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人比不了城市人,農村人的養老到底應該靠誰
關於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近幾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覺得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有三靠。
一靠國家。目前沒有交社保的六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個月有一百元左右的養老補貼。看起來很少很少,實際上得益的遠遠不止如此。
總之,農村老人養老有三靠,靠國家、靠自己、靠子女。雖然農村老人比不上城裡人有幾千元的退休金,但基本的生活,不用耽心。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優質創作者:英山人。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刪除。
同時繳納兩份只有在兩個不同的地區才會出現。你就繳費兩份也不會得到兩份養老保障,國家有法律規定每人終身只允許享受一份養老保障。
繳費時沒有限制,到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問題就來了,在外地辦理退休,當地社保就會要求你回戶口所在地,到當地社保部門出具不在戶口所在地享受養老保障證明,否則不予辦理退休。
(2)農村養老城市退休圖擴展閱讀: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⑶ 退休後,城市和農村哪個更適合養老
順其自然,不是很好選擇的,就看身體條件,身體沒有問題最好農村城市兩下居住,我們東北,冬冷,夏熱,這樣就,冬天回城裡居住,夏天去農村居住,這樣就會既有城市生活氣息,還有農村田園生活感受。
不管在哪裡養老,都是老年人自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要選擇,不適合自己養老的,就要放棄,人只有一次生命,老了就要好好保養自己,不能拿著身體開玩笑,更不能住著城市看著農村好,住在農村看著城市生活質量高,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只有身體條件具備,物質滿足現狀,就去決定。最後能有快樂的生活環境,延年益壽,就是老年人最好的選擇。
⑷ 農村社會養老退休對照表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標准:(一生交的錢+利息+政府補貼)÷139+75=退休後的月領待遇標准。其中:政府補貼各省可能不一樣。75元是國家撥付的,有的省自己提高了。
沒有對照表一說。
⑸ 農村養老金與城市退休金有什麼區別
如果單單從農村或者城市戶口來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區別在於,參保人的參保性質,類別,從居民的角度來說,現行規定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和城市待遇是一樣的,農村人參加工作,也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從事靈活就業的也可以參加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都是一樣的待遇。
⑹ 想建一個農村養老院 主打城市退休老年人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這個投資絕對虧,有錢人不會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長住,越老越感到孤獨就越想在兒女身邊,所以不會長住,短期的他們或許會選擇去某個景區的酒店。
第二,老人忌諱別人長住過的房子,比如這間房子以前是不是住了什麼病人,或者住過這間房的人得了什麼病死了,老人對這些很敏感,同時也會嫌棄臟,不是說你不打掃,而是他們心裡覺得病人住過,或者別人長期住過的地方他們都會覺得臟。
第三,老人吃飯跟年輕人不同,比較講究,有些人有糖尿病,不能吃糖,老人對吃的很多忌口。所以長期吃住都會難習慣!
第四,你不如搞個休閑農庄,有吃飯住宿,有魚塘釣魚,有地方燒烤,有活動的場所,有運動的場地,周圍租點地養雞種菜,周末假日,城裡人來這里度周末,自己摘菜自己煮也可以,吃喝玩樂一體!
⑺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同時交到退休年齡怎樣領取
同時都繳費不能同時領取兩份養老金,你先辦退休那一份,另一份就得放棄,放棄也得放不放也得放。因為國家法律規定同一個人終身只允許享受一份養老保障。
跨兩個地區,你雙重同時繳費沒人知道,也沒人阻止你。退休時就不行了,如果你在城市退休,城市社保就會讓你回戶口所在地社保,出具不在戶口所在地享受養老保障證明,憑證明才會給你辦理退休手續。
如果你先在戶口所在地辦理了退休手續,戶口所在地社保會給你出具證明嗎?不會的。因此你就得被迫放棄一份,白扔一份錢。
⑻ 農村戶口在城市交社保退休後怎麼算
如果在城市交社保超過十年,並且在城市裡有買房,退休後可以在城市養老領取退休金的。
⑼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都有哪些區別
農村和城市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其實說實話,確實是基於現實,迫不得已。盡管對農民很不公平。基於以下幾點,就決定了在城市和農村需要實行差異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農民收入不穩定。其實農業是完全可以賺錢的,但必須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農業依賴的因素太多,導致有時種植像賭博,賭對了,今年收入不錯,賭錯了,不僅今年白幹了,還要搭進去化肥農葯費用,虧的一塌糊塗。在我家附近,有很多農民合作社種植西紅柿,西紅柿的產量很高,第一年只有幾戶人家種植,平均1元/斤,大家都賺翻了。(雖然我們經常看見的是3元/斤的西紅柿,抱歉,另外兩塊被賺走了)很多農戶年收入十幾萬,第二年更多人加入種植西紅柿的隊伍,0.7元/斤,很多商販開始嫌棄西紅柿,開始壓低價格,第三年,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西紅柿,臨近省市也種植了大量西紅柿。價格開始0.5元/斤,後來0.3元/斤,最後1毛錢/斤,農民就不去採摘了,因為採摘西紅柿的費用都比賣的多,農民血本無歸。當年很多人就不種了。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到,農民的收入波動性很大。
我覺得這可能是政府不願農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重要原因。很多東西表面看起來很不公平,細想起來,就覺得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