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該由誰養老齡化問題下老年人利益由誰保障
隨著現代社會的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逐漸成為了當下人們繞不過去的話題,那麼如何通過養老保險來實現投資和養老的平衡呢?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養老保險。
實際上國家在養老保險領域已通過社保讓大多數人有一個最基本的養老保障,但是,只靠社保來養老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說到這里,很多朋友就會有疑問了,那麼商業養老保險到底是用來投資的還是用來養老的呢?
其實商業養老保險重要的並不是收益率,而是將來可以穩定領取的年金。
通常考慮商業養老保險的人,主要還是擔心未來養老時是否有「工資」可以拿,也就是「被動收入」,不用工作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有錢定期到手。
相較於其他投資工具,商業養老保險往往適合一些不知道如何去理財的人,怕辛辛苦苦攢的錢都虧在股市裡面。不善投資,又不想承擔太高的風險,商業養老保險便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收益率也不能要求太高。
那麼商業養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呢?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合格的養老金,商業保險裡面的養老保險或養老金,並不是像重疾險、意外險這樣的保險種類。
它指的是為了達養老的目的,通過對保險產品進行一定的設計,做出來的產品。
一款合格的養老金,有以下三個特點:
1.強制儲蓄,專款專用
2.按年/按月進行領取,領取金額確定,持續穩定
3.領取時間與生命等長,活多久,領多久
舉個例子:
30歲的小明給自己買了一款年金險,每月交3000塊,60歲開始領錢,每月領1萬元,一直領到老。
年輕的時候存錢,退休才能領(強制儲蓄)
每月都能領錢(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活多久,領多久(對抗長壽風險)
這就是很典型的養老金。
❷ 我的養老保險為誰交
汗,還是自己做一份商業保險吧,現在交1000每個月,交滿20年,退休每月領4000,領到死,不足20年就死了,小孩繼續領滿20年為止,比國家的養老金還好吧
❸ 我50歲了,怎麼交養養老保險
50歲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不同的養老保險檔次。現在養老保險檔次最低是200元一年,那最高的檔次可能有3000元的,還有5000元的。不過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越高,對應的政府給予的補貼就越多,當然了60歲之後領取的養老金也會越多。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統計,現在人均養老金水平在125元左右。我覺得這個養老金水平比較低,那我們可以選擇較高的檔次交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水平會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說按2000元標准繳納養老保險,交15年退休後能領取五六百元養老金。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超過15年,在計發養老金的時候,會額外的加發基礎養老金,所以想多點養老金,還要堅持交養老保險。
❹ 老梁說天下:養老保險,誰來養我的老
反正都是上班的人交的錢才給你養老,活個百把歲你就賺了
❺ 養老保險金誰來付
兼並後的新公司理應為原有職工負責.找他們據理力爭。
❻ 養老保險誰來養我的老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都避不開。年輕的時候再怎麼叱吒風雲,也難逃一老。自己能跑能動怎麼都好說,你要是老了,行動不便,你該怎麼辦?城裡的老人,年輕時都有工作,老了有退休金。平時上街買買菜,跳跳廣場舞,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我們交的養老保險都被現在活著的老人花了,將來誰養我們
老年生活樂無憂,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做基礎。回報情況確定、操作簡便、理財效果穩健、帶有強制儲蓄特點,且能「活得越久領取越多」的商業年金類保險可以作為個人養老儲備的工具之一。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答網民問時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多年以後我們靠誰養老社保只管溫飽只夠「喝粥」,養老不僅不能防老還可能要來「啃老」。這些已經不是危言聳聽。實際上,養老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問題,因為與歐美發達國家「先富後老」相反,我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國家,人口老齡化和基本養老保險長期收不抵支的現狀,決定了社保養老只能滿足退休者較低水平的養老需求。同時,在獨生子女政策實行30多年後,中國正全面迎來「4-2-1」家庭,而且隨著人均壽命不斷延長,「8-4-2-1」或「6-4-2-1」家庭也逐步出現。而從經濟角度看,如今年輕人自身的工作、生活壓力也都比較大,物價高、房價高,很多年輕人成年之後,不僅無法「補貼」父母,大多數還可能需要父母贊助購房首付款、結婚費用等。因此,眾多老人退休後雖有社保,基本生活無憂,但也沒有太多的閑錢和閑心,他們得繼續為下一代操心,成為了兒子的「全職」保姆,幫助子女照看第三代,繼續為全家貢獻精力而沒有太多屬於老人的理想退休生活。而有些老人則屬於「樂無憂」類型。他們的退休資金准備充分,衣食無憂,早已把自己安頓妥當。他們興趣廣泛,沒有後顧之憂,有些甚至還趁著「將老未老」之際開始繼續人生中未完的夙願,或是周遊列國飽覽無限風光。