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民工養老保險補償計算方法
農民工養老金待遇的計算方法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農民黨員職工的養老金計算方法
「農民黨員」沒有這種區別,就是中央委員也與普通人一樣。不會因你是黨員就額外增加養老金,不但不增加,你還要比常人多付出一塊黨費。
C. 新型鄉村養老保險計算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是相對於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胡曉義表示,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我認為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此外,不同於老農保主要建立農民個人賬戶的模式,新農保借鑒了目前城鎮職工統賬結合的模式。胡曉義介紹,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分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這意味著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不過胡曉義強調了即將啟動的新農保仍處試點階段,「新農保政策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根據規劃,將於2020年前全部實現所有農民都享有新農保。
如果你是農民,55元起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即「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適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逐步推開。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年滿16周歲、不是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各地根據本地實際認真選擇試點地區,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的配套銜接工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同級財政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社會監督。
中央財政首為農民養老埋單,標准最低55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金如何計算
在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統計中,農民人均純收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統計指標。所謂農民人均純收入,指的是按農村人口平均的「農民純收入」,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其中,「農民純收入」指的是農村居民當年從各個來源渠道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獲得收入所發生的費用後的收入總和。
在農村住戶抽樣調查中,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算的工作流程是:首先,由縣級農調隊將農戶每月記的帳錄入計算機,按季度(或按月)上報省農調隊,年底由省農調隊將全年的原始數據上報農調總隊,省農調隊和農調總隊同時用國家統計局開發的計算機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各省和全國的農民人均純收入。整個計算過程完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並有嚴格的制度規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計算方法全國是完全統一的,計算公式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調查補貼)/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從計算公式看,農民純收入的計算方法並不復雜。但是,由於農民收入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現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實物收入,現金收入好計算,調查結果是多少就是多少,復雜的是實物收入。由於實物收入沒有經過市場,因此,必須採取一個客觀、准確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其價值量,才能正確反映農民收入水平。在確保原始調查數據質量的前提下,如何計算實物收入的價值量成為准確計算農民收入水平的關鍵。在現行的農村住戶調查中規定,實物收入的計算方法是將農戶當年生產的農產品產量扣除出售部分,分品種作價後計算得出。對各品種農產品的作價執行的是與市場掛鉤的原則,即以農民在市場出售農產品的價格為基礎,糧食、肉類打九折,其他農產品打八五折。如果在下年出售了上年的結余農產品,根據出售價格與上年實物作價的高低,將出售結余農產品的損益計入下年收入。對農作物副產品計算收入的原則是,只有用於生產和生活或明確用於出售的農作物副產品才計算收入,用於生產的農作物副產品在計算收入的同時也要計入生產費用中。農作物副產品作價計算收入的方法,原則上按實物折算收入的作價方法執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