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交費分幾檔
養老保險檔次分為最低檔,中檔次,最高檔。
養老保險檔次繳費數值如下:
1、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
2、中檔次的交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一百;
3、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
個人繳費。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老金。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有以下好處:
1、養老保險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
2、養老保險有利於社會的安全,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養老保險有利於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B.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的好有什麼區別呢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政策,符合國家規定條件,可以享受退休待遇,按月領取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的公式如下: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各地規定不一樣,河南省2022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為108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政府補貼+所有利息)/139。假設老王選擇500元的檔,繳費15年,那麼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500x15+60x15=8400,再加上15年利息,大約估算,老王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000元,個人養老金賬戶每月可貢獻72元。全部算下來,一個月老王可以拿到180元,一年可領取2160元。5年能拿回自己交的養老保險,以後的日子都是賺的。
假設老王按2000的檔繳納,15後領取養老金,那麼老王每月可拿384元,6年後基本可以拿回本錢,之後每個月都會多出來近400元的退休工資,10年就是將近50000元。
通過上面計算可以得出,交的多,拿回來的多。最合算的,還是多繳費,繳費年限長點,退休工資會更高點。
C. 養老金分幾檔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一共分為四個檔次,最低檔、一檔、二檔、三檔。根據參保人自主自願原則,無論是選擇哪一個檔次,只要連續繳納15年並且達到了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最低檔不得繳納低於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一檔不低於60%,二檔不低於80%,三檔不低於100%。也可以選擇個人繳費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老金。養老金需繳納滿15年,並不是必須要連續不中斷,而是繳納滿180個月即可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有些人會問自己即將要退休了還沒繳滿15年是否不能領取養老金,其實不需要擔心,即便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只要自己繼續去繳納養老保險,在交滿15年後,依然可領取養老金。同時領取養老金還需要養老金資格認證,所有退休後的人必須要通過養老金資格認證,才能夠每月按時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D. 養老保險分幾檔
1、如果你是單位工作人員,以你工資收入的總額為基數按個人繳納養老保險8%比例專提取繳納。
如果屬工資收總額低於當地社保局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的,則按當地社保局規定的繳納基數提取繳納。
2、如果你是當地城鎮戶籍居民,是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可選擇以當地最低繳費基數繳納,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內的基數高額繳納。
E.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的好呢
居民養老保險等級分為12檔: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 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
其中,100元檔次僅限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員選擇。除100元檔次外,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
個人年繳費額或集體補助(含其他資助)均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對重度殘疾人,市、區(市)政府按 500元的標准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
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以300檔為例,總共需要交300×15=4500RMB,政府會補貼30×15=450RMB,相當於個人賬戶共有4500+450=4950RMB。等到60歲以後,每個月從自己交的養老金里的收益是35.61RMB,加上基礎養老金(目前是118RMB,每年都在逐漸提高),那麼
在60-64歲每月可以領取118+35.61=153.61RMB
65-74歲每月可以領取153.61+5=158.61RMB
75歲以後每月可以領取158.61+5=163.61RMB
F. 養老保險分幾檔
1、如果你是單位工作人員,以你工資收入的總額為基數按個人繳納養老保險8%比例提取繳納。
如果工資收總額低於當地社保局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的,則按當地社保局規定的繳納基數提取繳納。
2、如果你是當地城鎮戶籍居民,是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可選擇以當地最低繳費基數繳納,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內的基數高額繳納。
G.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什麼檔次繳納最劃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什麼標准繳納最為劃算?主要要根據劃算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是按照投資回報作為劃算的標准,那麼按照最低的標准繳納是最劃算的;如果是以養老金的最大化作為劃算的標准,按照最高標准繳納是最劃算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綜上所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果從投資回收期來分析,按照最低每年200元的標准繳納最劃算,如果按照養老金最大化,能夠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來計算,還是按照最高標准繳納最劃算。畢竟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H. 我想問下養老保險的一檔、二檔~五檔是什麼意思呀還有退休金是怎麼算的
1、社保交費還是按照個人的能力來定檔次比較合理,如果能力高經濟允許那可以按照最高檔進行繳納;如果個人工資低能力也不是很強,還是按照最低檔進行繳納比較合適。
2、個體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分為最低檔(40%)、一檔(60%)、二檔(80%)、三檔(100%)四個檔次。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I.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分為好幾個檔次,為什麼大部分還是選擇最低檔次繳費
這個要從2009年時新型鄉村社會養老保險開端試點時分說起,由於那時分曾經年滿60周歲是不用繳費的,就能享用55元的根底養老金。不滿60周歲的,離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缺乏15年的,按年繳費100元,抵達60周歲開端領取養老金。
最後倡議有才能的人多繳費,為啥呢?由於利息這方面,以後很有可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都實行國度統一記賬利率,目前利率大約是8%左右,而銀行最高利息只要三年利率3%左右,農民繳費的多,以後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肯定也多,這樣回本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J. 養老保險幾個檔次
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主要分為四個檔次,即最低檔、一檔、二檔、三檔。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檔次,只要繳費滿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