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要公平

養老金要公平

發布時間:2022-06-05 10:32:49

1. 有人建議:應該實行無差別養老金,這樣做真的公平嗎

早就有人建議,應該實行無差別養老金,這樣的呼籲正確嗎?在我看來,無差別養老金是不可能實現的,也不應該實現,提這個建議的人是為了所謂的公平,可公平未必真存在,某些公平也不應該存在,就比如這個無差別養老金。

總之,一句話,誰的貢獻多,誰就應該拿得多。

何況,很多人並不依靠養老金生活,在退休之前通過努力增加自己的財富,才是正道,

養老金只能是保障普通的生活水平,再怎麼增加和平均,也不可能依靠養老金過上富裕的生活,東、西方都一樣,難道,人的一生就只為養老金而活?還是要有點追求好吧。

2. 養老金人人平等才是公平的這是沒什麼再論的

是的

這么說是很沒有錯誤的
原則上說,按退休前交納的時間和金額
退休金,無論是什麼人都按這個原則的平等確實是公平的

3. 有人說退休金不管你上班交多少,退休了拿錢一樣公平,你認同嗎

您每月交1千元保險,我每月交1百元保險;您在工作中貢獻大,我在工作中貢獻小;您承擔的是大責任、大風險,我承擔的是小責任小風險。退休後,按工齡計算養老金合理嗎?您願意嗎?如果一樣的話,15年交夠就停了,只等退休拿退休金,肯定不行啊,交社保年限越高,就該退休金高是合理的,現在是事業單位,公務員退休金明顯高於企業和社會退休人員,應該重點調整。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的不同退休後工資有所差別這是很正常的,多繳多得嘛,沒有絕對的公平,二十年工齡和三十年工齡都一樣的話反而是沒有了公平。

這是個普通的常識,絕大多數人都清楚,沒有必要爭論。退休金的正常差距歷來都存在,人們也不會抓住不放!現在的老集中奌應該是執行國家統一政策的退休養老制度,取消區別不同群體推行不同政策侍迂的差距問題!

關於退休金: 只要活著,便會消費,能消費,如何消費是一種實力,人們消費的所有物質不知包涵了稅收沒有?如果國家拿出部分稅金用著養老,養老金的發放以年齡分段,並逐步上調,就永遠不愁退休金的來源與公平了。

4. 養老金是最大的不公平

養老金是由國家政府設立的社會福利資金,只需職工按期繳納即可在退休後按月領取。然而因為養老金以多繳多得為原則進行發放,導致社會上出現養老金不公平的聲音,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第一,養老金的益處。
養老金屬於我國社保中的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規定所有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必須繳納的社會保險基金。養老金的發放有效降低勞動者在年老後因勞動力下降導致生活受影響的風險,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積極參保。
第二,養老金發放數額根據繳費檔次不同而不同。
我國社保繳費有60%,100%,300%這三種檔次,由參保人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擇。參保人繳費檔次越高,日後可領取養老金數額越多;反之,繳費檔次越低,可得金額越少。為了維護繳費群體的利益,養老金發放一直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多繳多得原則既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養老利益,也尊重了高收入人群的支出,是真正公平的發放理念。
第三,平均養老金發放金額是不公平的。
每個人所繳納的養老金保險金額各不相同,若強行將養老金發放金額持平,那麼對支付較多金額的人群而言十分不公平。如今我國已經在盡量減少社會貧富差距,相信在日後的發展中,養老金發放金額將會隨著社會貧富差距變小而減小。
養老金因個人繳納金額檔次不同,以多繳多得為原則進行發放,實行不等額發放才是公平的表現。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5. 養老保險金是不是真正公平,是看養老金的替代率有沒有變化

