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領完139個月怎麼辦
養老保險領完139個月,只要人健在,還可以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第四十九條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貳』 養老金領不到139個月怎麼辦
養老金沒領夠139個月死亡余額可繼承。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所謂養老金沒有領到139個月可以繼承,是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按139月領完計算的,沒有領到139月,個人賬戶就有餘額,繼承人可以繼承余額。
養老金的繼承:
1、只要被繼承人生前還有養老金未領取的(個人賬戶有餘額的),就可以繼承;
2、如果個人賬戶的余額,已經領取完了,不管是領取了幾個月,都是不能繼承的。
【法律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
第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職業年金:
(一)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可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准,發完為止,同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享有繼承權。本人選擇任一領取方式後不再更改。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未達到上述職業年金領取條件之一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第十二條 職業年金基金應當委託具有資格的投資運營機構作為投資管理人,負責職業年金基金的投資運營;應當選擇具有資格的商業銀行作為託管人,負責託管職業年金基金。委託關系確定後,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叄』 社保可以活到老領到老嗎 60歲退休,個人帳戶養老金也只能領取139個月這是真的嗎
我認為,題主的這個認知與理解,我們應該一分為二來看,也就是有講的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地方存在。具體講,對的一面是指計發月數139個月,是說你到達60周歲時,你的個人帳戶月養老金領取額,是按照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除以139個月,所得到的那個數據。同時也說明,你的個人帳戶月養老金,在領取139個月後,就會清零無養老金可支付了。
很顯然,說的不對的一面,也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個人帳戶養老金支付清零後的處理方法,國家是有明確政策規定的。這就是說,當退休本人的個人帳戶養老金,經過139個月的連續支付清零後,個人帳戶養老金月領取額,必須繼續如數發放,直至退休人員去世時止。只是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支付渠道,必須改由在統籌帳戶里進行列支了。總而言之,上述分析與解讀明確告訴我們,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並不意味著60周歲退休人員的個人帳戶養老金,就只能領取139個月。鑒於個人帳戶月領取額,屬於基本養老金的法定范疇。作為基本養老金有機構成中的個人帳戶月養老金,是應該而且必須與基礎養老金,以及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同時發放直至退休人員去世時止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肆』 退休職工死亡後養老金是領139個月的工資嗎
摘要 退休職工死亡之時起,民事權利消滅,養老金發放到當月止。另外支付喪葬費和撫恤金,具體標准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規定。
『伍』 農村養老保險回本期都是139個月,為什麼
完全是誤會!其實農村養老保險的回收期遠小於139個月,可以毫不含糊的說只是139個月的零頭。
上圖列出了全國31個省市的基本養老標准。如果按照最低基本養老金水平93元/月的標准計算,每個月至少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93+個人賬戶養老金41=134元每月返還時間為:投入成本÷每月收取金額= 5080 ÷ 134 = 38,表示返還成本需要38個月。如果按基本養老金中等水平計算,如青海省175元/月的標准,可以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175+個人賬戶養老金41=216每月歸還時間為:投入成本÷每月收款金額=5080÷216=23.5,也就是說只需要23.5個月,不到2年就可以歸還。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農村養老保險的返還時間是139個月,這是一個誤區。實際返回時間遠小於139個月,基本只有二三十個月,也就是兩三年。
『陸』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領取139個月後死亡怎麼算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領取139個月後個人賬戶中就沒有錢了,但待遇不會降低,統籌金中會支付。如果去世了當然就不發養老金了,如果是60歲後、139個月內去世的,則個人賬戶中還有錢,是可以繼承的。按目前政策新農保好像沒有撫恤金和喪葬費。
『柒』 60歲退休為什麼按照139個月
領取退休金的時間是139個月,是按照我國的平均壽命來計算。
平均壽命是71.6歲,退休時60歲減去71.6歲,等於還剩139個月,按60歲退休計算,距國民平均壽命71.6歲還有139個月。
退休金計發月數不固定,不同的退休年齡,計發月數也不相同。也就是50歲退休計發月為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月為170個月,60歲退休計發月為139個月等。其原理是,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