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決我國養老保險空賬運轉的問題
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世界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史上是一個新的嘗試,但也面臨著如何處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關系的難題。目前這部分社會統籌資金不足以支付同期的基本養老金,不得不動用個人賬戶資金,導致個人賬戶空賬運轉,根本不能積累。原因如下:現行的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具體操作時可以概括為「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即在新制度實施時己經辦理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仍按原來的辦法發放養老金 。對新制度實施前己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稱為「中人」則按照「新舊模式平衡銜接,待遇水平大致平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確定一個過渡性的養老金;新制度運行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稱為「新人」)直接適用新制度。但是,由於在上述新舊制度轉換過程中, 「老人」所需的養老金和「中人」所需的過渡性養老金在資金來源上並沒有按照理論上所闡明的「由國家全額承擔」,而是期望通過加大企業統籌費率的方式逐步將其消化,因此,在退休人員不斷增加和企業拖欠養老保險費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無論社會統籌部分的資金,還是個人賬戶的資金都用作現付現付,用於支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因而,在實踐中個人賬戶沒有形成積累,造成個人賬戶「空賬」運作。即便如此,幾年來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始終收不抵支。據統計,1997年全國有16個省的養老基金當年收不抵支,1998年擴大到21個省,1999年增加到25個省,2000年僅上半年就有19個省當期收不抵支。有些省的養老基金連續幾年出現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增大。許多市(縣)在新制度實行以前的養老資金積累巴基本用完。2000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動存款結余只有947億元,而同期全國個人賬戶空賬規模己超過1000億元。
保證個人賬戶資金的實帳運行和保值增值
目前,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無積累資金,屬於空帳運行。我們建立個人帳戶是為了應付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現收現付制難以解決的支付危機,因此,即使社會統籌部門的資金不足以支付當期的養老金,也不能動用個人帳戶的資金,而應想其他辦法解決。不然,不僅會造成個人帳戶空帳運行,造成將來養老金的支付危機,而且會降低人們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信心,造成不繳、少繳或漏繳。因此,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應分帳管理,要做到分帳管理,最好是兩種基金應當由兩個相互獨立的主體分別掌握、獨立運營,才能徹底防止個人帳戶空帳問題。從國際的經驗來看,統籌基金採用現收現付制,可由政府管理;個人帳戶基金運行復雜,保值增值要求較高,可由市場主體來管理,比如說可以成立股份制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個人帳戶基金。智利的養老金制度由於實行個人賬戶民營化,在養老保險這個人們普遍認為市場機制不能發揮作用的領域,成功地導入了市場運作機制,創造了近20年來養老基金投資回報率平均為11.3%的佳績。
B. 社保基金有結余,養老金確虧空萬億,到底什麼意思啊
社保基金有結余,是指從有社會保險以來,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減掉已支付出去的基金後,還有剩餘。
養老金虧空:我國實行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統籌相結合的方式,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理論上應該存到個人賬戶中,但現在這筆錢不足。
舉例說,社保累計收取了100億的養老保險費,這些年支付了80億的養老金,則社保的養老基金結餘20億元,但應該存入個人賬戶30億,而現在只有20億,則虧空10億。
C. 養老金的缺口與空賬
2012年12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城鎮職工養老金收不抵支省份達14個,收支缺口達767億元,高於2010年。
報告顯示,在32個統籌單位中(31個省加上新疆兵團),如果剔除財政補貼,2010年有17個收不抵支,缺口達679億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雖然減少到14個,但收支缺口卻高於2010年,2011年達767億元。《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
養老金缺口在哪裡呢?缺在個人賬戶。養老費有兩部分組成:個人和企業分別按照職工本人上年工資總額的8%和20%繳納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基金的保險費為個人繳納的8%,企業繳納的20%全部劃入現收現付的統籌基金,但是實際運行中,個人賬戶基金被用於社會統籌賬戶的資金支出,出現了「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的問題。
2015年6月30日,人社部發布的「2014年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顯示,在剔除財政補貼後,全國養老金「虧空」正在逐年擴大。而2015年在全國30多個省份中,其實已有18個省的養老保險征繳收入是大於支出的,其中又以黑龍江的「虧空」最大。
2015年底,財政部公布了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數據。總體上看,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余超過5萬億元,「家底」還是很厚實。2014年,本年收入23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18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本年支出197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19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4%。本年收支結餘3476億元,年末滾存結餘30376億元。 第一原因就是轉製成本。1997年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確立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由現收現付制過渡到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這時就有兩類人的養老金存在了問題,一類是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他們沒有個人賬戶。另一類是改革前參加工作而改革後退休的「中人」,他們的個人賬戶建賬時間短。而政府不能讓這兩類人因為制度轉化而無法領足養老金,所以直接挪用在職職工的個人賬戶資金,導致了個人賬戶空賬運行。
