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政府債務與農村養老

政府債務與農村養老

發布時間:2022-04-27 17:13:49

① 政府哪來的錢

現代社會經常把古代社會稱之為專制獨裁,拋開文化觀念方面,現代社會在經濟方面比古代社會更加專制獨裁。由於現代社會一切以金錢為重,因此,其它的專制它都不需要,只需要金錢的專制。現代政府通過經濟政策,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金錢的奴隸,只要控制了金錢,就能控制全社會。我們比較一下古代政府和現代政府的錢都是怎麼來的,就會看清這個事實。
古代社會的政府,錢財的日常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收稅,二是政府壟斷經營。前者比較好理解,當然,這個稅收概念比較寬泛,今天人們都把稅收當成是貨幣稅收,在古代還有以勞役形式的。後者多少有點復雜。政府的壟斷經營不能一概而論都是壞的,比方說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時間里,對食鹽的經營是由政府壟斷的,這一方面是政府的穩定財源,另一方面是社會安全的需要。食鹽是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離開了食鹽,人會死亡。如果食鹽質量很差,百姓的健康也會受到傷害。而且,在古代社會,絕大多數商品都不具備全國銷售的局面,食鹽是很少數在全國實現銷售網路的商品。對於一般商品,如果商人利慾熏心,危害面大多隻局限在個別地區。如果將全國性的食鹽的生產交給私人企業,一方面在商人唯利是圖的影響下,食鹽的質量難以保證,老百姓將大面積受害;另一方面,掌握百姓生命關鍵的大鹽商,將會挑戰社會安定。因此,中國歷史上,私人介入食鹽行業,大多隻能是銷售,而不能生產。
古代社會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政府的財源基本上都是如此,如果還有其它的,就是對外戰爭。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西方古代很不一樣,中國古代的對外用兵,都是安定邊疆,因而是花錢為主。而西方古代的對外戰爭,與今天一樣,伴隨著搶奪財富的目的。由此,中國古人不喜歡戰爭,而西方人則經常發起戰爭。例如十字軍東征,一打就是200年,從東方搶奪了無數財富;拿破崙也一樣,盧浮宮里很多東西都是那個年代搶來的。古代社會政府的垮台,除了外部戰爭之外,內部原因大多是財富問題。政府壟斷經營太嚴重,老百姓沒有生機;或者政府稅收太重,百姓難以負擔;或者在內部財源枯竭的時候,同時遭受外部打擊,例如古羅馬。
由於中國古代社會以農業為主,農業生產方式又以小農經濟為主,因此,政府在工商領域的壟斷經營,對於全社會的影響不大。一個政府的主要危機往往是無謂地消耗財富,傷害民力,造成民不聊生。因此,稅收的松緊程度,是百姓最直接感受壓迫的渠道。對於最集權的政府來說,在社會財富問題上有不可跨越的天然界線,那就是超出了財富產生的限度,超出了老百姓的忍受范圍,最終,老百姓不得不官逼民反。其中的道理並不復雜,在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條件下,社會的財富總額是有限度的,政府不管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像鄭和航海那樣的好事,超出了社會財富容忍的限度,都會被社會以各種方式拒絕,最嚴重的就是改朝換代。
現代政府在延續了古代政府來錢方式的基礎上,還有一個重大的發明,使得現代政府變成天經地義最有錢的角色,那就是可以隨便印鈔票。古代社會也有類似現代銀行的金融機構,但是,那時候的准銀行,例如晉商的票號,歐洲最早的銀行,它們所發行的紙幣,老百姓可以拒絕接受。為什麼可以拒絕接受?因為老百姓對金融機構有不信任感,紙幣隨時可能因為發行者的暗箱操作而貶值,甚至成為廢紙。連美國政府最早發行的美元,老百姓也可以不接受。
中國是世界上發行紙幣最早的國家,但是,並沒有普及和長期延續。這不能視為中國的落後,而只能視為中國古代民主力量制約政府的結果。老百姓有權拒絕使用政府發行的紙幣,就等於老百姓有權不信任政府。在金本位、銀本位的年代,政府的權力再大,也不可能控制自然界金銀銅等貴金屬的總量。中國歷史上有一些政府試圖在金銀銅等貴金屬貨幣中摻假,改變成色含量,最終都沒有好下場。貴金屬貨幣的相對恆定,使得老百姓的財富不容易被金融用隱蔽手段剝奪,老百姓的財富安全能夠得以保證。如果能夠取之有道,在財富上不依靠政府,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出現。
