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視同繳費年限怎麼算
法律分析: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主要按照參加工作的年限,結合個人檔案的記載來進行計算,工作的年限全部計算為繳費年限,其繳費全部由財政負擔,不擠占其他人繳費的費用。 在辦理退休時,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退休年限,按照退休金的計算公式統一計算退休金;在醫療保險制度沒有實行之前的工作年限,在辦理退休時,也可計算為醫保的視同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B. 有5年視同繳費年限如何算養老金
職工有5年的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之後符合申領養老金的條件,其養老金按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之和來算,其中基礎養老金可按(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的公式來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的公式來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C. 養老保險視同繳納年限,個人帳戶怎麼計算
可以自己查詢抄養老報銷賬戶細節襲信息。
養老保險查詢:
1.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個人帳戶對帳單:每年社會養老保險中心將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對帳單發到每一個參保人員手中,通過個人賬戶對賬單查看繳費和帳戶記錄情況。
D. 養老金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93年前,有工作檔案證明,已經辦理就業登記的工作時間,都是視同繳費。
E. 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計算養老金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實際上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視作已經繳費的年限。因為職工沒有繳費,也就不存在計算繳費基數的問題。計算基礎養老金時,按照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計算的: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乘1%;。在實行職工個人繳費之前,職工在原單位按國家現行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工種折算工齡除外),可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計算的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不能視同繳費年限。企業轉制的原固定職工,符合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單位和職工在應繳費期間由於各種原因不繳或欠繳養老保險費的時間,不作為繳費年限;補繳後才能作為繳費年限。職工在中斷繳費後又重新繳費的,其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的連續工齡)前後合並計算。享受疾病救濟費的病休職工,其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可與連續工齡合並計算為繳費年限。失業人員重新就業的,就業前後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職工被辭退後,原企業固定職工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作繳費年限;如重新就業的,就業前後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法律依據】: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F. 視同繳費8年退休金怎麼算
法律分析:視同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是由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的,絕大部分省份計算辦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1%;
2、過渡性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退休前歷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2%(在1.2%至1.4%之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G. 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如何計算退休金
H. 視同繳費指數怎麼計算
視同繳費指數計算方式如下:
1、首先點擊打開養老金錶格;
2、然後點擊輸入公式等於號;
3、接著用月平均繳費工資乘以視同繳費年限;
4、再乘以百分之一點四;
5、最後點擊輸入圖標,計算得出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金,並保存文件,這樣就計算好了。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I. 有視同繳費也有實際繳費如何計算退休金
摘要 視同繳費13年,實際繳費12年,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能夠領養老金。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可能很多人以為這一繳費年限是實際繳費年限,實際上繳費年限是包含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的。
J. 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1、視同繳費年限,顧名思義,一般指的是在我們國家沒有實施養老保障制度以前,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就被稱為視同繳費年限。
2、實際繳費年限,則是指在我們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後,大家繳納社保的年限就被稱為實際繳費年限。
理解了這兩個概念的不同之後,我們來看看在養老金計算中他們有什麼具體的計算要求:
首先,辦理退休手續後的退休人員每月所領取的養老金繳基本養老金,而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個部分構成的。
基礎養老金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和平均繳費指數有關的。但因為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沒有視同繳費指數,因此對於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來說,就會按照實際繳費年限的平均繳費指數來計算。而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來說,視同繳費指數會按照職務、級別、薪級等來確定退休生活的補貼。
個人賬戶要老金主要根據個人養老金賬戶退休時的累計余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關。但是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是沒有個人賬戶的。但如今,國家已經要求建立起個人賬戶,對於保護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個人利益有很大作用。
過渡性養老金則是和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在機關事業單位會把過渡性養老金作為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