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對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特點

對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2-07-23 05:37:47

1. 如何對待農村空巢老人,有哪些好的建議嗎

由於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各地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當子女因為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老人也越來越多。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空巢老人」現象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空巢老人」現象在如今農村地方是普遍存在的。老人們的子女一般都是外出打工,農村只剩下孩子和老人,這樣不僅僅有「空巢老人」的產生,同時也還有「留守兒童」現象的存在。

農村的「空巢老人」一般可以分為夫婦雙方居住的「空巢老人」、孤老獨居的「空巢老人」以及只有老人孩子居住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現象的出現成為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難題。而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切實關懷空巢老人,完善農村養老制度,使得老人們真正的安享晚年生活,成為新農村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方面。

農村的「空巢老人」,一般都是40,50年代的人。也是我們說的都是「老一輩兒」,他們大部分思想保守,一點事也怕麻煩子女,就每次報喜不報憂。

2. 對「空巢老人」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看法

我認為「空巢老人」特別需要關心,他們沒有子女在身邊是很孤獨的,我建議子女要定期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重如泰山,不要讓他們一直當「空巢老人」,「鳥兒」也要定期「回巢」看看父母。

3.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及措施有哪些

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而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損失。

解決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的措施:

1、便捷服務

救助服務,不用撥電話就可以享受及時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裝一個呼叫器,輕輕按下按鍵,大病小災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同時還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務。

2、愛老活動

減輕政府負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尊老敬老為己任,傳播愛老美德,服務老齡化社會,是企業公民積極奉獻愛心的契機。

也是構建企業和政府關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過企業向社區老人捐贈援通一按靈,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養老安全保障。

(3)對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特點擴展閱讀:

「空巢老人」使現有的養老體系面臨三大挑戰:

1、生活保障

主要是經濟方面,尤其是農村地區老人的養老問題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期的任務,目前的新農保水平還太低。

2、日常照料服務

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服務,是當前應對老齡化的核心問題。目前的老年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

3、精神慰藉

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務員,專業的心理從業人員較少。在不少專家看來,受到沖擊最為嚴重的正是作為養老最基礎的家庭層面。

