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險一金怎樣進行賬務處理,社保企業承擔部分和個人承擔部分怎樣入賬
新會計制度下五險一金會計分錄:
1.分配工資
借:××費用(管理/銷售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計提社保(企業部分)
借:××費用(管理/銷售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3.次月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個人部分)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企業部分+個人部分)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5.上交個人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注意事項:
社會保險沒辦理之前不能計提,「五險一金」計提比例各地不一樣。企業按勞動保障部門規定比例繳納部分,可列入「管理費用」。
一、五險的會計賬務處理
(一)個人負擔部分
發放工資時(按個人繳納比例,從中扣除)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費(代扣職工應交納的部分)
庫存現金(實際發放的金額)
(二)企業負擔部分
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
貸: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費(養老、醫療、事業、工傷、生育保險)
(三)交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費(單位+代扣個人應繳的金額)
貸:銀行存款(總交納的金額)
二:住房公積金的賬務處理
1.單位負擔部分(按工資總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樣)
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住房公積金
貸: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上交時:
借: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2.個人部分
付工資時扣除: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庫存現金
上交時:
借: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三、養老保險的會計核算
養老保險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到社會保險機構的,其中,單位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的部分由單位代扣代交,一般在當期繳納,因此,在繳納時,職工應交的那部分應由單位先承付。
1.當期繳納時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養老保險費(註:單位承擔的部分)
其他應收款——養老保險費(註:個人承擔的部分)
貸:銀行存款
2.發工資時,把單位代交的部分收回,從職工工資中扣回時賬務處理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收款——養老保險費
3.如果當期未繳納
①當期的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養老保險費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費
②發工資時個人應交的部分照扣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費
4.企業以後期間向勞動保障部門繳納企業代扣養老金部分的賬務處理
借: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
四、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處理與養老保險相同。
五、醫療保險的處理基本與養老保險相同,只是單位承擔的部分,是從福利費中開支的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做賬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計提單位社保金
借:管理費用-社保金-養老保險金
管理費用-社保金-失業保險金
管理費用-社保金-工傷保險金
管理費用-社保金-醫療保險金
管理費用-社保金-生育保險金
管理費用-社保金-住房公積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單位交納社保
同時做個人部分
借: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養老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失業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醫療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住房公積金
貸: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養老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失業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醫療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住房公積金
2、交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單位交納社保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養老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失業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醫療保險金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等
3.發放工資:
借:其他應收款-代扣個人社保-人名(已經預繳但次月已辭職無工資或不夠扣款的人員在工資表中已負數列式企業代繳的五險一金個人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養老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失業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醫療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住房公積金
4.分配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成本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5、收回代扣個人社保時(辦理轉社保關系時)
借:現金
貸:其他應收款-代扣個人社保-人名
(如果工資表中沒有體現代扣的五險一金個人部分就要做這個分錄否則應付職工薪酬會有借方余額,如果工資表中已經體現了代扣的個人五險一金部分就不做此筆分錄)
同時做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養老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失業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醫療保險金
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社保-住房公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個人部分等怎麼賬務處理
單位為職工支付社保費並從職工工資中代扣社保,用應付職工薪酬-社保歸集核算。
一、社保即社會保險費,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現行社保主要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保費分為個人繳納和企業統籌兩部分
二、應付職工薪酬是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社保賬務處理會計分錄:
1、計提單位負擔部分
借:成本費用相關科目(按受益人員所在部門確定)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從工資中代扣個人負擔部分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3、繳納社保(含單位負擔的及個人負擔的)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貸:銀行存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
當年或往年掛賬的養老保險應計入其他應付款。掛帳借記相關費用代記其他應付款---社保站;收取職工個人應負擔部份沖減相關費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養老保險費的賬務處理
有的地方對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實行「差額征繳、差額撥付」的結算方法。其基本做法是:由社會保障機構按規定的比例計算應收取單位在職人員的養老保險費和應撥付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費(以下簡稱養老金)。若應收繳的養老保險費大於應撥付的養老金,則按其差額向單位收取,即「差額征繳」(對單位來說是「差額繳交」即「付差」);若應撥付的養老金大於應收繳的養老保險費,則按其差額撥付給單位,即「差額撥付」(對單位來說是「差額撥人」即「進差」)。而「個人繳費」則由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仍由原單位按實發放。對單位實行「差額征繳、差額撥付」的結算方法,其賬務處理方法也因「征繳」或「撥付」而不相同。 在「差額繳交」情況下,單位在支付「付差」時,按單位繳費金額扣除應收撥人養老金的差額,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事業單位借記「事業支出——社會保障費」),按個人繳費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按實際支付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支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時,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貸記「現金」。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個人繳費時,借記「現金」或「應付工資」,貸記「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
