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年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能拿多少錢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版權200元、300 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鎮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貼標准:
1.最低補貼標准繳100元補30元、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400元補50元、繳500至600元補60元、繳700至900元補70元、繳1000至2000元補80元。
2.對重度殘疾人、低保戶等繳費困難群體,由當地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3.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不能沖抵個人繳費,個人不繳費的不予補貼,事後追補繳費的也不予補貼。
⑵ 上海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不太清楚您所在地區,以下上海市的繳費標准:
上海2015年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設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12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區縣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對應上述繳費檔次,補貼標准為每年200元、250元、300元、350元、400元、425元、450元、475元、500元、525元、550元、575元;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金額不超過最高繳費檔次標准。
以上回復內容由養老信息網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了解更多相關的問題,可訪問養老信息網保險頻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2015太原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基礎養老金目前為70元/人月,當地可以在國家規定基礎上自行增加,但是增加部分由當地財政負擔
⑷ 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養老保險哪個更實惠
2015年1月1日起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將正式合並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合並之後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政策使參保居民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實惠。
一、增加個人繳費檔次。
原新農保與城居保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1000元10個檔次,現在保留原10個繳費檔次的基礎上新增加了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個檔次,共計14個檔次,參保人可根據家庭經濟條件自主選擇,為有更高繳費意願和繳費能力的居民提供更多的選擇。
二、參保人死亡個人帳戶余額可依法繼承。
新政策規定參保人死亡,個人帳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不再剔除政府補貼。法定受益人可在其死亡之日起30日內辦理相關手續。
三、建立喪葬補助金制度。
新政策建立了喪葬補助金制度,規定參保人死亡後,給予一次性喪葬補助金,補助標准為基礎養老金標準的4個月,即400元,這在原新農保與城居保政策中是沒有的。新政策建立這項制度不介體現了人文關懷,還有助於減輕參保居民家庭的喪葬費用負擔。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政策,縮小了城鄉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對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2015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多少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
繳費基數是有上下線的,就2015年武漢市繳費基數來說,社平工資是51979.2元/人·年,上限為社平工資的3倍,即月繳費基數為12994.8元/月,下限為社平工資的60%,即2599元/月。
(5)2015城鎮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上下限:
繳費基數上限是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⑹ 2015年城鎮居民養老金 是多少
不能一概而論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70+個人版賬戶儲存額權/139
其中,個人賬戶儲存額是當事人歷年個人繳費金額和當地政府歷年補助的本息合計,每個人每年繳費金額不一樣其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有差異
另外,雖說國家撥付的基礎養老金是70元/人月,但是各省可在此基礎上自行增加,增加部分由當地財政負擔。所以僅就基礎養老金而言各地也是有區別的
⑺ 2015年職工養老保險應該交多少錢
保險小編來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您好,職工養老保險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而且每年的養老保險都有在變更,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以北京為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確定,即2585元,如果某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超過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基數最高上限為19389元,不能更高。對在職職工個人來說,2015年養老保險最低月繳費標准同比漲21元,最高漲161元。
其中如果你覺得職工養老保險少,可以使用商業型養老保險進行補充,商業型養老保險也是在繳納一定的投保費用以後,就可按照約定的期限開始領取養老金額。如果想要通過購買保險進行理財的話,建議這類保險越早買越好。因為年輕的時候身體素質更好,投保相對容易且保費便宜,年紀大了以後,由於面臨的風險更多很有可能出現拒保的情況。從保障的角度來看,就不需要那麼早的購買,建議在二十八歲到五十歲之間購買最為合適。
⑻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
變化一:養老金按繳納年限計發
以前規定,職工養老保險金由四部分構成,即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新的計發辦法仍沿用「繳費15年以上才能領取養老保險金」的規定,但將養老金水平與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直接掛鉤,則建立起了更強的激勵約束機制。體現在計發辦法的各個構成部分,就是基礎養老金比例相應加大,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應減少,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逐步萎縮。
