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務員的養老金怎麼規定的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內容包括三部分: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按社保利率計算的利息。很明顯,新政策將把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的去除。
2、繳費比例:該部分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3、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② 以前公務員不扣養老金,現在公務員用不用自己交養老金
兄弟,你就知足吧,沒被改成企業就不錯了。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在機關里本來回就是不同的群體,享受的答待遇本來就不同
行政編不用繳納養老金,這是等於是一部分隱形收入,財政把這部分收入扣下來了等於。
養老金改革,事業編制是軟柿子,當然最先被改。
這沒什麼公平不公平的,這就是現實,只能說,是你的期望值太高了。
③ 公務員為什麼不用交養老金
《社保法》第十條規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就是說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參加全國統一的社保制度,國務院將為他們單獨制定另一套相關的『規定』。公務員無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只要到了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在職期間工資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拓展資料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改革的范圍
本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④ 公務員個人怎麼交養老保險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根據《決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專險費將由單位和個人分別屬按照工資的20%和8%共同負擔。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社保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決定》的亮點之一在於明確了機關事業單位實行和企業職工相同的繳費費率,即單位20%、個人8%;其二,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也就意味著,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退休年齡越早的職工,領取到的養老金待遇水平就越低。再者,《決定》提到,「機關事業單位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也就是說,今後職業年金制度將被強制性建立。
⑤ 為什麼公務員個人不用繳納養老金
兄弟,你就知足吧,沒被改成企業就不錯了。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在機關里本專來就是不同的群體,屬享受的待遇本來就不同
行政編不用繳納養老金,這是等於是一部分隱形收入,財政把這部分收入扣下來了等於。
養老金改革,事業編制是軟柿子,當然最先被改。
這沒什麼公平不公平的,這就是現實,只能說,是你的期望值太高了。
⑥ 公務員能否自己買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享受雙份退休金
社會保險具有唯一性,公務員不可以自己另買社會保險中的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後不可以享受雙份基本養老金。但可以參加商業保險,退休後在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上,按照商業保險合同約定領取養老金。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
人社部規〔2016〕5號
五、關於重復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處理。《暫行辦法》實施之後重復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參保人員,由本人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協商確定保留其中一個養老保險關系並繼續領取待遇,其他的養老保險關系應予以清理,個人賬戶剩餘部分一次性退還本人。
⑦ 2019年考上公務員,之前的自己繳養老保險怎麼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考上公務員後之前,你原來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內年限認定為工齡容,與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退休時如仍在機關工作,則按機關事業單位的辦法計發養老金。
考上公務員後,會按公務員單位所繳的養老保險標准補交。
⑧ 公務員辭職後可以自己交養老保險嗎
1、可以的,養老保險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如果滅有單位繳費版,只有自權己交的是需要繳全部的,是比較多的;
2、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⑨ 公務員交養老保險嗎
公務員交養抄老保險。
根據《中襲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9)公務員自己交養老金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⑩ 公務員可以像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一樣辭職後自己交養老金嗎
可以,但是以前公務員都沒有交社保,有年限但是沒有繳費基數,不知道以後退休工資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