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規模已達1.3萬億元你還買嗎
所謂養老金的空帳問題或者是缺口的問題,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通脹結合的方式。2012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1.3萬億元。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相結合的養老保險(這里指的是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在這個保險當中實際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社會統籌的基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基金。我國養老金繳費的比例占工資的總額約為28%,其中20%是需要企業繳費的,企業繳費的錢進入到社會統籌基金裡面,而個人繳費的8%的錢是進入到個人賬戶裡面。
沒有做實個人賬戶,就無法割斷統、賬基金之間的聯結,鎖定統籌基金的債務。一些地方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養老金規模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的養老保險規模包括四個層次(或部分)。
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
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
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
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③ 中國養老保險行業狀況
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挑戰。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對眾多金融機構而言,這一挑戰也意味著巨大的養老市場潛力。目前,中國養老金融行業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些數字跟美國、OECD國家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大的差距可以看作是我們存在的問題,但是也是巨大的商機。
參考《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我國養老產業金融服務發展目前明顯不足,首先我國老齡金融發展上處於起步階段,養老金融產品單一低效,很多老人是以個人儲蓄作為唯一的理財方式;第二個是養老保險方面也存在過於依賴基本養老保險,其他的養老相關保險補充不足的問題;第三是產業發展理念滯後,對於老年用品,老年金融的重視不夠,基本上是觀望多、行動少;第四是產業有效的需求不足,鼓勵老年人消費的政策支持不夠,扶持政策基本上處於空白的狀態,因此養老市場亟需模式升級以及供給側的改革,需要用連鎖化、標准化來治癒之前散亂差的狀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進多少人
法律分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第一條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⑤ 目前,中國社會養老保險覆蓋多少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多少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
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20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1454億人,較2016年末增加267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已經超過13.5億人,基本實現全民參保。
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0199億人,增加226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1255億人,增加408萬人。
(5)我國養老金規模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法》將我國境內所有用人單位和個人都納入了社會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
具體是:
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了我國城鄉全體居民。即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二、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制度覆蓋了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三、被征地農民按照國務院規定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被征地農民到用人單位就業的,都應當參加全部五項社會保險。對於未就業,轉為城鎮居民的,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繼續保留農村居民身份的,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四、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也應當參照本法規定參加我國的社會保險。
⑥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現在大概有多少缺口
從目前公布的數字來看,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應該是沒有缺口的。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是沒有缺口的。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根據《2019 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
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2919億元,基金支出49228億元。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4623億元。
從這里可以看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收入大於支出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結余。結余數(5.46萬億元)足夠一年的保險基金支出。
綜合以上情況,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應該是沒有缺口的,對支付養老金是有足夠的保證的。如果要說有缺口的話,可能就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有一定的缺口,因為該養老保險制度剛建立不久,以前都沒有繳費,有一定的缺口還是正常的。但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沒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前的養老金也是財政資金保障的,有缺口也是有財政資金保障的,從有財政資金保障這一點來看,基金支付也是沒有壓力的。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其基金支出是有保障的。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⑦ 中國養老金缺口的現狀
法律分析: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縣級統籌起步,直到2020年底,終於實現了省級統收統支,解決了省內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約4.4萬億元,基金支出約4.1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但是,由於我國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年齡結構等存在差異,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結余比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重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比較大。在2018年—2021年,開始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由富裕省份向困難省份跨省調劑資金,以「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是全國統籌的先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⑧ 個人養老金制度
法律分析:個人養老金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鼓勵個人向專門的賬戶進行繳費,個人依據自身風險收益特徵,選擇相應的、符合條件的養老金融產品進行投資,以積累養老金資產的制度安排。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政府主導並負責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為「第一支柱」,佔主導地位,規模已超6萬億元;政府倡導並由企業自主發展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第二支柱」,規模約2萬億元;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在內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被稱為「第三支柱」,僅在部分地區試點,規模尚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⑨ 2021年,養老金將迎哪些調整
養老保險對我國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福利,特別是對保障上億退休老人的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退休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不用再努力工作,每月按時領取「養老金」,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可謂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2021年,養老金將迎哪些調整?
一、養老金有望繼續上漲
養老金還會繼續上調,也就是17連漲。有專家預測,上漲幅度可能會在3%到5%之間。我國養老退休人員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這對於國家來說,可能是很大的壓力,畢竟要完成3億人養老金的發放,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消息來看,我國養老基金結余還有4.5萬億,擁有著充足的養老保障基礎。但是由於各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不同,有些地區的養老基金結余充沛,而有些地區的養老基金則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因此,為了維系各個地區養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國家正在積極推動「養老金省級統籌」。
原來養老基金的「收支」,是縣級、市級統籌的,也就是由縣級部門或市級部門,統一對養老基金進行徵收和發放。全國養老基金的收支基本調整為了「省級統籌」。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緩解某些地區養老金「收支失衡」的狀況,維系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康、平穩運營。從2021年開始,將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所謂省級養老保險統籌,通俗來說就是,全省的企業養老金保險基金實行統收統支,進行統一化管理,這樣一來可以保障各地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也有利於均衡各地負擔。
⑩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多少
到2020年底,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整體上收大於支,能夠保障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對於個別地方出現了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問題,相關部門採取了以下辦法:
一是擴大中央調劑規模。從2018年開始,我國建立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用於均衡地區間的基金負擔。今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達到9300億元,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受益超過215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地區的收支平衡壓力。
二是穩步有序推進全國統籌。在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完成的基礎上,穩步有序推進全國統籌,完善中央與地方養老保險責任分擔機制,明確各級財政養老保險支付責任,不斷增強制度可持續性。
三是合理確定待遇水平。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物價、工資增長等因素,合理確定養老金待遇調整水平,讓億萬人民老有所養。
明年養老金大概率能繼續漲:
第一,法律保障養老金上調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18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物價和工資水平是決定養老金上調與否的核心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累計上漲0.5%,總體呈溫和上漲態勢,但無論如何物價上漲都會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退休老人生活成本增加,想要維持老人目前的生活質量,就應該上調養老金水平。
從收入方面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義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2%,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社保繳費基數增加,養老保險基金賬戶也會更充裕;另一方面,退休老人也是曾經為經濟建設做了巨大貢獻的職工,他們的收入水平也應該和在職職工同步調整。
第二,我國經濟恢復狀況良好
人社部在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中提到,要推進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動調整,綜合考慮物價變動、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財力狀況等因素。
其中財力狀況就跟我國經濟增速有關,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18.3%,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我國經濟穩步恢復,中央財政支付能力增強,有利於保障養老金繼續上調。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網-財政部:到2020年底,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