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月標准除了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外,繳費年限成為養老金多少的重要參數,即繳納15年以上每多1年多發給1%.同時,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前最多領10年,現在每月領取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則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也就是說,本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越高,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個人月平均工資越高,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
變化二:個人身份參保有5年過渡期
我省以前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新出台的《實施意見》對上述人員設置了5年過渡期,實行繳費基數一次到位、繳費比例逐步過渡的政策。
即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2006年、2007年按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2008 年、 2009年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9%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從2010年1月1日起,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變化三:農民工全納入養老保險范圍
以前規定,農民工在企業工作一年以上才納入基本養老保險。這次明確規定企業招用的一年以下的農民工也要納入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對以個人身份參保的人員,也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戶口。
據悉,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或進城務工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若本人自願,可繼續繳費至滿15年以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變化四: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納
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以前,個人賬戶的 11%由兩部分構成,其中8%為個人繳納部分,3%為單位繳納部分。調整後,個人賬戶總額雖然變化了,但個人繳納比例並不發生變化。
此外,《實施意見》同時規定,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並建立省、市、縣各級政府基本養老保險責任分擔機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制度」,杜絕違規提前退休現象。要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加強退休審批工作,嚴格退休審批程序。
■幫您算賬
退休越晚養老金越多
「新人」多繳多得「新人」繳費年限越長,得到的養老金就越多,這與老政策相比有一定的優越性。假設條件如下:1.假設從2004年開始工作,且每年工資固定增加3%.2.假設每年養老金年利率為:1.98%.3.假設每年社會平均工資上調2%,不考慮通貨膨脹。
小張2006年7月份參加工作並開始參保,如果他現在的稅前工資或基本工資為1000元的話,小張願意工作20年。據測算(測算過程復雜,故省略),到 2026年退休後,小張可領取的退休金為每月824元;如果小張願意工作30年,則到2036年領取的退休金為每月1238元。
「中人」受損政策補償李先生是1984年參加工作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1996年才開始有存儲,到2016年退休。也就是說,李先生再過10年就退休了。
假設李先生今後10年內平均工資為3000元,按老政策,今後這10年內他個人賬戶里應存儲:3000元×12(個月)×10(年)×11%= 39600元。按照新政策,今後10年內李先生的個人賬戶里應儲存為:3000元×12(個月)×10(年)×8%=28800元。也就是說,新的養老政策實施後,李先生的個人賬戶里將會少10800元。
基於這種情況,再加上「中人」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少,新政策對「中人」作出了政策補償。待他們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另外,對新政策實施後5年內退休的參保人員,按養老新政策計發的基本養老金高於按原政策規定計發數額的,高出部分按其退休年度所對應的比例發給,5年內比例逐漸提高;按養老新政策計發基本養老金低於按原政策規定計發數額的,予以補足。
「老人」仍按照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保險金,同時隨養老金的調整而增加待遇。
總之,新政策鼓勵晚退休,「新人」越晚退休養老金越多:「中人」養老金不會減少:「老人」會隨養老金的調整而增加待遇。
⑼ 2015年甘肅城鄉養老保險每月領取多少
2015年甘肅城鄉養老保險每月領取元。
按《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政府補助標准實施方案》目標,主要從兩個時間段調整城鄉養老保險費用額度。從2014年7月1日起,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60周歲以上老人,在每人每月65元基礎養老金基礎上,再增加15元。
使甘肅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達到每人每月80元。而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然後從2015年1月1日起,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在每人每月80元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增加5元。
使甘肅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達到每人每月85元。後期調整所需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只要是全省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60周歲以上且符合待遇領取條件人員,都可以領取。
(9)2015城鎮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補貼資金的籌集:
2015年,全省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2萬人,中央財政補貼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70元,每年中央財政需補貼資金25.37億元。省財政補貼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15元(含2013年、2014年補貼的10元),每年省財政需補貼資金5.44億元。
2015年3月底前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位,4月底前各縣市區完成調整補發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提高全省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