第二個原因就是人口老齡化。中國早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來自金羊網數據,到2020年60歲以上老人占社會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18%,到2034年將達到22.8%。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的階段,人口老齡化沖擊下中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我國財政造成巨大的負擔,從2017年起養老金要求的財政補貼將持續上升,至2050年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當年財政支出的20%以上。
第三個原因就是較為單一的投資渠道。養老金投資渠道非常狹窄,除了銀行和國債,幾乎沒有其他渠道。而我國的存款利率總體上不敵通貨膨脹率,實際為負利率的銀行存款處於貶值狀態。而大部分投資國債,也只是投資中短期的,真正能實現增值的長期國債處於空白。
除了以上三方面原因,企業中拖欠、拒繳現象嚴重;社保體系改革前,國企未能足額為國企員工繳納養老金;養老金挪用等也是造成空賬的原因。 第一,足額徵收並擴大徵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參保的企業數量逐漸增加。由於中國養老保險的繳費率高,導致應該繳納養老金的企業逃避規定的養老繳費支出,由於近幾年政府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參加統籌的積極性也正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國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正逐步提高。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決定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年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到012年9月底,城鄉參保人數達到4.49億元,參保率超過83%,其中領取養老金人數達到1.24億人,發放率超過95%,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覆蓋面最多,受益面最廣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險體制初步形成。
足額徵收並擴大徵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參保的企業數量逐漸增加。另一方面,中國養老保險的覆蓋率逐步提高。
第二,做實個人賬戶。首先要界定個人產權。這是做實個人賬戶的前提。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賬戶「混賬」管理。這就為社會統籌賬戶挪用個人賬戶資金提供了制度漏洞。個人賬戶「空賬」不能激勵人們繳費積累個人賬戶,有回歸到現收現付制的危險。個人賬戶資金是來自個人繳費,用於職工個人退休後養老金支付,具有完全積累性質。社會統籌賬戶資金來自企業繳費,用於現有退休職工養老金支付,具有現收現付制性質。不同資金來源和性質的賬戶應該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政府應當明確個人賬戶產權歸個人所有,任何部門都不得擠占挪用,個人有權選擇競爭性的基金管理公司為其投資。這樣做可以保障個人賬戶基金的安全性,使「統賬結合」真正落到實處。目前我國政府一方面要給個人賬戶適當補貼,另一方面要加大個人賬戶的資金投資運營,盡快縮小缺口。
第三,繼續推進國有股劃撥工作。2009年印發的《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中詳細介紹了國有股轉持的含義和具體方式。國有股轉持是指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時,按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將上市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將國有股及國有企業利潤作為全社會的資本收入進行分配,可以統籌社會財富,補充社保基金的資本金,有利於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是多種渠道籌集社保基金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金缺口的實際行動。然而,在當時統計的131家符合轉持條件的公司中,截至到2010年3月履行轉持義務的只有57家。因此,政府應該繼續出台相關細則,解決存在的操作問題。
第四,擴大養老保險金投資范圍。人社部2012年4月25日召開2012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模式、管理機制、政策措施等進行深入研究,抓緊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促進基金保值增值,維護廣大參保人的切身權益。
2011年底以來,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等人多次呼籲養老金入市。2012年廣東省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1000億元委託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這里需要注意的有:一是廣東的養老保險基金積累結余比較多,將1000億元委託全國社會保險保險基金理事會運營。二是它是委託運營,委託期是兩年。三是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國的基本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管理辦法,要對委託投資運營的問題進行統一的調整。四是投資運營是經過嚴格的程序。養老金入市應該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
養老金要想提高資金運用的收益率,又想保值增值,必須進行多元化的投資。投資組合理論研究在不確定結果的條件,理性的投資者應該怎樣作出最佳投資選擇,把一定數量的資金按合適的比例,分散投放在許多種不同的資產上,以實現投資者投資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標。當投資組合中既包括股票、債券、存款、基金等金融資產,又包括房屋、土地、商品等實物資產時,一般被稱為資產組合。投資實踐表明:即使是由兩種完全正相關的金融資產構建的組合,在大多數情況下其標准差也比單項金融資產要小。
