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事業養老金十年過渡

事業養老金十年過渡

發布時間:2022-09-05 10:04:14

㈠ 事業單位,2025年退休,還有過渡養老金這項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早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沒有絲毫懸念的問題,屬於常識范圍內的一個基本概念;但也是一個看似簡單明了,卻有不同認知與解讀的一個實際問題。應該說,事業單位也擴大到行政單位在內,2025年退休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這項目嗎?我給出的明確回答是:肯定有的,必須有的,沒有了過渡性養老金這個項目,那就真正奇了怪了!

總而言之,到2025年時,也就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十年過渡期結束以後,可以肯定的講,若有到站辦理法定退休手續的,那必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無疑了。退休中人因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他們必有視同繳費年限需要轉換與合理補償,那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們與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一樣,也就必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合理補償項目不可,這應該是確定無疑的必然結果!

以上是個人的分析和見解,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㈡ 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為什麼有個十年過渡期有必要嗎

事實上,10年過渡期不僅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後確立的,也是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時確立的一定過渡期。當然具體國家不清楚,一般從省市就清楚了。當時的過渡期是五年。 設定過渡期的意義其實主要是為了新舊養老待遇方式的順利銜接和過渡。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影響養老待遇的因素逐漸包括過去的工作水平轉化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退休年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導致很多人願意推遲退休的情況。 事業單位管理及相關退休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值得期待。

㈢ 國家養老金改革十年過渡期從什麼開始的

自2014年10月起。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十年過渡期,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實行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自2014年10月起,過渡期為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通知 》
人社部發[2015]28號
三、准確把握《決定》的有關政策。
(四)關於「中人」的過渡。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簡稱改革前,下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次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N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
Gn-1:參考第n-1年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新辦法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經+個人賬戶養老金。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經=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各地根據測算形成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務職級(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相對應的視同繳費指數(樣表詳見附件),工作人員退休時,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等確定本事視同繳費指數。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實繳;
Xn、Xn-1、... X2014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至2014年相應年度本人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Cn-1、Cn-2、... C2013為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應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N實繳為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
2.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度系數。 其中,過渡系數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過渡系數保持一致。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級地區統一確定。
3.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4.職業年金計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㈣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並軌後10年過渡期內提前退休劃算嗎

如果自己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並軌後10年過渡期內提前退休時不劃算的,因為現在的養老金講究自己多繳費,那麼自己就多得養老金,自己交納的時間越長,那麼得到的養老金也越多,選擇的檔次越高,自己得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自己在過渡期內提前早退休,那麼也是十分不劃算的,所以自己確實需要再多干一些時間再退休。

㈤ 天津事業單位過度十年啥時補發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來說,養老金實行的是新老辦法對比的政策。同時是設置了十年的過渡期,從2014年10月1號開始,一直到2024年,如果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那麼第一年就補發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20%,依次類推,一直到2024年,十年過渡期結束補發百分之百。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㈥ 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和發放,你知道有什麼變化嗎

10年過渡期結束以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和發放,會有什麼變化呢?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一直到2024年9月份,這10年期間的退休事業編制人員都被稱之為中人作為中人來說,他的養老金計算確實有些特殊,採用了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保低同時還會有一部分過渡性的補償養老金,根據你所退休的年限來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發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不能「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了。但這些「中人」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會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並且還有職業年金可領。

㈦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年過渡期之後,中人還是中人嗎為什麼

謝謝題主的邀請!

然而對於10年過渡期尚未結束,當然對於有些地區己經開始了對十年過渡期的處理,哪么究競對己經處理好的中人過渡期,是否還叫中人嗎?

情況是這樣的,由於什麼叫中人?而對於事業編制人員即是2014年前參加工作的事業編制人員,即叫著中人,而在2014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即算是新人。至所以要採取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而新人都得採取新辦法,哪么對現在的中人辦理退休手續,即還是用的中人過渡期所預發退休養老金,也就是說,基礎養老金 視同繳費 個人帳戶余額 職業年金 最後等於現有的退休金。實質是四部分組成。哪么通過十年過渡期的重新計算,簡單地講,對過去的計算方式作了一個重新計算,而對中人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僅是限高就低的原則,這樣起現了,更合理,更公平。

至於對十年過渡期過後,中人的代名詞,己經結束,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中人即指2014年前參加工作的這部人,而對於2014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即是新人了,哪么對於新人的 社會 養老保險繳費即採取與企業員工的繳費又是一樣的。至於對辦理退休手續時,即跟實際繳費關系非常之大,所以說,對新人的社保繳費即採取多繳多得,少繳少得,更映得 社會 保險繳費的重要性。而且也是發展的一個趨勢!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過渡期滿之後,是不是「中人」,是由「中人」的特點決定的!