建立養老儲備金刻不容緩想要讓自己成為「樂無憂」型的老人,擺在面前最現實的一道門檻,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做基礎。根據本刊2009年的一次調查計算,一個老年人想要退休後基本生活無憂至少需要110萬元以上,而想要比較舒適地養老則至少需要250萬元。而且,女性所需准備的養老金這兩個數字至少要提高20%~30%以上。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這個數字如今可能還要高了。在經濟發達的社會,一般而言,每個人的養老保障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這部分比例大約占養老金總數的30%。二是企業為員工准備養老的企業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個人為養老准備的資金,包括保險、基金等,這部分比例大約占養老金總數的40%。我國目前企業年金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大部分居民沒有企業年金,因此個人儲備專項養老金顯得尤為重要。保險是舒適養老之上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托賓有一句被廣為推崇的投資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合理的資產配置可以分散風險,綜合各種理財工具的優點,既能為日常生活留出現金流,又能保證中長期有一個不錯的收益,可以有效地化解養老壓力。再者,養老年金類保險的回報特別明確,只要確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後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到多少養老金作為補充,就可以讓保險公司幫助計算出個人需要購買的額度和繳費時間,到了約定時間就可以開始按月領錢了。而其他理財品種,很難比較精確地預測出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以後的收益情況,無法給予肯定和確切的回答,很難由個人來控制。當然,由於回報相對固定可計劃,保險的收益率水平相對就低一些。第三,作為養老資金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禦通脹,這與一般資金投資追求收益較大化的原則有所區別,這也是穩健理財型的商業保險輔助養老的一個優勢所在。第四,保險還可以強制個人儲蓄。青壯年時期有很多的花錢渠道,如果不強迫自己為了將來養老而預先做點准備,那麼錢花了也就花了。長期保險恰恰有一個強制儲蓄的特點,必須按時定量交保費。這一特點對於平常消費傾向明顯,儲蓄率低、投資習慣較差的人群而言,特別有一種「他律」的效果,更穩當,更有效力。而且,越早規劃,由於年紀越輕,養老險的費率也越低。第五,養老儲備是一項長期的理財計劃,通過復利滾存計算收益的保險,也是儲備時間越久,效果越佳,「復利的魔力」恰好可通過養老年金這類長期商業保險得到明顯的體現。第六,終身領取型的養老保險能夠讓人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可以部分解決退休後「活得太久」帶來的經濟壓力,這一特點是其他任何理財工具都無法實現的。商業年金險助力養老在准備將商業保險作為將來養老資金來源之一後,當然就是挑選合適自己的產品了。在低利率時代購買養老(年金)險這樣一種長期儲蓄險種,我們建議還是選擇有分紅功能的年金產品為佳,除了享受這類產品本身內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一旦將來市場利率上升後,投保者還能夠通過分紅收益,抵消一定的通脹影響。比如,海康人壽近日推出的「樂無憂」年金保險(分紅型),就是一款典型的年金保險。它具有保證領取的確定性(自年金開始領取年齡後的首個保單周年日至被保險人年滿七十九周歲後的首個保單周年日為年金保證給付期),而且可以終身領取,實現「活多久,領多久」,讓高齡老人樂享晚年生活。同時,這類保險每年也會分配現金紅利,一定程度上抵禦通脹對財富的侵蝕。同時,這款產品自保單生效後自首個保單周年日開始,每年都可給付「生存保險金」,也可以進行保單借款,為投保者應急無憂。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通過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而獲得的養老金只是全部養老規劃的重要一環,別忘了我們還有其它工具可以用於養老儲備。為此,在選擇保險計劃時,應充分考慮目前的收入水平,並結合自己的日常開銷、未來生活預期、通貨膨脹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選擇。專家建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所獲得的補充養老金占未來所有養老費用的20%~40%為宜,以便為自己預約高品質的未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告訴我們誰為我們的養老買單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小的時候我們有父母的養育與照顧;青壯年時期,我們自己能掙錢照顧自己;但老了的時候失去了經濟來源,身體素質也在下降,這時候誰來照顧我們呢?按照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子女來負責我們的老年生活,但為了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也為子女減輕經濟壓力,國家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層面確保老年人能過上安穩舒適的晚年生活。父母年紀大,怎麼買保險?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給父母老人買保險,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樂康無憂」返還型住院醫療保障計劃,兼具保險保障和保費返還雙重功能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簡介返還型保險到底劃算嗎?