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繳納養老保險嗎
領失業金期間,還要繳納養老保險嗎?個人單交養老,別影響養老金
合同快要到期了,想要領取失業金。但是聽說領取失業金期間,無法繳納社保。
這樣的話,豈不是會影響到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
等到退休以後,豈不是會影響到養老金的金額?
那領取失業金,不是就不劃算了嗎?
實際上,由於各個地方的規定不統一,有的地方在領取失業金期間,是不允許繳納養老保險的,但是現在大部分地方是允許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養老保險的。
因為領取失業金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為繳納醫療保險,但是不給繳納養老保險。
所以建議個人繼續繳納養老保險,保證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要因為領取失業金,而影響到將來養老金的金額。
這樣的好處是失業期間既能享受醫療保險相關待遇,又保證養老保險不間斷,不至於因為失業降低養老金的金額。
001 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享受的權益如下:
1.領取失業金,2020年青島市失業金為1719元/月。
2. 失業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為繳納醫療保險,享受正常醫療保險待遇,包括社保卡每月按照最低繳費基數注入門診診療費,失業期間生病住院報銷待遇等。
3. 生育手術費的報銷,失業期間,符合生育政策的,按生育醫院的標准給予報銷生育手術費。
4. 免費享受政府指定部門提供的技術技能補貼一次,促進再就業。
5. 其他待遇
002 關於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規定是這樣的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本人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
可以憑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證明或是失業證,到當地社保部門辦理繳費主體的變更手續。
然後根據當地社保部門指定的銀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開具銀行賬戶,並確保每月保留足夠的資金,保證每月養老保險的自動扣費。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照當地政府公布的最低繳費基數來作為繳費基數,因為作為失業人員,繳費標准太高也是不現實的。
失業保險金領取完後,重新找到工作的,可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轉入新的用人單位,這樣不至於自己的養老保險斷交。
03 領取失業金期間,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費用:
1.通常情況,失業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話,以2019年青島市最低繳費基數為例,
只需要繳費3269*20%=653.80元。
小結:失業期間個人只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也較低,還是很劃算的。
004 寫在最後的話
綜上所述,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當地政策允許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可以確保自己的繳費年限不會因為失業而中斷,對於以後繳費年限的累計計算,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順利辦理退休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㈡ 領失業金期間可以自己交養老社保嗎
領失業金期間可以自己交養老社保。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以個人身份自願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失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應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7日內報受理其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備案,並按要求提供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參加失業保險及繳費情況證明等有關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失業保險條例》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15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職工失業後,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銀行按月發放。
㈢ 領失業保險時期需要交養老嗎
領取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可以不交。根據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不能繳納社會保險,即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養老保險不可以繳納,但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失業人員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十五條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㈣ 領失業金期間的養老保險需要補交嗎
領失業金期間的養老保險是需要補交的。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4、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5、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6、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因此領失業金期間的養老保險是需要補交的。(4)領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交擴展閱讀:失業金計算公式:失業金=上年累計未分配利潤+本年全年實現凈利潤-本年已分配利潤本年已分配利潤=被沒收財產損失和違反稅法的滯納金及罰款+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保險=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保險
㈤ 領取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怎麼辦
法律分析: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是無法繳納社保的,也不能繳納養老保險。所以要繳納養老保險就需要先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
繳納養老保險存在兩個情況,第一個是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其中包含養老保險。第二是個人靈活就業自行繳納養老保險。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使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消失。所以是不能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時繳納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㈥ 領取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誰交
領取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可以不交。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不能繳納社會保險。即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養老保險不可以繳納。但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失業人員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失業前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且非本人意願中斷就可以的可以申領失業保險金。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但不能繼續繳存養老保險。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應積極求職,接受職業指導和職業培訓。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求職時,可以按規定享受就業服務減免費用等優惠政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期滿後,符合享受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四十六條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第四十七條失業保險金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㈦ 領失業金期間能繼續交養老保險嗎
您好,個人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不繳納養老保險。
按照有關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失業後,按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斷繳費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
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從中斷繳費至達到退休年齡期間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月份(按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時間除外),在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時,按零計算繳費指數。
個人賬戶累計額的多少都會涉及到退休後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而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時間的長短又直接影響到職工個人賬戶的多少,繼而影響到退休待遇的高低。
具有城鎮戶籍的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參加城鎮個人養老保險,不參保的人員在核算養老金時,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期間,不參與工資指數的計算,也不參與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
按月領取失業金的人員可以申請醫療保險待遇,由失業保險基金為其繳納醫保費,個人不繳費,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的醫保費年限計入本人的醫保繳費年限。
單親家庭就業困難人員可以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您是否符合條件需要到街道做認定。正在領取失業金的失業人眼,自進行就業登記享受社保補貼當月起,停止發放失業金,其應領未領的期限予以保留。
㈧ 領失業金期間能交養老保險嗎
法律分析:失業金領取期間可以交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㈨ 領失業金期間養老保險怎麼繳納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是不能交納社保的,也不能交納養老保險。所以要交納養老保險就需要先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交納養老保險存在兩個情況,第一個是單位為員工交納社保,其中包含養老保險。第二是個人靈活就業自行交納養老保險。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使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要求消失。所以是不能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時交納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失業人員符合下列要求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交納失業保險費滿2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