然而,西方構建的現代政府徹底顛覆了老百姓財富的基本保障。現代政府取消了金銀本位,改為統一發行紙幣,被稱之為「法幣」,也就是說任何人不能拒絕,連損毀都是犯罪。這里首先要申明一下,我並不反對政府發行「法幣」,但是,必須提醒人們注意的是,法幣發行的結果,常常就是沒有監督的濫發,老百姓的財富失去安全。現代政府理論上擁有無限發行紙幣的權力,換句話說,現代政府可以隨時隨地「變出財富」,然後用它變出的虛擬財富,與人們交換真實財富。為了讓這種虛擬財富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它所依據的就是未來的產出,透支未來,透支下一代,成為現代政府必然的手法。民主選舉政府的短期政策行為,使它無需顧及長遠的未來,老百姓也只顧自己當前的生活,哪裡去管後代子孫。 因此,現代社會由於政府掌握了法定的財富機器,使得政府的權力幾乎超過歷史上所有的專制、獨裁社會,現代社會再也不會出現古代個人「富可敵國」的現象。現代社會的政府在財政上的失敗,造成下台等現象,只是說明這屆政府在玩財富機器的時候沒玩好,換任何一屆政府上台,玩法都一樣,手段有差別而已。這種獨裁因為給當前擁有選票的選民以經濟實惠,因此受到選民的不明真相的擁護,得以猖獗於世。未來的美國人毫無道理地從出生那天起,就背負了父輩的債務。他們的權利何在?如果未來有一天,美國實在還不起債了,美國宣布解散,虛擬的美國就不存在了,誰來還債?
在美國這樣所謂講民主的社會,有幾個美國人對於美元的發行、美元的利率有發言權?美國政府發行貨幣的決定,美國老百姓沒有發言權,受其影響的全世界也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美國政府的這種手法之所以還沒有讓美國老百姓憤怒,是因為,很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濫發紙幣的行為,造成的危害,大多都被轉移到了美國之外,美國的民主使得美國老百姓認為,美國政府損人利已的行為,對於美國老百姓是有好處的。本次金融危機讓美國老百姓稍稍嘗到一點對於發行紙幣沒有控制權力的苦頭,危害如一個反彈球,打在了美國老百姓自己的頭上。但是,他們還在寄希望於美國政府能夠用更大的虛擬財富,擋住所有的反彈球。 美國的政治制度使得老百姓對紙幣發行沒有任何制約控制手段,因此,美國這樣被資本家掌握的國家,在金錢至上的社會,美國政府由於其對貨幣的絕對控制權,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最嚴重的獨裁專制,它用金錢控制了每個人的日常經濟生活。消滅文化、觀念、政治上的專制,說得深入一點,就是不讓其他限制資本獨大的觀點和理論占據上風。因為,在自由的狀態中,誰都不可能戰勝金錢,金錢最喜歡自由,金錢最需要自由。在自由狀態下,擁有金錢便擁有一切。它靠刺激和利用人們的低層次慾望而獲得專制統治。金錢只有一個擔憂:被剝奪壟斷獨裁的地位。所以,當美元失去統治地位的時候,美國就完蛋了。
雖然世界上現在所有國家都仿效西方社會,以政府的名義發行各自的「法幣」,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權力、地位的不同,造成各個國家「法幣」的地位不同,其作用力和影響力也完全不同。金融領域有一個定律,叫做「劣幣驅逐良幣」,在自由經濟的過程中,美元這樣的劣幣,必然對其他信任度高於美元的貨幣造成傷害。世界一體化,某種程度上就是美元在全世界掠奪財富,美國用印刷機製造出來的虛擬財富與全世界交換真實財富。當前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金融體系將會發生重要的改變,那就是,不能全由美國說了算。 相關文章:迪士尼樂園能救房地產?百貨零售業的浪漫主義消費你敢借錢嗎?理財專家讓財離你而去如果賭博拒收美元金融危機:貪婪如何重蹈覆轍美國夢:過去的夢還是未來的夢?告別股市暴漲之夢洋奴害中國看保爾森如何收拾華爾街美國經濟模式的劇毒成分作為上帝的消費者次貸危機為何會發生?次貸危機誰在賺錢?華爾街死了又如何?金融危機與全球化:格林斯潘危言聳聽?房價會永遠漲是一個謊言山姆大叔生病了誰掌握了要命的糧食?人類的錯誤榜樣中國不可能成為第二個美國西方經濟模式能完全仿效嗎?老師打學生,學生怎麼辦?科技能否幫助人類突圍?美國想賴賬的後果從秦始皇到美國美元泡沫是如何形成的現代金融如何催生泡沫陰險的金錢游戲現代社會最大的恐怖:沒錢負債容易形成房價泡沫現代奴隸制有多遠?經濟自由與民主、自由經濟增長有沒有極限? 民主不是靈丹妙葯知識分子與政府的關系文字歷史與民主法制民主必然走向獨裁?民主是個不好的制度?與朋友討論民主言論自由不等於言論正確言論自由的發展軌跡羞答答的憤怒燦爛的瞬間

