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意思
建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是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目標,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維護社滾姿首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建立起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1)被征地農民
被征地農民,是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民承包土地(指耕地,下同)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且在征地時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的在冊農業人口。
(2)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條件
徵收土地時年滿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個人承包土地被徵用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應當參加養老保險。
其中被征地80%(不含80%)以上的視為完全失地農民,剩餘土地交回村集體,轉為城鎮戶口,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被征地比例在20%—80%之間的,視為部分失地農民,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
被征地比例在20%以下的,村委會調劑補足土地的,不屬於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范圍。被地比冊液例在80%以上,剩餘土地能夠保障其基本生活的農民,可以自願選擇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或者部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1)安徽征地買養老保險政策擴展閱讀:
辦理參保手續
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由被征地農民所在村(居)委會或居民委員會向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填報被征地數量、參保人員等情況,並在本村(社區)范圍內張榜公示7天,後由所在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後,報縣(區)社保經辦機構核准。
符合規定的,按本《辦法》規定先繳費,後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參保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其建立個人賬戶,將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資金記入個人賬戶,並發給參保人員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手冊,手冊准確記錄參保人員基本信息和繳費情況,作為參保人員繳費憑證。
② 土地被徵收以後買養老保險可享受國家什麼優惠
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補償標准如下: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一內次性養老保險補償容標准,按不低於被征地時所在市、州上年度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倍確定。
2、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人員,按照一次性養老保險補償標准給予全額補償;
3、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下(59至16周歲)的人員,年齡每降低1歲,補償標准按全額補償的1%遞減。
被征地農民申請養老保險補償,需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承包地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徵收;
2、被征地時持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被征地時戶口在征地所在地;
4、被征地後家庭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含0.3畝);
5、年滿16周歲。
③ 農村征地的養老保險怎麼買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單位購買的社保能同時擁有,但是只能享受一份保險待遇。
失地農民的產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民的農業土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國家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以保障農民的權益。
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土地被徵收以後買養老保險可享受國家什麼優惠
土地被徵收以後買養老保險可享受國家什麼優惠
被征地農民的養老 保險補償標准如下:內
1、縣級 以上人民 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一次性養老保容險補償標准 ,按不低於被征地時所在市、州上年度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倍確定。
2、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人員,按照一次性養老保險補償標准給予全額補償;
3、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下(59至16周歲)的人員,年齡每降低1歲,補償標准按全額補償的1%遞減。
被征地農民申請養老保險補償,需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承包地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徵收;
2、被征地時持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被征地時戶口在征地所在地;
4、被征地後家庭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含0.3畝);
5、年滿16周歲。
⑤ 2019新政策被征地農民一次性可以買養老保險嗎
只要在國家規定的年齡里被征地的農民都能一次性買養老保險,沒有到年齡的只能看當時的協議了
⑥ 國家征地養老保險政策
由於受到我國政復策上的制影響,對於一些國家規定上的項目可能會涉及到征地的情況。由於土地對於農村戶籍者來說等於是一輩子的保障,如果失去了土地的話,是可以選擇購買失地農民養老保險來保障未來的生活。根據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來說,購買保險是起到了一個未來的保證防範,無論是醫療保險,還是養老保險,都是針對一定范圍的保障。我國對於被征地的村民來說是可以憑借著國家開的相關征地文件來獲得購買失地保險的資格。
享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是需要年滿18歲的村民才能夠享受到的,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是沒有任何資格購買失地保險的。另外在相關的規定上,購買失地保險不包括一些國家的公務員,事業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以及參軍退伍後享受到相關優惠待遇的人員。那麼購買失地保險的相關費用是怎樣的呢?按照相關的規定一般是可以根據征地面積的大小,家庭的人口數量來規劃的,一般是可以劃分為三個等級的,每月190或150或120的標准來參保。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⑦ 新征地養老保險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是政府幫助廣大被征地農民實現「老有所養」的一項惠民政策。被征地農民參加的養老保險其實質上就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存在任何風險。
⑧ 征地補償養老保險政策
是針對失地農民的一種生活保障制度,也就是說征地補償費用中的一部分用來強內制為農民購容買養老保險,防止有人沒有土地以後又不去做工失去經濟來源。
具體操作按照當地征地補償政策文件上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