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消費型和儲蓄型、返還型保險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我國就建立了養老保險制度,那個時候主要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開始,我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創建了適應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金模式。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分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及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四大類,基本上實現了「全民社保」、「全民養老」。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社保醫保怎麼用?一文教你申辦報銷流程!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該制度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中佔了很大的一部分,它具有強制性,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企業必須為職工投保養老保險,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納。參保人累計繳費滿十五年並達到退休年齡後,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繳費未滿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也可以轉成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同樣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國家實行該制度後,企業職工在退休後就不用擔心生活問題了。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該制度的形成時間較晚,2011年才在全國層面試點推行,它主要面對的對象是城鎮戶籍的非從業人員,像社區中的修鞋人員,一般他們收入比較低且不是很穩定。為了解決這部分人員的養老問題,國家鼓勵這部分人員積極參加。同樣,該制度也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該制度下的社保繳費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貼、社會捐助等部分組成,並且按照國家的規定,一定比例的社保繳費計入個人賬戶,另外一部分計入社會統籌。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該制度的基本內容跟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相似,只是投保人為農村戶口人員。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還包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該部分人員是不用繳費退休後按照規定按月領取退休金。
以上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所包含的內容,也是我們老年生活的最有力保障。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險計劃,涵蓋原位癌和30種重疾保障❾ 我們的養老保險給誰交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但是現在社會養老金並不是自己交了錢以後留著自己用,我們現在交了給現在退休了的老人用,到以後我們退休了用的是我們後代給他們自己交的保險費,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因為計劃生育,現在老齡化特別嚴重,尤其是我們現在才二三十歲的人到老的時候年輕人就顯得特別少,所以養老金是一定會虧空的,所以我們以後...也不知道國家該怎麼解決這一大問題了...總之沒保障。
❿ 我是被迫下崗職工,我的養老保險誰來交
你好,大律師網相關律師回復關於2016下崗職工養老保險補貼優惠及繳費標准如下: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補貼優惠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下崗人員提前退休只能是特殊工種和因病不能勞動人員,其他人員只能達到女50周歲、男60周歲才能退休。現在國家實行的是退休年齡和退休金雙軌制,公務員可以,工人不行,下崗的也不行。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下崗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確定方法為當地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在平均工資的60%至100%之間自由選擇並確定繳費基數,下崗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按不低於本省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納。
繳費=繳費基數*20%*12
例: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為2000,按照基數60%繳費
一年費用:2000*60%*20%*12=2880
因為各地經濟水平和政策不同,具體繳多少需要詢問當地社保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