4. 論述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一、現階段「空巢老人」的現狀
空巢老人的定義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加大,家庭結構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單獨居住或老年夫婦獨立生活在一起,子女均成年且長期不在身邊,又無他人照料,便逐漸形成的一個新的群體。根據民政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而且,空巢化還在持續。不僅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上學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城市青壯年外出上學、就業以及異城居住和同城分別居住情況也十分普遍。這對於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形成了強烈沖擊,而且「空巢老人」的生活也出現各種問題並逐漸為大眾所關注。
(一)空巢老人生活孤獨,缺乏照料
這幾乎是所有空巢老人的寫照,因為自己的子女不是在外就學就是在外就業,要不就異城居住或者同城分別居住,只有放假有時間的時候才會回來和家中的老人聚聚,可見日常的日子裡這些空巢老人生活該有多孤獨。幾乎所有的空巢老人都一樣,平時只有自己和老伴在家或者自己單獨一人在家,沒有什麼人照料,生活起居全靠自己,而且老年人都有些許疾病所以更加不敢出門,害怕一出門發病的話暈倒在外。一般城市的基本設施要好於農村,有些老人還可以在一起打打牌,晚上去廣場跳跳廣場舞,但是在農村由於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固定的娛樂場所所以生活更加單調。
(二)空巢老人精神空虛
正是因為空巢老人生活孤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常年自己在家就更會造成精神空虛。兩個老人在一起可能還好一些,可以說說話。但是老伴去世的「空巢老人」因為年紀大了社交圈變窄,常年一個人獨處,孤單、落寞的情緒不斷增多,這也是老年人最怕的。如果長期生活在寂寞、沮喪的情緒里,不僅容易引發情緒障礙、抑鬱症等,也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很不利的影響。這些不同程度上的焦慮、不安、孤獨、失落、抑鬱等情緒,與病痛等肉體上的傷害相比,對許多「空巢老人」來說則是一種更大的傷害。經常獨處、很少與人交流的老人往往更容易產生悲觀情緒,甚至會產生厭世的念頭。
(三)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問題
一方面老年人的身體已經衰老,一旦出現急性的疾病而身邊又沒有人及時救助時就會出現事故。而且空巢老人都是和子女分開住,城市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還好最起碼有經濟來源,而對於農村裡的老年人來說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只有靠子女接濟,但為了減少子女的負擔,好多老年人都會隱瞞自己的病情,有病就拖,一拖再拖,往往錯過了最好時機。另一方面,老年人自己在家行動不便,更易出現事故。一旦家中遭到盜竊或者出現其他問題,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就是最大的問題。
二、空巢老人出現的原因
(一)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不斷增多
從老年人口規模上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78億,是全球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佔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而從老齡化的速度來看,中國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將迎來第一個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加860萬左右,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6%。可見我國老年人數量大增,老年人口不斷增多。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隨之出現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空巢老人」問題。
(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現在我國已經開放「二胎」政策了,說明我國勞動力紅利已經消失。曾經的計劃生育規定只能要一個孩子,人口的增長速度的確放緩了,但是獨生子女家庭造成了很多問題,就像:失獨老人問題、老齡化問題、空巢老人問題等。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長肯定對這一個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吃最好的、喝最好的、上最好的學,所以等到孩子上學之後就變成了父母自己一人在家,孩子在外上學或者孩子在外打拚的局面,造成了空巢老人的社會現象。
(三)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觀念存在差異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也不斷發展。隨著大城市的不斷發展,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很多年輕人更傾向於在大都市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近年來「北上廣」還有東部城市不斷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年輕人。更多的年輕人為了追求在大都市裡生活,寧願在大都市裡蝸居、當蟻族也不願意回自己的老家,陪陪自己的父母,而老年人為了不耽誤自己的兒女的前程也就獨自生活了下去。
還有一些年輕人覺得老年人和自己的觀念、行為有差異,為了不引起沒有必要的誤會,所以會選擇和老年人分開住。有些老人想得開認為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但是也有些老人認為那是年輕人嫌棄自己,所以心情更加抑鬱。
三、空巢老人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培育專業的護理人員
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對於那些孤苦無依、生活困難的特殊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責任進行免費救助,通過機構供養的方式,讓這部分老年人安度晚年;國家應通過興辦養老福利機構和建設養老福利設施,培育和發展養老護理服務市場,運用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相結合的方式,解除空巢老年人缺少日常護理和社會照料的困境,使「空巢老人」的生活不在拮據並且得到照料並得到改善。並且我國目前老年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而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必須不斷探索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專業化服務,以應對老齡化問題。
(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積極應對「精神空巢」
要鼓勵城市和農村因地制宜的建設老年文化場所。經常性地搞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讓老人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加大社區活動場所建設,同時培養護理人員和志願者隊伍。從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出發,提供就餐、就醫、生活料理等各種形式的免費或廉價人性化服務,基本實現老年人「困有所助、需有所幫」的要求。整合村莊、校舍,利用農村文化大院、體育大院、文化書屋等各類場所,整合資源。不論利用哪些形式最終的結果都要解決老年人精神空巢的問題,讓抑鬱、孤獨情緒遠離老年人。
(三)加強「孝」文化的宣傳,提高子女的責任意識
雖然我國制定了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年輕人的責任感,但這並不是根本的解決措施。一方面,弘揚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加大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子女自覺地陪伴父母,贍養父母,承擔起自己責任。政府對那些做得好的典型要加以宣傳並獎勵,這是社會的導向問題,引導子女「見賢思齊」。要在道義上譴責做的不好的人改過自新,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恪守孝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在中小學教材里增加更多的尊老愛老內容,讓公民們在小時候就接受孝的教育,這才是事半功倍的長遠之計。

5. 對"空巢老人"問題的產生有何看法,有什麼解決措施

空巢老人 (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症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介紹,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社會上也涌現出入一系列如電視盒子等專為老人設計的科技產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寂寞的問題。[1]

6. 為什麼近年來空巢老人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症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介紹,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社會上也涌現出入一系列如電視盒子等專為老人設計的科技產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寂寞的問題。

