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1)養老金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B. 養老金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養老金的計算標准如下: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具體來說:
第一,基礎養老金,根據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來計算。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來計算。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第三條 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入個人帳戶的部分),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於本人繳費工資的4%,1998年起每兩年提高1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有條件的地區和工資增長較快的年份,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應適當加快。
C. 養老金怎麼領取
【法律分析】:1、社保卡上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保個人賬戶,該賬戶只能在煙台市定點醫療機構使用,不能提取現金;另一個是普通金融賬戶,離退休退休金會劃入該賬戶,持卡人可自由存取。2、自2017年10月1日起,各合作金融機構每月為本行發放退休金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墊付前兩筆跨行取款(含異地跨行)手續費,不向參保人員收取。每筆取款金額不超過ATM每日取款限額,同時,各合作金融機構發行的社會保障卡,免除同行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手續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D.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是如何得出來的
目前全國大部分的地區人民都會繳納基礎養老金,因為基礎養老金帶來的保障是比較好的,不過不同地方繳納的基礎養老金是不一樣的,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有一定的關系,所以計算基數是自己繳費的工資基數除以退休時本省的社會平均工資。
最後,為了讓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更好,建議參保人員在年輕的時候繳納檔次高一點的社保,不要繳納太低的社保,否則在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還是比較少的。
E. 養老金是如何發放的會發多少錢呢
引言:隨著人口普查的結束,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養老金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對於養老金的發放是不了解的,同時也不了解可以發放多少錢。養老金發放主要是到了退休年齡之後,從當月提交材料,再到下個月就可以領取基本的養老金,如果有多地繳納養老金的保險就需要提前進行材料登記,不過這樣是會增加審核時間,會比審批時間晚一段時間,不過最後也會由社保部門進行補發。而養老金發放對於職工來說主要是發放基礎養老金以及個人賬戶養老金,不過每個城市的養老金發放金額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發放的金額也是不一樣的,一般養老金都是多繳多得的方式進行發放。
總結
最後現在養老金發放的金額每年也都在上漲,主要是因為物價上升也帶來了養老金的提升,現在有非常多的養老金已經開始提高了,不過每個地方的養老金還是不一樣的。
F.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出來的
法律分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