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退休工人漲工資那麼我們自己繳納養老金的的人到退休年齡了是否同樣漲
退休工人漲工資是國家統一的,無論國企,私企,還是個人繳納社保退休後都會長工資,只是長的錢數不一樣,因為國家有相關的條例規定
❷ 個人交養老保險退休後退休工人漲工資我也漲工資嗎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如果退休工人漲工資,也同樣會漲工資。
退休金發放的標准一般和兩個標准關系密切:一個是繳費基數,一個是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必須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方可發放養老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自己交養老金為什麼每年都漲
自己交養老金每年都漲是因為每年社會平均工資都在增長。
由於每年社會平均工資都在增長,所以最低繳費基數都在增長,如果繳費比例固定的話,因此繳納錢數也在增長。大多數人所說的養老保險繳費增漲就是這種情況。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❹ 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養老保險,退休後養老金會跟企業職工退休一樣每年漲工資么
您好,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是因為交費的多少而引起的領取區別!
兩者的交費方式不一樣
靈活就業人員交費是個人交費,按照各地區的交費檔次計算的。在職職工的交費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交費。
兩者的交費的計算方式都是以社平工資為基礎做出的計算,但是靈活就業人員的交費檔次分為60%--300%之間,而在職職工的交費是由本人的工資決定交費數額的。
靈活就業人員交費必須滿十五年且到退休年齡,可以選擇在45歲開始交納,到60歲正好交完,就可以享受養老待遇。而在職職工就需要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就開始交納,一直交到退休年齡,在職職工不可以自行選擇交費開始時間。
養老金的待遇
養老金的領取計算方式是一樣的,但是由於交費年期,交費數量不同,未來領取的金額也不同
未來養老金的領取包括兩部分,基礎賬戶和個人賬戶。
基礎賬戶計算方式:(本人指數化工資+退休時本地區社平工資)/2*1%*交費年期
本人指數化工資和自己的交費正相關,社平工資和當地的經濟情況掛鉤。交費年期越長,領取的金額越多。
個人賬戶計算方式:個人賬戶累計資金/領取系數。按照退休年齡計算,60歲退休,系數為139。交費越多,個人賬戶累計的資金越多,領取的也就越多。
在職職工按照25歲上班,60歲退休計算,基礎賬戶交費年期為35年,靈活就業人員至少是十五年,但是靈活就業人員購買社保,很多人都是按照15年來交費。所以在基礎賬戶的領取系數以及個人賬戶的領取系數都是低於在職職工的交費的。
老炮建議:我國的社保採取的是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原則,所以在交費的時候盡量延長交費 年限,選擇交費檔次最多不要超過100%那個檔就行!
❺ 個人交養老保險每一年漲錢等退休後每一年工資是否是也漲
摘要 親愛的,退休後也會每一年漲錢的
❻ 個人交養老保險15年退休後每年的工資會漲工資嗎
正常是連續交費15年,到退休。如果你交了15年,還沒到退休年齡,沒再交的要補到退休。只要是正常退休的都會漲的,己經連續漲十二年了。
❼ 個人交社保,後5年按100%,養老金會提高多少
我認為是否劃算不是絕對的,應該立足自身情況,全面衡量,再下結論。不知你是單位參保人還是靈活就業參保人?個人和家庭經濟狀況如何?身體如何?答案因人而異。如果不和別人攀比,單純從追求更高的養老金保障水平角度講,交的越多劃算,多繳多得。如果和別人攀比,從投入和產出角度講,那麼低於100%繳費的人會比高於100%繳費的人占些便宜,交的少劃算。
如果從應對風險角度講,身體不好或經濟條件不行的,按最低標准交最劃算或最客觀。再高的養老金,你也得有錢交,有命拿不是?如果從美好心態角度講,怎麼交都有道理,量力而行,不必強求,知足常樂,活得久才是硬道理,活得越久才最劃算。
最後5年,按60%,還是按100%交,其實並不會直接影響過渡性養老金,但由於養老金是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和,而這個總和將影響退休後每年養老金的調整,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還是會影響,准確地說會終身影響你的養老金水平的。這部分影響未來每月差出十幾元~幾十元是小意思。
綜上所述,最後5年按100%,200%,300%繳費,肯定比按60%繳費,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高,退休後每年漲的也越多。如果不攀不比,多交劃算。在單位參保的,以及經濟條件好,身體好的靈活就業的朋友,盡量考慮按高的交,這樣更劃算。但如果你屬於經濟條件不好,或身體不好的靈活就業的朋友,也應該考慮規避不確定性風險,可以考慮按最低標准交。
和別人攀比,去算性價比,是理論上的思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那樣比,有99%的人都不劃算,是自尋煩惱,還是自己活自己的吧。說一千,道一萬,最終有多劃算,就要比生命的長度了。無論交多交少,都是活得越久越劃算。所以好好活著吧,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