【例1】某單位現有在職人員50人,月工資總額60000元;退休人員10人,月退休金總額8000元。繳費比例為個人為7%,單位為20%,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全額領取。社會保障機構對單位實行「差額征繳」(單位為「差額繳交」)。按此計算每月單位繳費為1 2000元(60000×20%),個人繳費4200元(60000×7%),共應繳納養老保險費16200元,而應收撥人養老金8000元,差額8200元。單位的賬務處理為:
單位繳費時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4000
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貸:銀行存款8200
支付養老金時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8000
貸:現金8000
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個人繳費」時
借:現金(應付工資)4200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某單位現有在職人員50人,月工資總額60000元。退休人員25人,月退休金總額20000元。繳費比例為個人7%,單位20%,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全額領取。社會保障機構對單位實行「差額撥付」(單位為「差額撥人」)。按此計算每月單位繳費為12000元(60000×20%),個人繳費4200元(60000×7%)。共應繳納養老保險費16200元,而應收撥人養老金20000元,差額3800元。單位的賬務處理為:
收到撥人款時的同時結轉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
借:銀行存款3800
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1 2000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金20000
支付養老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一養老金20000
貸:現金20000
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個人繳費」時
借:現金(或應付工資)4200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實行「差額撥付」(即單位為「差額撥人」)的單位,在收到撥人款並結轉應繳納養老保險費時,對應收撥人的養老金應貸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而不應作貸記「其他收入」。在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時,應借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而不應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事業單位則不應借記「事業支出——社會保障費」)。因為這部分養老金屬於單位代社會保障機構發放給退休人員的款項,而不是單位的收入和費用,否則就虛增了單位的收入和費用。筆者認為,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對單位採取「差額征繳、差額撥付」的結算方法雖然簡單,但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際上仍由原單位發放。因為社會保障機構收取或撥付的只是應收繳養老保險費與應撥付養老金的差額,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最終還是由原單位負擔。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要求「盡快將目前由企業發放養老金改為社會化發放,積極創造條件將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逐步由企業轉向社會」。為此,筆者建議:社會保障應實現社會化,即退休人員與原單位相分離,由社區進行管理。養老保險費由社會保障徵收機構向單位全額征繳,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則由社會保障機構直接發放給退休人員。這樣做既保證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又確保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
養老保險費征繳與發放分離的賬務處理為:當單位向社保徵收機構繳養老保險費時,按單位繳費金額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按個人繳費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按實際繳納金額貸記「銀行存款」。 某單位現有在職人員50人,月工資總額60000元,退休人員10人,月退休金總額8000元,繳費比例為個人為7%,單位20%,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全額領取。按此計算每月單位繳費為12000元(60000×20%),個人繳費4200元(60000×7%),共繳納養老保險費16200元,而退休人員應領取養老金8000元。如實行「征繳發放分離」,單位的賬務處理為:
單位在繳納養老保險費時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12000
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貸:銀行存款16200
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個人繳費」時
借:現金(或應付工資)4200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4200
當養老保險費實行「征繳與發放分離」後,養老金由社會保障機構直接發放給退休人員,單位不再對養老金發放進行賬務處理。
『伍』 求助:請問什麼是社保基金空轉掛賬
詳細的說會很復雜,簡單的解釋是:以前是按工齡來計算退休金的,實行養老金制度後,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和繳費額作為領取養老金的主要依據,由此在實行社保以前就在單位就職的員工,以前的工齡視為繳費年限,在個人賬戶中實際並沒有交過錢,就形成了空轉掛賬。
『陸』 養老保險金的賬務如何處理
根據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養老保險費的賬務處理:
(1)按規定計提單位應負擔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
借:生產成本——社會保險費
製造費用——社會保險費
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
銷售費用——社會保險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單位部分)
(2)代扣職工個人應負擔養老保險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個人部分)
(3)按期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單位部分)
——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現舉例說明:
【例】A有限公司,有職工300名;其中:一線生產人員為200名,一線輔管人員為20名,總部管理人員為50名,銷售人員為30名。該公司與勞動者原訂立了全員勞動合同,未發生人員變動。2010年6月,假定該公司按當地人均薪金基數1100元計算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按現行相關政策規定,假定應繳比例為28%,其中:單位繳費20%(17%劃入統籌金,3%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8%,其計算及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繳費的計算
(1)月度繳費基數:1100×300=330000.00(元)
(2)月度應繳金額:330000×28%=92400.00(元)
其中:單位繳費共計:330000×20%=66000.00(元)
個人繳費共計 :330000×8%=26400.00(元)
由單位承擔的月度繳費總額66000.00元當中,
①劃入個人賬戶共計:330000×3%=9900.00(元)
②劃入統籌賬戶共計:330000×17%=56100.00(元)
2.個人賬戶清單
(1)月度繳費基數:1100.00(元)
(2)月度應繳金額:1100×28%=308.00(元)
其中:單位繳費:1100×20%=220.00(元)
個人繳費:1100×8%=88.00(元)
由單位承擔的月度繳費220.00元當中,
①劃入個人賬戶:1100×3%=33.00(元)
②劃入統籌賬戶:1100×17%=187.00(元)
3.賬務處理
(1)按規定計提單位應負擔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
借:生產成本——社會保險費 44000
製造費用——社會保險費 4400
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 11000
銷售費用——社會保險費 66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單位部分)66000
(2)代扣職工個人應負擔養老保險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64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個人部分)26400
(3)按期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單位部分)66000
——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個人部分)26400
貸:銀行存款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