時間,後來也是可以選擇繼續繳納的。依據法律規定有工作單位的人必需依法按時足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能夠靈敏就業人員身份自願交納養老保險,中綴以後也可按政策規則自願補繳,重新就業時不補繳也能在新單位按規則繳費。假如續繳或補繳,具有本市戶籍涉農地域必需是居民戶口的靈敏就業人員,可持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社保中心個體繳費窗口辦理續繳補繳保險費。連續繳納社保和累計繳納滿15年社保,領取退休金的時候差距是很大差距。主要影響還是在於繳費基數和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影響,如果我在2000年連續繳納到2015連續繳納15年養老保險和從1995年到2017年累積繳納滿15年。兩個繳納年限相同,但是繳納時間不同,因為我們要考慮每年都在上調工資,相應的繳費基數有很大差距,從而影響我們的退休金;不過不管是連續還是累計都可以申請辦理退休。如果是4年沒交養老保險的話,我覺得你所交的數額取決於你所參加的到底是什麼類型的保險,如果你參加的是職工醫保的話,那你應該是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那種的話就需要負擔嗯企業部分的加個人部分的,也就是說一個月需要補交1000左右,但是如果是那種居民醫保的居民養老保險的話,應該按照每年280的費用來交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陸』 養老保險續交怎麼辦理
以南京為例有兩種辦法:
一、在沈陽辦個停保,沈陽社保局會出個停保的關系單類似「社會保險關系變更表」然後在北京照常規繳納養老保險,到你退休後,拿上你在沈陽停保時給你的單子,到北京的社保局,你的養老保險的年限就會這么算的:「沈陽交過的+北京交的」
這個法子的好處就是省事,但是醫療是補不上滴,因為省內省外的帳戶不同,北京的查不到沈陽的。
二、到北京社保局辦理「社會關系變更遷入表」,然後憑這個表的後置聯到沈陽社保局辦理「遷出」,再然後到到北京社社保局重新開戶連上去。
這個法子的好處就是:只要在相關規定的時間內醫保、工傷都「可能」可以補上去(相關規定時間問當地社保局)壞處就是麻煩到死
「可能」的意思就是,省內省外的帳戶是查不到的,估計還是不讓你繼的
具體還是要問北京社保局的辦事人
不過無論是哪種方法,你的養老保險是不會斷的,因為養老保險是累計的,斷了沒關系,只要在退休前最少交滿15年就行了
手續是比較繁瑣,而且你只能帶走每月你自己交的那部分,公司給你交的那部分帶不走的,如果不是急用養老金的話(交滿15年而且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建議你還是把沈陽的停掉,留在那裡,然後在北京再重新交吧。以後國家政策變更,社保金可能和銀行卡一樣,全國流通,那時你在辦理,多好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養老保險斷繳想續繳如何交
社保中斷養老保險可以續交,醫療保險中斷後的次月不再享受統籌支付資格,斷交期間其中的失業、生育、工傷就不存在了。
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在停止繳費的次月開始,就不可以享受基本醫療和生育醫療的統籌支付資格。就是補繳了續保了,醫保欠費三個月以上,需要6個月的等待觀察期,才可以享受以前同樣的待遇;生育保險中斷後,必須重新算參保時間,必須連續繳費半年(有的地方是一年),才可以享受生育保險基金統籌。
養老保險中斷後可以續交。
社保養老中斷之後可以續交,也就是允許斷斷續續的交。交夠十五年即可,只不過以前在單位的時候,單位幫您交當地去年社會平均工資的20%,個人交8%。如果離開原單位現在自己交,就需要交全部的28%。
補交養老保險有兩種方式:
一是個體補繳:由於個人原因造成的欠繳(如失業期間或兩個單位調轉等)。由個人到戶口所在區的養老保險公司個體處進行補繳。補繳標准以當年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比例為18%。
二是單位補繳:由於單位原因造成的遲繳或漏繳,需由單位進行補繳。按照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和比例為標准。
不允許企業職工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對重復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只記錄一次繳費,對與原企業尚未解除勞動關系,但本人同時又在另一個企業就業的職工,必須在現就業發工資的企業繳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養老保險怎麼續交
必須原公司辦理了社保繳費終止手續,你才可以個人繼續繳納社保費。
注意,公司應在員工辭職30日內,到社保中心辦理終止該員工繳費的相關手續,否則公司有繼續繳納保費的義務。
現在,你可以先社保中心(電話12333,或直接去管理中心),咨詢一下你的社保狀況,如果超過30日了,還沒有原單位終止繳費關系,你還是到原單位溝通一下,拖下去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
原單位終止繳費手續後,戶口在當地的,到戶口所在街道辦理(掛人才中心的,到其職介所辦理),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個人獨立繳費。或者到新單位後,由新單位繼續繳費即是了。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8)養老保險續期收費擴展閱讀:
一、社保繳費比例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二、社保「一增一減」成亮點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42億人、1.96億人、2.39億人;
全年三項基金總收入為5.6萬億元,同比增長15.28%,總支出為4.87萬億元,同比增長16.08%。社保卡持卡人數達到12.27億人。進一步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
「委託投資的省份和基金委託規模都進一步擴大。」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截至2018年底,累計已有17個省區市委託投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8580億元,已經到賬的資金達到6050億元,在這17個省區市裡面,有9個啟動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委託投資,合同金額是773億元。
「特別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工作取得了實效。」
盧愛紅指出,2018年,人社部還協調相關部門制定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明確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享受免徵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先征後返等優惠政策,有力促進了基金的投資運營,為基金的保值增值發揮了很大作用。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重要突破。「建立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邁出全國統籌的關鍵一步。深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繼續實施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費率政策,全年為企業降低成本1840億元。」盧愛紅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增一減」是2018年社保成績單的突出亮點。
加法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啟委託投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走上增量擴容階段,並依靠資本運作走上自我增值良性軌道。
「減法方面,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成果顯著,也為下一步『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