7. 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

一、農村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
農村空巢老人因身體狀況、社會環境的原因,在經濟、情感、心理方面處於弱勢地位,這使得他們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困難與問題。
(一)勞動和經濟負擔較重。農村相對於城市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隨著城市化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而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使農村人口老齡化狀況日益嚴重。農村空巢老人所面臨困難遠遠超過了城市空巢老人。雖然,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收人高於種地收人,但他們對留守老人的經濟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於大部分老人還要靠勞動來維持生計。有時高齡老人他們也不得不承擔起繁重的農活和家務。同時,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數也將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種,這樣一來無疑加重了農村空巢老人的勞作負擔。本該頤養天年的他們,卻還要辛苦在地里勞動,不能不讓子女心疼。
(二)農村空巢老人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
伴隨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衰退,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患病率也隨之上升。更嚴重的是,他們的退休金和養老保險極低,甚至有的老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同時,農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們一方面抱怨醫院收費太高,每次病痛發作,吃一些廉價的止痛葯,隱瞞自己病情不說,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給兒女找麻煩;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節儉,捨不得花錢看病,對待小病他們總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乾脆不治了。
(3)缺乏幸福感,孤獨無助。
因為孩子不在身邊,平時只能兩個人,很是孤獨寂寞。在獨居的和沒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在農村,青壯年很多是夫妻雙雙外出謀生,加劇了農村家庭的空巢化與老人的養老難問題。外出的青壯年有時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後,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響,連起碼的精神慰藉也沒有了。留守的老人,長期獨處,生活意義不明確,和外界接觸越來越少,心裡話沒處敘說,有時間沒事可打發,更談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倫之樂,最容易產生孤獨感。加之,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蹲牆根、找樹蔭、聊聊天、看電視」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軌跡。至於空巢老人,更難有所精神寄託,大多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他們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語言溝通,更需要親情的慰藉。
(4)缺少人照料。
在廣大的農村,老人一直是由家庭提供其養老保障的,而子女外出的結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時子女都不在身邊。在留守老人中,無人照料、無配偶照料佔了相當高的比重。空巢家庭老人一旦患病,既沒有兒女在身邊照料起居,更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請保姆來代勞。同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兒女雖然在外打工,但還是沒有相對穩定的經濟支持以治病。當前,孤身老人暴病無助的情況,在各地呈現出日益上升的趨勢,貧病交加、悄然離世的悲劇時有發生。在步人老齡化社會的今天,這些悲劇在給我們敲響警鍾:必須切實重視和解決老人養老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否則,建設和諧社會也就無從談起。
總之,農村空巢老人間題,已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它關繫到千家萬戶。妥善地解決這些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8. 如何評價中國的空巢老人現象

隨著中國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快速增多,獨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法律上的努力:為鼓勵子女多盡孝道、多陪父母,中國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喚醒青年人,尤其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獨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學會上網」「經常給父母做飯」「長供父母零花錢」「給父母買保險」等。

2013年,政府還將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正式入法,以期從法律層面敦促子女履行對老人的精神贍養義務。

困境:在傳統孝道觀念逐漸解體、人口流動加劇,尤其對於"421"家庭(一個孩子需供養父母、兩對祖父母)來說,這些試圖說服子女在物質和精神上承擔起贍養老人責任的做法,顯然很不現實。

展望:希望國家能夠盡快的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在養老這方面向西方靠攏,學習西方先進的社會養老經驗,能夠讓老人老有所依,幸福安康。

9. 目前農村養老服務現狀及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農村養老現狀

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來源一部分是家庭供給。家庭供給部分與家庭經濟收入、子女狀況等密切相關。中東部發達地區、發達鄉鎮農村老人家庭供給相對充足,西部及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老年人家庭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一部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3)農村老人精神慰藉少。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不留在農村的老人身邊,並且回家探望也多是短暫的。所以農村老年人就在干農活和盼兒孫中度日,大部分農村老年人並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精神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4)農村老年人預防意識差。一方面,農村老人疾病預防意識差。大部分農村老人都做過繁重的農業勞動,身體不舒服或者拖延不治或者在家自己吃葯醫治,這往往延誤病情,由小病轉變為重病,從而導致因病返貧。另一方面,農村老人安全預防意識相對較差。一些詐騙分子通過現場演示引誘、虛標價格等手段向農村老人兜假冒售偽劣產品。還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向其宣傳不良觀點,引誘農村老人信奉非法邪教等。

閱讀全文

與對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歲以上駕車 瀏覽:268
老人如何補氣血吃什麼葯 瀏覽:364
觸動孩子孝順的視頻 瀏覽:841
念親恩重陽節作文 瀏覽:356
老年人披搭 瀏覽:242
社區老年的活動調查問卷 瀏覽:876
城鎮退休養老金標准 瀏覽:413
長老人斑怎麼祛掉 瀏覽: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處理 瀏覽:936
養老金每個月交兩千多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725
德山鎮都有什麼養老院 瀏覽:711
小時候的父母對你說過哪些善意 瀏覽:315
現在醫院退休年齡嗎 瀏覽:968
工人工作31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108
老年痴呆老人總是發呆 瀏覽:525
古鎮醫院做體檢報告多少錢 瀏覽:536
如何照顧肝癌老人吃飯 瀏覽:816
驗兵體檢體重超重怎麼辦 瀏覽:851
老年公寓服務技術操作規范 瀏覽:901
端午節慰問老年人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