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基數

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基數

發布時間:2022-04-17 23:01:32

『壹』 公務員交多少養老保險

養老金並軌後公務員每月要交多少養老保險費用呢?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
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
(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不納入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
職業年金:
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
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算筆賬
以廣州市現有正科級公務員每月工資6000元,正處級每月工資10000元為例,大致可測算出:
正科級每月需繳納養老保險總費用(含職業年金個人繳費部分)=6000元×8%+6000元×4%=720元
正處級公務員每月個人繳納總費用=10000元×8%+10000元×4%=1200元
多位廣州市直公務員表示,今後每月要多支出一筆養老保險費,但工資已多年未漲,希望配套的工資薪酬改革能盡快落地。
另據了解,目前廣州的公務員個人無須繳納養老金(待遇由財政解決),而事業單位則視其分類有所差異,比如參公事業單位一般就不用個人繳養老金,而像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則普遍需要個人繳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單位一般以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

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都將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

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2)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基數擴展閱讀:

為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活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經國務院同意:

從2016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截止2016年7月6日,全國有21個省市區符合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條件,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餘20個省市區是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新疆、甘肅和寧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保險

『叄』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啥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如參保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養老保險是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肆』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怎麼確定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公務員社保繳費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
1、養老保險:單位21%,個人8%。2、醫療保險:單位9%,個人2%+3元。3、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4、工傷保險。單位0.5%。5、生育保險。單位1%。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陸』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有一定的區別。由於我國社保制度不是「一統性」的,而是因不同的人群而分設的「碎片化」養老保險,這是我國社保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此,在繳費和待遇上有一定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指數上不同;退休年齡男性均為60周期性歲,但女性後者只能是55周歲;後者退休後死亡時只有喪葬費沒的一次性撫恤金和遺屬補助。
2、個人繳和單位繳區別是,個人只能交養老和醫療兩個險種,而單位是五險。
3、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4、當退休後,領取的養老保險金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領取數額=當年的全市職工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金額/120,其中,領取的基本條件是累計交費15年,當然上面的公式只是最基本的,如果交費年限大於15年的時候,還會增加一個系數,當然是領取的錢會變多的系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養老金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 單位2021年1至2月申報的繳費工資,按新的上、下限進行封控,低於3828元的以3828元作為繳費基數,高於19136元的以19136元作為繳費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捌』 公務員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公務員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

(一)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 21%,自己繳納 8%;

(二)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 9%,自己繳納 2% 外加 10 塊錢的大病統籌;

(三)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 2%,自己繳納 1%;

(四)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 0.5%,自己不繳;

(五)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 0.8%,自己不繳;

(六)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繳納 8%,自己繳納 8%。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 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 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 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二、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

自2019年5月1日起,實施失業保險總費率1%的省,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 2020 年4月30日。自2019年5月1日起,延長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的期限至 2020 年4月30日,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在18至23個月的統籌地區可以現行費率為基礎下調20%,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在24個月以上的統籌地區可以現行費率為基礎下調50%。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基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個地方 瀏覽:711
90歲宮頸癌 瀏覽:888
心衰病人老年痴呆 瀏覽:44
依立紫砂鍋用了老年痴呆 瀏覽:850
濟南市工人退休金多少 瀏覽:744
日本東京有多少位百歲老人 瀏覽:351
老年人牙黃怎麼治 瀏覽:78
如何讓老人感覺有氣質 瀏覽:537
為什麼心不好的老人越長壽 瀏覽:878
什麼是好父母恩威 瀏覽:648
美國不老60歲名模 瀏覽:543
2014黑龍江省養老金 瀏覽:446
孝敬父母短句10字 瀏覽:534
現在企業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150
感謝父母應該做哪些行動 瀏覽:897
60歲人的性格 瀏覽:356
全國自助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30
父母結婚費用多少錢 瀏覽:515
嬰兒體檢為什麼會有問題 瀏覽:183
養生堂南瓜怎麼吃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