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2上調養老金多少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所以2022年養老金基本確定會繼續上漲。根據媒體的報道,預計4月份開始,全國各地將陸續公布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每年養老金的調整情況,和經濟發展、社保基金結余、當地工資和物價水平等因素有關。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養老金上漲的大趨勢是不變的,至於具體的調整幅度,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消息,有消息指出今年的漲幅為3%。
B. 2022年農民的養老金真的要漲嗎
是的,農村養老金上漲4%-5%。預計2022年養老金將上漲4%-5%。根據近兩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2020年養老金上漲5%,而2021年養老金上漲4.5%,因此,2022年的增長幅度預計將徘徊在這兩個數字之間。農村養老金是我國針對農業戶口的農民,實行的一項優惠養老補貼。同時也設立了一項農村養老保險,現在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統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一、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
二、個人養老金領取所需材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C. 養老金上漲在即,難道不是按統一比例增長的嗎那是怎麼算的
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通知已經發布,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上年度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雖然說各省要制定自己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但是各地的調整比例和水平比例,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
有一些不要解養老金調整政策的人,可能會疑惑,是不是簡單的每人養老金增加4.5%呢?不是的。
養老保險制度是 社會 的基礎保障制度之一,它是國家轉移支付收入的手段之一,具有調節 社會 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因此,我們的養老金調整在經過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調整方式。按 養老金水平進行一定比例的調增只是掛鉤調整中的一種調整方式之一 。
首先,是定額調整部分,人人增加相同的錢數 。2020年各地的定額調整部分一般都在40~60元左右。這種調整貫徹的是公平原則,但實際上也是對養老金水平較低人群的一種照顧。比如說甘肅省2020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55元,養老金1000元的人增幅就高達5.5%,養老金5000元的人只能增加1.1%。
養老保險制度能夠得以有效運營的基礎,主要還是整個 社會 籌集繳納的 社會 保險費供養已經退休的老年人。如果沒有養老金待遇的激勵機制,人們都會選擇繳費15年、按最低基數繳費就停保了。即使是由企業強制繳納的部分,沒有激勵機制也會大大增加國家 社會 保險費的徵收成本。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政策制定是需要統籌考慮的。
因此,今年養老金調整的通知中,國家仍然強調要進一步強化激勵機制,提升掛鉤調整所佔的比重。掛鉤調整主要包括按養老金水平掛鉤和按養老金不同掛鉤。
按養老金水平掛鉤就是按照上年度本人養老金的一定比例增加,一般只佔總體調整額度的20%~40%。
按繳費年限調整,主要是每年繳費年限增加一定金額的基本養老金。一般是每年繳費年限增加1~3元,像江蘇、浙江等地繳費年限越長增加的標准還越高,這也是鼓勵大家長時間繳費。
傾斜調整部分,主要針對的是高齡老人和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進行傾斜照顧。主要原因還是高齡老人退休時,當時的工資水平和養老金水平較低,為了公平起見也應當進行適度傾斜。這一點所佔比例不多,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尊老敬老美德的一種體現,大家是普遍支持的。
這就是每年養老金調整時,一般包含的各種調整方法。這也是國家統籌考慮了多方面需求,而綜合制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國務院已經發布文件,明確2021年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第17連漲」,總體增幅為4.5%。
但是,這個4.5%的漲幅只是一個總體增幅,並不是說所有人的養老金都能增長4.5%,肯定是有的人增長不到4.5%,有的人增長超過4.5%。自己的養老金能夠增加多少,也不是簡單地用自己的養老金乘以4.5%來計算的。
目前,各省還沒有公布2021年具體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以前年度的調整方案,來看看養老金上漲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各省歷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調整通常是採取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 的辦法。
有的地方是給所有退休人員按照統一的標准增加定額,而有的地方是區分不同情況來確定調整定額。比如,2020年,福建省的定額調整所有退休人員是每人每月增加55元。而湖北省則是按照退休時間來分檔確定調整定額,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每人每月增加45元;1996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以上介紹的是養老金增長計算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即,養老金增加金額=定額增加+繳費年限掛鉤增加+養老金掛鉤增加+傾斜增加。具體怎麼計算,還是要等待各省出台具體的調整方案。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定額調整部分、與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以及適當傾斜部分調整的定額標准越高,對領取養老金低的退休人員更有利,有利於提高增幅;而與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的調整比例越高,則對領取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更有利,有利於提高增幅。
不應再繼續擴大雙軌制帶來的差距了,包括不能對絕對值差距的繼續擴大。
別人是不是統一比例增長不知道,17年上漲5.5%是漲夠了的,18年、19年、20年都沒漲夠5%,今年4.5%不知能不能漲夠。
退休金是退休老人後半生的大事,要沒有意見是不可能的,盡量到大多數人滿意就行。如果要減單就按人頭加,和高鄰補助一樣加就行了。因為工資基數在退休是就以經根據各自的情況拉開了差具,不要最將差具拉大這是組織部門可以做到的。
四川不是按統一比例長的。往年中人長1.7%,老人長2.7%,然後繳費年數,70歲以上等等。
不管怎麼算基本都是按百分比增長,如果有其他微弱調整那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計的。——可問題是物價是不認人的,不會因為你高貴就漲得多你低賤就漲得少……
D. 養老保險漲價多少