② 農村養老保險的改革完善

1、因地制宜的發展社會養老保險,強制性與自願性相結合。
即應該立足於中國國情,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各地農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需求,繳費能力的不同適時、適當地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只有當地區經濟的總體實力能夠提供剩餘積累,而且從積累中提取的資金用於社會養老保險對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當前的生活消費沒有影響時,建立社會保險才具有可能性,在尚未解決溫飽問題時就談建立社會養老保險是不現實的。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與其他保障制度的協調發展原則。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自我保障層次:家庭保障,體現為成年子女對老年人「反哺」;個人儲蓄,以青壯年時的個人儲蓄養老;土地保障還可以發揮其有益補充作用。政府負責層次:財政與政策支持;集體保障層次,傳統的或新型的經濟組織給予補助。
3、區別對待原則。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的管理。對於進城務工的農民應該靈活對待,能夠納入到城鎮中參加養老保險的盡量納入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提前與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銜接;不能納入的參加農村養老保險體系。
4、循序漸進原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逐漸擴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第二,資金的籌集在現階段堅持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財政與政策支持。隨著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集體和國家支持的份額逐漸減少。第三,逐漸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銜接,實現城鄉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第四,現階段應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與家庭養老等保障制度相結合,今後慢慢過渡到完全的以社會養老保險解決養老問題。 1、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歸根結底是「錢」的問題,資金短缺成為農村養老保險的瓶頸。所以要好好規劃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與運作。
(1)資金的籌集渠道
基金的籌集現階段堅持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財政與政策支持。
個人交納是主要部分。現在農民的經濟收入不寬裕,要保證每次資金的交納,必須提高農民的供款能力。一部分農民的收入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比如進城打工,增加收入;自主成立合作經濟組織等。合作經濟組織正要逐步成為農村經濟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主體,農民增收創業的新起點,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農村經營體制的創新點。如果個人的經濟確實存在困難,農村信用社可以貸款給這些農民來提高投保能力,從而落實個人交納的部分。
國家給予政策支持主要針對鄉鎮企業,集體提供的補助部分可以稅前列支;其次國家可以從財政中撥款,給予農村一定的補償;對於農業各稅應該予以減免,減輕農民的負擔與從土地上獲得收益的難度。另外,還可以發行農村養老保險特種國債。但是城鎮社會養老保險中存在的「隱性債務」問題也需要解決,因此要與此協調,所以,國家的支持更多表現為政策支持。
(2)交納養老保險金時的靈活掌握
考慮到農村家庭收入的不平衡性,保險費的交納標准實行高中低多檔次。由於農民收入的靈活性多樣性,很難進行考核和計量,而且農民收入是以年為時間單位的,要到年底才進行結算,檔次的劃分不與農民的個人收入掛鉤,而是以農民的人均年純收入為基數,並根據其變化加以調整,以保證養老保險費用分擔的均衡和養老金的保障能力。
(3)基金的運行與保值增值
現在農民的投保積極性不是很高,提高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可以說是吸引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途徑。現在農村養老保險基金以縣為單位統一管理和運營的現實,不僅形成了過度分散管理帶來的不合理管理費用和基金被擠占挪用的風險,而且投資形式單一,只是儲蓄的形式,但是現在國家為了拉動內需,不斷的下調利率,利率已經低於物價的上漲指數,實際上基金得不到增值反而是貶值,最終使養老保險基金「縮水」。基金由地市級統一管理,應該是更為合理的安排,建立合理的保險基金運行機制。
2、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建構各主體應負的責任
國家的經濟政策,隨著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的社會化,適應於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責任分擔機制逐漸開始形成:主要是個人的積累賬戶,由集體和國家補助的部分構成統籌基金,統一進行地市級統籌。
(1)國家的責任。國家在農村養老社會保險體系建構中必須擔負的責任有三:一是政策責任。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是建立該項制度的根本前提。二是財政責任。該項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保證每一個農民基本生存的必然舉措,政府有義務根據國家財政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推動其實行。三是法律責任。對農村養老保險進行立法,就是要通過法律規范和調整農村養老保險關系,加強這項立法工作非常重要,對農村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有促進作用。
(2)集體經濟組織對於農村的養老保險也應該負責。農民先前的勞動大部分都積累到了集體財產中。現在集體經濟組織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方表現形式不同。深圳寶安、龍崗兩區城市化集體經濟組織改制採用股份合作公司形式,設立股份合作公司。而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的地區仍然是傳統的土地集體經濟組織。1979年以後,中國農村廣泛實行了各種形式的生產承包責任制,集體經濟呈現急劇衰落的趨勢,農戶收入中來自集體經濟的份額大幅下降。在集體經濟基礎比較雄厚的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設立的鄉鎮企業比較多。
(3)個人從自己收入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積累個人賬戶,以備養老。 現階段實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具有明顯的身份特徵,以是否有城鎮戶口為劃分依據,「以這種眼光看待農村社會問題的觀點,顯然違背一個基本常識,即中國政府是全民政府而不是市民政府」。消除城鄉差別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不公平待遇是發展趨勢,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

