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位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滯納金,利息能不能減免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86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前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形成的欠費,應當盡快補繳。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在補繳本金的同時按照對應繳費年度的記賬利率加收利息,不再收取滯納金,利息以復利計算。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② 怎樣減免社保滯納金
據相關規定,長時間未繳納保險費,超過6個月後就會產生滯納金。養老保險費滯納金計算方法是:應繳費總額×欠費天數×2%。滯納金封頂的金額是本金的40﹪,最高不能超過8000元,超過了也按照8000元收取。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259號)第十三條規定:「繳費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金並入社會保險基金。」
《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減免社會保險費。繳費單位確因特殊困難暫時無能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當提供資產擔保或者其他有效繳費擔保,經縣級以上地方稅務機關徵求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意見後予以批准,可以緩繳除基本醫療保險費之外的社會保險費,緩繳期不得超過六個月。緩繳期滿後,繳費單位應當足額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及其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緩繳期內不加收滯納金。」
第十六條規定:「繳費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在緩繳期滿後不足額補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地方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經縣級以上地方稅務機關批准,可以依法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凍結相當於應繳社會保險費和滯納金的數額,或者扣押、查封其價值相當於應繳費額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養老保險滯納金可以免嗎
不能免,因為你過了繳費期,如果免了,其他人也會照樣去做。
④ 養老保險滯納金問題
計算公式:養老保險滯納金=應繳費總額×欠費天數×0.5‰
2016年,根據我國回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答社會保險法》第十一章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⑤ 根據國家規定社保可以免繳滯納金的情況有哪些
國家政策允許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幾種情況:
1、參軍服兵役期間;
2、不帶薪上學期間;
3、下崗失業領取困難生活補助或失業金期間;
4、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期間;
5、根據國家規定可以免繳的其他情況。
除以上幾種情況,不得中斷繳納社會保險費。
對於以上幾種情況,參保人員可選擇補繳(不收滯納金),也可不補繳,但如不補繳,中斷的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辦理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的取值會相應往前推算。退休待遇會受到影響。
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2016年2月起,廣東、天津、雲南、甘肅、貴州、江蘇、上海等地方下調社保費率措施。2016年2月3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在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2016年6月,隨著平均工資的公布,北京、上海、重慶、安徽等多地調整了社保繳費基數。由於平均工資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標准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調。2016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擴大統計口徑范圍,社保繳費基數將有所降低,這有利於減輕低收入者繳費負擔,讓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時,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資也有望增加。2018年社保之養老金開始全國統籌。
⑥ 社保滯納金能免掉嗎
社保的滯納金是不可以減免得,誰欠費,誰支付。2011年7月1日起,對新發生欠繳的社會保險費(五險),自欠繳月的次月1日開始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單位成功申報補繳當日,不計算滯納金。繳費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人員補繳不計算滯納金,躉交、工齡補繳等特殊補繳業務不計算滯納金。舉例:7月份月報,8月進行月報收款,8月27日財務還未收款到位的形成月報欠繳,9月1日起開始按日計算滯納金。如單位9月1日來申報月報補繳,申報成功的,則不收取滯納金,單位9月2日來申報月報補繳,申報成功的,則計算1天的滯納金。同樣單位申報個人補繳,8月份補繳個人7月份社會保險費,不收取滯納金,9月1日後補繳個人7月份社會保險費的,開始計算滯納金。
⑦ 養老保險滯納金是怎麼計算的
累計中斷繳費3年及以上的,按照雙基數補繳,可以理解為滯納金,中斷1年的話不用按照雙回基數補繳,正常補答繳即可。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產生欠費後,系統會自動生成滯納金。如為低保、殘疾等特殊群體,符合滯納金減免條件的,可享受減免。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⑧ 根據國家規定社保可以免繳滯納金的情況有哪些
國家政策允許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幾種情況:
1、參軍服兵役期間;
2、不帶薪上學期間;
3、下崗失業領取困難生活補助或失業金期間;
4、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期間;
5、根據國家規定可以免繳的其他情況。 除以上幾種情況,不得中斷繳納社會保險費。 對於以上幾種情況,參保人員可選擇補繳(不收滯納金),也可不補繳,但如不補繳,中斷的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辦理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的取值會相應往前推算。退休待遇會受到影響。舉例說:如果你中斷了10年沒有繳費,2011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計算退休費時代入公式計算的是2000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而不是2010年。計算公式:月養老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120。
⑨ 關於減免養老保險滯納金
按規定是應該加收滯納金的,你可選擇不繳納,但因此造成的中斷,後果需要自己承擔。
我們這里是允許在今年底前補繳,不收滯納金,明年也就不允許跨年補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