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即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的2014年10月1日(這一天也叫臨界點)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養老保險分為三種人:「老人」、「中人」、「新人」。

「中人」是隨著其特點的產生而產生。那麼,「中人」的特點有哪些呢?

就是因為這些特點, 「中人」永遠是「中人」,變成其他人的可能性就是零!也就是說,一旦確定了「中人」的身份,一直到老,都是這樣的一個身份。

十年過渡期之後,中人還是中人,不過是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發養老金了,但還是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大家好,分享社保知識,我是思之想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十年過渡期之後,中人還是中人嗎?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中人的定義,所謂中人,是改革之前參加工作,改革之後退休的人。

什麼改革?就是2014年10月1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要開始繳費。

所以也就是說,2014年10月1號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的人,就屬於中人。

為了確保改革的順利實施,設置了一個十年過渡期的政策。過渡期內,執行新老辦法對比,保低限高,確保中人的養老金待遇不降低。

在過渡期的第一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補發20%,第三年補發30%,第四年補發40%,以此類推,到2024年補發100%。

也就是說,十年過渡期之後,中人的養老金補發100%,就是完全按照新辦法來計發養老金了。

所謂的新辦法,包括兩大部分待遇,第一筆錢是基本養老金,第二筆錢是職業年金。

其中基本養老金,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之上,會再根據視同繳費年限的長短,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其實對於中人來說,雖然十年過渡期結束了,但他們依然是中人,只要是改革之前參加工作,改革之後退休的人就屬於中人。

對於中人來說,不僅僅是有十年過渡期的標志,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視同繳費年限,會有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所以只要有過渡性養老金的話,一般就是中人。而對於新人來說,由於是在改革之後才參加工作並且退休,所以他們是全部是實際繳費年限,沒有視同繳費年限。

十年過渡期,只不過說是一個特殊的安排。有人覺得只有2014年10月1號到2024年的退休的人,才屬於中人。十年過渡期之後就不是中人了,而是新人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是不正確的。

總結一句話,十年過渡期結束之後,中人還是還是中人,因為他們是在改革之前參加工作,改革之後退休,是有視同繳費年限,而且會發放過渡性養老金的。新人就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你現在明白了嗎?歡迎留言分享。更多社保問題,歡迎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中人,是指事業單位參加 社會 保險後,自參加之日起十年,也就是2014年10月底到2024年10月底退休的這部分人。

退休待遇核算與老人有一定區別,老人是按照級別職級領取退休金,新人是按照繳納的 社會 保險拿養老金,中人是介於中間,簡單的理解就是待遇與老人基本一樣。你就這么理解就行了。具體的政策的原話我也懶得去復制。。

你這個問題太偏了,事業單位的人事又有幾個會來答題啊。給點個贊吧

10年過渡期結束之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原來屬於中人的肯定還是中人,10年過渡期內參加工作的工作人員,他們屬於新人而不是中人。

中人概念與定義十分明確,它的時間范圍也十分清楚。中人身份與並軌時間密不可分,與10年過渡期沒有必然的聯系,但10年過渡期內退休的必是中人。

中人是一個特定的 社會 符號,是具有鮮明 歷史 范疇的政策概念。以2014年10月1日並軌時間為界限,中人經過漫長的 歷史 演進,到本世紀中葉以後,才會逐漸退休完畢,真正退出 歷史 舞台!

10年過渡期是一項保護措施,主要作用是防止老人,與中人待遇不致大起大落,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確保中人平穩過渡,在待遇上不吃虧。這與能否被認定為中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年過渡期之後,中人還是中人,這個結論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這是因為10年過渡期,是具有特定價值與既定內涵的,它不是認定與區分中人的 社會 標准,它與中人概念完全是兩碼事!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年過渡期之後,中人就沒有了它的實質。

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是養老金並軌時期的產物。是養老金雙軌制向單軌制過渡的過程,按照官方的說法就是合理銜接,平穩過渡,十年過渡期之後,中人將是一個時代的概念。

在2014年10月1日前我國的養老制度是雙軌制,企業單位職工養老金進入 社會 保險統籌,退休後養老金由社保支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沒有進入社保統籌,退休後養老金由財政支付。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養老金雙軌制阻礙著 社會 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影響著 社會 的公平。2015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文件,並出台了實施細則。時任人社副部長胡曉義對文件做了解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14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為老人。2014年9月30曰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一2024年9月30日之間退休的為中人。2014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202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為新人。並規定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實行過渡期養老金,過渡期為十年(2014年10月1日一2024年9月30日)。

過渡期養老金計算方法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十年過渡期之後,按照新辦法計算,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由此可見,中人過渡期之後,就再不具備應有的實質,中人只是一個概念。

樓主您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年過渡期之後中人還是中人嗎?為什麼呢?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事業編制人員,那麼基本上他們都是屬於事業單位的中人,並且為這一部分事業單位的中人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的十年之內退休的人員,都是可以享受到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