看完這個,你就會明白。統籌養老金就是下面的基本養老金。
養老保險目標替代率是指參保人員符合條件辦理退休後,月基本養老金占退休時所在設區市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替代率的高低決定退休月養老金的水平,替代率高其退休月養老金高,替代率低其退休月養老金低。國發〔2005〕38號文養老金計辦法基本養老金目標替代率按59.2%設定,平均繳費年限按35年計算。
針對參保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到底有哪些好處,能得到多少實惠,參保人員繳費年限,繳費基數與月基本養老金有何關聯?這里,我們對參保人員從2007年1月開始按不同繳費基數分別繳納若干年養老保險費後,按「新人」養老金計發辦法測算其相應的領取基本養老金目標替代率,供參保人員對照計算自身的養老金。
從對照表中看出,符合條件辦理退休參保人員,均可按對照表中的目標替代率對應測算自己的基本養老金。如:張某男性,從2007年1月參保,每年按社平工資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年限30年。假設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25700元,則張某退休後月養老金為25700×50.72%=13035.04(元)。
綜觀參保人員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及對應的目標替代率,就參保人員的投入與受益,繳費年限、繳費基數與退休待遇關系分析如下:
(1)投入與受益分析。據測算參保人員累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可發放7至9年。按照平均壽命75.21歲計算,男可領取15.21,女可領25.21年,長壽高齡退休人員領取時間更長。如果考慮退休後按政策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或死亡後按規定領取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等因素,參保人員累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回收年限則相應縮短,真正體現「在職繳費一個蛋,退休抱回一隻雞」。
(2)月養老金與繳費年限分析。對照表看出,繳費基數相同,繳費年限越長,目標替代率越高,其退休月養老金就越高,真正體現參保越早,將來受益越大。假如:甲、乙、丙、丁參保人員均按歷年社平工資60%繳費,均在同一年辦理退休,退休時在崗職工社平工資為6000元,甲、乙、丙、丁因繳費年限不同。
(3)月養老金與繳費基數分析。對照表還看出,繳費年限相同,繳費基數越高,目標替代率就高,其月養老金也就越高。假如:甲、乙、丙、丁參保人員均繳費滿15年,均在同一年辦理退休,退休時在崗職工社平工資為6000元/月,甲、乙、丙、丁因繳費基數不同。
2011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養老金不公平最新評論:養老金不公平何時解決!

養老金的不公平成為社會上最大的不公平,有三點:1、個別養老金過高,有的達到了7、8千甚至上萬元,遠高於平均工資,可知一個人的工資需要交房貸、養孩子、各種應酬等,而一個養老金太高了失去了養老金的意義,降低在職工的積極性;2、養老金之間差距過大,少則兩三千元,多則七八千上萬元,每年按比例調整,使得差距越來越大,應該限高補低逐步縮小差距。雖然有的傻子說多交多得,這也應該體現在剛退休前幾年,隨著時間增長這種差價應該縮小,而不是繼續擴大;3、應取消各種不合理補貼,如上海的高級工程師的補貼,這種職稱只能在工作期間有效,退休後這種職稱不能作為補貼的依據。
抵制延長退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法定退休年齡必須退,企業人員可自願選擇退休,且退休人員一律比准再聘用。

