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養老保險規定交費是多少
農村養老保險最高4000元。
只要符合條件的農民,男性年齡達到45歲、女性達到40歲,可以一次補繳最多10年。男性達到45歲、女性達到40歲,可以一次補繳15年。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調整為13個檔次,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參保人可按照自己的經濟條件合理選擇繳費檔次。
❷ 農村新養老保險的政策是什麼
一、繳費標准: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需要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繳費標准目前設為12個檔次,分別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原則上最高繳費檔次標准不能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
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二、農村養老保險的領取標准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這部分由政府補貼,補貼標准如下:(1)按照上述繳費標準的不同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2)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5元,第二檔10元,第三檔20元,第四檔25元,第五檔30元,第六檔35元,第七檔40元。(3)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元。
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
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舉個例子,假設張大爺今年50歲了,他的繳費檔次為每年500元這一檔,繳費到了60歲,一共繳了10年,那麼當張大爺退休後他每月的養老金發放標准就等於(500元+30元)×10年/139+55元=93元
❸ 2021年寧夏銀川市對農村雙女戶的養老補貼的政策
摘要 1.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社會養老保險補助
❹ 銀川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銀川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按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核定繳費基數,單位繳費比例為20%,個人繳費比例為8%。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❺ 2021年寧夏養老金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農村60歲老人領取條件
1、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2、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
3、長期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基礎性養老金加發1%,最高不超過10%,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由試點地區人民政府承擔。
「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寫入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今年我國基本養老金將實現「17連漲」,它將和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助力「老有所養」。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一、調整范圍
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
二、調整辦法和標准
(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掛鉤調整。一是與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在15年以內的,每滿1年每月增加2元(不滿15年的按15年計算),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的(不滿1年按1年計算),前15年每月增加2元,自第16年起,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因工傷殘已辦理退休手續並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不含因企業破產辦理退休的5-6級工傷人員),繳費年限不滿30年的按30年計算。二是與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以本人2019年12月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月基本養老金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按30元調整,2000元以上的,在30元的基礎上,養老金每增加100元(不滿100元的按100元計算),企業再調整2元、機關事業單位再調整1元。
(三)適當傾斜。一是在定額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再對年滿70周歲以上人員適當傾斜,即: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5元,年滿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20元;二是在定額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對艱苦邊遠一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5元,對艱苦邊遠三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0元;三是企業軍轉幹部低於4235元的調整到4235元。
三、資金列支渠道
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分別從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並按照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各占基本養老金的比例,分別從其個人賬戶余額和統籌基金中列支,個人賬戶余額為零時,全部從統籌基金中列支。
四、組織實施
(一)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調整工作結束後,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負責將調整情況匯總後,報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財政廳。
(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實施,最晚今年8月底前將調增的養老金足額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❻ 農村養老保險有什麼新政策
法律分析:1、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2、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3、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4、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5、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❼ 銀川市今年農民退休金拿多少錢
農村60歲老人,嚴格的說,沒有基本養老金,這當然說的是現在已經在拿養老金的一代人。往後的一代人,農村的新農保已經建立起來了,也就有了養老金賬戶,有了賬戶,也就有了基礎養老金。
現在的一代60歲以上的農民,過去沒有建立過農民社保體系,也就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也就沒有養老金賬戶。這一代農民發給的養老金很微薄,全部是財政負擔的。
將來,農民60歲退休時,就根據賬戶內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和繳費年限,核算養老金,所以,繳納養老保險金額不同,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