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交了養老保險,人意外去世了,能退嗎
交了養老保險,人意外去世了,養老保險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退還的。
1、到達退休年齡前死亡的,個人繳納的部分會連同利息一次性退回給參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是法定繼承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保險人在退休後死亡的,個人賬戶的余額是可以退的,近親屬還可以向社保申請喪葬費和憮恤金;首先我們我們都知道,社保的養老保險規定參保人員必須達到退休年齡且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以上,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納了社保的參保人未達到退休年齡死亡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繳納了社保的參保人在去世後,其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
2、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同時根據死亡前12個月的平均繳費基數為標准,繳費一年發一個月,最多不超過20個月的一次幾天撫恤金,再加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2個月的喪葬費;
3、退休後死亡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剩餘部分由繼承人繼承,一次性撫恤金標准為基本養老金為標准乘以20;撫恤金標准同上,各省的標准可能有所不同;其次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4、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參保人沒到養老金領取年齡,也就是60歲之前去世,參保人死亡的,將一次性待遇退給其法定繼承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⑵ 養老保險意外死亡一般退多少
法律分析:(1)喪葬補助金:職工死亡後安葬和處理後事的補助費用,目前全國沒有統一標准。從某些地方規定來看,喪葬補助金一般按照職工死亡時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月數計發。(2)遺屬撫恤金:職工死亡後給予其家屬的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遺屬撫恤金各地規定不一樣,有的沒有規定撫恤金,只規定按月發給遺屬救濟費;有的規定了一次性撫恤金,還規定按月發給遺屬生活補助費。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⑶ 自己個人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金,如果中途去世或出現意外,怎麼辦
繳費者死亡後,其直系親屬或受益人可以到社保中心取出個人賬戶中全部金額。
⑷ 意外死亡養老保險能退么
您好!是可以退的,人社部針對這種情況,也制定了應對的方案,對於參保人在繳納社會養老保險以後不幸意外死亡的情況,准許辦理退還個人賬戶余額手續,但僅限於死者生前繳納的個人賬戶余額和利息,如果死者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已經滿15年,並且達到了合法退休年紀,那麼除了可以退換個人賬戶余額外,還可以獲得喪葬費和撫恤金,而這部分資金可以有死者的家屬或其他合法繼承人繼承。但單位繳納的公用賬戶余額是無法退還的,這筆資金會納入集體賬戶。
⑸ 交了五年養老保險 人出意外死了 該怎麼賠償
有養老保險的,會發放喪葬費和撫恤金。因工死亡的,如果且繳納的有工傷保險,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喪葬補助費。喪葬補助費的沒有統一的標准,各省市待遇差別非常大,跟工傷保險的喪葬補助費標准全國統一不一樣。例如山東省只有1000元,黑龍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有5000元,上海、天津是兩個月的社平工資1萬多元,遼寧和寧夏是三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是可繼承的,是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8%每月劃入的,萬一職工去世沒有領取完,可以有繼承人繼承。
一次性救濟金或者撫恤金,這只針對因病非因工意外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各地的標准並不一樣,山東省是10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北京市是20個月的最低工資,寧夏自治區是20個月的平均工資,各地差異真的很大,國家沒有統一標准。不過,如果沒有退休還有工作的話,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承擔這些待遇的。
遺屬到亡故人員生前社保關系所在單位或社區,持亡故人員死亡醫學證明或戶籍注銷證明、《XX市參加社會保險人員減少表、《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或《職工退休養老證及社會保障市民卡,亡故人員為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還須填寫《蘇州市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亡故待遇申領表,於其死亡當月底前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人員減少及亡故待遇申領手續,並清算養老、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社保經辦機構審核後,確定喪葬撫恤費等亡故待遇標准,發放金額於次月25日前撥付至單位或社區,由單位或社區發放給亡故人員家屬。
⑹ 交了養老金還沒領處就意外死亡,請問養老金有退嗎
交了養老金還沒領出就意外死亡是不會全額退,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出死亡證明,憑證明、帶著戶口本、與死者親屬關系的有效證件,到戶口所在地社保服務中心辦理,會退給死者個人賬戶資金全部余額,根據繳費年限按規定會給一部分喪亡補助。
一、交夠了養老金,但沒領兩年就去世了,沒領到的能退嗎
養老金沒有領完,可以被繼承人繼承;大部分的養老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合繳的。其中,企業繳納的部分會進入統籌賬戶,而我們自己繳納的部分則會進入我們的個人賬戶,成為我們的個人財產。所以,如果遇到這種老人才剛剛領了兩年就過世了的情況,其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是可以直接被繼承人當作遺產繼承的,也就不存在吃虧的情況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繳納的那一部分繼承人是無權繼承的。
二、退休後才領了一年的養老金就意外去世,剩下的養老金可以退嗎
按照國家規定,每個人的養老保險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個員工自繳的部分;一個單位為員工繳納的部分。員工自繳部分: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員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資金會進入個人的賬戶里,在繳納人去世後,只要繳納人的個人賬戶中仍然有餘額的,那麼就可以由繼承人全額領回。這點在人社部《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中已經進行了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單位為員工繳納的部分:相比於員工自繳的部分,其實單位繳納的部分才是大頭,如下圖所示,系我國「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我們可以看到,養老保險中單位繳費的比例為20%,個人繳費的比例僅為8%。不過與個人繳納不同的是,單位為員工繳納的部分這一部分並不會進入職工的個人賬戶,而是進入國家的統籌基金,一旦繳納人去世,單位為職工繳納的部分是無法領取的,這部分資金就收歸國家了。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第17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⑺ 如果人意外死亡後,農村的養老保險是否有賠償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它的本意是60周歲以後養老補貼,無其他功能所以沒有任何賠償。不過,個人繳的錢包括利息全部返還(應該向社保局申報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⑻ 交了養老保險意外死亡有補償嗎
法律分析:交了養老保險意外死亡的,可以享受喪葬補助費、撫恤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⑼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意外死亡給退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