7. 養老金差距大,那養老金待遇能否實現平等為什麼

養老待遇不能實現平等,因為人們在為退休前做的工種不一樣,交的五險不一樣。

8. 如何建立公平的養老保險制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標志著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從以建立制度、擴大覆蓋對象為主要內容的外延擴張型發展階段進入到了以完善和優化制度結構,提升制度公平性與可持續性為主要內容的內涵型發展新階段。2013年,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啟動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頂層設計工作,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我認為,養老保險制度的頂層設計應當以實現制度的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標,堅持以下重要原則:
堅持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核心
如果說公平與可持續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那麼通過城鎮化與工業化實現現代化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堅持城鎮化與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就必然要求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為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的核心。長期以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落後於工業化進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而全面實現人的各項社會保障權則是實現人的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城鎮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包括進城務工勞動者和被征地農民等在內的各種群體,他們是中國實現工業化的重要支撐力量,但其在生活方式、社會保障權利等方面卻未能全面實現城鎮化。對於這部分群體,尤其是其中占絕大部分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養老保險制度方面,應當優先鼓勵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非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因為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適用於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勞動者,制度的福利性更強,待遇水平也更高,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則適用於第一產業的勞動者和未就業的人群。目前,戶籍已經不再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阻礙,而進一步提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福利性和統籌層次,確保勞動者在跨職業和跨區域流動時的養老保險權益不受損失,才是吸引這部分群體參加該制度的關鍵所在。
堅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統賬結合的模式
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是我國在充分借鑒國際養老保險制度經驗的基礎上,確定的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模式。社會統籌體現的是代際之間的互助共濟,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個人賬戶體現的是老齡化背景下,對代際之間負擔的微調,同時也是養老保險制度中個人責任的體現方式。雖然統賬結合的模式在實踐中曾遭遇過「空賬運轉」的制度扭曲,但這種板塊式的制度模式確實符合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也適應我國的社會經濟背景與文化傳統。我國城鄉居民的儲蓄率較高,而資本市場的規范性與穩定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實行完全積累的個人賬戶規模過大,不僅有違風險分擔的基本原則,也會使巨額積累資金面臨較大的貶值風險。具體而言,應當盡快實現從混賬運行向統賬板塊式結合的轉變,並且在進一步縮小個人賬戶規模的基礎上,做實個人賬戶,同時建立個人賬戶積累資金的投資管理體制。
堅持待遇與繳費相掛鉤的社會保險模式
從全球的視角看,養老保障制度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以勞資雙方繳費、待遇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為特徵的社會保險模式;以政府稅收籌資、待遇水平均等化為特徵的福利國家模式;以及以勞資雙方(或者是勞動者單方)繳費、待遇與積累資金的投資回報率相掛鉤為特徵的個人賬戶模式。其中,福利國家模式下均等化的養老金給付方式與我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的實際有所矛盾,個人賬戶模式下的養老金水平則有賴於本身就充滿風險的資本市場,並且無法有效應對長壽風險。相比而言,待遇與繳費相掛鉤的社會保險模式能夠通過責任的合理分擔,實現養老金水平的理性增長,同時其現收現付的財務模式也避免了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是較為合理的制度模式。目前,我國不同類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有所不同,職工養老保險採取的是社會保險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的則是均等化給付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堅持社會保險的模式就要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以社會統籌為主體,個人賬戶為補充。而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而言,近些年隨著各地財政能力的增強和對民生重視程度的提高,均等化給付的基礎養老金水平不斷提高,保險福利化的傾向非常明顯。這種財政投入的方式不利於提高城鄉居民的繳費意識和責任分擔意識,不利於制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針對這樣的現象,建議將財政資金的支出方向從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轉變為提高繳費補貼水平,從而激勵參保者提高繳費水平、延長繳費年限,強化制度的保險屬性。
堅持待遇水平提高與責任合理分擔相結合
社會保險制度是工業化的產物,在德國等社會保險制度成熟的國家,勞資雙方平等地分擔繳費責任,不同層級政府也合理地分擔財政補貼責任。合理的責任分擔機制意味著福利水平的增長是由多元主體共同分擔,而並非由某一個主體承擔。只有實現了繳費責任的合理分擔,才有可能實現福利水平的理性增長,因為福利水平的提升是以各方繳費的增加為前提的。就我國目前的繳費責任結構而言,在勞資關系方面,勞資雙方的名義繳費率都較高,建議在進一步提高統籌層次的前提下,適當降低企業繳費率,並通過加強稽核,將個人繳費基數做實,從而逐步實現勞資平等分責。在不同層級政府的責任方面,目前是中央政府責任重,地方政府責任輕,建議在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方案設計中,充分考慮調動兩個積極性,綜合考慮不同省份的財政能力與老齡化程度,建立有差別的中央和省財政分擔體系。

9. 退休後養老金的懸差應該平衡嗎

養老金連續十幾年增漲,對於養老金水平,企業退休人員覺得最不公平。有人認為:無論是企業人員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年輕時崗位不同,工資收入不同,但是年齡大了,退休後,都離開工作崗位了,都是一樣在養老,沒有身份之分,沒有崗位之分了,那麼退休後養老金就應該一樣多。對於這樣的觀點看似有理,實則真能說得通嗎?你認為公平嗎?