③ 2020年農村老年有債務養老金可以強制執行嗎

一種意見認為,可以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養老保險金屬於張某的個人收入,所以法院有權給予扣劃。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不可以執行。因為養老金是專項用於保障人退休後基本生活需要的,不得挪作他用。法院不宜強制執行保險金,以免使矛盾激化,破壞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在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或司法解釋的情況下,法院應當以調解為原則,不宜強制執行。

④ 農村老人到60歲國家發的養老金法院有權凍結抵債嗎

農村老人到60歲國家發的養老金,法院有權凍結抵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在發放給之前,任何單位不得查封、凍結和劃扣,即不能直接扣發抵償法院判決的債務。
在上海,退休人員因債務糾紛,法院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協助代為扣留部分養老金抵繳債務,需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1、法院向區縣社保中心下達相關文書;
2、法院要與當事人簽定代扣協議,告知當事人;
3、保證代扣後當事人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不低於上海市最低養老金水平。

⑤ 2021年村級債務新政策

2021年村級債務新政策包括:
1、充分認識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的重要性;
2、糾正鄉鎮經濟管理中不規范行為;
3、加強和完善村務管理;
4、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5、改革基層幹部考核體系。
鄉村債務的實際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轉型時期我國鄉村治理存在的問題。本書是作者歷時2年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查,在獲得大量第一手數據和資料的基礎上完成的,數據資料詳實而系統;本書的重點是對鄉村債務進行結構性分析,並對中西部地區鄉村債務結構的特徵進行了比較研究,這有助於更清晰地了解鄉村債務產生的機理以及制定區別對待的政策。
地方債務可劃分為顯性債務、隱性債務兩種類型。顯性債務一般包括外國政府與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國債轉貸資金、農業綜合開發借款、解決地方金融風險專項借款、拖欠工資、國有糧食企業虧損新老掛賬、拖欠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除了明確的負債外常表現為未支付的應付支出。隱性債務包括地方政府擔保債務、擔保的外債、地方金融機構的呆壞賬、社會保障資金缺口等,在出現金融機構清算等情況時地方政府將承擔資產損失。這些債務缺少有效、統一的監測、管理制度,隱蔽性強,已成為中國地方債務風險的主要出險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三條 促進鄉村振興應當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鄉村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⑥ 什麼是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是怎麼一個繳費法有什麼樣的規定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是相對於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胡曉義表示,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我認為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此外,不同於老農保主要建立農民個人賬戶的模式,新農保借鑒了目前城鎮職工統賬結合的模式。胡曉義介紹,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分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這意味著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不過胡曉義強調了即將啟動的新農保仍處試點階段,「新農保政策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根據規劃,將於2020年前全部實現所有農民都享有新農保。
如果你是農民,55元起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即「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適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逐步推開。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年滿16周歲、不是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各地根據本地實際認真選擇試點地區,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的配套銜接工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同級財政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社會監督。
中央財政首為農民養老埋單,標准最低55元

閱讀全文

與政府債務與農村養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安市養老金多少 瀏覽:637
揚州煙台湛江惠州哪個養老更好 瀏覽:926
厚道孝順 瀏覽:299
父母名字的房改房如何轉給子女 瀏覽:219
中國現存最長壽 瀏覽:853
空乘有退休金嗎 瀏覽:739
中山社區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310
事業單位買養老保險 瀏覽:800
ve能長壽 瀏覽:234
深圳行政拘留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474
大慶哪家養老院最好 瀏覽:84
南陽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 瀏覽:650
上海松江大眾養老院 瀏覽:304
旅行社要老年人的體檢項目 瀏覽:972
陝西養老保險怎麼驗證個人信息 瀏覽:192
麗園路43弄老人住哪裡好 瀏覽:300
徐州社保不夠退休 瀏覽:910
南江民政局2016年養老院招標 瀏覽:161
安徽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115
敬老院短語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