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現在怎麼補交
法律分析: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由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在單位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繳手續;申辦補繳時,應提供以下材料:補繳人身份證明(身份證或戶口本)和原始檔案、勞動合同、用工登記表、工資收入憑據等與補繳事由相對應的證明材料。其中,一次性補繳超過三年的,需提供人民法院、審計部門、勞動監察或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等行政部門出具的法律文書。
國家規定,不得採取一次性繳費的方式將超過退休年齡等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同時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簡稱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因此,除因2020年階段性減免社保費造成的特殊情況外,靈活就業人員不能辦理一次性補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B. 養老保險補交表 補手續表
可能用到
C. 養老保險補繳政策介紹主要有哪些
一、養老保險補交條件
將6月30日前工作期間的繳費進行補繳後,應繼續繳費至女年滿55周歲、男年滿60周歲時,其中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可以按照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低於15年的,可延長繳費到滿15年為止,延長繳費至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仍低於15年,需一次性繳費滿至15年為止,可按照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二、養老保險補交范圍
養老保險補交范圍需要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人員,需本人自願,可按照個人的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用(就是在原單位工作期間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
1、6月30日前,曾經與城鎮企業(包括勞服公司、城鎮集體企業、家屬工廠、五七工廠等)、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後因多方面的原因離開了事業單位或解除了勞動關系,且能夠提供有效原始材料又未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
2、2010年12月31日及辦理參保繳費手續時都會具有城鎮戶籍。
D. 養老保險補繳的方式有哪些
養老保險補繳如下:1、如果是用人單位原因造成的養老保險斷繳,那麼通常是可以補繳的。用人單位向就業部門申請補辦就業手續,向社保部門提起社會保險補繳申請,提供有效的證據材料,一般是可以補繳的;2、按照人社部2016年發布的通知,明確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E. 我的養老保險如何補繳
如果以前單位辦過好象通過原單位可以補1部分,否則就不可以
F. 養老保險如何補繳
可以。如果當事人已經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並符合相關規定的,可以一次性補繳。否則,就不能一次性補繳。1、由於用人單位原因應繳未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書面補繳申請,並提交申請補繳期間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以及工資收入憑證,經確認後,可以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2、員工到達退休年齡,沒有養老保險的,可以一次性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然後享受每月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待遇。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第十四條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財政補貼收入、利息收入、委託投資收益、轉移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收入、其他收入。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指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分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