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養老保險去哪裡領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編輯本段調整方案
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
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中國的養老金都放在哪裡
我們國家的養老金管理,特別的嚴格,和其他資金不同,在各地的社會保險機構賬號存儲,經過國家允許,可以參與低風險的國庫債券或者投資股票,但是是有一定比例的,是在國家嚴格控制之下進行的,
『叄』 養老金缺口是哪方便導致的我們繳納的養老金到哪裡去了
缺口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特殊的人口結構導致缺錢的人多交錢的人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曾經有人用這筆錢做了一次股票的運作,出現了巨大的一次虧空!
『肆』 退休之後社保在哪裡領
持本人檔案、繳費記錄經高新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核實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等信息後,根據高新社保中心列印退休審批核定單填制退休審批表審核批准後,於次月起領取養老金。
原則上在哪裡辦理退休就在哪裡領取退休費,異地工作者需要視情況而定。
拓展資料: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中國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法律法規: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伍』 養老保險公司交的部分去哪了
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直接進入當地養老保險的統籌賬戶中,而個人繳納的會進入到個人賬戶中。如果參保人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在達到退休年齡後便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領取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拓展資料
1、雖然許多人有養老金,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養老金只能滿足日常開支。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生活得舒適舒適,我們需要提前計劃我們未來的生活。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儲蓄,另一種是理財。購買年金保險是一種理財方式。購買年金保險可以保證被保險人終身、連續、安全、穩定的現金流。
2、養老金又稱養老金和退休費,是社會養老保險中最重要的一項福利。也就是說,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其對社會的貢獻和享受養老保險的資格或退休條件,以貨幣形式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的保險金是為社會造福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按照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和經營。當人們年富力強時,他們創造的部分財富會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確保安全感。
3、從2005年到2015年,雖然中國政府連續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但由於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社會各界並不「欣賞」,相反,他們對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感到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的比例已連續9年下降,低於國際警戒線。截至2020年8月,中國31個省份均已實施養老金調整。2020年養老金平均增長5%,各地對部分特殊群體實施了優惠政策。
4、我國的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和企業的養老金。這兩個系統實現的不同系統體現在三個方面的不同:第一,統籌規劃的方法不同,即企業的員工由單位和員工自己按照一定的標准支付,而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員工由財政統一出資;二是支付渠道不同,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支付,而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由財務支付;第三,享受標准不同,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標准。
『陸』 我們的養老金交到哪裡去了
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沖擊下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 巨大的養老金缺口讓國人愕然,我們繳納的養老金到哪裡去了? 眾所周知,現行的養老金制度規定,由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兩部分構成,其中個人繳納的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部分則進入公共賬戶,被統籌使用。我國城鎮職工保險始於1991年,當年開始進行養老社會統籌的試點。也就是說,1991年以前,我們沒有養老金制度,退休職工領取的是退休工資,如果所在單位破產倒閉,退休工人則失去退休金保障。 1997年,中國接受了世界銀行的建議,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多支柱模式,建立統一的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但1997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個人賬戶中的資金被挪用去發放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個人賬戶一直處於空賬運行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繳納的養老金,被國家統籌了,支付給了別人。為了彌補賬面虧空,就只能繼續收取未來勞動者的養老金,這樣才能平衡養老金賬戶。 社會保險制度發源於19世紀末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之手,但是,近來《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等世界知名媒體開始質疑養老保險制度,直指其為龐氏騙局或老鼠會。而早在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就將社保斥之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龐氏騙局",實際上就是借新錢還舊債,拆東牆補西牆。
『柒』 老年人的養老金到底去了哪裡
部分到了不孝兒女的手上,一部分因為生病到了醫院里,還有一部分被騙子騙走了。
『捌』 社會養老保險在哪裡交的
現在社會養老保險還不能在微信和支付寶裡面繳納,以為社保每年繳納的基數不一樣,只能在社保中心大廳繳納,不過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在手機銀行繳納,農村養老保險每年繳納都是一樣的,200—5000元,可以在手機銀行選擇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