從2022年2月透露今年養老金上漲,到3月份大會的確認、5月份人社部發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6月初確定調整補發到位時間是7月底,再到7月份31個省市養老金調整補發工作的結束,前後歷經5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在退休人員的期待、期盼、等待、贊美聲中落幕了。在本年度的養老金調整過程中,注意8個細節,事關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金額。
第一,養老金漲幅的上限為4%
漲幅直接關繫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水平,退休人員自然希望漲幅越高越好,但漲幅又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上漲幅度、養老金替代率及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等諸多情況的影響,4%的漲幅也是綜合考量的結果。
第二,養老金漲幅的基數
漲幅確定後,漲幅基數就很重要,同樣的漲幅,基數不一樣,實際上漲的金額就不一樣,比如,在漲幅均為4%的情況下,3000元的基數能上漲120元,而5000元的基數可以上漲200元,顯然,基數相差越大,上漲金額的差距就越大。人社部確定的漲幅基數是以2021年月人均養老金為基數。根據權威媒體求是網的發布,2021年月人均養老金水平是2987元,這就意味著2022年人均上漲養老金的上限是119.48元。
第三,養老金掛鉤調整的基數
養老金調整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其中掛鉤調整中的基本養老金掛鉤,是以上年度12月份個人基本養老金為基數進行掛鉤的,與人社部確定的養老金調整基數不是一碼事,前者只是養老金調整的一部分,後者是養老金調整的整體水平。
一般來說,在沒有特殊增減養老金的情況下,年平均月基本養老金與年底12月的養老金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出現預發養老金的調整補差,就會出現月均養老金與12月份養老金不一致的情況。這一點,退休人員要注意區別。
E. 北京市退休人員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一、定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
(一)與繳費年限掛鉤
2021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於不足整年的余月數,每月增加0.2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
按照退休人員2020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20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786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5786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5786元(含)以下每人每月增加55元。通過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關於2021年調整本市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一、定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
(一)與繳費年限掛鉤
2021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於不足整年的余月數,每月增加0.2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
按照退休人員2020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20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786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5786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5786元(含)以下每人每月增加55元。通過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
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後低於5841元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僅限於調整前月養老金水平在5786元以上的退休人群)。
例如:趙大爺,64歲、繳費年限37年,基本養老金為5790元/月。按照對應標准,應上調20元,與原養老金相加為5810元。但2020年12月養老金低於5786元的人員上漲55元後,部分人員會達到5841元(5786+55),高過趙大爺的5810元,所以再對趙大爺提高31元,使他達到5841元。在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中,趙大爺實際每月增長51元。
2021年調整,趙大爺每月共增加212元,調整之後基本養老金為6002元/月。
F. 2021年養老金上調多少
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4.5%。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G. 2022年河北養老金漲多少
河北今年定額調整部分,每人每月增加了46元養老金,去年河北的退休退職人員,養老金定額上調是增加49元,2022年比2021年少漲了3元。相比其他省份的定額調整方案,河北上調額度比較高,而且相比去年,在定額上漲部分的下調額度,也比其他省市低些,影響不大。
一、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
二、個人養老金領取所需材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H. 養老金上漲計算公式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計算如下: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2、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I. 2022年養老金上調多少
2022年7月16日,人社部和財政部正式發文,公布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養老金上漲4.5%。
J. 2022年退休金漲幅是多少
各省市會結合個人繳費時間、本人基本養老金、工作性質和檔案年齡制定養老金調整方案,最終有些退休人員實際漲錢比例可能會超過4%,有些人也可能低於4%,所以目前不能准確計算企業退休人員的漲錢金額,只能計算出平均數據。各個省市的平均調整比例最高不能超過4%,在調整比例一定的情況下,人均養老金水平越高的城市,人均漲錢金額越多,反之,則更少。
一、退休金即養老金。養老金的領取條件如下:
1、退休之前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
3、沒有受到刑事處罰。
二、退休金領取流程如下:
1、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前一個月,應向單位經辦人提交當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養老金領取卡之用)、個人照片(辦理退休證用)等材料;
2、經辦人依據當事人具體情況填寫退休審批表,連同當事人檔案於退休當月提交給社保機構,由社保機構予以審核,審核通過後計算其具體養老金並發放批文。
3、經辦人將辦理好的退休證、銀行卡等轉交退休當事人即可完成退休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