而且10年過渡期之內退休的事業單位中人他們養老金的計算辦法是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也就是說是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的,老辦法就是以往的事業編制人員的計算方式採用的是自己的職務工資,職稱工資和崗位工資來確定的,那麼新辦法將採用現行的企業單位人員計算方式,也就是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這樣的條件來確定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10年過渡期之內的事業單位中人,那麼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對來說是比較特殊的十年過渡期之後,那麼也就是在2024年9月份以後所有的事業單位中人將全部退休,那麼這個時候再退休的事業編制人員就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新人,事業單位新人的計算辦法將完全採用新辦法,也就是和現行的企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計算方式相一致,所以說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2019年已經過去,2024年也很快就會到來,這也意味著「中人」的過渡期很快就要結束, 但這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的身份不會有任何影響!

「中人」,指的是在機關事業單位 養老保險改革以前參加工作,改革以後退休 的這部分人員,並且確定為「中人」以後,一輩子都是「中人」。

雖然國家規定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這10年為「中人」的過渡期, 但過渡期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保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順利進行。

在改革以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領取的是退休金,並且是按照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 這是老辦法 。

而在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並軌,實行的也是 社會 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退休人員領取的將是養老金,和企業人員一樣是通過一定的公式計算得出的, 這是新辦法 。

而因為「中人」在改革前是沒有繳納社保的,個人賬戶中是沒有錢的,直接套用新辦法,那麼「中人」的養老金會明顯下降。為了保證「中人」的利益不會受損,國家確定了10年過渡期,這期間退休的人員, 其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

這才是過渡期的意義, 所以「中人」相比「老人」和「新人」,會多發一項過渡性養老金 。

而在過渡期後退休的人員,是不是「中人」就要看參加工作的時間了 。如果是在2014年10月以前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那麼還是屬於「中人」;如果是在2014年10月之後參加工作的,那麼就屬於「新人」。

按照正常大學畢業22歲進入體制內工作,那麼最早的一批「新人」退休都要在2052年,而如果國家延遲退休年齡,那麼還要更遲,所以說 近幾十年退休的人員都是屬於「中人」!

中人,是指事業單位參加 社會 保險後,自參加之日起十年,也就是2014年10月底到2024年10月底退休的這部分人。

退休待遇核算與老人有一定區別,老人是按照級別職級領取退休金,新人是按照繳納的 社會 保險拿養老金,中人是介於中間,簡單的理解就是待遇與老人基本一樣。你就這么理解就行了。具體的政策的原話我也懶得去復制。。

估計到時候還要核算,2024退休的和2025退休的不會有很大的差距。利用這幾年的時間會拉平差距。

㈧ 為什麼事業單位退休中的人,養老金要設置十年過渡期呢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往往要先推行後出文,通常是有了公司養老保險規章制度做為參考,最基本的目地或是要把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繳納養老保險改革創新的范疇當中,將以往退休制度中出現的雙軌變為單軌制,也是中國養老保險政策改革的最終目標。

依照這種觀點,2024年10月之後退休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計算是完全按新方法進行計算的,不會再和老辦法掛勾和比照,盡管也有視同繳費年限,也需要測算過渡性養老金,但視同繳費年限是繳費年限的范疇之一,過渡性養老金也是新方法計算的養老金的構成部分。但凡依照新方法計算養老金得人,都應當歸屬於離休新手。

總的來說,對於在十年緩沖期內辦理退休的人員,歸屬於退休中人,這個部分由於有國家人社部發(2015)28文檔做為政策依據,大夥兒的立場都是一致的。

異議比較大202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人,有的人認為是人士,有的人認為是新手,依照養老保險計算方法來衡量屬於離休新手,依照也有視同繳費年限和過渡性養老金來衡量歸屬於退休中人。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閱讀全文

與事業養老金十年過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陽明其實活了80歲 瀏覽:794
50幾歲的人如何鍛煉養生 瀏覽:791
長壽的壽的組 瀏覽:442
怎麼算養老金上漲 瀏覽:977
春節體檢提前准備多久 瀏覽:136
久卧鋪老人掉黃色粉是什麼病 瀏覽:592
養生筷子灸怎麼做法 瀏覽:904
老年人公糧 瀏覽:569
靈活就業醫保和養老哪個重要 瀏覽:16
老人經常低溫怎麼回事 瀏覽:545
80歲老人平血找不道願因 瀏覽:449
寶山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521
養生行業如何招聘 瀏覽:717
農村養老保險女的多少歲時領取 瀏覽:803
健身環老年人 瀏覽:17
父母持證上崗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25
老年人表情包製作 瀏覽:842
當父母突然不管你了意味著什麼 瀏覽:706
加盟養老院連鎖30萬 瀏覽:653
社保的退休標准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