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較大,雖然養老金並軌,但是差距仍然存在。近幾年養老金調整時向企業傾斜,但是差距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拉平的。而且企事業養老金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社保繳費水平的高低,事業單位人員社保繳費較高,企業普遍選擇最低檔給員工繳納,按照養老金多繳多得的原則,所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較高,同樣的在企業退休人員中,也有養老金高的和低的差距,是來源於社保繳費水平和繳費年限的不同,如果你讓繳費高的,繳費年限長的人退休後和繳費少的人員養老金領的錢一樣多,那試問誰還會去選擇多交錢呢?所以說,養老金還是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在運行,而不是單單的企事業之分。如果按照個別人不講依據,只是為了縮小差距而認為養老金高的應該不漲,養老金少得多漲,那麼試問農民朋友該怎麼想呢?

養老金

農民為我國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二十多年前農民還一直在給國家交公糧。農民辛辛苦苦種糧食,為我國糧食產業做出重大貢獻,而且農民每年總是把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雖然不像我們現在交社保一樣有記錄有繳費年限,但是那時的農民誰不按照要求繳納糧食,糧食就是金錢,所以現在國家對於年滿60歲的農民每月發放養老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城鄉居民養老金。雖然年齡大的農民之前還沒有交社保一說,也沒有交過社保,但是一樣享受養老金待遇。當然,農民的養老金每月只有80元、100元、120元、160元,230元等等很低的收入水平,但是他們很知足,沒想到自己老了之後,卻跟工人退休一樣,每月還有錢領,很不錯。

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再少每月應該也有1000元左右吧,1000元的羨慕2000元的,2000元的羨慕3000元的,3000元的羨慕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領4000元或者5000元的,所有低收入者都認為養老金差距大,應該錢多的不漲,錢少的多漲,那一個月只有100元左右的農民該羨慕誰,是羨慕企業退休人員,讓企業的別漲,自己的多漲嗎?所以說,為了社會發展,養老金調整時像低收入的企退人員傾斜多增加是比較人性化的,如果想著甚至拉平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我們還是應該遵循養老金的繳費原則。

10. 養老金到底該不該平等發放呢

按理說是應該平等發放的,養老金就是為了大家老的時候有保障,年輕時候都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不能因為其他原因就分人群發放,這樣不僅不公平,也保障不了其他人的利益。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要公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用紅糖水養生 瀏覽:304
2015北京企業退休漲工資 瀏覽:749
金桂飄香重陽節 瀏覽:437
家庭養生葯有哪些 瀏覽:320
淮北市居民養老保險上網怎麼查 瀏覽:422
己經退休兩地領退休金可以嗎 瀏覽:732
巴彥淖爾市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462
老年人的壽衣要買什麼樣 瀏覽:322
龍崗入園體檢哪裡預約 瀏覽:87
葯王千金方養生酒如何服用 瀏覽:808
嶺南養生谷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288
電腦怎麼補辦養老保險 瀏覽:855
老人怎麼下樓梯好 瀏覽:940
重陽節活動主持幼兒園 瀏覽:141
有預防老年痴呆症的預苗 瀏覽:593
長壽龜前肢發白腫脹怎麼辦 瀏覽:878
小學生孝敬課 瀏覽:287
養老金2590 瀏覽:67
為什麼會的老年痴呆症 瀏覽:850
夏季女性養生喝什麼茶最好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