第五,延長退休年齡。這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辦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不逐漸延長退休年齡,工作周期在人的一生中便會持續縮短,將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資源投資浪費。勞社部發〔1999〕8號通知指出: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2012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延遲退休主要是應對養老金不足的問題,有專家測算,退休年齡每推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就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億元。人社部稱推遲退休年齡勢在必行,對不同群體差別對待,小步慢走地推行。
在我國加快走向老齡化的情況下,養老金危機難以迴避。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根據我國實際,結合財政、金融和稅收體制改革,制定並健全適應我國的有關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資金來源、運用方向、增值渠道、收支程序、政策監督等都要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規范操作行為,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社會養老金的缺口問題。
D. 養老保險空帳是怎麼一回事求答案
不過,復中國養老保險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很多,內情復雜,不是「空賬1.7萬億」可以概括的。把空賬規模說得更驚悚恐怖的有的是,世界銀行「9.15萬億元」的說法便是一例,不過那是到2075年一年年逐漸積累的。國內專家類似的計算數字有10萬億、12萬億,等等。 上述「空賬」說,有個前提條件,即個人賬戶的確實存在並具有私人產權。如果這個前提條件稀里糊塗,就正應了那句笑話:「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當然,一般來說,不用擔心出現所有參保者一起去擠兌個人賬戶中的錢的「事件」。實際上,參保者的想法只是,到了退休年齡能拿到一份名義上是「社會統籌+個人賬戶」的退休金,而且這份退休金如果實在太低,政府還會漲上百分之幾。如此,養老保險的資金鏈就不會斷裂,所以從個人賬戶角度說,就不會出現危機。 以2010年實際情況為例,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是13420億元,這筆錢來源有二:其一是「征繳收入」,11110億元;其二是「各級財政補貼」,1954億元。
E.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帳運行是什麼如何看待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帳運行是什麼?如何看待~
說明養老保險帳戶裡面是沒有資金的,這已經有所報道,而且是真實的.
而現在的養老人員為什麼有退休工資,不是現在還有許多年輕人在努力的交納社保嗎?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養老金空賬是什麼意思
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
由於個人賬戶僅僅是一個虛擬賬戶,所以在對養老基金財務的管理上,實行的是混賬管理的辦法,即允許統、賬基金相互調劑使用,以基礎養老金代替基本養老金。
沒有做實個人賬戶,就無法割斷統、賬基金之間的聯結,鎖定統籌基金的債務。一些地方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關於養老金「空賬」的問題備受業界關注。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2011年底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達到了2.22萬億元。
有專家表示,這2.22萬億元還只是保守估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前部長鄭斯林早在2004年就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1999年以前,只有合同制工人參加投保,所以國家社保沒有積累。原來退休職工從來沒交納過社保,但是他們現在都從社保領取退休金,他們的退休金就是現在在職職工交納的社保,社保一直是在用這部分錢墊付退休金。
後來,實行農村養老金制度,之前農民沒有繳納過養老金,那麼他們的養老金也是由現在在職職工繳納的錢來墊付。
G.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到底是實賬還是空賬
目前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是統賬結合的,前段時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說2011年底,我國養老保險空帳是1.3萬億。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險仍是現收現付制,即用當代人支付的養老保險養當代的老人,因此是空帳。我國目前養老保險賬戶實際上是空帳,運行,只不過是發揮記賬功能,而沒有發揮積累基金的功能。
H. 什麼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現象你是如何看待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的
所謂空帳,主是每個繳納保險的職工帳戶中沒有現金存款額,而只是有存回款的數,(也就是你只看答到一個數字,沒有相對應的錢),這部分錢一般用來支付上一代退休職工的工資、福利,在現在的中國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怎麼看的話就是擔心自己交的保險金都被別人領走了、、、等到幾十年後自己領的時候。。社保基金還頂的住嗎???還拿得出那麼多錢來嗎???特別是現在老年人還不算很多就缺口那麼大了。。。以後老齡化更嚴重的時候,有那麼多錢來支付嗎???
不過中國2006年開始改革了。。。貌似,說要做實個人賬戶。。。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其實現在已經有一些人不願意交錢了。。。覺得還是自己存錢算了。。。。。這世道,變得太快。。。。。
I. 養老金空賬額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的空帳問題或者是缺口的問題,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內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容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通脹結合的方式。2012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1.3萬億元。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相結合的養老保險(這里指的是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在這個保險當中實際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社會統籌的基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基金。我國養老金繳費的比例占工資的總額約為28%,其中20%是需要企業繳費的,企業繳費的錢進入到社會統籌基金裡面,而個人繳費的8%的錢是進入到個人賬戶裡面。
沒有做實個人賬戶,就無法割斷統、賬基金之間的聯結,鎖定統籌基金的債務。一些地方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